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攝頌釋 第二十二課▪P2

  ..續本文上一頁中,將善法中斷、不能如理如實地行持,而這就被魔束縛住了。有時候個別道友說:“我今天心髒特別痛,是不是被魔抓著了?”或“我今天心裏很煩,是不是魔在加持?”從廣義上也可以這麼說。

  對真正修行人來講,在心髒特別痛時,他會修得越來越精進:啊!我會不會馬上死去,要趕快念經、修行。如果善法越來越增上,那就將魔轉爲道用了。《上師心滴》也講:在魔王波旬製造違緣時,一旦我們發現或認識它,魔衆就會自我慚愧而遠遠離去。就像在盜賊偷盜時,如果主人沒有發現,他就會偷很多財物;一旦發現就會害怕,因爲他畢竟是盜賊不是強盜。所以,只要我們用智慧、悲心,或以正知正念來經常觀察,就可以防止魔衆。在接受《般若攝頌》的過程中,大家也應以智慧來面對,這極爲重要!

  子二、出現魔業之原因:

  

有人已得無價寶,稀有恒時害亦多,

  

如是如來勝般若,法寶難得害亦多。

  有人有這樣的疑問:爲什麼法越來越深或越來越殊勝時,魔衆會越來越猖狂?我覺得法深時應該遣除魔衆,不應該魔衆增上。

  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在世間當中,有些人已經得到特別昂貴的無上之寶,因爲它極爲罕見、非常不容易得到,所以很多人都想擁有,于是他們只有時時刻刻保護,否則危害就越來越多。有些人在銀行裏取了一萬塊錢,特別害怕、東看西看。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他認爲這特別珍貴,很多人都會害他。有一位居士給我說:“我取了五千塊錢,差點嚇死了,路上一直到處看。”所以,不管是錢財還是珠寶,珍貴的話,危害就比較大。現在有些有錢的人,所住房子的門都用好幾層鐵皮來做,窗戶也裝上防護欄。如果是一位沒有錢或沒有如意寶的人,對這些就不會在乎。這也說明,財物越來越昂貴,危害就越來越多。

  同樣的道理,因爲百千萬劫難遭遇的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在所有法中是至高無上的珍寶,所以福德不圓滿的人就會遭受種種邪魔外道的損害,或被洗劫一空、不能領受。《左傳》引用周諺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則春秋時代的典故說明:沒有璧玉這種珍寶,就不會有別人對他的攻擊,一旦擁有,就會遭致別人的危害。同樣,在擁有甚深難得的佛法如意寶——般若法門時,也會如此。我們以前學過一篇課文叫《完璧歸趙》,這個秦國和趙國的故事也能說明這樣的道理。

  的確,就像這裏所講的一樣,甚深之法的違緣非常多。根據曆史記載,布瑪莫劄從印度金剛座將大圓滿法帶到藏地來時,因爲印度人將其視爲國寶,所以也造了種種違緣。到了藏地後,爲了不讓法傳開也種種毀謗。布瑪莫劄在對國王和大臣傳授教言後,前往並安住在漢地的五臺山。漢地的《楞嚴經》也是同樣,因爲《楞嚴經》講了很多“入叁摩提,永無魔事”的方法,還宣講了一些大小乘乃至密宗遣除魔衆的竅訣,所以很多邪魔外道非常嗔恨。大家都清楚,有些曆史上說,玄奘法師在印度呆了十七年也未得到這部經,甚至連名稱都沒聽到。在這之前,就有人告訴天臺宗的智者大師說:你發明的叁止叁觀的修法跟《楞嚴經》的修法非常近似。于是大師很想得到這部經。爲了獲得此經,大師在天臺山上建造了拜經臺,一拜就是十八年。但大師並未獲得此經。在唐朝武則天執政時,印度有一位叫般剌密帝的高僧,經過叁次努力才將《楞嚴經》帶到中國。前兩次被海關製止沒有成功,最後一次他把經文寫在羊皮上,然後將自己的胳膊剖開放在裏面,等傷口愈合後才來到中國,並在廣州作了翻譯。但在弘揚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說這部經是假經,包括近代的梁啓超等。

