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被害众生,使身坚如金刚石;然则以刀砍金刚石,何刀不坏?即使其刀不坏,亦不能有损其身。
又菩萨已经销妄复真,根尘俱亡,若根若尘,无不复归如来藏性。属色尘之刀,与属根尘之身,在菩萨看来,无不是如来藏性,如是以藏性触藏性,不是犹如以刀割水,如风吹光一样无损于对方吗?故楞严经说:“五者薰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齐书载:孙敬德防守北陲,曾造观音像,每日礼拜奉事,后为贼人陷害,判处死刑,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和尚,教他诵普门品千遍;后临刑时,刀折成三段,其首无伤。丞相为奏王上,遂得幸免一死。
从前有一米商,信仰菩萨甚笃,无论到甚么地方,身边常带著一个用木刻得极精巧细小的观音像,当他上船时,就请在船上供养,上了岸,便请回家中奉事。有一次,在回家的船上睡觉,忽梦见菩萨告诉他:“逢桥莫停舟,遇油须抹头;斗谷三升米,青蝇聚笔头”四句话后,并叮嘱他,不要忘记,赶快开船。他惊醒后,马上命令船夫开船。不久,风雨交加,船夫正欲把船只驶到附近的一座石桥下躲避,他猛然想起“逢桥莫停舟”的话,强要船夫把船冲过桥去,就在船只渡过桥下的一刹那,那座石桥竟然全座崩塌。及回到家中,照常把那小型的菩萨像,请回家裹供养时,一不留心,把油灯的油泻得满地,他又想起“逢油须抹头”的话,便把地上的油,通通抹到头上去。晚上,照常与妻子同床,谁知次晨起来,看见血涂衾被,妻子的头已不知去向,岳父母竟然控告他,意图另娶而杀妻,真是祸从天降。幸而县官提审之际,正欲执笔判其死刑时,却有无数苍蝇聚于笔尖,无法落笔;贤明的县官,知道其中必有冤情,于是从容再审,命其如实招供。因此,他把在回家的前后和所做的梦,通通告诉县官。突然有一陪审员问他,家裹是否有康七其人?答:邻家有。于是捕来公堂审讯,康七无奈,只好将其与妇私通而蓄意杀他,谁知因他满头油气,疑是其妇而误杀的事,原原本本说出来;至时案情大白,而免于刑。后来县官问陪审员,你怎知这康七,才是凶手呢?答:观音告诉他:斗谷三升米,除了三升米之外,不是还有七升康吗?凶手不是康七其人是谁?于是连县官,都深深信仰菩萨的灵感。
又从前有人笃信菩萨,她的髻中,常藏一尊小型金观音像。后来被诬为贼,宣判死罪,谁知临刑那天,连斩三刀,不但颈皮不破,而且铿锵作金声。监斩官甚以为奇,后来解开他的发髻,见有观音像小尊,像额上刀痕三条宛然。
又法宛珠林载:唐太宗时,有一官员名董雄,因为与李仙童的事有关,涉及嫌疑,与王忻等数十人,都被关进牢里。董雄无法,唯有一心称念观音名号,奇怪得很,在不知觉间,手脚上的锁,自然地掉下来。狱吏禀知御史张守一,亲自勘验,惊奇之下,重加封锁。董雄照常持名,锁又掉下来,如是者数次,因而与共狱者,俱获赦免。
2.脱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罗刹是梵语,译为暴恶、或非天。夜叉,译为疾捷,都是恼害人的恶鬼。三千大千国土,是一佛所教化的世界。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围绕一座须弥山腰游行,须弥山外有香水海,再外边有七金山,每一金山中间,隔一道香水海,须弥山的四面是四洲,须弥山上面是六欲天。如是一须弥山,一日,一月,一四洲,一六欲天,是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为色界初禅天所盖覆。再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为色界二禅天所盖覆。又集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边有色界三禅天所盖覆,叫做大千世界,为色界四禅天所盖覆。因有小、中、大三个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鬼有五通,而且势力很大,假使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满了夜叉、罗刹鬼,那真的要变成鬼的世界了。在这样充满恶鬼的世界里,真是恐怖极了。当我们被恶鬼恼乱而发生恐怖不安的时候,只要称念观音菩萨圣号,这些鬼就不能用祂的恶眼看见你,何况加害于你呢?因为鬼,是黑暗的东西,而观音自从反闻闻自性,回复真性,发本明耀之后,便智光朗然,周遍法界,无幽不照,无暗不破。我们称念圣号,便投进菩萨威光照耀中,那些以幽隐暗昧为性之鬼,反不堪菩萨强烈智光之照耀,就如土枭鸟之昼盲夜视,不能打开祂的鬼眼睛,根本不能看见你在那里,又怎能加害于你呢?
