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P16

  ..续本文上一页施,那是很好的。但可惜你只知从物质上做工夫,而不知万法唯心。当知世界大地,都是众生心中所现;心为万物之因,因平果自平,是理所必然的。所以地之高低,完全在乎人心。欲平大地,必先平心,若能平内心地,则世界大地,一切皆平呀!”

  持地菩萨经过毗舍浮佛这番开示之后,忽豁然大悟,自此,从事行而进入理观,了达内色外色,地大平等;非但不执内四大为我,亦复洞明外之四大,唯是一心。于是悟无生忍,证阿罗汉果,接著回小向大,位居菩萨;不但能发广大菩提心(广大义),能与众生作依止(众生依义)。对于一切众生,无所偏爱拣择(无好恶义),同时能承受诸佛大法雨(受大雨义),生长一切功德(生草木义),为菩提种子所依托(种子依义);更能够出生利益众生之法(生众宝义),出生对治烦恼之法(生众药义),不为世间八风所动(风不动义),听闻深妙之法,不生惊疑(师子吼不惊义)。具足如是十德,犹如地之具足广大,众生依等十义,故名:持地菩萨。

  因为此菩萨因中修证,尘销智圆,刀兵莫属,多分与观世音菩萨相应;同时悟明圆理,无量劫来所值遇的诸佛如来,无论那一位如来宣说妙法莲华佛知见地时,他都先为证明。所以现在释尊说妙法莲花经时,又说及与己修证仿佛相似的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等事,因此,特别起立,直诣佛前,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如果有机会听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关于观世音菩萨具足自在之业,以及能普门随类示现,种种神通威德之力的话,那么,他的听法功德,一定极其浩大无比,非同小可的。”

  自在,是自由自主,毫无阻碍的意思。尽诸有结,为心自在;外施为如意,为身自在。观世音菩萨,不但获得身心自在,且观境自在,作用自在,以及菩萨的五大自在(寿命、生、业、觉观、众具果报)。佛果上的十大自在(命、心、资具、业、受生、解、愿、神力、法、智),所以凡有施为,无不自由自在,凡所作业,俱属自在之业。可以说:菩萨以自在为体,普门示现为用。

  又自在指菩萨因中修证而获得自在;普门示现为果上施化的威德神力。总之,以上所说:观音菩萨三十二应与众生乐,十四无畏拔众生苦,都是大自在、大神通的妙力示现。所以凡有人闻此品经,从始至终,所得功德,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

  二、时众发心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是结集佛经的圣者,叙述当时法会大众发心上求佛道。梵语“阿”,译为“无”,“耨多罗”译为“上”,“三藐”译为“正等”,“三菩提”译为“正觉”,合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亦即是发成佛之心。因为佛果菩提,超越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有菩萨在其上,菩萨有佛在其上,唯有佛高于一切;四圣六凡,再无在佛之上者,谓之无上。

  不独无有在佛之上者,亦无有与佛齐等的。现前六道众生的觉知,是妄知非真觉;二乘觉悟万法皆空,但滞著于空,只期自度,无心度人,是心不平等;菩萨虽能本著先知知后知,先觉觉后觉的精神自利利他,但自觉觉他,仍末圆满;虽居二乘之上,但仍在佛果之下,仍然不等。唯有佛果菩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再无过上,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

  正觉是自利,是真空、是消极的、出世的;正等是利他的、是妙有、是积极的、入世的;阿耨多罗,是自他无碍,空有不二,平等一如,融出世于入世,会积极于消极,圆融无碍;能知空而不空,不著空而利他,才是三藐;知所有非有,不著有而益己,得真空觉智,才是三菩提。如是离能所,绝对待,唯一平等不二的中道观,才是阿耨多罗的无上。此无上中道,超于凡夫、二乘、菩萨一切之上;一切不能与他相等,故说无等。无等而等,等于一切,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人人皆可以成佛,皆可以等于此无等的中道妙理,是为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但此中最后加个心字,是发趣求此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此心虽离形去智,而妙用恒沙,真俗平等,生佛一如,是最胜最上,无有其他之法与之相等,故言:无等等。所以无等等三字,在佛果中道理来说,无等是指最胜的佛果,等是指佛果与众生本具佛性平等。若在发心方面说,无等是指最胜的趣求菩提心,等是指其他一切心无能与之齐等。即是说:在会大众所发之心,是超胜无上的,其他心无与之齐等的,故名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我们既然已经明白佛法的真义,若不发心行持,则如说食数宝,画饼充饥,终不得受用。何况诸佛,皆赞叹观世音菩萨,种种上求下化之功德,暗示堪为我们的模范呢?我们本具之佛性及功德,与观世音菩萨是无二无别的。所谓:彼圣人也,我亦圣人也,为甚么他能上求下化,名齐十方、普门示现,利乐众生,而我不能呢?不知犹可,今既知之,如不发心见贤思齐,步著观世音菩萨上求下化的后尘,努力向佛果菩提迈进,不是辜负了佛陀在灵山会上,为我们开权显实,说佛知见的一片苦心吗?不也辜负了无尽意菩萨发问,观世音的功德妙用,以示范我等的一片好意;和辜负自己本具与佛菩萨同等的性灵吗?因此,当时在灵山会上,共听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大众,其中有八万四千这么多众生,都共同发起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

  

  

《妙法莲华经》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改善自己的命运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