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P2

  ..续本文上一页于作恶)与愧(惧怕作恶),听法是戒的远因。

  奉持此八关斋戒,若犯前五戒,是名犯世间罪(Lokavajja)。为世间人所谴责。若犯后三条戒,是名犯学处(Pannativajja)。行者破后三条戒时,必须是有心破戒。如无破戒之心,则无罪业果报。破前五条戒中的任一条将给破戒者带来恶果报,破五戒后的三条学处戒,也有恶报。

  第一条戒不杀生,我们应注意不要为了口腹之欲而去杀生,但佛方便允许持戒比丘吃三净肉;即可吃不眼见被杀的动物的肉、不耳听被杀的动物的肉、及不疑为我而被杀的动物的肉。在[经集]小品第二经[荤腥经]里佛说道:「世人不克制欲望,贪求美食,过混杂不凈的生活,信奉虚无,行为不正,思想顽迷;这才是荤腥而非肉食。」佛陀禁止食用的肉类包括人肉,象肉,马肉,狗肉,蛇肉,狮肉,虎肉,豹肉,熊肉,黑豹肉。(见[律藏]I,218-219)此外未经煮熟的肉也禁止食用。

  素食不是佛陀订的戒律,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吃素。在汉传大乘佛教界里有许多佛教徒认为不杀生就是等于要素食,这是错误的。一个人若奉行素食為戒律,就妨碍了证悟初果(Sotapanna)的机会,它是一种戒禁取见(Silabbatam Paramasa)。

  佛陀禁止僧众吃三种肉,凡是親眼见到宰杀的动物的肉,或是親耳听到宰杀的动物的肉,或怀疑是宰杀了用來供养比丘的肉类,僧众皆不可食用(见[律藏]I,218-219)。这是因为如果比丘吃这三种见杀,闻杀,疑杀的肉就牵涉到杀生,所以不能吃。这在[律藏]中提到∶“如果一个比丘看见,听见,和怀疑这肉是为他而杀的,他则不能吃。又在[中部. 耆婆迦经]里佛说:「耆婆迦(Jivaka)!予又说三种状态可受用肉,三种状态者:即不见(不见杀)、不闻(不闻杀)、无疑(无疑为予杀);此三种状态可受用肉。」佛允许比丘众吃三净肉,因此南传佛教国家僧众没有吃素就是这个原因。在家众也可用这些作一个衡量的準则。

  佛陀在世时,提婆达多为了分裂僧团而提出了要吃素的戒律,但是为佛陀严正拒绝了。这个吃素的戒律违背了托钵乞食的原则,而且对比丘的修行没有任何正面的意义。

  有些佛教徒提出若大家不吃肉的话,因此就不会杀生或不帮助他人杀生,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如果吃肉就等於帮助屠夫杀生,那么吃素菜,农夫也要喷洒农药杀虫,赶走动物等等。此外吃肉的人并没有杀动物的的念头,至多是有贪吃肉的念头而已。

  要犯杀戒需具足五个条件∶有生命的众生(肉无生命),知道是有生命的众生(知道是肉),杀生的动机(没有),杀生的行动(没有),造成有生命的众生死亡(没有)。虽然有些人辩说若你不去买,鸡农就不会养鸡,鸡就不会被杀了;但这种说法虽有道理,从造业的观点来看买主并无杀业,反而是鸡农与屠宰场犯杀业。

  上市场去买已经处理好的肉品,或上餐厅吃已经处理好的肉食,都是不成问题,但是去餐厅点现宰的东西就是杀生了,因为要亲自去指定宰杀某一只动物鱼虾等。

  如果一个人心地慈悲,怜愍众生,决定吃素,这是很好的发心。至于为了身体健康而吃素,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现在的农场唯利是图,常灌输给被饲养的动物大量激生素,抗生素及其它对人体有害的药品和饲料,因此肉品皆含有大量毒素,实不宜食它,蔬菜瓜果食品农人喷撒大量的有毒杀虫剂,而制成的素食品也一样含有毒害的物质在内,故此现在人们消化系统的许多病症,都是因为食用工业食品所造成的关系。

  从因果业报来看,持不杀戒可得长寿,无病,无恶梦,灭除怨结,命终生天的果报。相反杀生的是短寿,多病,恶梦,怨结,命终生地狱的果报。

  第二不偷盗戒,是指不是自己的财物,若用任何手段弄到手,都是犯偷盗戒。从因果业报来看,偷盗的因会得到财物损失与贫穷的果报。

  第三不淫欲戒,淫欲非梵行,是不清净的行为,在五戒中只戒不邪淫,在家人仍然可以过夫妻正淫的生活,而八关斋戒的不淫戒要求的是清净梵行,那就是不淫。若欲与二十种女人中任何人交媾须具足四个条件(孔道,动机,行动,知道)就犯,这二十种女人是∶由其母照料之女,由其父照料之女,由其父母照料之女,由其兄弟照料之女,由其姐妹照料之女,由其亲属照料之女,由其同族照料之女,由同师门下修行佛法的弟子所照料之女,由其丈夫照料之女,被国王所罚的与男子有染之女,男子购买其卖身契并娶为妻之女,自愿与男子共同生活之女,因男子的财产而为妻之女,因希求如衣服之类的物品而为妻的赤贫之女,已接受男子求婚并经过洗水仪式庄严宣誓之女,男子解脱女子重负后娶其为妻之女,与男子结婚的奴隶女,与男子结婚的有工作之女,男子在战斗中赢得并与结婚之女,和男子生活一段时间并认其为妻之女。不淫戒要断除淫欲,以种出世的因,就是关闭生死轮回六道之门。不只是不能有淫欲的行为,就连淫欲心都要降服它,不淫欲者身体香洁。从因果业报来看,犯淫欲者会下地狱继续轮回。

