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中,将善法中断、不能如理如实地行持,而这就被魔束缚住了。有时候个别道友说:“我今天心脏特别痛,是不是被魔抓着了?”或“我今天心里很烦,是不是魔在加持?”从广义上也可以这么说。
对真正修行人来讲,在心脏特别痛时,他会修得越来越精进:啊!我会不会马上死去,要赶快念经、修行。如果善法越来越增上,那就将魔转为道用了。《上师心滴》也讲:在魔王波旬制造违缘时,一旦我们发现或认识它,魔众就会自我惭愧而远远离去。就像在盗贼偷盗时,如果主人没有发现,他就会偷很多财物;一旦发现就会害怕,因为他毕竟是盗贼不是强盗。所以,只要我们用智慧、悲心,或以正知正念来经常观察,就可以防止魔众。在接受《般若摄颂》的过程中,大家也应以智慧来面对,这极为重要!
子二、出现魔业之原因:
有人已得无价宝,稀有恒时害亦多,
如是如来胜般若,法宝难得害亦多。
有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法越来越深或越来越殊胜时,魔众会越来越猖狂?我觉得法深时应该遣除魔众,不应该魔众增上。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在世间当中,有些人已经得到特别昂贵的无上之宝,因为它极为罕见、非常不容易得到,所以很多人都想拥有,于是他们只有时时刻刻保护,否则危害就越来越多。有些人在银行里取了一万块钱,特别害怕、东看西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认为这特别珍贵,很多人都会害他。有一位居士给我说:“我取了五千块钱,差点吓死了,路上一直到处看。”所以,不管是钱财还是珠宝,珍贵的话,危害就比较大。现在有些有钱的人,所住房子的门都用好几层铁皮来做,窗户也装上防护栏。如果是一位没有钱或没有如意宝的人,对这些就不会在乎。这也说明,财物越来越昂贵,危害就越来越多。
同样的道理,因为百千万劫难遭遇的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在所有法中是至高无上的珍宝,所以福德不圆满的人就会遭受种种邪魔外道的损害,或被洗劫一空、不能领受。《左传》引用周谚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则春秋时代的典故说明:没有璧玉这种珍宝,就不会有别人对他的攻击,一旦拥有,就会遭致别人的危害。同样,在拥有甚深难得的佛法如意宝——般若法门时,也会如此。我们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完璧归赵》,这个秦国和赵国的故事也能说明这样的道理。
的确,就像这里所讲的一样,甚深之法的违缘非常多。根据历史记载,布玛莫札从印度金刚座将大圆满法带到藏地来时,因为印度人将其视为国宝,所以也造了种种违缘。到了藏地后,为了不让法传开也种种毁谤。布玛莫札在对国王和大臣传授教言后,前往并安住在汉地的五台山。汉地的《楞严经》也是同样,因为《楞严经》讲了很多“入三摩提,永无魔事”的方法,还宣讲了一些大小乘乃至密宗遣除魔众的窍诀,所以很多邪魔外道非常嗔恨。大家都清楚,有些历史上说,玄奘法师在印度呆了十七年也未得到这部经,甚至连名称都没听到。在这之前,就有人告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说:你发明的三止三观的修法跟《楞严经》的修法非常近似。于是大师很想得到这部经。为了获得此经,大师在天台山上建造了拜经台,一拜就是十八年。但大师并未获得此经。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印度有一位叫般剌密帝的高僧,经过三次努力才将《楞严经》带到中国。前两次被海关制止没有成功,最后一次他把经文写在羊皮上,然后将自己的胳膊剖开放在里面,等伤口愈合后才来到中国,并在广州作了翻译。但在弘扬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说这部经是假经,包括近代的梁启超等。
但宣化上人等大德说:《楞严经》是真经!其实,《楞严经》在藏文《大藏经》中也有。看过藏传佛教相关历史的人都知道,本经九品和十品在前弘期就有翻译,这在布敦大师的《大藏经目录》中有记载。到了后弘期,章嘉国师劝请一些译师将此经完全翻译成了藏文。从藏汉文记载的此经内容来看,完全可知本经绝对不是假经。
一般来讲,在佛法越来越深时,魔众或人就会在中间故意制造违缘,他们也因此积累无边恶业。其实,一般凡夫人通过学术研究,根本观察不出经的真假。现在有些人特别过分,本来自己的智慧在佛教中非常孤陋寡闻,但因自己在世间有研究生、博士生、学者之类的名称,就自认为是智者而信口胡言。实际上,在现在这个时代,戴几个博士帽并不是很困难。有些人什么学问都没有,搞各种关系将博士论文写出来,还通过了论文答辩,最后也得到了博士名称。得到学位后,很多人都生起傲慢心,觉得自己很有名气,什么事情都精通无碍。其实并不是这样。
有时候名称对人有很大的障碍。以前我给藏族喇嘛传法时,有一位喇嘛很谦虚,因为我给他传过一些法,所以他平时看见我都很恭敬。但他得到堪布学位的第二天,见到我就不再恭敬了。好像在获得堪布学位后,身体马上变得僵直。虽然在弘法利生方面需要名声或名称,但若一旦拥有就变成另外一种人,那就不应该。所以,现在有些傲慢者以自己的分别念来观察特别甚深的空性法义,或对其他甚深经典进行辨别,这特别需要注意!
