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P6

  ..续本文上一页「世尊啊!跋迦梨尊者住在金师精舍里,现在因病重困苦,躺在床褥,他希望能见到世尊您,可是他没有体力来见世尊。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莅临金师精舍,也是因为哀悯他的缘故!」

   那时,世尊静默地应允了。此时,富邻尼知道世尊应允后,便向世尊顶礼,而后离去。

   当时,世尊于下午从禅定中出定,就去到金师精舍,走到跋迦梨的住房。跋迦梨比丘遥见世尊,就想从床上起来。

   佛陀告诉跋迦梨说:「你且安住!不要起床。」

   世尊就坐于别床,告诉跋迦梨说:「你的心里是否能忍受这种病苦呢?你身上的疾病,是增剧、还是减轻了呢?」

   跋迦梨告诉佛陀说:「……就如前面叉摩比丘经(见第一○五经)所详述的一样。世尊啊!我身上的苦痛,极难忍受,我想拿刀来自杀,我不乐于痛苦地活着。」

   佛陀告诉跋迦梨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己意回答我。怎样呢?跋迦梨啊!物质色身是恒常的呢?还是无常的呢?」

   跋迦梨答说:「是无常,世尊!」

   又问:「若无常的话,就应是痛苦的么!」

   答说:「是痛苦,世尊!」

   又问:「跋迦梨啊!如果是无常、痛苦的话,这就是会变易之法,那么在这当中是否还有可贪、可欲的呢?」

  跋迦梨答佛陀说:「没有,世尊!」受、想、行、识四蕴也是同样的问说。

   佛陀告诉跋迦梨说:「如对于那色身不觉可贪、可欲的话,这样就能善终,也会有善的后世。」

   当时,世尊为跋迦梨作种种说法,给予示教照喜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就在那一夜,跋迦梨尊者思惟解脱,想执刀自杀,不再乐于久生。

   那时,有二位天子,形体极为端正,在后夜时来到世尊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有位天人禀告佛陀说:「世尊啊!那位跋迦梨尊者生病困苦,思惟解脱,想执刀自杀,不乐于久生。」

   第二位天子说:「那位跋迦梨尊者已于善解脱而得到了解脱。」说完话后,二人顶礼佛陀,就隐没不见了。

   当时,夜过到次日晨朝,世尊于大众前铺座而坐,告诉众比丘说:「昨夜有二位天子,形体很端正,来到我这儿,向我顶礼后,退坐一边,有位天子这样对我说:『跋迦梨尊者住在金师精舍,生病困苦,思惟解脱,想执刀自杀,不乐于久生。』第二位天子说:『跋迦梨尊者已于善解脱得到了解脱。』说完话后,再向我顶礼,就隐没不见了。」

   这时,世尊吩咐一位比丘说:「你应去到尊者跋迦梨比丘处,告诉跋迦梨说:『昨夜有二位天子来到世尊住处,顶礼世尊后,退坐一边,有一位天子告诉世尊说:『跋迦梨尊者病重困苦,思惟解脱,想执刀自杀,不乐于久生。第二位天子说:跋迦梨尊者已于善解脱而得解脱。说完话后,就隐没不见了。这是天子所说,佛陀又记说你:你对这个色身已不生起贪欲,这样就能善终,也会有善的后世。』」

   当时,那位比丘接受世尊的指示后,就去到金师精舍跋迦梨房中。

   那时,跋迦梨告诉侍病的人说:「你们执着绳床,共同抬着我的身体,把我置在精舍外,我想执刀自杀,不乐于久生了。」

   此时,有众多比丘走出房舍,在露地里经行。那位受佛陀差遣的比丘走到众多比丘处,问众多比丘说:「各位尊者!请问跋迦梨比丘住在何处呢?」

   众比丘答说:「跋迦梨比丘告诉侍病的人,叫他们举着绳床,把他抬出精舍外,他想执刀自杀,不乐于久生了。」那位受差遣的比丘立即去到跋迦梨住处。

   跋迦梨比丘遥见受佛陀差遣的比丘过来了,就告诉侍病的人说:「放下绳床着地,那位快速走来的比丘,好象是世尊的使者。」那些侍病的人就立即放下绳床着地。

   这时,那位佛陀所差遣的比丘告诉跋迦梨说:「世尊对你有所教示,天子也对你有所记说。」

   当时,跋迦梨告诉侍病的人说:「请扶我到地上,我不可以在床上接受世尊的教示及天子的记说。」这时,侍病的人就扶着跋迦梨,把他扶到地面上。

   此时,跋迦梨说:「现在你可以宣示世尊的告敕以及天子的记说了。」

   那位受佛陀差遣来的比丘就说:「跋迦梨啊!大师告诉你说:『昨夜有二位天子来我这儿,有一位天子告诉我说:跋迦梨比丘病重困苦,思惟解脱,想执刀自杀,不乐于久生。第二位天子说:跋迦梨比丘已于善解脱而得解脱。说完话后,就隐没不见了。』世尊又记说,你会善于命终,也会有善的后世。」

