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菩萨为诸有情应如是受持应如是住
05 (缺)
06 不处愦闹离恶友故。深求诸法决定依于第一义故。求于智慧通达真实诸法相故。求于空法所行正故。求于远离永寂灭故。如是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获得速成诸佛神通。当如是学如是修行。
【157】
01 (缺)
02 于是尊者须菩提。白世尊曰。甚奇甚特此宝严经。饶益发起趣摩诃衍诸族姓子族
姓女。须菩提复问。世尊。诸族姓子族姓女。说此宝严经者。得几所福。
03 (缺)
04 尔时尊者大迦叶闻是法已而白佛言。世尊。如是大宝积正法。为求大乘者说昔未曾有。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大宝积正法。受持解说一句一偈所得福德其义云何
05 (缺)
06 (缺)
【158】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佛告迦叶。应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大宝积正法。受持一句一偈所得福德。善男子。譬如有人以恒河沙数世界满中七宝供养恒河沙等如来。每一一如来而各以一恒河沙数世界七宝布施。又每一一如来各造一恒河沙佛寺精舍。
05 (缺)
06 (缺)
【159】
01 (缺)
02 复次迦叶。若有恒沙国土满中七宝。供养如恒沙等诸佛如来等正觉及弟子众。如恒沙劫一切施安。至般泥洹后起七宝塔。不如是族姓子族姓女闻此宝严经。受持讽诵为他人说不诽谤也。若有女人说此经者。是女人终不堕恶趣。亦不复受女人身也。复次迦叶。若有族姓欲以一切珍妙供养此经典者。当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人说。是为供养此经典已。若有受持讽诵书写为人说者。则为供养诸佛如来。
03 (缺)
04 又一一如来各有无量声闻之众。以一切乐具经一恒河沙劫而以供养。又彼诸如来及声闻弟子入涅槃后。复以七宝各起塔庙。善男子如是福德无量无边。不如有人于此宝积正法受持解说一句一偈功德胜彼。若复有人为其父母解说此经。彼人命终不堕恶趣。其母后身转成男子
05 (缺)
06 (缺)
【160】
01 (缺)
02 世尊答曰。若族姓子族姓女。说此宝严经教授他人。书写经卷在所着处。是为天上天下最妙塔寺。若从法师闻受持读诵。书写经卷者。当敬法师为如如来。若敬法师供养奉持者。我记彼人必得无上正真道。命终之时要见如来。
03 (缺)
04 佛言。所在之处。若复有人于此大宝积经典。书写受持读诵解说。而于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恭敬供养如佛塔庙。若有法师闻此宝积正法经典。发尊重心受持读诵书写供养。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彼法师如佛供养。尊重恭敬顶礼赞叹。彼人现世佛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临命终时得见如来。
05 (缺)
06 尔时长老摩诃迦叶复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是宝云微妙经典大为利益。一切天人无量无边。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大乘宝云经典受持读诵。若为人说若称善哉。及诸幢幡华香灯烛而供养之。乃至读诵一四句偈。而不诽谤欢喜信受。是人得福无量无边。所以者何。财施果报但在三界。法施之力出于三界。无老病死得涅槃乐。设有女人能诵此经。彼则离于四种恶趣。从今以去永不复受女人之身。转女身已得成男身。聪明智慧生正信家。当速得成如来法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刚不坏真实之身
【161】
01 (缺)
02 是人当得十种身清净。云何为十。一者死时欢喜无厌。二者眼目不乱。三者手不扰乱。四者心不扰乱。五者身不烦扰。六者不失大小不净。七者心不污秽。八者心不错乱。九者手不摸空。十者随其坐命终。是谓十种身清净也
03 (缺)
04 又彼法师复得十种身业清净。何等为十。一者临命终时不受众苦。二者眼识明朗不
睹恶相。三者手臂安定不摸虚空。四者脚足安隐而不蹴踏。五者大小便利而不漏失。六者身体诸根而不臭秽。七者腹肠宛然而不[舽-舟+月]胀。八者舌相舒展而不弯缩。九者眼目俨然而不丑恶。十者身虽入灭形色如生。如是得此十种身业清净。
05 (缺)
06 (缺)
【162】
01 (缺)
02 复次迦叶。当得十种口清净。云何为十。一者善音。二者软音。三者乐音。四者爱音。五者柔和音。六者无碍音。七者敬音。八者受音。九者天所受音。十者佛所受音。是谓十种口清净也
03 (缺)
04 复有十种口业清净。何等为十。一者言音美好。二者所言慈善。三者言说殊妙。四者言发爱语。五者其言柔软。六者所言诚谛。七者先言问讯。八者言堪听受。九者天人爱乐。十者如佛说言。如是十种口业清净
05 (缺)
06 (缺)
【163】
01 (缺)
02 复次迦叶。当得十种意清净。云何为十。一者无恚不怒他人。二者无恨不语。三者不求短。四者无结缚。五者无颠倒想。六者心无懈怠。七者戒不放逸。八者意乐布施欢喜受。九者离贡高慢。十者得三昧定。获一切佛法。是为十种意清净也
03 (缺)
04 复有十种意业清净。何等为十。一者意无瞋恚。二者不生嫉妒。三者不自恃怙。四者无诸冤恼。五者离其过失。六者无颠倒想。七者无下劣想。八者无犯戒想。九者正意系心思惟佛土。十者远离我人得三摩地成就诸佛教法。如是得十种意业清净。
05 (缺)
06 (缺)
【164】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临终不受苦 非见诸恶相
手不摸虚空 脚足无蹴踏
便利绝漏失 身根不臭秽
腹藏无[舽-舟+月]胀 舌红不弯缩
眼目相俨然 命终颜不改
如是身十种 福善清净相
言音得美妙 出语而慈善
所说自殊常 发语人爱乐
复有柔软声 所言而诚谛
方便能问讯 堪令人听受
天龙众亦钦 清响如佛语
如是口十种 口业得清净
心意虽瞋恚 嫉妒而不生
于自无恃怙 冤恼亦自除
得离众过失 颠倒想不生
不作于下劣 禁戒勿令亏
正意而系念 远离于我人
复得三摩地 通达诸佛法
如是意十种 心业清净相
05 (缺)
06 (缺)
【165】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佛告大迦叶。若善男子善女人。汝等应以香花伎乐缯盖幢幡饮食衣服一切乐具。供养此大宝积正法。志心归命受持读诵。所以者何。迦叶。如是一切诸佛如来应正等觉。皆从此出。应以最上供养而供养之
05 (缺)
06 (缺)
【166】
01 佛说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世人鬼。神龙皆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佛说遗日摩尼宝经
02 佛说此经时。尊者大迦叶。一切天龙鬼神世间人民。闻佛说已。欢喜奉行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
03 说是经时,普明菩萨、大迦叶等,诸天、阿修罗及世间人,皆大欢喜顶戴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
04 佛说此经已。尊者大迦叶一心顶戴。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天龙药叉干闼婆阿修罗等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05 佛说迦叶禁戒经
06 大乘宝云经卷第七
[1] 導師《寶積經講記》p117認為「無我」二字是「衍文」,應刪。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