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经像,废4万所寺庙,赐王公大臣充为地宅,300多万僧尼被迫还俗。佛教一时之间销声匿迹。
唐武宗:下令焚烧皇宫内所有佛经,将宫中所供佛像皆深埋地下。令寺院停止讲经说法。在全国共废大、中寺院4600余所,废小寺庙近4万所,还俗僧尼约26万人。
后周世宗:虽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但废减寺院3万多所,数万僧尼勒令还俗,销毁佛像用来铸钱,以充实国库。
这几个朝代的皇帝,跟藏地的朗达玛灭佛差不多。他们一个人在一辈子中造的弥天大罪,非常非常可怕。像唐武宗,是唐代21位皇帝中唯一反对佛教的,他在位只有短短6年,却因看不惯佛教而下令灭佛,如果当时科学发达,他可能会对全世界的佛教进行破坏吧。
根据历史分析,三武灭佛与道教有关,一宗灭佛跟儒教有关。不过也有人说,灭佛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这四次灭佛事件都如出一辙。由于之前几个朝代大兴佛教,如此加大了财政支出,使国库空竭。遇到外患,僧尼不能出征打仗,平时也不用缴纳赋税,给社会带来很多压力。出家人本当艰苦修行,现在都坐拥大量地产,成为了大地主,寺院经济恶性膨胀。再加上皇帝认为佛教是印度的外来文化,与汉地土生土长的宗教有冲突,鉴于种种原因,之后采取措施灭佛。
为此,宋代宗颐禅师也作过检讨:“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俭守真风。”意思是,天上降下来的三武毁灭我们佛教,寺院和塔庙都被毁坏,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无家可归,但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昔日佛教备受推崇时,许多出家人不能安贫乐道,守持清净道风,以至于为今日种下了祸殃。
禅师的这番话语,我们后学者不得不反思。现在有些出家人或修行人,知足少欲、生活简朴,行持真正的佛法,这很值得称道。但也有一部分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对社会和佛教没有任何贡献,反而引发世人对佛教的误解。作为一个佛教徒,倘若自己行持善法,对国家、社会会有非常大的利益,即使没能力做一些事,以清净心发愿的话,无形中也会给众生带来幸福安乐,这是毫无疑问的。反之,假如没有这样做,而是对钱财非常贪婪,从不守持清净戒律,行为也不如法,这种人泛滥成灾的话,确实给社会带来压力。所以,大家在了解人身难得的同时,对历史也有必要回顾,当前状况要跟以前佛教毁灭的因素进行对比。
刚才说一个人若造下大罪,多劫中不能从恶趣解脱。因此,获得这样的人身时,无论是行善还是造恶,主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些人说:“我没办法学佛,被家庭监视着、被单位控制着、被业力牵引着……”其实跟别的众生比起来,你还是有自由的。假如你变成一个旁生,想行持善法也力不从心,但现在你有了宝贵人身,面对社会、家庭的压力,肯定可以想出方法应付,关键看自己心力够不够。有一篇文章叫《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里面就说了,一个成熟的人能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必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同样,未来快乐的钥匙,也握在我们手中,关键看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方向。如果对因果循环深信不疑,则不会眼睁睁地跳入深渊,但有些人因为环境、业力等的影响,对恶趣痛苦半信半疑,这样一来,难免行为中会有一些偏差。
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我们这个身体若行持供灯、磕头等善法,它就是解脱之船,依此可离开烦恼和痛苦的生死大海,趋达解脱和涅槃的彼岸;这个身体如果造杀生等罪业,那么它就是轮回之锚,会让我们永远在恶趣中不能解脱。此身就像是一个奴仆,可以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也可以弄得乱七八糟,所以,对于它的利害,我们不得不分析。人人都有一个身体,做任何事皆由它来实施,所以作为身体的主人——心识,必须以正知正念来守护,看身体到底在干什么,始终要有这样一种监督。
我们因为往昔的善业,如今获得了暇满人身,故一定要利用它,求得殊胜妙法的精华,《入行论》亦云:“故应惜此身,独为修诸善。”除了修持善法外,身体做无记事、甚至造罪业,我们千万要制止。虽然见身犹如怨仇是众苦之源,然也应善加保护,因为此身如果具足戒律长久存活,依靠它能作广大福德。如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因此,行持善法之人,在世上就算住一天,也有很大的利益;而天天造恶业的人,倒不如早一点离开好,即使变成旁生也比现在强,至少不会像人一样造恶业。很多人成天吃喝玩乐、贪图钱财,在追求今生的衣食住行和世间八法中,无义虚度了宝贵人身。假如我们修行人也是这样,一辈子中没有好好行持善法,那么在临终时,只能手抓胸口、追悔莫及,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啊!