   跋迦梨说:「尊者啊!大师善于知其所知,善于见其所见;那二位天子也是善于知其所知,善于见其所见。然而我今日对此色身无常,已确定无疑;无常就是苦,我也确定无疑;如无常、痛苦的话,就是变易之法,对那色身没有什么可贪、可欲的,也一样确定无疑;受、想、行、识四蕴,也都是如此。而我今日疾病的痛苦也还是一样地跟随着身体,我要取刀自杀,不再乐于久生了。」于是他立即拿刀自杀了。

   当时,那位受佛陀差遣来的比丘供养跋迦梨的尸身后,回到佛陀住处,顶礼佛陀后,退坐一边,告诉佛陀说:「世尊啊!我把世尊您所教敕的,详细地告诉了跋迦梨尊者。他这样说:『大师善于知其所知,善于见其所见;那二位天子也是善于知其所知,善于见其所见。』……如此广说,乃至拿刀而自杀。」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我们一起前往,到金师精舍跋迦梨停尸处。」世尊看见跋迦梨死去的身体,有远离的情态。见后,告诉众比丘说:「你们有否见到这跋迦梨比丘死后置于地上的身体,有远离的情态呢?」

   众比丘答佛陀说:「已看见了,世尊!」

   又告诉众比丘说:「环绕在跋迦梨身体四周,你们有否看见黑暗之相围绕着他呢?」

   众比丘答佛陀说:「已看见了,世尊!」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这些黑暗是恶魔的影像,他们围绕于四周寻觅跋迦梨善男子的识神将生何处。」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跋迦梨善男子不再止住识神,所以拿刀自杀。」

  当时,世尊就为那位跋迦梨记说已得到阿罗汉果。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九经注释:

  1、跋迦梨:得信解脱意无犹豫第一比丘。

  2、金师精舍:巴利本作「陶师之家」。

  3、第一记:指阿罗汉果。

  

  一○一○、本经叙说阐陀尊者于病中听闻舍利弗尊者和摩诃拘絺罗尊者的说法后,举刀自杀,佛为彼说第一记。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那时,有位阐陀尊者住在那罗聚落的好衣庵罗林中,患重病而甚痛苦。

   当时,舍利弗尊者听说阐陀尊者住在那罗聚落的好衣庵罗林中,患重病而很痛苦。听后就告诉摩诃拘絺罗尊者说:「尊者您知道吗?阐陀比丘住在那罗聚落的好衣庵罗林中,患重病而很痛苦,我们应一起前往探视。」摩诃拘絺罗静默地应允了。

   这时,舍利弗尊者和摩诃拘絺罗尊者就一同前往那罗聚落的好衣庵罗林中,去到阐陀尊者的住房。

   阐陀尊者遥见舍利弗尊者和摩诃拘絺罗尊者,就靠着床想要起来。

   舍利弗尊者就告诉阐陀尊者说:「你且不要起床!」

   舍利弗尊者和摩诃拘絺罗尊者另坐他床,问阐陀尊者说:「怎样呢?阐陀尊者啊!你身上的病尚可忍受吗?病况是增剧,或者减轻了呢?……」就如前面叉摩经(第一○五经)所详述的一样。

   阐陀尊者答说:「我现在生病,极为痛苦,很难忍受。所患的病,病况是有增无减,我只想拿刀自杀,不乐于如此痛苦地活着。」

   舍利弗尊者说:「阐陀尊者啊!你应该努力,不要伤害自己!如果你能活着,我将会与你往来亲切相处;你如果有所缺乏,我将会供给你应病的汤药;你如果没有人看护,我将会看护你,一定会使你适意,不会不适意。」

   阐陀答说:「我有人供养,那罗聚落的众婆罗门和长者都会来探视我,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也都没有缺乏;自有修习梵行的弟子随意来探病,我不会不适意。但是我被疾病的痛苦逼身,难以忍受,我只想自杀,不乐于痛苦地活着。」

   舍利弗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己意回答我。阐陀啊!眼根及眼识,还有眼根所识取的色境,这些可都是我、我所有、或彼此在其中吗?」

