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十品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思考题

  

(第十品)

  

61课

  175、比量的法相及分类是什么?

  176、什么是宗法的真名和假名?真名和假名的差别是什么?安立之因是什么?

  

62 课

  177、在因明的推理中,将有法命名为宗法的必要是什么?

  178、请说明宗法和有法的差别以及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179、真正的所立是什么?为什么单独的法或有法是假的所立?

  

63课

  180、对于后二相的观待事同品与异品,他宗有哪些承许?

  181、如何遮破他宗承许“断定二品”的观点?并举例说明。

  182、推理过程中,对方这样分开实体、反体建立为何不合理?

  

64课

  183、如何遮破对方宗“反体依于自反体”的观点?

  184、怎样遮破“破立的要点以二品来决定”观点?

  185、自宗如何安立同品与异品的法相以及同品遍与异品遍的概念?

  

65课

  186、分析“灰白色的实体”和“所知总反体”是否包括在同品或异品中,说明自宗如何安立第三品法?

  

66课

  187、萨迦班智达对于因明前派四种辩论中,第一种是如何回答的?

  188、为什么在安立因的过程中,虽然实际中任意一种观待事不齐全,但此因也合理?

  189、在因明的辩论中,自宗破立的方式为何无有任何妨害?

  190、简述他宗对真因法相如何安立及其不合理之处?

  

67课

  191、自宗如何安立真因的法相?他宗对此有何诤论?自宗如何遣除?

  192、他宗说:“在三相没有决定之前不是因,对它生起执著为因的心应成将非因执为因。”应如何遣除这种过失?

  193、对于因的事相他宗有何承许?自宗如何遮破并安立离诤之自宗?

  194、对于因的名相可以有哪些分类?而从论式角度是如何安立的?

  

68 课

  195、请分析不可得因的法相及分类?

  196、自宗在安立相违可得的论式时,有很多看似矛盾的论式,这些安立是否合理?原因何在?

  197、对方认为:以檀香火破除四种相违法的论式没有必要单独安立,若有必要,则檀香的烟遮破违品也成合理,分析此观点对错,说明理由。

  

69课

  198、真正的论式为什么不能在互绝相违的本体上安立?怎样以直接相违的差别法安立能遍相违可得因?

  199、自性因的法相是什么?具体说明其二种分类的差别。

  200、果因的三种分类各自遮破了外道什么样的观点?

  

70课

  201、因明前派将相属分为九种,为什么又说真正能起作用的只有四种?

  202、分析因明前派对相属的安立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03、不成因的法相和分类是什么?

  

71课

  204、详细分析三种不成因的各自分类?

  205、心前不成因有些是外境中成立 ,而为何说其不成立?

  206、外境不成因和心前不成因的差别是什么?

  207、不定因的法相是什么?不共不定因分哪几类?

  

72课

  208、正不定因的法相是什么?请分别写出四种分类的论式,并就其中一种加以说明。

  209、为什么将有余不定因单独安立出来?请举例说明。

  210、相违因的法相是什么?在依事物而分类时为何既可分为两类,又可分为三类?

  211、“前后世不存在,因为我未见之故”论式中的因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73课

  212、相违因依欲说者而分时,自宗和他宗关键不同点在哪里?自宗分哪四种相违?举例说明。

  213、内道所有推理抱括在哪四种因中?这四种为什么能决定数目?他们各自功能是什么?

  

74课

  214、如何安立由因所证之所立的法相?有论师说:“如果所立需要承认,那么因也需要承认。”对此应如何回答?

  215、什么是所立的事相?并以“声音是常有吗”加以说明此安立的合理性。

  216、二大理自在和萨迦班智达是如何分摄“有害宗法之相违”?现量有无必要分出承许相违和共称相违?为什么?

  

75课

  217、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对承许相违和自语相违是一体还是分开宣说,有什么不同的观点?萨迦班智达是如何安立的?

  218、什么叫三观察清净圣言量?为什么按照《释量论》的观点,佛的圣教量可归属在比量中?

  219、建立所立有“有障无害”、“有障有害”、“无障无害”三种情况,请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建立所立?

  220、与《吠陀》所说的依靠沐浴清净罪业等相违是否成为圣教相违?佛教也有灌顶、依心咒沐浴等,为什么能清净罪业?

  

76课

  221、信许相违能否对所立构成过失?为什么?

  222、如何遮破“怀兔者不能称呼为月亮,因为存在之故”的观点?我们要建立什么观点?

  223、什么叫可说共称?若对未共称者运用共称的名词是否有“与世间共许相违”的过失?为什么?

  

77课

  224、如何认清名词已成共称?

  225、通过学习共称相违,你对因明的甚深含义有什么认识?对个人修行有何帮助?

  226、请从第二种解说方法解释〈〈集量论〉〉中:“不共之故无有比量...”的教义,并遮破声论外道及内道有些宗派的不合理解释。

  227、对于〈〈集量论〉〉中的这一段教义,法称论师的究竟意趣是什么?

  

78课

  228、以自宗的观点解释“不共之故无有比量,与名词已成之共称相违”的究竟意趣?

  229、若以信心和智慧学习佛法会有什么作用?应该以何种方法通达因明?

  230、说说你学习本品后有什么收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