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序品第一)▪P3

  ..续本文上一页远离外道,路伽耶陀外道,路伽耶治迦你外道而为上首。成就五通,飞行自在,发希有心,为听法故来诣佛所,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复有无数下,此即举名也。外道者,道即道理,外于吾人所修所行真正之道理,各执一不正之道,故名外道也。成就五通下,赞外道之德。因此诸外道,行虽外于道理,但已具足五种神通──无漏尽通,而发希有之想,来供养佛听求正法也。

  庚二 非人众

  辛一 鬼众

  复有无量无数非人饿鬼,谓:无财鬼,食人吐鬼,恼众生鬼,食洟唾鬼,食不饱鬼,毗舍阇鬼,臭极臭鬼,食粪秽鬼,食人胎鬼,食生子鬼,食不净鬼,生吉祥鬼,如是诸鬼毗卢陀伽大鬼神王而为上首。舍离毒心,归佛法僧,悉皆卫护如来正法。为听法故来诣佛所,五体投地,渴仰世尊,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以下非人众中,即是三恶道众。其他一切经论皆不别出,本经立之,即显本经被机之普遍也。毗舍阇鬼,即是啖精气鬼。舍离毒心下,即赞鬼德。因众毒心极其猛利,逼一切众生受苦,使一切众生不安,乃为鬼之特长;而今此等鬼众、舍离毒心,归佛法侩,护持三宝,所以发希有想来诣佛所,一心渴仰听佛说法也。

  辛二 畜生众

  复有无量无数禽兽诸王:命命鸟王,鹦鹉鸟王,及师子王,象王,鹿王,如是一切诸禽兽王金色师子王而为上首。悉皆归命如来大师,为欲听法来诣佛所,各随愿力供养世尊。而白佛言:“惟愿如来哀受我等微少供养!永离三涂恶业种子,得受人天福乐果报,开阐大乘甘露法门,速断愚痴,当得解脱”!时诸鸟王作是语已,一心合掌,瞻仰如来,各与若于百千眷属俱。

  畜生乘,即是禽兽众。命命鸟、即是一身两头之鸟。悉皆归命下,是叙畜生众请佛说法,供养如来,求人天善果,阐大乘法门,速断愚痴出三恶道,当得解脱等等之情形也。

  辛三 地狱众

  复有百千琰魔罗王,与无央数诸大罗刹,种种形类,及诸恶王,幽冥官属,校计罪福狱吏刑司,承佛威力,舍离恶心,与琰魔罗王同来听法。而白佛言:“一切众生,以愚痴故贪五欲乐,造五逆罪,入诸地狱,轮转无穷,自业所因受大苦恼,如世蚕茧自为萦缠!惟愿如来雨大法雨灭地狱火,施清凉风,开解脱门,闭三恶趣”!时魔罗王作是语已,种种珍宝供养如来,一心恭敬绕百千匝,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地狱众,即是琰摩罗众,琰摩罗,此云责罚。较计罪福下,叙地狱众为度生之热心和求法之恳切,以及说明一切众生造业受苦,皆自缠自缚也。各礼佛足下,即叙述赴法会之情形。

  丙二 结成法会

  尔时、世尊坐宝莲华师子座上,其师子座色绀琉璃,种种珍奇间错严饰,玻璃宝珠以为其茎,紫磨黄金作莲华叶,其莲华台以摩尼宝而为华须,八万四千阎浮檀金大宝莲华而为眷属;为诸大众前后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以下,即结法会之情形也。尔时者,即当诸众围绕之时。坐莲华师子座下,标明世尊为法会之主,为人天之所恭敬供养,以及诸声闻菩萨等眷属之围绕,于是共成洋洋溢溢庄严殊胜之法会也。

  证信序文,至此已竟。但今约而言之,即是若欲观想此法会之殊胜,可先读经文一遍,而后随文入观:化作曼怛啰之形像,在此曼怛啰中──图表见前,先以佛为中心,其次诸声闻等内外眷属围绕,此即第一步之观想。若再进步言之,即可离去经文,各各皆以自身是佛而为中心,至其他大众互相围绕也。例如在此法会之中,若人人皆作此观想,即成自身是佛,而他人围绕;或则他人是佛自己和大众围绕也。然此围绕于佛,则摄自归他;若自身是佛,则摄他归自,所以在会大众若能作如是观想,即同在灵山一会亲见诸圣众无异也。

  上面所讲的证信序,即证明于佛住处,由很多的人组织的法会,大众所同闻同见的,而可确信此经是佛所说的,所以应流通于世。以下是发起序,为此经发起之特别的因缘。

  乙二 发起序

  丙一 如来示相

  丁一 处众入定

  时薄伽梵于师子座结跏趺坐,威仪殊特,犹如四宝苏迷卢山处于大海,自然回出;如百千日照曜虚空,放无量光破诸昏暗;亦如俱胝圆满月轮独处众星,放清凉光,明朗世界。入有顶天极善三昧,名心璎珞宝庄严王,住此定已,身心不动。