   阐陀答说:「不是的,舍利弗尊者!」

   又问:「阐陀啊!耳、鼻、舌、身,乃至意根及意识,还有意识所识取的法境,那些可都是我、我所有、或彼此在其中吗?」

   阐陀答说:「不是的,舍利弗尊者!」

   又问:「阐陀啊!你对于眼根、眼识及色境,是看见了什么、认识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的缘故,所以说眼根、眼识及色境,这些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彼此也不在一起呢?」

   阐陀答说:「我对于眼根、眼识及色境,因为看见它的息灭、知道它会息灭的缘故,所以认见眼根、眼识及色境,这些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彼此也不在一起。」

   又问:「阐陀啊!你对于耳、鼻、舌、身,乃至意根、意识及法境,你也是看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的缘故,所以对这意根、意识及法境,会认见这些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彼此也不在一起呢?」

   阐陀答说:「舍利弗尊者啊!我对于意根、意识及法境,因为看见它的息灭、知道它会息灭的缘故,所以对于意根、意识及法境,认见这些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彼此也不在一起。舍利弗尊者啊!可是我今日身上的疾病还是很痛苦,不能忍受,想要拿刀来自杀,不乐于如此痛苦地活着。」

   当时,摩诃拘絺罗尊者告诉阐陀尊者说:「你现在应当依于大师的教示而修习正念,如他所说的法句:要是有渴爱、憍慢、邪见依止的话,就会动摇;有动摇的话,就会有所趋向;有趋向的话,就不能休息;不能休息的话,就会随所趋向往来;随所趋向往来的话,那么就会有未来的生死;因为有未来生死,所以就有未来的出没;由于有未来的出没,于是就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此纯粹大苦结聚的集聚。又如大师所说的法句:如果没有渴爱、憍慢、邪见依止的话,就不会动摇;不动摇的话,就不会有趋向;没有趋向的话,就会有止息;因为止息,所以就不会随所趋向往来;不随所趋向而往来,就不会有未来的出没;没有未来出没的话,就不会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此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息灭。」

   阐陀说:「摩诃拘絺罗尊者啊!我供养世尊的事,现在都已经完成了!随顺于善逝,现在也都已完成了!我感到很适意,不是不适意。弟子所应做的事,我现在都已经做好。如果又有其余弟子欲有所作而供养大师的话,也应当如此地供养大师,使内心感到适意,不是不适意。可是我今天身体疾病很痛苦,难可忍受,只想以刀自杀,不乐于如此痛苦地活着。」此时,阐陀尊者就在那罗聚落的好衣庵罗林中,拿刀自杀了。

   当时,舍利弗尊者供养阐陀尊者的舍利后,就前往佛陀住处,顶礼佛陀,退坐一边,请示佛陀说:「世尊啊!阐陀尊者已于那罗聚落的好衣庵罗林中,拿刀自杀了。怎样呢?世尊啊!那位阐陀尊者将会往生那一道?如何受生?后世又是怎样呢?」

   佛陀告诉舍利弗尊者说:「他不是自己这样记说:『摩诃拘絺罗尊者啊!我供养世尊,如今已毕;随顺善逝,如今已毕。我感到很适意,不是不适意。如果又有其余弟子要供养大师的话,也应当如此做,使内心适意,不是不适意。』吗?」

   那时,舍利弗尊者又问:「世尊啊!可是那位阐陀尊者先前在镇珍尼婆罗门聚落里,有他的供养之家、极亲厚之家、善言语之家。」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是的,舍利弗!具足正智、正善解脱的善男子,必有他的供养之家、亲厚之家、善言语之家。舍利弗啊!我不说他这样是有大过的。如果有人舍弃此身,还有其余之身相续的话,我就会说他是有大过;如果已舍弃此身,而其余之身不再相续的话,我不说他是有大过。因为阐陀已无大过了,所以他在那罗聚落的好衣庵罗林中,以刀自杀。」

   就像这样,世尊为那位阐陀尊者记说得到阿罗汉果。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舍利弗尊者欢喜地向佛陀行礼,然后离去。

  第一○一○经注释:

  1、有所依者:据南传注释,乃指「由渴爱、憍慢、邪见而依止、依赖」之意。

  2、「汝今当于大师修习正念……如是纯大苦聚集」: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友阐陀!然者,以彼世尊之此教,应常善予思量。于依止者有动转,无依止者则无动转。无动转则有轻安,有轻安则无喜悦,无喜悦则无来往,无来往则无生死,无生死则无此世、无来世、无两界之中间,此始为苦恼之灭尽。」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