当然,极个别人不知道前世后世存在,死时就像牦牛一样,只有痛的感觉,此外对以前造业没有后悔心,对后世的恐怖也没有警惕心。其实有时看来,人类并不像所宣扬的那样聪明,一些科学家和文学家自以为有智慧,可他们连有没有来世都不清楚,对未来的事情漠不关心,这样的人会不会很聪明呢?可想而知。《入行论》也说:“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我们获得了这么好的人身,如果没有修持善法,再没有比这更愚笨的了。别人骗你倒没什么,但若自己骗自己,哪有比这更过分的?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因前世业力和后天教育所致,已经到了愚不可及的地步,非常可怜。
在座的道友,如今获得了信仰佛教的人身,理应生起欢喜心。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人身难得》中,专门讲了以欢喜心来随念人身(4)。说实话,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是否觉得在茫茫人海中,成千上万的人不知后世存在,而幸运的是,自己对来世还是有点准备,虽不敢说修行非常好,但对造恶业有种恐怖感,看身边人造恶业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果有了这种感觉,就会知道珍惜这个人身,用它来渡越生死苦海。
要知道,今生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就像孩子的读书时代,是决定将来能否找到好工作的关键,我们现在也是如此,获得暇满人身的短短几十年,可决定自己来世是永远快乐,还是永远痛苦。所以,大家要深深思索:如果今生没有依靠人身得到坚固地(佛果),来世很难再获得这样的人身,一旦转生于恶趣中,到时根本没有正法光明,对取舍之处也懵然不懂,则很难从恶趣中出来,只会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深渊,故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百般努力。
观想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来摄持。即最初要为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发菩提心;之后在观想时,不一定非要闭着眼睛,你可以对法本再三阅读,最后自会产生定解。有些人正听课时,觉得人身真的难得,但这种感觉就像黑夜的闪电般,很容易就消失了。堪布阿琼也比喻道,如同在火里烧得通红的铁,一取出来就会马上变黑,这些人也是同样,正在观想时眼泪簌簌直流,但出座之后,一点感觉都没有了,这就是没有长期串习的缘故。若能长期串习、一直思维,就会觉得人身实在难得,在这个世间上,除了好好地修持善法,其他一切名声、地位、悦意外境都不可靠。正如有些大德所说,就像你本来非常信任一个朋友,结果有一天他骗你了,从此之后你很绝望,对他会生起极度厌恶之心。我们若对世间一切也像这样极度厌恶,说明自己真正产生了厌世心。
四种厌世心中,第一个就是人身难得。一旦这种定解在心中生起,便会长期有种出离心,除了希求解脱外,对什么都没兴趣。诚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言:“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坚信永不离。”我非常喜欢这个偈颂。米拉日巴在无人的岩洞里,并不是一两天,而是恒时对轮回一切毫无兴趣,就像男女感情破裂后,觉得整个世界没有意义一样,始终有种厌离心;同时,坚信上师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不是今天看见上师特别高兴,过两天就舍弃上师、诽谤上师,而是对上师的强烈信心永不退转,这是修行中特别关键的两个要点。
我们提过以上学习,对于暇满难得的道理,必须屡次三番地观修,并付诸于实践。经过实地修行,对此生起定解的界限到底是怎样的呢?应当像金厄瓦格西(5)一样。金厄瓦格西从来都是彻夜不眠,全心全意修持善法。见此情景,善知识仲敦巴怕他身体受不了,不禁关切地说:“弟子呀,身体的疲劳还是要消除,否则会导致四大不调。”金厄瓦格西回答:“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我一想到暇满难得,就觉得无有空闲休息。”金厄瓦格西终生没有睡眠,总共念了九亿遍不动佛心咒(6)。
这个界限比较高啊,要像金厄瓦格西一样,永远不睡觉,连一个小时也不行,我们可能很难以做到。华智仁波切应该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最高层次是像金厄瓦,如果实在不能达到,至少也要很精进、不偷懒。