其实,在汉地《楞严经》流传到现在,很多人都懂得了其中的意义。古人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又作“人”)间糟粕书”的说法。意思是说,自从看了《楞严经》后,世间的糟粕书再也不用看了。的确,当我们真正了解里面所讲非常甚深的空性意义等大乘教义后,对世间的情感、打仗、企业等方面的书,就不一定再愿意看。尤其对佛法有信心、对众生有悲心的前世有因缘者,在看了这样的经典或论典后,对世间的种种杂书就不会再有兴趣。
这里已经讲了,在修持这样的般若法门时,肯定会有违缘,而且违缘还会很多。从高僧大德的历史中也看得出来,虽然他们的境界很高,但显现上也有违缘。比如志公禅师入狱,达摩祖师六次遭人下毒,二祖砍头而死……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在修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魔众会兴高采烈地对行者制造违缘,这也是一般的规律。在修学般若的过程中,有人问:“我病多,什么都不顺,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这里已经说明。还有人认为:“既然般若波罗蜜多是最甚深的法,那就不应该有违缘。为什么我今天头痛、明天肚子痛、后天心情不舒服?要不要我离开这个道场,要不要我放弃对它的闻思修行?”如果放弃,魔王就会很高兴,但这根本不可取!
子三(宣说违缘损害与否之因)分二:一、宣说出现违缘之对境;二、由违缘中受到佛陀护佑。
丑一、宣说出现违缘之对境:
新入乘之浅慧者,未得稀有此珍宝,
为造违缘恶魔喜。
刚刚进入大乘佛教的初学者,由于他们智慧浅薄、精进不足,再加上他们以前没有得过这样甚深、稀有的法宝——般若波罗蜜多,也未心领神会、通达意义,魔王波旬就能找到机会制造违缘,而且在制造违缘时它们也非常高兴。就像豺狼,虽然它对大的牛不敢惹,但看见弱小的动物时,就会特别高兴地去捕捉。
一般来讲,对未入佛门的人或没有修学过空性法门的人,魔王波旬也不会理;对修行境界很好,也即精进和智慧都很不错,尤其对空性有一定证悟、对众生有广大无边悲心的人,魔王波旬也不会找。而往往稍有精进,但是今天精进、明天不精进,这样的中等人魔众就会经常对他们制造违缘。(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很害怕。)《摩诃止观》中讲(1):在行持六度时被违品所染,则为魔所使。比如布施为求果报,持戒想求利养,安忍是害怕他人,精进为求名闻,禅定昧于鬼法,智慧为分别见网所缚。若是这样的人,魔王就有危害的机会。
《大智度论》云:能夺命者是名为魔(2)。命有两种,一是身命、二是慧命。而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能夺走它们,故为四魔。既然魔能通过不同方式夺走身慧二命,那我们就要用禅定和智慧来摧毁它们。《大智度论》云:“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军,如坏瓶没水。”所以,以前不太精进的,或智慧不太高的,一旦觉得违缘特别多时,就要入于三摩地当中,或以智慧将万法抉择为空性。很多上师的窍诀都讲:所有的魔都是我执引生,而我执也由非理作意引发。正因为千千万万魔众归根结底就是我执在作怪,所以只要断除我执,或以空性见解来剖析,它们自然而然就会销声匿迹。所以这里说,恶魔最容易毁坏的对境,就是那些新入乘之浅慧者,也即对般若空性没有深入领悟、了解,也未对众生生起真实大悲心的人,经常会遭受恶魔的损害。
丑二(由违缘中受到佛陀护佑)分二:一、真实宣说;二、以比喻说明。
寅一、真实宣说:
十方佛陀行摄持。
有些人这样想:如果是前面所讲那样,那刚开始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人就会经常遭受魔众的危害,因为初学者根本不可能通达般若空性;这样的话,他们就不可能从魔口中解脱出来,也不可能获得一地菩萨等更高的境界。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都担心:我是不是被魔已经束缚住了?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学般若的人,佛陀最重视、最庇护!
