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大菩萨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P2

  ..续本文上一页证得的智慧。

  至于大乘根机的众生,因闻佛说六度、四摄等法门,思惟其义,如说修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断尘沙烦恼,伏变易生死,证诸法空理,得道种智。若然上根利智的人,闻佛说藏性本具,或阅读般若经,得知实相理,进而思惟其义,如法修行,广修诸波罗密,无住生心,无相布施,积集福慧,分断无明,分证法身;直至五住净尽,二死永亡,福慧具足,圆契中道妙理,得一切种智。

  或诸修行人:“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当定境现前,于十住位中,初闻中道理,成就闻慧;于十行位中,思惟中道理,成就思慧;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道理,成就修慧。于十地位中,分证中道理,远离二边,成就无相慧。于等觉位中,以中道妙观慧,照中道实相理,成就照寂慧。于佛果妙觉位中,于中道理体,起中道妙用,成就寂照慧。至此,智圆理极,寂照不二,三智圆,万德备,证无上菩提,得无上智慧。是大乘上根利智的圣者,从闻思修,所得的结果。

  综上可知,无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皆因从闻思修而证得。特别是闻慧,对于学佛修行,更为重要。不闻佛法,不解真理,不分邪正,盲从附和,盲修瞎炼,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危险万分。所以,闻慧该是菩萨道上的导师,开发智慧宝藏的利器,人生旅途的火炬。不管是任何人,修习任何法门,皆应该从闻慧入手。多闻佛法,何止增长智慧,辅导修行,还可消除业障,挽救堕落恶道的危机。

  从前有一个俗人,偶然得闻人讲解金刚经。一晚,此人梦见五个黑衣人,进入邻居,因好奇心,不觉随行,正想举足随入,忽闻人言:“听金刚经的人不可进入。”突然转醒,原来是梦。次日走访邻居,一查究竟,原来昨晚邻居所养的狗女,产下六只小狗,其中一只白色小狗已死,其余五只黑色小狗生存。此人回想昨晚,自己正穿白色睡衣,更忆及梦中人语,始知因闻经功德,得免堕落畜道,自此,笃信三宝,努力修持。

  闻经功德,不但能挽救堕落畜生危机,还可以令恶道众生,转世为人。据史载:中国齐朝文宣帝时,有一僧安法师,戒行精严,坐禅讲经,度人无数。一次,在王屋山聚众讲涅槃经,时有一雉鸡,走进法师座侧曲腿卧下,专心注目,静听法师讲经。大众吃饭时,雉鸡亦出外觅食。法师日讲三次,此鸡从不缺席,亦不迟到或早退。众感其灵性,自此每饭亦施其一份。当涅槃经讲至三卷半时,此雉鸡不再来,大众生疑,法师告众人言:此雉鸡已脱离畜道,转生为人。

  齐武平四年,僧安法师,率领徒众,到赵洲行化,经一家门口,忽对众言:昔日听经的雉鸡,就是投生此家。扣门,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开门,见法师及僧众,欢喜作礼,如旧相识,并请众僧入内供养。父母惊奇,此女三步末出闺门,何以认识众僧。法师问其父母,此女因何名雌雉,答:其出世时,头发像雉毛,因而取名雌雉。于是僧安法师,将其往昔,为雉鸡时,在山中听经之事道出。小女孩欢喜流涕,恳请父母准她出家,后僧安法师为其讲涅槃经,前三卷半,一闻即悟,后之经文,闻之茫然不解,佛言:“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信然。

  还有,过去有一大寺,藏有龙藏经典,每年六月初六,必然搬出曝晒。有一年,正在曝晒藏经时,忽有一牛闯进佛门,用牛鼻子向曝晒中的藏经嗅闻。被僧人发觉,恐其弄坏藏经,急命其主人牵走,牛虽挣扎,欲继续嗅闻,不想离去,无奈鼻子被人牵著,不得不离开。不久牛死,转世为人,聪明异常,十七岁中举人,二十岁中状元,皇上封为道台大人。走马上任时,途经前生闻经的佛寺,似曾相识,心中奇怪,下马入内观看。忽闻众僧诵经,竟能随之朗诵,一字不差,念至一半,忽然无法跟上,心生怀疑,请教僧人。

  老和尚说:此是因果问题,如实道来,恐道台大人生气。后因道台大人几经追问,并声明不生气,老和尚始将牛因闻经功德,转生为人之事道出。并劝道台大人,珍惜人身,护持佛法。道台大人,由于闻经善根,毅然弃官出家为僧。

  由此证明,无论人畜,无论眼见耳闻,甚至鼻嗅,但得与佛法接触,皆有功德;若能从闻思修,终必证得无上智慧。

  四、智慧的代表

  (一)文殊菩萨的本迹

  诸佛菩萨,凡果后施化,无不具足无上智慧,特别是文殊师利菩萨,更是无上智慧的代表。因为文殊菩萨,是三世果上如来,在首楞严三昧经中说:文殊菩萨,过去成佛,名龙种上尊王佛。在央崛摩罗经说:文殊菩萨,现在北方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在宝积经中说:文殊菩萨当来成佛,名普见如来。在华严经则说,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今为辅助释尊教化众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示现出生于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一婆罗门家,父名梵德,从母右协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同等。