  但宣化上人等大德說:《楞嚴經》是真經!其實,《楞嚴經》在藏文《大藏經》中也有。看過藏傳佛教相關曆史的人都知道,本經九品和十品在前弘期就有翻譯,這在布敦大師的《大藏經目錄》中有記載。到了後弘期,章嘉國師勸請一些譯師將此經完全翻譯成了藏文。從藏漢文記載的此經內容來看,完全可知本經絕對不是假經。

  一般來講,在佛法越來越深時,魔衆或人就會在中間故意製造違緣,他們也因此積累無邊惡業。其實,一般凡夫人通過學術研究,根本觀察不出經的真假。現在有些人特別過分,本來自己的智慧在佛教中非常孤陋寡聞,但因自己在世間有研究生、博士生、學者之類的名稱,就自認爲是智者而信口胡言。實際上,在現在這個時代,戴幾個博士帽並不是很困難。有些人什麼學問都沒有,搞各種關系將博士論文寫出來,還通過了論文答辯,最後也得到了博士名稱。得到學位後,很多人都生起傲慢心,覺得自己很有名氣,什麼事情都精通無礙。其實並不是這樣。

  有時候名稱對人有很大的障礙。以前我給藏族喇嘛傳法時,有一位喇嘛很謙虛,因爲我給他傳過一些法,所以他平時看見我都很恭敬。但他得到堪布學位的第二天,見到我就不再恭敬了。好像在獲得堪布學位後,身體馬上變得僵直。雖然在弘法利生方面需要名聲或名稱,但若一旦擁有就變成另外一種人,那就不應該。所以,現在有些傲慢者以自己的分別念來觀察特別甚深的空性法義,或對其他甚深經典進行辨別,這特別需要注意!

  其實,在漢地《楞嚴經》流傳到現在,很多人都懂得了其中的意義。古人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世(又作“人”)間糟粕書”的說法。意思是說,自從看了《楞嚴經》後,世間的糟粕書再也不用看了。的確,當我們真正了解裏面所講非常甚深的空性意義等大乘教義後,對世間的情感、打仗、企業等方面的書,就不一定再願意看。尤其對佛法有信心、對衆生有悲心的前世有因緣者,在看了這樣的經典或論典後,對世間的種種雜書就不會再有興趣。

  這裏已經講了,在修持這樣的般若法門時,肯定會有違緣,而且違緣還會很多。從高僧大德的曆史中也看得出來,雖然他們的境界很高,但顯現上也有違緣。比如志公禅師入獄,達摩祖師六次遭人下毒,二祖砍頭而死……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在修持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魔衆會興高采烈地對行者製造違緣,這也是一般的規律。在修學般若的過程中,有人問:“我病多,什麼都不順,這是爲什麼?”其實原因這裏已經說明。還有人認爲:“既然般若波羅蜜多是最甚深的法,那就不應該有違緣。爲什麼我今天頭痛、明天肚子痛、後天心情不舒服?要不要我離開這個道場,要不要我放棄對它的聞思修行?”如果放棄,魔王就會很高興,但這根本不可取!