一个人一辈子念了九亿遍心咒,真的非常了不起。上师如意宝讲过,他老人家也念了九亿遍不同本尊的心咒,有一个字的,也有十几个字的。但即便是一个字的,念一亿遍其实也不容易,以前我们发愿念“阿”字时,我就念得不是很多。最近我也一直念某个咒语,但每天都念十万遍,很费劲的,平时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也多,只有起得早、睡得晚,才能挤出一点时间,否则,像我这样琐事多的人,修行非常困难。
你们若想好好修行,千万不要偷懒,否则,假如睡得太厉害,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了。《入行论》中说:“此筏难复得,愚者勿贪眠。”我们这个人身船筏,可渡过生死轮回的大海,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得,故愚笨的人不要天天睡懒觉。萨迦班智达也说:“诸人寿短其一半,夜间入眠如死亡。(7)”我们这个人身本来就短暂,如果一半都入于睡眠,则非常可惜。
像金厄瓦格西那样从来都不睡觉,对我们来讲非常困难,但即使没有这种境界,也要尽量生起人身难得的定解。假如这个理念非常强,确实不容易睡懒觉,比如你明天一早要办大事,要去北京、香港、美国,肯定想睡也睡不着;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便会睡得很香,人身难得修得越不好,睡的时间就越长。所以说,现在很多人特别贪睡,主要是因为修行特别差,这个一定要想方法解决。
当然,完全不睡恐怕也不行。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该休息的就要好好休息,当时我比较年轻,有点不理解,心想:“晚上的时间这么珍贵,最好只睡一点点就可以,怎么上师这样说呢?”可是自己到了一定年龄,就能明白上师的苦心,该睡的时候是要睡,不然的确不行。但也不能像世间人一样,整天浑浑噩噩的,什么善法都不做。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走极端。
总之,没有生起人身难得的定解之前,大家务必要精进修持。
下面是这一品的总结偈:
虽得闲暇而乏真实法,虽入佛门而耽非法行,
我与如我愚痴诸有情,获得暇满实义祈加持。
华智仁波切谦虚地说:虽已获得暇满人身,可修法上还是特别欠缺;虽然早就入了佛门,但仍耽著贪嗔痴所引发的种种非法行。对于我和像我这般愚痴的有情,祈愿诸佛菩萨、传承上师、护法神加持,一定要生起暇满难得的境界。
其实祈祷很重要。《前行备忘录》后面对四种观修专门有祈祷和发愿,没有好好祈祷的话,光是想一想绝对不够。你们修的时候,一定要合掌念诵,闭着眼睛忆念:“依靠上师诸佛菩萨加持,让我生起暇满难得的境界。”对此要有强烈的希求心,对上师也要有不可思议的信心,在这种状态中开始观修,修行势必会成功。否则,以无所谓的态度随便想想,不可能生起任何境界。
希望大家能真正生起人身难得的定解,这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这个为基础,那上面一层层的修行,一点困难都没有。相反,假如基础没有打好,上面的建筑再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到了一定时候也会轰然倒塌。所以,打基础对每个人来讲至关重要!
【暇满难得之引导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1)称幢:札巴坚赞,译言称幢(1147-1216)。宋代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萨钦衮噶凝波之第三子,26岁继承萨迦法位,为萨迦五祖之第三祖。
(2)即怙主金刚(衮波多吉),后成为米拉日巴尊者的心子之一,觉受和证解都臻于究竟。
(3)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
(4)《大圆满心性休息》云:“今生具义来世果,皆自暇满人身生,故当数数生欢喜。”“故赞暇满胜天身,已获人身当生喜。”
(5)金厄瓦格西:本名楚逞巴,曾师事仲敦巴,得秘密指授,又曾师事南交钦波、滚巴瓦等,得二谛指授,对性空义有所悟解。他通梵文,能翻译,颇有影响,开噶当派教授一派。
(6)不动佛心咒:嗡 占扎 马哈 若卡那 吽啪的。此心咒功德非常大,能息灭天龙夜叉所造的一切违缘,治愈世间的各种疾病瘟疫。即使念一遍,也可消除五无间罪等一切罪障,息增怀诛的事业皆能成办。
(7)世间诸人的寿命非常短暂,其中一半时间是夜里像死去一般地睡眠。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二十七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