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地观。
戊二 光中现相
己一 大千世界
此金色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余他界,乃至百亿妙高山王,一切雪山、香山、黑山、金山、宝山、及弥楼山、大弥搂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江河大海、流泉浴池,及以百亿四大洲界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并诸国邑,王宫聚落,琰魔罗界所有一切八寒、八热诸地狱中罪业众生受苦之相,乃至十方畜生、饿鬼受苦之相,一切世间五趣众生受苦乐相,如是皆现于此金色大光明中。
上来于金色光已大体说明了。从如来胸臆中所放出来的光,以金色显示不生不灭的真实性,而又能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一切山、河、江、海、日、月、星、辰、天宫、龙宫,以及一切地狱、畜生、饿鬼、五趣众生受的苦乐之相,而此一一诸相无不皆现此金色光明中。在一大千世界之中有百亿妙高山王,以虚空中的世界很多,决不能以吾人眼所看见的判断为有无。如天文学上说,火星上也可能有人。
己二 本生行相
庚一 总
又此光中影现菩萨修行佛道种种相貌:释迦菩萨于往昔时作光明王,最初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菩提树下得成佛道,娑罗林中入于涅槃,于其中间三僧企耶百万劫中所有一切慈悲喜舍,八万四千波罗密。
此本生行相即是叙说佛的过去、现在、未来一一之事,皆显现于金色光中,此正本经名本生之所在。这是总说其大概。
庚二 别
辛一 过去
乃至过去作金轮王,王四天下,尽大海际,人民炽盛,国土丰乐,正法化世经无量劫,一切珍宝充满国界,时彼轮王观诸世间皆悉无常,厌五欲乐,舍轮王位出家学道;或于大国为王爱子,弃舍身命投于饿虎;或作尸毗王割身救鸽;或救孕鹿,舍鹿王身;或于雪山为求半偈而舍全身。
这是叙说佛过去作金轮王最初发心的事,因为观见众生受种种苦恼,凡有利益众生之事无不心从。所以舍离一切王位财产尽布施于他人,甚至弃舍身命投于饿虎,乃至割自身的肉去救鸽,或救孕鹿,这无非是要求一句半偈的法义而得到自他的无上安乐,过去是如此,遍一切时一切处无不如此。
辛二 现在
或现受生于净饭王家,舍后宫六万婇女及舍种种上妙妓乐,踰城出家;六年苦行日食麻麦,降诸外道;菩提树下破魔军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如是等百千恒沙难思行愿,一切相貌悉皆顿现于此金色大光明中。
此中叙说佛在当时降生成佛之相。他虽为王子而不爱所享受的富贵,舍离种种快乐去雪山修苦行,有六年之久。本来修学佛道,不应以苦为可得道,要不苦不乐之中道合理之行。因印度当时都以苦行为修道,故佛亦示现如此。但后来终舍苦行,在菩提树下得无上菩提果。所谓菩提树者,非以树为菩提,因佛在此树下得菩提道果,故名曰菩提树。
辛三 未来
又此光中影现如来不可思议八大宝塔:拘娑罗国净饭王宫,生处宝塔;摩伽陀国伽耶城边,菩提树下成佛宝塔;波罗奈国鹿野园中,初转*轮度人宝塔;舍卫国中给孤独园,与诸外道六月论议,得一切智声名宝塔;安达罗国曲女城边,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释十二万众,从三十三天现三道宝阶下阎浮时神异宝塔;摩竭陀国王舍城边耆阇崛山,说大般若、法华一乘心地经等大乘宝塔;毗舍离国庵罗卫林,维摩长者不可思议现疾宝塔;拘尸那国跋提河边娑罗林中,圆寂宝塔。如是八塔,大圣化仪,人天有情所归依处,供养恭敬,为成佛因。
如来本生的行相,不但过去现在可以显现在金色光中,而未来的诸行相亦皆在此金色光中显现出来了。此中是示现佛灭度后所建立的八大纪念宝塔,作为人天有情所归依处,使个个来恭敬供养,正所谓为引凡入圣的标准。
庚三 结
如是音声及诸影像,而于三世难思议事,悉皆影现大光明中。
如来本生行相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不可思议事,皆于此金色光中一一表现出来了。照这样看来,可以明白此金色光相为一摄一切一切摄一的典型。不但释尊三世不可思议的诸事皆由此金色光表现出来,而且十方法界诸佛菩萨的法会相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情与无情的受苦乐相,无不一一表现出来。故此不但可作为研究法义之理论上的说明,而且很可作为摄境归心的观想。应先观内无身心、外无器界种种的差别,一切皆空了,而遍虚空界现起金色光相;光中先现大千世界情非情相,于一切众生上生起大悲心,以大悲心为依止而起菩提心,菩提心所起方便即释迦本生相。若个个众生都从大悲菩提现起本生相,即个个众生皆从菩萨行乃至成佛,于是光光相遍,一切摄一一摄一切,即是十方界佛法僧相。能作这样的观想,那观想便即是心地观。若有修习此观者,则可通达本生心地观的意义。佛即我,我即佛,佛与众生平等无差别。
己三 十方佛会
又十方界三世诸佛,及大菩萨道场众会,神通变化希有之事,及诸如来所说妙法,皆如响应,于此金色大光明中无不见闻。
此金色光,不但于如来三世不可思议诸事都一一表现出来,而且十方三世诸佛以及诸大菩萨的法会道场和神通变化希有之事,在此金色光相之中亦无不见闻。如一室有千光,相摄相入然。在这里作有一个“金色光相曼怛啰”,表列于下:
