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四品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思考题

  

(第四品)

  

18课

  48、无分别识缘取的方式以及其对境的实相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9、“识境互相无错乱”是如何体现的?

  50、现量既然是无决定性的,那它如何能断除增益,安立为正量?它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破立的?

  

19课

  51、个别论师认为执蓝色反体的识既非现量,也非比量,也不可能是遣余,这种观点合理吗?

  52、为什么无分别有决定性不合理?二位理自在的究竟意趣是什么?

  53、分别取显现境有哪三大过失?

  

20课

  54、如何安立遣余的自性?《释量论》中所谓遣余有哪三种特点?

  55、通过遣余可将他体执为一体和一体执为他体,请分别说明二者执著的原因、执著的方式和执著的必要性。

  

21课

  56、对于外境是否存在遣余的问题,印藏论师有哪些不同的观点?自宗全知麦彭仁波切也承认自相遣余,是否会成为萨迦班智达在此论中所遮破的对境,为什么?

  57、萨迦班智达承许事物的自相上不具遣余的理由是什么?

  58、有实的名言遣余、心识遣余,以及无实的名言遣余、心识遣余的法相和分类是什么?

  

22课

  59、若无为法不存在,则是否与世间理论及法称论师的教典相违?

  60、比喻说明根识、分别念、自证的差别和关系。

  

23课

  61、如何依靠世间的四种正量对佛陀和佛法产生不共的见解?

  62、如果所诠共相在外境上不存在,是否会有它的能诠词语成为无因的过失,以及“说法”和“说有法”的词语无有意义的过失?为什么?

  63、请说明因明自宗对遣余的真实观点。一切语言若依靠遣余来宣说,是否必须运用“别有否定词”才能成立?

  

24课

  64、“所知”等词没有遣余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65、对于“有实反体为有实”的观点如何遮破?

  66、自宗对反体法是如何承许的?如果承许是否会有“无实则无必要力”的过失?为什么?

  

25课

  67、按有部宗等论师的观点,如果一切异体的“别”上不存在一个共同的总,金瓶和黄色的同体是否成了子虚乌有?

  68、为什么说通达遣余的智者与佛陀无别?并说明学习第四品的重要性。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