  子叁(宣說違緣損害與否之因)分二:一、宣說出現違緣之對境;二、由違緣中受到佛陀護佑。

  醜一、宣說出現違緣之對境:

  

新入乘之淺慧者,未得稀有此珍寶,

  

爲造違緣惡魔喜。

  剛剛進入大乘佛教的初學者,由于他們智慧淺薄、精進不足,再加上他們以前沒有得過這樣甚深、稀有的法寶——般若波羅蜜多,也未心領神會、通達意義,魔王波旬就能找到機會製造違緣,而且在製造違緣時它們也非常高興。就像豺狼,雖然它對大的牛不敢惹,但看見弱小的動物時,就會特別高興地去捕捉。

  一般來講,對未入佛門的人或沒有修學過空性法門的人,魔王波旬也不會理;對修行境界很好,也即精進和智慧都很不錯,尤其對空性有一定證悟、對衆生有廣大無邊悲心的人,魔王波旬也不會找。而往往稍有精進,但是今天精進、明天不精進,這樣的中等人魔衆就會經常對他們製造違緣。(說到這裏,可能很多人都很害怕。)《摩诃止觀》中講(1):在行持六度時被違品所染,則爲魔所使。比如布施爲求果報,持戒想求利養,安忍是害怕他人,精進爲求名聞,禅定昧于鬼法,智慧爲分別見網所縛。若是這樣的人,魔王就有危害的機會。

  《大智度論》雲:能奪命者是名爲魔(2)。命有兩種,一是身命、二是慧命。而煩惱魔、蘊魔、死魔、天子魔能奪走它們,故爲四魔。既然魔能通過不同方式奪走身慧二命,那我們就要用禅定和智慧來摧毀它們。《大智度論》雲:“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軍,如壞瓶沒水。”所以,以前不太精進的,或智慧不太高的,一旦覺得違緣特別多時,就要入于叁摩地當中,或以智慧將萬法抉擇爲空性。很多上師的竅訣都講:所有的魔都是我執引生,而我執也由非理作意引發。正因爲千千萬萬魔衆歸根結底就是我執在作怪,所以只要斷除我執,或以空性見解來剖析,它們自然而然就會銷聲匿迹。所以這裏說,惡魔最容易毀壞的對境,就是那些新入乘之淺慧者,也即對般若空性沒有深入領悟、了解,也未對衆生生起真實大悲心的人,經常會遭受惡魔的損害。

  醜二(由違緣中受到佛陀護佑)分二:一、真實宣說;二、以比喻說明。

  寅一、真實宣說:

  

十方佛陀行攝持。

  有些人這樣想:如果是前面所講那樣,那剛開始行持般若波羅蜜多的人就會經常遭受魔衆的危害,因爲初學者根本不可能通達般若空性;這樣的話,他們就不可能從魔口中解脫出來,也不可能獲得一地菩薩等更高的境界。正因爲如此,所以很多人都擔心:我是不是被魔已經束縛住了?其實根本不用擔心,因爲學般若的人,佛陀最重視、最庇護!

  比如說,在世間有一些擁有珍寶的弱小者,如果他們所在的國家非常好,國王、大臣等人就會經常保護他們,不可能隨隨便便讓強盜把他們的財寶全部搶光。同樣的道理,因爲十方世界所有以無礙慧眼通達一切萬法的佛陀都把般若視爲珍寶,所以他們都會保護行持般若波羅蜜多的行者。通過保護,這些人就能離開魔的境界。可見,行持般若者跟其他人完全不相同,一旦出現魔衆危害,只要認真祈禱,佛陀就會以無礙的智慧垂念,並立即現前在他面前,此時所有魔衆都會遠離。

  麥彭仁波切解釋此偈說:觀修般若法門的人,因爲前世福德因緣不同,以及今生對般若等佛法和佛陀的信心有差別,有些人能獲得佛陀的加持而遠離一切魔緣,有些人則不一定能得到佛陀的加持而離開魔衆的危害。所以,在修學般若乃至從事其他修行的過程中,在祈禱諸佛菩薩遣除違緣時,大家一定要牢記這個教言。