楞严经说:“六者、闻薰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荼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也许有人不肯相信,那来这么多鬼呢?其实,只要我们冷静的想一想,再睁开我们的眼睛看一看,我们所居住的现实世界,不是处处皆使人触目惊心,在在尽令人扬魂荡魄吗?不是随时随地都充满残忍、战争、杀害的恐怖事情,每一角落都弥漫著奸诈、阴险、毒辣种种黑暗的东西吗?这与充满鬼的世界,又有何分别呢?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无异于鬼的世界里,其苦恼是数说不尽的,不如意事,更是十常八九。但我们若能专诚持念菩萨圣号,妄念不生的话,那你自性的心光,自然显现,当你灵光独耀时,不但外鬼不能恼害你,甚至不能看见你。所以,当我们无论是遇到鬼道的鬼,或是人道的鬼来恼害自己时,只要持念菩萨圣号,使自己内心的自性灵光,与菩萨的智慧圣光打成一片,一定可以解脱鬼的困扰。
3.脱囚难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杻是手铐,械是脚镣,以木加颈名枷,以铁炼系身名锁,俱为刑具。身受这些刑具的人,固然是触犯法律,罪有应得;但其中亦有不少是无辜受害的。无论是罪有应得,抑无辜枉受,都是恶业所感。倘能称念观音圣号,皆得解脱。因为观世音菩萨因中修行时,能够音性圆销,观听返入,不但声尘销灭,其余色等诸尘,亦同时消殒,外离尘缘,内旋诸根,根尘双泯,杻械枷锁等色尘刑具,菩萨观之固属虚妄,而被系禁者的六根,又何尝不是虚妄呢?以虚妄之尘,锁虚妄之根,不是等如以虚空锁虚空吗?由于菩萨因中作如是观,果上获得事理圆融,故能加被杻械枷锁检系身体的众生,令得解脱。正如楞严所说:“七者,音性圆锁,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
法苑珠林载:晋朝的窦传,在永和七年,为高昌步卒吕护所俘虏,同伴七人共系狱中,不久将杀;适有一位方外朋友,道山和尚来慰问他,并教他专心默念菩萨圣号。传果然依教奉行,经三昼夜,械锁忽然自脱。窦传想,我的手铐脚镣虽得脱落,但同伴各人,仍在禁监中,何忍舍去?于是复求菩萨加被,并劝同伴一心称念圣号,结果众人刑具亦解,而得共同逃脱这次不幸的遭遇。但这只是逃脱有形的外来枷锁,我们凡夫俗子,除了有形的枷锁外,还有无形的烦恼枷锁。这无形的烦恼枷锁,牢牢锁系著九法界众生。是以九法界众生,都应该专心称念菩萨圣号;若能由事相持名,进而理性持名,妄念尽消,根尘脱落,自然可以解除内在烦恼的枷锁,而获证佛果无上菩提的自由自在。
4.脱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齐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伤命叫冤,夺财叫贼,既杀人后夺财,所以叫做冤贼。现在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满怨贼,正显示四周环境的危险与恐怖。商主,就如现代的经理,或是商团的团长,或是运输队的队长。斋者,教也;持者,执也;重宝,表示他们所带的东西,不是普通的货物,而是贵重的珠宝。在这样充满冤贼的恶劣环境中,竟有一个富有的老板,率领著许多商人,带著大批贵重的宝物,经过一段很险要的道路,谁能安枕无忧?谁不心惊胆跳?当众人正在忧戚万分时,其中如果有一个平日深信三宝,恭敬佛法的人,高声对大众说:“这段路程虽然危险万分,但各位不要害怕,也不要恐惧,只要大家能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一定能以无畏施于我们,令我们得以安然渡过这段危险的道路。”当时这些商人,真的异口同声,称念菩萨圣号,后来,果然旅途平安,抵达目的地。
楞严经说:“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因为菩萨因中修行,入流亡所时,外脱声尘,内证闻性,故能称性而起无缘大慈,用此慈力,加被众生,能令众生,经过危险的路途,或旷野山隘之间,或盗贼持刀枪威胁之际,都能脱离贼难,化险为夷。但这只是解脱外来的有形的贼难。至于内在无形的烦恼,比外贼更厉害,更可怕。外来的贼只是劫夺人身外的财物,伤害我人短暂的肉体,可是烦恼贼,不但劫夺人的功德法财,更伤害人的法身慧命;不但使人的肉体受害,更使我人的精神痛苦;不但使人现在受苦,同时令人生生世世,沉溺生死苦海、备受众苦,永无已时。此烦恼贼不但常常扰害六凡众生,而且斗胆恼乱三乘圣人,九法界里,都满布著烦恼贼的魔影,是以烦恼贼比外来的贼为害尤甚。当烦恼贼来光顾我们时,如果能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内不见有能念之我,外不见有所念的菩萨;能所双亡,不念而念,念而不念,妄念顿消,即可杀除烦恼贼,顿证真如理。能够这样,才是究竟脱离怨贼之难。
(3)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此文是总结以上三灾、四难。释尊为使发问者注意,所以特别叫一声无尽意。观世音菩萨之下,再加以摩诃萨,正是显示观世音菩萨,并不是普通的凡夫菩萨,亦不是普通的圣人菩萨,而是一位具有大道心、大愿力、大慈…
《妙法莲华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