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手印▪P2

  ..续本文上一页身虽然不变、清净,但却无有一个实体存在。不但没有一个实体存在,它更是永远不息、永远遍在的。所以就好似虚空一样,遍在一切处,即使是死亡、出生,它还是完全不变,也完全都还在。

  以上说明了根大手印――就是心的体性,但由于我们的烦恼,以致阻碍了大手印的证悟。

  一切诸法都是不离法、报、化三身的。空性是法身,明性是报身,而化身就是一切诸法能够非常明晰正确地自行显现,这个本身就是化身。当谈到三身、空性、不具实性……等时,我们会觉得这样不对,应该不是空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等等,所以一定有什麽东西存在,不会是空的。但实际上来说,这些生、老、死等,都是经由一种所谓业感缘起的关系,除了因自己所积造的业力令之发生以外,从未有任何事真正发生过。举例来说,我们今天所处的屋子里面,对一般人而言,是一栋建筑物,一个我们住的房子;但如果是一位天人在这里,他所感觉的,并不是一间普通的房子,而是天宫,在天宫里面的人,都是非常美丽的空行与勇父。反之,如果是饿鬼道的众生在这房子内,他看这房子,其实就是一个很热的沙漠,里面没有水,也没有食物――这些东西恰好都是他最需要的,但基于业力,他无法得到。如果是一个地狱道的众生在这房子内,他看这房子,就好像热熔铁一样的东西在那里烧他、煮他,所有他在里面看到的众生,他都当成是敌人在追杀他,想把他砍成一块一块的。所以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其实都是我们的业力使然,没有一点真实性。生、老、死也没有一点真实性,我们一切的体验都是来自染污的心的显现。我们大家的感觉、种种的经验都好像是差不多,这是因为共业的缘故,就好似如果我们戴上不同颜色的眼镜,看外界的东西就会有不同的颜色。虽然外界并没有改变,还是同样的一个东西,但由于戴上不同颜色的眼镜,我们看见的外界就不一样了。外界是同一个东西,这就代表法性是一的,也就是佛性。所以,虽然我们都会觉得生、老、死是真实的,是真有这回事存在,但实际上是不存的。因此,月称菩萨曾说:「每一件事物都如梦一般。」他曾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个妇女非常想要有一个男孩,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生了一个男孩,而且在梦中还养育这个孩子,心里非常高兴。可是後来,这孩子死了,妇女在梦里非常的伤心沮丧。当梦醒时,她发现原来这孩子根本就没有被生下来,也没有死去,没有任何真实的事存在。我们在轮回中所有的经历,也都与这本质相似――不真实,如梦一般。

  一般我们是很难了解怎么去相信前面所说的,也就是没有真正的生、老、死,一切都是虚幻,都是我们的烦恼心所显现的。我们之所以难以相信或了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被生下来,也都经历了人生,知道总有一天会死,所以生、老、死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真实的。如果要我们相信这些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好像很困难,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些都不是真正存在的。因为无生,就无灭;因无生、无灭,就无住,所以生、住、灭都不存在。心的体性很难明确地去定义描述的,用另外一个名词来讲,即一切都是「如是」(法尔如是)。能够证悟到如是,就能证悟到一切所起的诸法都是自性解脱。如果我们在任何一切法生起时不执著,坦然接受,诸法就会自行解脱,所以称之为自性解脱。这情形就好像我们在水上想要留下任何标志一样,我们一划下去,水痕就马上消失。同样地,诸法在心中生起,也会立刻消逝、解脱。如果我们精进修行、禅思,就能在修行的过程中开发功德,渐渐见到心的体性,也就是见到所谓的「如是」。

  「道」大手印,基本上是指我们的自心就是大手印,我们所察觉到的一切诸法就是大手印。这怎麽说呢?因为我们心的体性是空性——也就是法身,无始以来就是如此,并不是现在或最近才有的。自心即法身,我们所能认知的一切诸法都是俱生的法身,也都是法身的一种显现,其与心的体性是毫无分别的。如果我们能够依教法正确修行,就能证悟大手印——也就是证悟自心,或曰法身。就像刚才所说的,证悟法身或大手印,这个证悟是自觉自悟、自性解脱的。能证悟自性解脱,是由于我们能够追随具德的上师,由于具德上师的功德,正确地介绍,指出我们自心的体性,依他所教导的正法来修行,使我们很快了悟。这好像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老朋友,好久不见了,有一天突然碰到,这时我们不会有任何疑惑,或害怕认错了人,因为我们一定认得这个人。同样地,我们如能依照具德上师的的教法正确修行,便一定能得到证悟,没有任何疑惑。但这个证悟唯有靠修行来获得。如果没有修行,我们的上师是无法逼我们去证悟、了解什么的,一定要靠自己修行.好比有一种食物,你从未看过、尝过,你必须亲自去尝尝,才能知道自己所吃的食物是什么味道。所以我们必须亲自去体悟修持大手印的味道。

  

  问答录

  问:何谓三昧耶戒?