  有些人想:既然蓮花生大士、釋迦牟尼佛是萬能的,他們具有無礙智慧,那我們在修學過程中祈禱,爲什麼不立即加持每一個人,平等遣除一切違緣?雖然從總體上看,蓮師和佛陀對所有衆生確實會以無礙的神通力無偏加被,但要獲得加持也要有因緣。一是前世的因緣,即前世與他們的因緣及所造業有關系,二是今生對他們是否有虔誠的信心。如果因緣具足,絕對遣除一切魔境,毫無疑問。如果前世殺生,即生必須還債,或者自己的信心也是馬馬虎虎,那即使我們口頭上祈禱蓮師或佛陀,想馬上獲得加持、遣除魔障,也有一定的困難。比如世間的國家領導,雖然他們有能力釋放被判刑的人,但這也與罪刑輕重及本人的關系有關。所以不能一口咬定:如果你不能救他們,就說明你這位領導沒有能力;既然有能力,那爲什麼不救所有犯人?而祈禱諸佛菩薩和護法神加持,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希望大家能對《般若攝頌釋》中所講到的聖者金剛語言好好思考,在懂得此理後,就不會說“諸佛菩薩沒有加持”,也不會說“既然諸佛菩薩有加持,那爲什麼不把這個世界變成花園,讓每一個家庭都幸福美滿!”因此,大家一定要明白這樣的因緣關系。

  寅二、以比喻說明:

  

如患病母有多子,悉皆傷心服侍彼,

  

如是十方世界佛,亦念佛母微妙智。

  這裏以比喻說明,爲什麼佛陀會這樣保護行持般若者。比如說,有一位母親有很多孩子(不是現在政策的獨生子,就像以前有些母親那樣,有幾個乃至十幾個孩子),當她患非常嚴重的疾病時,她的孩子都會很傷心,也會經常惦記、關心、保護著她。原因是什麼呢?因爲世間當中母親恩德最大。《大智度論》雲:“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爲母,般舟叁昧爲父。”爲什麼佛陀最重視般若呢?就像前面所講的一樣,無論是菩薩還是佛陀,他們的境界得以增上乃至達到究竟,全都依靠般若空性。所以,一旦所受持的般若波羅蜜多,以及以供養、弘揚等方式來受持此法的人,遭到世間人和非人以及魔衆的損害,十方諸佛菩薩就會護念、加持。就像母親生病時,除了極個別不孝之子以外,所有孩子都會特別關心自己的母親一樣。

  所以,如果有人摧毀、毀謗般若,雖然佛陀沒有嗔心,但以緣起顯現力這個人也會遭受種種不悅意之事。在世間中這樣的事經常出現,有人以嗔恨心故意燒毀般若或毀壞其他佛經,最終都口吐鮮血而死,或遭致其他種種厄運。在這裏大家一定要清楚,諸佛菩薩不像我們凡夫人一樣:因爲你對我的母親損害,所以我要報仇。雖然不會這樣,但諸佛菩薩有無礙的智慧和神通,所以凡是保護般若法門的人,今生來世都能獲得快樂,包括護法神都會贊歎,讓他的修行境界越來越增上。一旦對般若不恭敬,或者對宣說、修行般若的上師或道友毀謗、製造違緣,那諸佛菩薩就會懲罰他。

  可見,在世間中般若法門非常值得恭敬。所以在有機緣時,自己就應天天念誦。如果天天念誦的時間沒有,也應把般若法本好好包在包經布中,放在幹淨的地方,哪怕一天磕一個頭、點一支香,也非常有意義。如果這樣也不能,那就要在心裏想:般若法門是一切諸佛的來源,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和加持!我在沒有時間時,經常會把法本放在自己的頭上敲幾下,然後閉著眼好好祈禱,之後又放在佛臺上。我覺得大家都應向我學習,但這比較難聽。

  好,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摩诃止觀》雲:“起于魔檀爲有報故,持于魔戒要利養故,行于魔忍爲畏他故,

  習魔精進求名聞故,得于魔禅昧于鬼法,樂于魔慧分別見網。”

  (2)《大智度論》雲:“魔秦言能奪命者。”

  

《般若攝頌釋 第二十二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