  梵语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略称文殊,译名妙吉祥,或妙德。因其出生时,家族中出现十种瑞相,因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萨,古佛再来,了了见佛性,因名妙德。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言:“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左手持青莲华,右手执宝剑,常骑狮子出入,既青年,又威猛,却是无量诸佛母,一切菩萨师。大乘心地观经言:“文殊师利大圣尊,十方诸佛以为母;一切如来初发心,皆因文殊教化力。”放钵经中,释尊曾言:“我今得佛,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云:“本为能仁师,今乃为弟子,佛道广大,清净无增减,我欲现佛身,二尊不并立……”

  文殊菩萨,本居佛位,何止是释尊之师,亦释尊的师祖。在法华经序品中说:无量劫前,有二万日月灯明佛出现于世:其中最后一位日月灯明佛,末出家时,有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后闻父王出家已成佛道,皆舍王位,出家修行,发大乘意,皆为法师。时日月灯明佛座下有妙光菩萨,曾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常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为彼说法华经,佛入灭后,佛的八王子,皆以妙光菩萨为师。

  妙光菩萨教化八王子,令其坚固菩提心,终于次第成佛,其最后佛名燃灯佛。而然灯佛正是释迦如来的本师。时妙光菩萨,即今的文殊师利菩萨。是以文殊菩萨,岂独是释尊本师,亦是释尊的祖师,今以祖师身份,示现为弟子,可见佛法平等,不生执著,但为利生,不拘世俗知见。而文殊菩萨本门的深远,智慧的超越,亦由是可知。何止是佛教中智慧的代表,简直是无上智慧的化身。

  (二)文殊菩萨的功德

  文殊菩萨,带果行因,本其无上智慧,广作无边佛事,于十方佛土中,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度种种众生。岂独在婆婆世界助佛宣扬?不过,婆婆世界的众生,因释迦佛的介绍,始知文殊菩萨的伟大圣迹,及其功德的不可思议。今于其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中,略举其四如下:

  (1)带果行因堪当重任

  文殊菩萨,既然是三世果位如来,其智慧特殊可知。因此,在释尊一代时教中,凡大乘法会,无不参与,而且担当重任。

  在华严经,是一佛二菩萨共演大教,名华严三圣。一佛是释尊的法身毗卢遮那佛,二菩萨指文殊菩萨,及普贤菩萨。文殊般若自在,普贤三昧自在。文殊执掌佛的智慧宝藏,普贤推展佛的广大行愿,所谓:文殊述德,普贤启行,同辅毗卢遮那佛,教化大机众生。文殊菩萨,在华严会上,以其甚深无上的智慧,宣说诸佛无尽功德,特别是在福城中说法,广宣诸佛种种行门,种种功德,鼓励大众发菩提心,勤求佛道,并劝勉大众,亲近善知识,修学普贤殊胜行。先令六千比丘,发无上意,复令无量众生,共发菩提心。而善财童子,发菩提心已,因受文殊教化南下,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一一亲近侍奉,承受教诲,竖立青年学佛的好榜样。

  在法华经:佛将开权显实,“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之时,在王舍城耆阖崛山中,入无量义处三昧,放光现瑞,照彻东方万八千世界,令法会大众,尽见彼土大道心众生,及诸佛说法,四众修行,成就道法,及诸佛涅槃,舍利起塔种种佛事。

  时弥勒菩萨,及在会大众,皆不知所以然,更不知“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幸而弥勒菩萨,念及文殊菩萨,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应曾见此希有之相。因而请问文殊菩萨:“以阿因缘,而有此瑞?”文殊菩萨言:“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并叙述往昔于过去诸佛处,曾见此瑞,显其本门深远,曾为然灯佛师:曾受持法华经满八十小劫,故如今释迦如来,放光现瑞,该是将说法华经。

  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当多宝佛与智积菩萨欲还本土时,文殊菩萨,坐千叶宝莲,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莲花,从大海娑竭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顶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时智积菩萨问文殊,在龙宫教化几何?文殊答:“其数无量,非口所宣,非心所测。”同时,令其所教化无量菩萨,皆坐莲华,从海涌出,诣灵鹫山,作为见证。并告智积:“在海龙宫中,唯常宣说法华经,故令无数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智积因问:“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成佛?”文殊菩萨说: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辩才无碍,能持诸佛甚深秘密,于刹那间发菩提心,得不退转,即可作佛。

  智积菩萨,不信龙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岂料言论末毕,龙女已现在前,头面顶礼世尊,却住一面,以偈赞佛。时舍利弗对龙女说:“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独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

《四大菩萨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