  答:通常每灌一次顶,就有它自己本身的三昧耶戒要守。但一般来说,三昧耶戒是说,只要你得到一位上师的灌顶、口传和解说,若你没有把这位上师视为一位成就者,而把他视为一个普通凡夫,甚至还批评这位上师,那就破了三昧耶。所以,我们应将上师视为一位己成就、证悟的上师,他所做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利益有情,这样就不会破三昧耶了。

  问:如何认定自己的根本上师?是需要一个正式的仪式,或是心里自己认定就可以?

  答:两者都可以。过去在传统上,如果你从某一位上师处得到灌顶及教导,自己精进修行而得证悟,那麽你就可以把这位传授你、让你得以修此法而证悟的上师,当成是你的根本上师。在这个情形下,你就不需要去正式请求上师,因为即使不祈请,你自己本身也会因精进修行而证悟。另外一方面,如果你自己对其一位上师感到特别有缘,也许是过去因缘的关系,你感觉特别的强烈,且对他生起信心,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也可以请求这位上师做为你的根本上师,同时自己要精进修行,不要浪费他所传给你的教法。

  问:如何修持才会对上师生起净信心?如何判定自己对上师的净信心够不够?

  答:当我们能够了解到轮回的苦,且迫切地想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时,有这种迫切的心,就能帮助我们对上师生起净信心,因为我们必须要依赖上师来带领我们,让我们能够超越、跳脱轮回。这就好像我们如要到彼岸,必须依靠船长来带我们度到对岸去一样。当我们能够认定到上师已经证悟时,则不管他作何种事业,他的行为如何,我们都不会沮丧、失望,反而觉得上师是在使用不同的善巧方便来度众生。甚至在短短的刹那,我们都不曾感到上师是凡夫,或缺乏悲心,那么对上师就会生起强烈的信心。如具有信心及圣观,就不会有问题;如没有信心,也没有圣观,那么到处都是问题。

  第二部份

  法性就是法身。诸佛已经达到证悟法性的境界,一切众生虽然具有法身――也就是佛性,但因染污的缘故,所以尚未证得佛果――也就是自身的法性。前面提到大手印的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根」大手印;一切众生都本具法身,也就是佛性,当这个本具的佛性能够证悟时,则所证的佛性是自证自悟的。这种自悟的佛性是超乎任何思惟的,不需其他东西来证悟它,也就是自证自觉的佛性,远离任何执著、攀执,此亦即是智慧。这就好像一面镜子,当镜子能够照映面前的物体时,它所映出的东西与它自己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分别,超越好坏、对错等各种观念,全部照入镜子里去。如同镜子一样,这种自证自觉的心是智慧,我们把它称为阿赖耶智慧,有时也把它称为如来藏。当一个人已经证得自性佛时,就能够有智慧了知一切诸佛、诸法都是如是,如如存在。所以如能证悟佛性,便能悟到了知一切法、遍知一切的智慧心。提到这自证自悟的智慧,我们会以为它是一个真实、可触及的实体,其实它自己本身就是空性。由于是空性,所以它并非是一个实体、实有的东西。智慧本身并不是一件东西空去了以後才产生的,空性其实就是明性、大手印,也是佛性的智慧。空性超乎任何我们所能思惟的范围,所以没有任何的语言文字可以正确地去诠释、描述它。我们越是想用思想去猜测它,推测、想像它,就更难以证悟佛性,这就好像我们想抓住虚空,却不可能抓得到什麽东西一样。相同地,我们越想要抓住这种空明的佛性,情况就越槽。我们知道空性跟明体是不二的,而轮回与涅槃也是不二的,也就是明空不二、轮涅不二。自证自悟的这种情形就似油灯一样,是自己燃烧的,光也由此而来,并不是有外在的灯使它明亮。油灯本身就是发光体,自证自觉的佛性也是一样,是自己照亮自己的。心的明性、智慧,就是前面所谈到的明空不二,我们如果要勉强去描述它,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它就好像是把好吃的食物给一个哑巴孩子吃,由于孩子是哑巴,所以虽能亲自体验到食物的美味,却无法说出来。当一个人证悟了心的本性,了知明空不二、轮涅本一时,他虽然能够体悟,却无法说出来。这种自觉的智慧是需要实际去体悟、证悟的,如果想要用语言文字去了解它的话,只会更糟糕,因为我们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语言文字可以让人很正确地了解什麽是真正的明空不二,以及自证自悟的智慧――这个智慧超乎人类心的思惟范围。

  「根」大手印就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它是超乎妄念、烦恼的,它也就是佛的四身――化身、报身、法身和法界体性身。这四身的本体所在,也代表诸佛的一切功德。这本具的佛性超乎任何言语,超乎任何譬喻,因此,很难以任何的言说来诠释它。我们只能说它是四身,超越妄念、烦恼,除此之外,我们很难再用其他的形容词来形容它。这就是为什麽我们很强调要跟随一位具德的上师学习、修行的重要性。一旦我们有了任何疑惑,就应该请…

《大手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道次第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