十方界佛法僧相
(佛佛道同光光相遍)
┌ 过去菩萨行 ┐
释尊 ┤ ├本生相
└ 未来入宝塔 ┘
(大悲所依)
大千世界非情相
戊三 光瑞利益
一切众生遇此光明,见彼瑞相,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凡在法会的大众,于此金色光中皆见如来三世一切相好庄严的瑞相,于是都发起与无等真如相等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这是金色光相所生起的利益。
丙二 会众仰法
时诸大众睹佛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各相谓言:“如来今日入于三昧,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得见如来往昔所有难思议事,调伏恶世邪见众生,令生信解趣向菩提。希有如来!能为一切世间之父,无量劫中难可得见,我等累劫修诸行愿,得遇三界人天大师。惟愿慈尊哀湣世间,从定而起,说甚深法,示教利喜”。一切众生作是语已,瞻仰尊颜,默然而住。
会众仰法者,是由于如来放光现相显出不可思议之神通功德,及佛往昔无数大劫之菩提胜因,并现在出家、苦行、降魔、入涅槃与为未来建立宝塔等无量诸事。众生见此种种诸相,碱皆想慕佛有如是难思议之法力,调伏一切恶见众生,令其转生正见趋向佛果菩提,实是一切世间之父,能拔众生之苦而与以安乐。我等累劫修因,始得遇导师。皆起难遭之想而渴仰瞻望于如来,以冀其转大*轮利益众生。
丙三 师吼赞请
丁一 长行
戊一 叙师吼德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师子吼,三僧企耶修行福智,于贤劫中次补佛处,受灌顶位作大法王。
尔时者,即大众瞻仰如来默然之时。狮子吼者,狮子乃兽中之王,其发吼声百兽惊恐,此喻菩萨之说法言音,能摧伏外道天魔令其惊恐,故得名。此菩萨于无数劫来,已具足福德智慧菩提资粮,故云三僧企耶修行福智。于贤劫中至作大法王者,贤劫即是现在劫,此劫中有千佛出世。谓此菩萨已功圆因满,即于此劫中次补佛位而证无上正遍觉知之佛果菩提也。
戊二 告海会众
四向观视海会大众,发大音声,而作是言:“我于往昔无量劫中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历事恒沙一切诸佛,曾于第一众会道场见不思议神通变化,未尝睹此金色光明影现一切菩萨行愿,及现如来种种相貌,令见三世难思议事。惟愿仁者一心合掌,瞻仰尊颜,从定而起,授甘露药除热恼病,令证法身常乐我净。是诸如来有二种法,于三昧中不复久住: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与众生乐,依大悲故拔众生苦,以是二法于无数劫薰修其心而成正觉。世间众生多诸苦恼,以是因缘,如来不久从三昧起,当为演说心地观门大乘妙法”。告诸大众:“无求一切人天福乐,速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今日世尊从胸臆中放金色光,所照之处皆如金色,佛所显示意趣甚深,一切世间声闻、缘觉尽思度量所不能知。汝等凡夫不观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诸佛菩萨能观心故,度生死海到于彼岸。三世如来法皆如是,放此光明,非无因缘”。
狮子吼菩萨因环观会众之渴仰如来,便向会众说明佛陀放金色光之意。因此,金色光相于佛陀在世时亦甚为希特,故大会诸众对此光相皆不知其意。狮子吼已于往昔劫中历事诸佛,发菩提心,并于往昔第一众会道场中得见此不思议之金色光相,彼时光相中亦现如来种种相貌难思议事。惟愿仁者至常乐我净者,此明狮子吼菩萨嘱诸会众至诚瞻仰世尊,世尊于不久即当起定,授以甘露之药,令证常乐我净之法身。甘露药,即是不死之药,能除众生之烦恼病。常乐我净,即是佛果涅槃之四德。如来入于三昧亦是为度众生,而其不久住于三昧则有二种因缘:一者大慈,二者大悲。悲湣众生故。即能拔众生之苦恼;慈湣众生故,即能与众生乐。佛之所以成正觉者因此二法。然众生尚在生死烦恼之中,佛因要度众生,故不能长久入于三昧,所以狮子吼菩萨能知如来不久即当从三昧起,演说心地观门大乘妙法。令诸众生直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令求人天有为福乐。由于此次佛陀所放之金色光相,与昔日说人天乘法所放之光异,故此次所显示之光相意趣甚深。又此光相即前次所明之曼怛啰,不特一切世间所不能知,即出世之声闻、缘觉、尽其寻伺度量亦不能知。汝等凡夫至到于彼岸者,凡夫不观自心,不明了真心即是菩提,故常漂没生死大海。诸菩萨如来因能观 自心,能明了自心之全体大用,能了知直心即是菩提,所以能至于彼岸,亦能度众生同到彼岸。三世如来至非无因缘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之法,悉皆如是,所谓“佛佛道同”。凡世间一切诸法,不是孤立而起,必皆有其因缘;今佛放此光明,亦非无缘者也。
戊三 悦众会意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序品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