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
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二二、(p.392)《宝性论》说:「法身遍无差,真如无差别,皆实有佛性;是故说众生,常有如来藏。」
《宝性论》卷3(大正31,828a28-b6)
佛法身遍满 真如无差别 皆实有佛性 是故说常有
此偈明何义?有三种义,是故如来说一切时、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何等为三?
一者、如来法身遍在一切诸众生身。偈言:佛法身遍满故。
二者、如来真如无差别。偈言:真如无差别故。
三者、一切众生皆悉实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实有佛性故。
※宋、元、明三本及宫本:
「法身遍无差,皆实有佛性,是故说众生,常有如来藏。」
(大正31,828d注4、5、6)
※参见:印顺法师《如来藏之研究》p.167- p.168
二三、(p.392)《宝性论》说:如来为使众生远离「五种过失」,所以说「佛性」。
《宝性论》卷4,〈为何义说品第7〉大正31,840b-c
问曰:真如、佛性、如来藏义,住无障阂究竟菩萨地,菩萨第一圣人亦非境界,以是一切智者境界故。若如是者,何故乃为愚痴颠倒凡夫人说?答曰:以是义故略说四偈:
处处经中说 内外一切空 有为法如云 及如梦幻等
此中何故说 一切诸众生 皆有如来性 而不说空寂
以有怯弱心 轻慢诸众生 执着虚妄法 谤真如佛性
计身有神我 为令如是等 远离五种过 故说有佛性
此四行偈以十一偈略释应知。偈言:
诸修多罗中 说有为诸法 谓烦恼业等 如云等虚妄
烦恼犹如云 所作业如梦 如幻阴亦尔 烦恼业生故
先已如是说 此究竟论中 为离五种过 说有真如性
以众生不闻 不发菩提心 或有怯弱心 欺自身诸过
未发菩提心 生起欺慢意 见发菩提心 我胜彼菩萨
如是憍慢人 不起正智心 是故虚妄取 不知如实法
妄取众生过 不知客染心 实无彼诸过 自性净功德
以取虚妄过 不知实功德 是故不得生 自他平等慈
闻彼真如性 起大勇猛力 及恭敬世尊 智慧及大悲
生增长五法 不退转平等 无一切诸过 唯有诸功德
取一切众生 如我身无异 速疾得成就 无上佛菩提
※参见:《佛性论》卷1〈缘起分第1〉,大正31,787a8-b28
(肆)大乘三系之会通(p.392- p.396)
[方便转转胜,法空性无二,智者善贯摄,一道一清净。]
一、(p.392)大乘三系皆归宗于法空性的现证
(一)性空唯名系:诸法从缘起,缘起无性空,现观法性空。
(二)虚妄唯识系:先以识有遣境无,然后以境无而识也不起,到达心境都无所得。
(三)真常唯心系:先观外境非实有性(观察义禅);进达二无我而不生妄想(攀缘如禅);等到般若现前,就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如来禅)。
二、(p.393)四种禅
1.愚夫所行禅
2.观察义禅──观外境非实有性。
3.攀缘如禅──于二无我而不生妄想。
4.如来禅-──般若现前,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
※《楞伽经》卷2,大正16,492a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
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想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
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
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
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行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三、(p.393-p.394)大乘三系与摄化众生的根机:
(一)性空唯名系──五事具足的众生。
(二)虚妄唯识系──五事不具足的小乘等。
(三)真常唯心系──一般凡夫外道、怖畏空无我者。
四、(p.394)《大乘密严经》卷下(大正16,747a15-20)
如来清净藏 亦名无垢智 常住无始终 离四句言说
佛说如来藏 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 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 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 展转无差别
※《成佛之道》p.394:
原来阿赖耶,还是如来藏。依如来藏而有无始虚妄熏习,名阿赖耶识,为杂染(清净)法所依。不知其实是依法空性──如来藏;可惜有些学者,不能自觉吧了!
如约有漏的阿赖耶识,这只能说是生死杂染法的中心。阿赖耶识也还是依转识,要依转识的熏习,与转识有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阿赖耶识只是相对的依止。
1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p.302:「终教,如《起信论》的如来藏缘起说。」
2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p.302:「贤首宗的顿教,即是禅宗。」
《成佛之道 12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