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序品第一)▪P4

  ..續本文上一頁地觀。

  戊二 光中現相

  己一 大千世界

  此金色光普照叁千大千世界及余他界,乃至百億妙高山王,一切雪山、香山、黑山、金山、寶山、及彌樓山、大彌摟山、目真鄰陀山、摩诃目真鄰陀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江河大海、流泉浴池,及以百億四大洲界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並諸國邑,王宮聚落,琰魔羅界所有一切八寒、八熱諸地獄中罪業衆生受苦之相,乃至十方畜生、餓鬼受苦之相,一切世間五趣衆生受苦樂相,如是皆現于此金色大光明中。

  上來于金色光已大體說明了。從如來胸臆中所放出來的光,以金色顯示不生不滅的真實性,而又能普照叁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一切山、河、江、海、日、月、星、辰、天宮、龍宮,以及一切地獄、畜生、餓鬼、五趣衆生受的苦樂之相,而此一一諸相無不皆現此金色光明中。在一大千世界之中有百億妙高山王,以虛空中的世界很多,決不能以吾人眼所看見的判斷爲有無。如天文學上說,火星上也可能有人。

  己二 本生行相

  庚一 總

  又此光中影現菩薩修行佛道種種相貌:釋迦菩薩于往昔時作光明王,最初發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乃至菩提樹下得成佛道,娑羅林中入于涅槃,于其中間叁僧企耶百萬劫中所有一切慈悲喜舍,八萬四千波羅密。

  此本生行相即是敘說佛的過去、現在、未來一一之事,皆顯現于金色光中,此正本經名本生之所在。這是總說其大概。

  庚二 別

  辛一 過去

  乃至過去作金輪王,王四天下,盡大海際,人民熾盛,國土豐樂,正法化世經無量劫,一切珍寶充滿國界,時彼輪王觀諸世間皆悉無常,厭五欲樂,舍輪王位出家學道;或于大國爲王愛子,棄舍身命投于餓虎;或作屍毗王割身救鴿;或救孕鹿,舍鹿王身;或于雪山爲求半偈而舍全身。

  這是敘說佛過去作金輪王最初發心的事,因爲觀見衆生受種種苦惱,凡有利益衆生之事無不心從。所以舍離一切王位財産盡布施于他人,甚至棄舍身命投于餓虎,乃至割自身的肉去救鴿,或救孕鹿,這無非是要求一句半偈的法義而得到自他的無上安樂,過去是如此,遍一切時一切處無不如此。

  辛二 現在

  或現受生于淨飯王家,舍後宮六萬婇女及舍種種上妙妓樂,踰城出家;六年苦行日食麻麥,降諸外道;菩提樹下破魔軍已,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有如是等百千恒沙難思行願,一切相貌悉皆頓現于此金色大光明中。

  此中敘說佛在當時降生成佛之相。他雖爲王子而不愛所享受的富貴,舍離種種快樂去雪山修苦行,有六年之久。本來修學佛道,不應以苦爲可得道,要不苦不樂之中道合理之行。因印度當時都以苦行爲修道,故佛亦示現如此。但後來終舍苦行,在菩提樹下得無上菩提果。所謂菩提樹者,非以樹爲菩提,因佛在此樹下得菩提道果,故名曰菩提樹。

  辛叁 未來

  又此光中影現如來不可思議八大寶塔:拘娑羅國淨飯王宮,生處寶塔;摩伽陀國伽耶城邊,菩提樹下成佛寶塔;波羅奈國鹿野園中,初轉*輪度人寶塔;舍衛國中給孤獨園,與諸外道六月論議,得一切智聲名寶塔;安達羅國曲女城邊,升忉利天爲母說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釋十二萬衆,從叁十叁天現叁道寶階下閻浮時神異寶塔;摩竭陀國王舍城邊耆阇崛山,說大般若、法華一乘心地經等大乘寶塔;毗舍離國庵羅衛林,維摩長者不可思議現疾寶塔;拘屍那國跋提河邊娑羅林中,圓寂寶塔。如是八塔,大聖化儀,人天有情所歸依處,供養恭敬,爲成佛因。

  如來本生的行相,不但過去現在可以顯現在金色光中,而未來的諸行相亦皆在此金色光中顯現出來了。此中是示現佛滅度後所建立的八大紀念寶塔,作爲人天有情所歸依處,使個個來恭敬供養,正所謂爲引凡入聖的標准。

  庚叁 結

  如是音聲及諸影像,而于叁世難思議事,悉皆影現大光明中。

  如來本生行相所有的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不可思議事,皆于此金色光中一一表現出來了。照這樣看來,可以明白此金色光相爲一攝一切一切攝一的典型。不但釋尊叁世不可思議的諸事皆由此金色光表現出來,而且十方法界諸佛菩薩的法會相乃至叁千大千世界情與無情的受苦樂相,無不一一表現出來。故此不但可作爲研究法義之理論上的說明,而且很可作爲攝境歸心的觀想。應先觀內無身心、外無器界種種的差別,一切皆空了,而遍虛空界現起金色光相;光中先現大千世界情非情相,于一切衆生上生起大悲心,以大悲心爲依止而起菩提心,菩提心所起方便即釋迦本生相。若個個衆生都從大悲菩提現起本生相,即個個衆生皆從菩薩行乃至成佛,于是光光相遍,一切攝一一攝一切,即是十方界佛法僧相。能作這樣的觀想,那觀想便即是心地觀。若有修習此觀者,則可通達本生心地觀的意義。佛即我,我即佛,佛與衆生平等無差別。

