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忆恩师▪P3

  ..续本文上一页布到其他国家,帮助全世界所有痛苦的人们得到解脱。他还常说,「来自印度佛法珍宝的恩典,缅甸一定要回报。这个珍宝早已在印度失传了,但如今却极需要它。在印度有许多人因过去累积的波罗密(parami),他们将会接受到内观的珍宝。」然而,尽管他一心一意想在印度教导正法,但仍却做不到,因为当时缅甸人民想办理护照出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在这段期间,刚好印度玛卓斯(Madras)的摩诃菩提协会(Maha Bodhi Society)会长南德旴瓦(Mahathera Nandeshwar)邀请老师及其助理到印度教授内观课程。这次的邀请总算让老师有机会达成到国外为法服务的愿望,于是,他就向缅甸当局申请出国护照。

  承办护照的部门首长却也因此而面临两难的局面,因为当时护照发行政策,限制民众只有在三种情况下得以申请:永久离开缅甸,不再回归者;受聘到国外工作者;或因重病必须出国就医者。这位部长只好透过另一位官员(此官员也是老师的学生)传达意见,希望老师以符合政府规定的这三种理由之一来申办。随后又进一步建议老师可用受聘或其他诸如需要就医等公函方式办理。

  这些都只是为了符合官方手续罢了,因此,老师只要照着做,就可以实现他长久以来想要回报印度,以及帮助全世界人们解脱痛苦的愿望。然而,老师绝不会为此而破除戒律。老师坚决婉拒这项提议,并且表示他绝不能在此种错误的基础上,教导正法,即使为此放弃这项宝贵的愿望,也不愿意违背他生活的基本原则,法之准则。

  佛像

  缅甸传统佛塔都是实心的建筑构造,作为信众礼佛与献供的场所。老师的禅修中心里虽然没有此种相同用途的建筑,但他却有种想法,就是建造内部中空的佛塔,将里面空间隔成禅修用的小关房。然而,尽管遭到部分传统教徒的反对,他仍付诸实现,而且还认为佛塔里不用摆设佛像,因为禅修者在禅坐时,是不可以有任何形象或形式作为其修禅的对象。由于他所教导的禅修方法是全人类都适用的,观察呼吸及身体的感受。因此,有长达两年的时间,在他指导课程的禅修中心是完全没有佛像的,但因不同于传统习惯中一定要有佛像在佛塔里的惯例,而受传统佛教徒反对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甚至是主计办公室里的一些同事也不赞同。最后,他终于同意在佛塔内部的八间关房之一设置佛像,但他所指导的内观课程,仍一直维持着宇宙普遍适用的方法。只要有人向佛像礼敬时,他就会提醒人们所礼敬的应该是佛陀教化人心的种种特质,以及无常、苦、无我的佛法。总之,法才是佛陀教导的主体。

  老师慈悲的助力

  有好几年的时间,我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如何成为一位传法者的训练。我原本以为,他只是要我帮忙翻译,让说印度语的学员能清楚地了解他用缅甸语所做的禅修指导,但事实上,老师是在帮我为未来更重大的责任做好准备。

  在准备的训练过程中,我曾伴随着他到上缅甸的曼德勒(Mandalay)及眉苗(Maymyo),在某个神圣的禅修中心外面临时场地教授内观课程。这样的作法,后来也运用在印度地区,因为当时并没有任何的内观禅修中心,只能暂时借用学校、道场、饭店或旅馆等这些毫无正法波动的临时场地举办内观课程。所以,在前往上缅甸的这趟行程中,我所面对的正是往后遭遇类似的状况时,将如何因应及如何解决的相同问题。

  在课程当中,老师突然要我以印度语来指导那些只听懂印度语的学员。这同样也是为未来传授内观做准备的训练之一。然而,尽管我已经习于对大众发表言论,但对于阐述正法却仍有些犹豫,尤其是在老师的面前,但我仍完成老师要我做的事。

  在这趟上缅甸的课程结束后,某次在仰光禅修中心举办的课程,也有三位讲印度语的学员参加,在开始教导观息法(Anapana)前,我就进到禅堂,而老师早已坐在里头,但令我惊讶的是,他要求我带领学员们开始进行三皈依、五戒及观息法,并鼓励我放松紧张的感受,要我不要担心,因为他会随时在一旁帮忙。同样地,虽然刚开始有些犹豫,但我仍完成了老师指派的任务,而老师也同感喜悦。

  到了第四天内观指导时,又再次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老师不仅回到房间,没有到禅堂,而且要我继续指导课程,但是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要我单独指导内观课程,我顿时也紧张起来了,而老师却再次地鼓励我,并对我说,即使他不在旁边,但他的慈爱(metta)会帮助及护持着我。受到他这番话的激励,我首次独自教导这三位学员内观课程。

  在教授内观的过程中,突然其中有位学员颤抖得非常严重,对此种内心深层所生起的反应,有片刻的时间,我也震住了,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赶紧找我的老师来帮忙,但又想到如果我这么做的话,那么整个内观营造出来的波动气氛就会受到干扰了,正在难以取舍之下,我记起了老师所说的话、他满是慈悲的微笑面容及充满在我周遭的正法,同时我也领悟到,其实是无须找老师帮忙的,因为他的慈悲一直与我同在,有了慈爱的助力,我的心也变得非常寂静专注;几分钟之后,这名学员就平静下来了,而我第一次指导的内观课程也圆满达成。

  自此,无论何时,只要我向人们传授正法时,我就感受到正法之父在我身旁,以及他所传送出来的慈悲波动,同时也让我感觉到我只是谦卑地代表着他,协助将正法传播给所有痛苦的众生,以达成他究竟的愿望。

  分享功德

  内观禅修不应该变成一种机械化的形式、一种仪式或典礼,而是必须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一切世事变化之中,都必须保持平等心。这就是我的老师一再强调的重点,也因此在我心中产生强烈的作用。

  当我经营的所有企业突然被收为国有,以及我所有的产业建设都被缅甸政府接管时,由于内观修持,对我在保持平等心方面有了极大的助益。,而我的老师,也很欣慰我能保持平等心。

  有天老师问我在静坐完之后,是否都有将功德与他人分享,听了我肯定的答复后,他又问我将功德分享给谁。我回答说是分享给我的长辈们、所有直接或间接帮助我在法中成长的人们,包括贸易部长、工业部长及所有政府官员,以及所有一切众生。他听了我的回答之后,非常的喜悦。

  我又向他解释说,「因为我和某些内阁成员关系相当密切,从他们口中,我了解到政府并非恶意地要将所有人的工商产业国家化,这只是他们认为可以有利于整个国家的一项政策。相反地,我非常感激他们,因为是他们让终日忙于工商企业的我,能从这一切重担中解脱出来。所以,我现在可以全心地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经典的修习(pariyatti),以及正法的修持(paµipatti),否则我是不可能做到的。」老师听了之后,则说了「善哉,善哉,善哉 [sadbu,意即说得好] 。」并鼓励我要继续不断地将功德与众生分享,而我至今也都还持续如此。

  

  

《忆恩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