比如说,在世间有一些拥有珍宝的弱小者,如果他们所在的国家非常好,国王、大臣等人就会经常保护他们,不可能随随便便让强盗把他们的财宝全部抢光。同样的道理,因为十方世界所有以无碍慧眼通达一切万法的佛陀都把般若视为珍宝,所以他们都会保护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行者。通过保护,这些人就能离开魔的境界。可见,行持般若者跟其他人完全不相同,一旦出现魔众危害,只要认真祈祷,佛陀就会以无碍的智慧垂念,并立即现前在他面前,此时所有魔众都会远离。
麦彭仁波切解释此偈说:观修般若法门的人,因为前世福德因缘不同,以及今生对般若等佛法和佛陀的信心有差别,有些人能获得佛陀的加持而远离一切魔缘,有些人则不一定能得到佛陀的加持而离开魔众的危害。所以,在修学般若乃至从事其他修行的过程中,在祈祷诸佛菩萨遣除违缘时,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个教言。
有些人想:既然莲花生大士、释迦牟尼佛是万能的,他们具有无碍智慧,那我们在修学过程中祈祷,为什么不立即加持每一个人,平等遣除一切违缘?虽然从总体上看,莲师和佛陀对所有众生确实会以无碍的神通力无偏加被,但要获得加持也要有因缘。一是前世的因缘,即前世与他们的因缘及所造业有关系,二是今生对他们是否有虔诚的信心。如果因缘具足,绝对遣除一切魔境,毫无疑问。如果前世杀生,即生必须还债,或者自己的信心也是马马虎虎,那即使我们口头上祈祷莲师或佛陀,想马上获得加持、遣除魔障,也有一定的困难。比如世间的国家领导,虽然他们有能力释放被判刑的人,但这也与罪刑轻重及本人的关系有关。所以不能一口咬定:如果你不能救他们,就说明你这位领导没有能力;既然有能力,那为什么不救所有犯人?而祈祷诸佛菩萨和护法神加持,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希望大家能对《般若摄颂释》中所讲到的圣者金刚语言好好思考,在懂得此理后,就不会说“诸佛菩萨没有加持”,也不会说“既然诸佛菩萨有加持,那为什么不把这个世界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因此,大家一定要明白这样的因缘关系。
寅二、以比喻说明:
如患病母有多子,悉皆伤心服侍彼,
如是十方世界佛,亦念佛母微妙智。
这里以比喻说明,为什么佛陀会这样保护行持般若者。比如说,有一位母亲有很多孩子(不是现在政策的独生子,就像以前有些母亲那样,有几个乃至十几个孩子),当她患非常严重的疾病时,她的孩子都会很伤心,也会经常惦记、关心、保护着她。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世间当中母亲恩德最大。《大智度论》云:“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为什么佛陀最重视般若呢?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无论是菩萨还是佛陀,他们的境界得以增上乃至达到究竟,全都依靠般若空性。所以,一旦所受持的般若波罗蜜多,以及以供养、弘扬等方式来受持此法的人,遭到世间人和非人以及魔众的损害,十方诸佛菩萨就会护念、加持。就像母亲生病时,除了极个别不孝之子以外,所有孩子都会特别关心自己的母亲一样。
所以,如果有人摧毁、毁谤般若,虽然佛陀没有嗔心,但以缘起显现力这个人也会遭受种种不悦意之事。在世间中这样的事经常出现,有人以嗔恨心故意烧毁般若或毁坏其他佛经,最终都口吐鲜血而死,或遭致其他种种厄运。在这里大家一定要清楚,诸佛菩萨不像我们凡夫人一样:因为你对我的母亲损害,所以我要报仇。虽然不会这样,但诸佛菩萨有无碍的智慧和神通,所以凡是保护般若法门的人,今生来世都能获得快乐,包括护法神都会赞叹,让他的修行境界越来越增上。一旦对般若不恭敬,或者对宣说、修行般若的上师或道友毁谤、制造违缘,那诸佛菩萨就会惩罚他。
可见,在世间中般若法门非常值得恭敬。所以在有机缘时,自己就应天天念诵。如果天天念诵的时间没有,也应把般若法本好好包在包经布中,放在干净的地方,哪怕一天磕一个头、点一支香,也非常有意义。如果这样也不能,那就要在心里想:般若法门是一切诸佛的来源,它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加持!我在没有时间时,经常会把法本放在自己的头上敲几下,然后闭着眼好好祈祷,之后又放在佛台上。我觉得大家都应向我学习,但这比较难听。
好,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1)《摩诃止观》云:“起于魔檀为有报故,持于魔戒要利养故,行于魔忍为畏他故,
习魔精进求名闻故,得于魔禅昧于鬼法,乐于魔慧分别见网。”
(2)《大智度论》云:“魔秦言能夺命者。”
《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二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