  己叁 十方佛會

  又十方界叁世諸佛,及大菩薩道場衆會,神通變化希有之事,及諸如來所說妙法,皆如響應,于此金色大光明中無不見聞。

  此金色光,不但于如來叁世不可思議諸事都一一表現出來,而且十方叁世諸佛以及諸大菩薩的法會道場和神通變化希有之事,在此金色光相之中亦無不見聞。如一室有千光,相攝相入然。在這裏作有一個“金色光相曼怛啰”,表列于下:

  十方界佛法僧相

  (佛佛道同光光相遍)

  ┌ 過去菩薩行 ┐

  釋尊 ┤ ├本生相

  └ 未來入寶塔 ┘

  (大悲所依)

  大千世界非情相

  戊叁 光瑞利益

  一切衆生遇此光明,見彼瑞相,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凡在法會的大衆,于此金色光中皆見如來叁世一切相好莊嚴的瑞相,于是都發起與無等真如相等的無上正等正覺之心,這是金色光相所生起的利益。

  丙二 會衆仰法

  時諸大衆睹佛神力不可思議,歎未曾有。各相謂言:“如來今日入于叁昧,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得見如來往昔所有難思議事,調伏惡世邪見衆生,令生信解趣向菩提。希有如來!能爲一切世間之父,無量劫中難可得見,我等累劫修諸行願,得遇叁界人天大師。惟願慈尊哀湣世間,從定而起,說甚深法,示教利喜”。一切衆生作是語已,瞻仰尊顔,默然而住。

  會衆仰法者,是由于如來放光現相顯出不可思議之神通功德,及佛往昔無數大劫之菩提勝因,並現在出家、苦行、降魔、入涅槃與爲未來建立寶塔等無量諸事。衆生見此種種諸相,堿皆想慕佛有如是難思議之法力,調伏一切惡見衆生,令其轉生正見趨向佛果菩提,實是一切世間之父,能拔衆生之苦而與以安樂。我等累劫修因,始得遇導師。皆起難遭之想而渴仰瞻望于如來,以冀其轉大*輪利益衆生。

  丙叁 師吼贊請

  丁一 長行

  戊一 敘師吼德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師子吼,叁僧企耶修行福智,于賢劫中次補佛處,受灌頂位作大法王。

  爾時者,即大衆瞻仰如來默然之時。獅子吼者,獅子乃獸中之王,其發吼聲百獸驚恐,此喻菩薩之說法言音,能摧伏外道天魔令其驚恐,故得名。此菩薩于無數劫來,已具足福德智慧菩提資糧,故雲叁僧企耶修行福智。于賢劫中至作大法王者,賢劫即是現在劫,此劫中有千佛出世。謂此菩薩已功圓因滿,即于此劫中次補佛位而證無上正遍覺知之佛果菩提也。

  戊二 告海會衆

  四向觀視海會大衆,發大音聲,而作是言:“我于往昔無量劫中已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曆事恒沙一切諸佛,曾于第一衆會道場見不思議神通變化,未嘗睹此金色光明影現一切菩薩行願,及現如來種種相貌,令見叁世難思議事。惟願仁者一心合掌,瞻仰尊顔,從定而起,授甘露藥除熱惱病,令證法身常樂我淨。是諸如來有二種法,于叁昧中不複久住: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與衆生樂,依大悲故拔衆生苦,以是二法于無數劫薰修其心而成正覺。世間衆生多諸苦惱,以是因緣,如來不久從叁昧起,當爲演說心地觀門大乘妙法”。告諸大衆:“無求一切人天福樂,速求出世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所以者何?今日世尊從胸臆中放金色光,所照之處皆如金色,佛所顯示意趣甚深,一切世間聲聞、緣覺盡思度量所不能知。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諸佛菩薩能觀心故,度生死海到于彼岸。叁世如來法皆如是,放此光明,非無因緣”。

  獅子吼菩薩因環觀會衆之渴仰如來,便向會衆說明佛陀放金色光之意。因此,金色光相于佛陀在世時亦甚爲希特,故大會諸衆對此光相皆不知其意。獅子吼已于往昔劫中曆事諸佛,發菩提心,並于往昔第一衆會道場中得見此不思議之金色光相,彼時光相中亦現如來種種相貌難思議事。惟願仁者至常樂我淨者,此明獅子吼菩薩囑諸會衆至誠瞻仰世尊,世尊于不久即當起定,授以甘露之藥,令證常樂我淨之法身。甘露藥,即是不死之藥,能除衆生之煩惱病。常樂我淨,即是佛果涅槃之四德。如來入于叁昧亦是爲度衆生,而其不久住于叁昧則有二種因緣:一者大慈,二者大悲。悲湣衆生故。即能拔衆生之苦惱;慈湣衆生故,即能與衆生樂。佛之所以成正覺者因此二法。然衆生尚在生死煩惱之中,佛因要度衆生,故不能長久入于叁昧,所以獅子吼菩薩能知如來不久即當從叁昧起,演說心地觀門大乘妙法。令諸衆生直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令求人天有爲福樂。由于此次佛陀所放之金色光相,與昔日說人天乘法所放之光異,故此次所顯示之光相意趣甚深。又此光相即前次所明之曼怛啰,不特一切世間所不能知,即出世之聲聞、緣覺、盡其尋伺度量亦不能知。汝等凡夫至到于彼岸者,凡夫不觀自心,不明了真心即是菩提,故常漂沒生死大海。諸菩薩如來因能觀 自心,能明了自心之全體大用,能了知直心即是菩提,所以能至于彼岸,亦能度衆生同到彼岸。叁世如來至非無因緣者,十方叁世一切諸佛所說之法,悉皆如是,所謂“佛佛道同”。凡世間一切諸法,不是孤立而起,必皆有其因緣;今佛放此光明,亦非無緣者也。

  戊叁 悅衆會意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序品第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