  薄伽梵者,是佛德号之一;梵语、因含多义故,没有相当的名词可以代替它的意义。古时佛教的经典翻来中国,有很多梵语仍保存其原音的,唐玄奘大师曾说有五种不翻的规范:一、秘密不翻,如陀罗尼;二、含多义不翻,如此中之薄伽梵,因具有六义的缘故:三、此土向来没有的名词,如阎浮提;四、顺于古例不翻,如阿耨、菩提,并不是不可翻,因摩腾以来就常存有梵音;五、为生善不翻,如般若,有人闻般若二字则生信念,在中国虽可译为智慧,而人对之或生轻浅意。由此、薄伽梵不翻的理由,也就明白了。其六义中之第六义为尊贵,故或译作世尊。

  师子座、乃从譬喻得名,凡是佛说法的法座或是佛所坐过的,总名师子座。因师子乃兽中之王,一吼能使百兽惊恐,大地振动;而如来为众生说法之师,其声如大师子吼,能感动法界一切有情,觉醒转来与佛同化,故以之为喻。佛在座上结跏趺坐,威仪特殊,格外表现一种庄严。跏趺而坐,即是盘腿而坐,有单跏趺、双跏趺的差别。苏迷卢山即妙高山,是四宝所成的。此山处在大海之中,超乎万物之上,佛亦如是;这是说明佛在大众中现象的一个比例。又如百千之日光,这光从真如性海的佛心所放出来的,所以能破除一切黑暗。俱胝者,即亿数。此有顶天,不指非想非非想天,而指色界顶之色究竟天。三昧、即三摩地,即定。因为定有种种功德相,所以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此名心璎珞宝庄严王者,佛心与众生心平等平等,然佛心无量无边功德庄严之相,悉皆圆满而得自在,故名璎珞宝庄严王也。身心不动,是一种入定的状态。

  丁二 诸天兴供

  时无色界一切天子,雨无量种微妙华香,于虚空中如云而下。

  从文意看起来,此段可分无色界、色界、欲界、三类。先看无色界天是怎样的来兴供?这些天子,以种种微妙花香来供养,虽然他们没有根身器界,没有业果的色法,但可依定力所现出的色法为供养。在我们平常的肉眼看不见,唯佛菩萨等才可以明见其景况。

  色界诸天十八梵王,雨众杂色无数天华,百千万种梵天妙香,遍满虚空如云而下。

  此色界诸天者,共有十八天,初禅有三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有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照这样看来,初二三禅各有三天,第四禅有九天,所以共有十八天。每天有一王,所以此经谓有十八梵王,以种种华香遍满虚空来供养佛。

  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瞻卜迦华,阿提目多华,波利尸迦华,苏摩那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而供养佛,及众法宝。又雨天上无价宝香,其香如云作百宝色,以天神力香气遍满此诸世界,供养大会。

  此六欲诸天及诸天子,并不必以制造出来的种种东西来供养佛,只要以自己的福力就可以化现香花等而供养佛。所谓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这四种是青、赤、黄、白的莲花。瞻卜迦华,名金色华。阿提目多华,名苣胜,此花可取香油。波利尸迦花,名雨时华,或夏生花,以在雨时夏时方生故。苏摩那花,此花之色、一天有黄白黑三种颜色变化,花甚香,树高三四尺,四垂似盖。四分律疏云“苏蔓那花,末利花相似,广州亦有”。曼陀罗华,此云适意,见者无不心悦,又云悦意花。摩诃曼陀罗华,摩诃者大也,即大适意花。曼殊沙华译为亦团花。摩诃曼殊沙华,译为大赤团花。六欲诸天子不但有如是种种花来供养佛及法宝,而且还有无价的宝香来供养。

  丁三 现通益物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即与本座复入师子奋迅三眛,现大神通,令此千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谓:动,极动,遍极动;涌,极涌,遍极涌;振,极振,遍极振;击,极击,遍极击;吼,极吼,遍极吼,爆,极爆,遍极爆。又此世界,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中涌边没,边涌中没。其地严净,悉皆柔软,滋长卉木,利益群生。今三千界无有地狱、饿鬼、畜生,及余无暇恶趣众生皆得离苦;舍此身已,生于人道及六欲天,皆识宿命,欢喜踊跃,同诣佛所,以殷重心,顶礼佛足,持诸珍宝无数璎珞,悟三轮空以报佛恩。

  这里的情形与前面大不相同了。上面是住于寂静,此则由定而起,依坐本座而复人师子奋迅三眛而现大神通,即是由静而动。由此一动,使三干大千世界有六种震动,所谓:动、极动、遍极动,涌、极涌、遍极涌,振、极振,遍极振,击、极击、遍极击,吼、极吼、遍极吼,爆、极爆、遍极爆,三六有十八种。不但一处动,普遍皆在动。此震动之相是微妙不可思议的,非人间可能明了。不过因此众生能闻法,离苦得乐,而且亲身供养。观所供养物皆是空的,唯识所现的。因现神通之故,能使大地众生皆有利益,皆得欢喜。

  丁四 放光明相

  戊一 胸间放光

  尔时、如来于胸臆间及诸毛孔放大光明,名诸菩萨游戏神通,使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光明色如阎浮檀金。

  所谓放光现相,正明心地观相。“胸臆”,即表心地,金色光即象征心之自体的真实性。因为一切法以心为主,虽法有别而心不二,其究竟真实性即所谓唯识实性。诸菩萨游戏神通而得不退转无上正等正觉,也即因此光而成。胜金之色百炼而不变坏,真心亦历万法而不变,故金色光即是无分别根本智光;而此无分别根本智光,也即是心地观的妙观察智光。诸法根本即真实性相,亦即以此真实性相为根本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序品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