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D>
26
离恶知识,亲近善友
(6)以此为依,不舍远离轭,与诸有情共止住故,及与所余共止住故
27
成四梵行,游戏五通
(7)以此为依,领受清净世间智大福资粮威德修果故
28
常依真智于
(8)于世间智不知喜足,寻求修治出世智故
29
于诸众生邪行正行,俱不舍弃
(9)不能堪忍触恼过失〔应断〕
30
言常决定
(10)不决定说教授过失〔应断〕
31
贵真实法
(11)不如其言所作过失〔应断〕
32
一切所作,菩提为首
(12)有染爱心过失〔应断〕
※无着《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31,141c19-142b2)说菩萨有三十二法,但论文却出现三十八句?今对应十六种业,表解如下:
总标
| 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
| 十六种业
| |
01
| 令入一切智智故
| 一、展转加行业
| |
02
| 自知我今何假智故
| 二、无颠倒业
| |
03
| 摧伏慢故
| 三、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
| |
04
| 坚牢胜意乐故
| 四、不动坏业
| |
05
| 非假怜愍故
| 无染系
| 五、无求染业
|
06
| 于亲非亲平等心故
| 恩非恩无爱恚
| |
07
| 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后边故
| 生生恒随转
| |
08
| 应量而语故
| 语业
| 六、相称身语业
|
09
| 含笑先言故
| 身业
| |
10
| 无限大悲故
| 七、于苦于乐于无二中平等业
| |
11
| 于所受事无退弱故
| 八、无下劣业
| |
12
| 无厌倦意故
| 九、无退转业
| |
13
| 闻义无厌故
| 十、摄方便业
| |
14
| 于自作罪深见过故
| 十一、厌恶所治业
| |
15
| 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
| ||
16
| 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
| 十二、无间作意业
| |
17
| 不希异熟而行施故
| 布施
| 十三、胜进行业
|
18
| 《附录一:「真实菩萨的三十二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