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憶恩師▪P3

  ..續本文上一頁布到其他國家,幫助全世界所有痛苦的人們得到解脫。他還常說,「來自印度佛法珍寶的恩典,緬甸一定要回報。這個珍寶早已在印度失傳了,但如今卻極需要它。在印度有許多人因過去累積的波羅密(parami),他們將會接受到內觀的珍寶。」然而,盡管他一心一意想在印度教導正法,但仍卻做不到,因爲當時緬甸人民想辦理護照出國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在這段期間,剛好印度瑪卓斯(Madras)的摩诃菩提協會(Maha Bodhi Society)會長南德旴瓦(Mahathera Nandeshwar)邀請老師及其助理到印度教授內觀課程。這次的邀請總算讓老師有機會達成到國外爲法服務的願望,于是,他就向緬甸當局申請出國護照。

  承辦護照的部門首長卻也因此而面臨兩難的局面,因爲當時護照發行政策,限製民衆只有在叁種情況下得以申請:永久離開緬甸,不再回歸者;受聘到國外工作者;或因重病必須出國就醫者。這位部長只好透過另一位官員(此官員也是老師的學生)傳達意見,希望老師以符合政府規定的這叁種理由之一來申辦。隨後又進一步建議老師可用受聘或其他諸如需要就醫等公函方式辦理。

  這些都只是爲了符合官方手續罷了,因此,老師只要照著做,就可以實現他長久以來想要回報印度,以及幫助全世界人們解脫痛苦的願望。然而,老師絕不會爲此而破除戒律。老師堅決婉拒這項提議,並且表示他絕不能在此種錯誤的基礎上,教導正法,即使爲此放棄這項寶貴的願望,也不願意違背他生活的基本原則,法之准則。

  佛像

  緬甸傳統佛塔都是實心的建築構造,作爲信衆禮佛與獻供的場所。老師的禅修中心裏雖然沒有此種相同用途的建築,但他卻有種想法,就是建造內部中空的佛塔,將裏面空間隔成禅修用的小關房。然而,盡管遭到部分傳統教徒的反對,他仍付諸實現,而且還認爲佛塔裏不用擺設佛像,因爲禅修者在禅坐時,是不可以有任何形象或形式作爲其修禅的對象。由于他所教導的禅修方法是全人類都適用的,觀察呼吸及身體的感受。因此,有長達兩年的時間,在他指導課程的禅修中心是完全沒有佛像的,但因不同于傳統習慣中一定要有佛像在佛塔裏的慣例,而受傳統佛教徒反對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甚至是主計辦公室裏的一些同事也不贊同。最後,他終于同意在佛塔內部的八間關房之一設置佛像,但他所指導的內觀課程,仍一直維持著宇宙普遍適用的方法。只要有人向佛像禮敬時,他就會提醒人們所禮敬的應該是佛陀教化人心的種種特質,以及無常、苦、無我的佛法。總之,法才是佛陀教導的主體。

  老師慈悲的助力

  有好幾年的時間,我都在老師的指導下,接受如何成爲一位傳法者的訓練。我原本以爲,他只是要我幫忙翻譯,讓說印度語的學員能清楚地了解他用緬甸語所做的禅修指導,但事實上,老師是在幫我爲未來更重大的責任做好准備。

  在准備的訓練過程中,我曾伴隨著他到上緬甸的曼德勒(Mandalay)及眉苗(Maymyo),在某個神聖的禅修中心外面臨時場地教授內觀課程。這樣的作法,後來也運用在印度地區,因爲當時並沒有任何的內觀禅修中心,只能暫時借用學校、道場、飯店或旅館等這些毫無正法波動的臨時場地舉辦內觀課程。所以,在前往上緬甸的這趟行程中,我所面對的正是往後遭遇類似的狀況時,將如何因應及如何解決的相同問題。

  在課程當中,老師突然要我以印度語來指導那些只聽懂印度語的學員。這同樣也是爲未來傳授內觀做准備的訓練之一。然而,盡管我已經習于對大衆發表言論,但對于闡述正法卻仍有些猶豫,尤其是在老師的面前,但我仍完成老師要我做的事。

  在這趟上緬甸的課程結束後,某次在仰光禅修中心舉辦的課程,也有叁位講印度語的學員參加,在開始教導觀息法(Anapana)前,我就進到禅堂,而老師早已坐在裏頭,但令我驚訝的是,他要求我帶領學員們開始進行叁皈依、五戒及觀息法,並鼓勵我放松緊張的感受,要我不要擔心,因爲他會隨時在一旁幫忙。同樣地,雖然剛開始有些猶豫,但我仍完成了老師指派的任務,而老師也同感喜悅。

  到了第四天內觀指導時,又再次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老師不僅回到房間,沒有到禅堂,而且要我繼續指導課程,但是老師不在場的情況下,要我單獨指導內觀課程,我頓時也緊張起來了,而老師卻再次地鼓勵我,並對我說,即使他不在旁邊,但他的慈愛(metta)會幫助及護持著我。受到他這番話的激勵,我首次獨自教導這叁位學員內觀課程。

  在教授內觀的過程中,突然其中有位學員顫抖得非常嚴重,對此種內心深層所生起的反應,有片刻的時間,我也震住了,當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趕緊找我的老師來幫忙,但又想到如果我這麼做的話,那麼整個內觀營造出來的波動氣氛就會受到幹擾了,正在難以取舍之下,我記起了老師所說的話、他滿是慈悲的微笑面容及充滿在我周遭的正法,同時我也領悟到,其實是無須找老師幫忙的,因爲他的慈悲一直與我同在,有了慈愛的助力,我的心也變得非常寂靜專注;幾分鍾之後,這名學員就平靜下來了,而我第一次指導的內觀課程也圓滿達成。

  自此,無論何時,只要我向人們傳授正法時,我就感受到正法之父在我身旁,以及他所傳送出來的慈悲波動,同時也讓我感覺到我只是謙卑地代表著他,協助將正法傳播給所有痛苦的衆生,以達成他究竟的願望。

  分享功德

  內觀禅修不應該變成一種機械化的形式、一種儀式或典禮,而是必須應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一切世事變化之中,都必須保持平等心。這就是我的老師一再強調的重點,也因此在我心中産生強烈的作用。

  當我經營的所有企業突然被收爲國有,以及我所有的産業建設都被緬甸政府接管時,由于內觀修持,對我在保持平等心方面有了極大的助益。,而我的老師,也很欣慰我能保持平等心。

  有天老師問我在靜坐完之後,是否都有將功德與他人分享,聽了我肯定的答複後,他又問我將功德分享給誰。我回答說是分享給我的長輩們、所有直接或間接幫助我在法中成長的人們,包括貿易部長、工業部長及所有政府官員,以及所有一切衆生。他聽了我的回答之後,非常的喜悅。

  我又向他解釋說,「因爲我和某些內閣成員關系相當密切,從他們口中,我了解到政府並非惡意地要將所有人的工商産業國家化,這只是他們認爲可以有利于整個國家的一項政策。相反地,我非常感激他們,因爲是他們讓終日忙于工商企業的我,能從這一切重擔中解脫出來。所以,我現在可以全心地將大部分時間用于經典的修習(pariyatti),以及正法的修持(paµipatti),否則我是不可能做到的。」老師聽了之後,則說了「善哉,善哉,善哉 [sadbu,意即說得好] 。」並鼓勵我要繼續不斷地將功德與衆生分享,而我至今也都還持續如此。

  

  

《憶恩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