  第四不妄语戒,妄语是欺骗他人,说谎的动机是欺骗,骗取财物或他人的信心。妄语(虚诳语)是指在公众场合,做官为民,在亲属之中,在团体里面,或作证人时说不诚实的话,不见而说见,见而说不见,不闻而说闻,闻而说不闻,不知而说知,知而说不知;为自己,或为他人,或为了财利,知而妄语而不肯坦白舍离。妄语的果报是口有恶臭,无人信服。

  第五不饮酒戒,酒能乱性,酒及麻醉药品伤害身体,酒醉后意念失控而造十不善业。酒和发酵品各有五种∶面粉酒,糖果酒,谷米酒,酵母酒, 混合成分酒。花发酵品, 果物发酵品,蜂蜜发酵品,甘蔗发酵品,混合成分发酵品。它包括所有麻醉药品,若医生配与的小剂量,作药用不犯。佛在[中阿含.善生经]里说:「居士子!若人饮酒放逸者,当知有六灾患:一者现财物失,二者多有疾患,三者增诸斗诤,四者隐藏发露(把秘密说出来),五者不称不护(人不称赞不爱护),六者灭慧生痴。居士子!人饮酒放逸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这是饮酒的过患。饮酒的果报是愚痴。

  第六不非时食戒,也称过中不食(一点以后就不准进食),或过午不食,这即是所谓斋戒。佛只一天吃一餐,所以身体轻安便捷,常保安乐。佛也要僧众不非时乞食,少食知足,不着于味,以免被世人讥嫌。[毗罗三昧经]里佛言天神晨食,人午食,畜生暮食,饿鬼夜食,因此若夜食应当作药食。若叫他人非时食,于此斋戒则不清净。

  第七不歌舞戏乐及往观听,不著纹饰、花鬘,不香熏涂身戒;这是用来提醒我们这世间是苦,所有的乐都是短暂的。愚痴的耽于跳舞唱歌,弄得团团转,沉迷的不亦乐乎,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了。若叫他人观听歌舞娱乐,虽不算破戒,但于此斋戒则不清净。

  第八不坐睡高广大床戒,指超过膝高(一尺六寸)之床,双人床,豪华床譬如金、银、象牙之高贵大床。这是用来提醒我们这世间是苦,不要为了睡觉而过于奢侈,忘了修行。以前论师列了十九条∶用猛兽如虎,鳄鱼等形象装饰的座位;带长毛的皮(毛长超过四英寸);毛线铺盖,由精致刺绣而成; 毛线铺盖,上带精致的图案;毛线铺盖,带有花的图案;毛线铺盖,上带精致的各种动物图画;毛线铺盖,正反两面带毛发;毛线铺盖,正反两面其中一面带毛发;虎皮铺盖;红色的盖饰;大象座垫;马座垫;马车座垫;用黄金和丝绸编制,黄金修饰的铺盖;用丝绸编制,黄金修饰的铺盖;足够十六人在上面跳舞的毛线铺盖;由麝猫皮制成的铺盖;两端带有红色垫子的床;完全由木棉填充的床垫。此戒是要我们少欲知足,若叫他人坐睡高广大床,于此斋戒则不清净。

  犯戒怎么办

  

  犯戒的对治是:(1)提高正念。(2)思惟造业与犯戒的条件。(3)在佛前忏悔或找一位法师询问和发露,忏悔后就安乐。(4)若破戒(故意毁戒)要重新拿三皈八戒。

  杀生须具备五个条件∶对象(有生命的众生),看法(有生命的众生),动机(故意要杀),行动(自作或教人作),结果(受害者死亡)。

  偷盗须具备六个条件∶物品(有主物),看法(知為有主物),动机(盗心),行动(自手取或教他取),物值(过五钱),结果(取离原处)。

  淫欲根据Khuddakapatha指出须具备四个条件∶孔道(男女性根,口或便道),,动机(意欲交媾),行动(性交),知道(清醒,有淫乐)。[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只指出两个条件∶动机(意欲交媾),行动(性根,口或便道交媾)。

  妄语须具足五个条件∶对象(人),话题(谎话),看法(说谎),动机(欺骗),结果(听者明白)。

  饮酒须具足四个条件∶对象(酒类或麻醉品),看法(知道),动机(意欲饮用),行动(饮用经喉而入,或鼻吸,或以针注射而入)。

  非时食须具足四个条件∶对象(固体食物),看法(知道食物),时间(日中到次日明相出),行动(咽下食物)。

  歌舞戏乐及往观听,纹饰花鬘及香熏涂身须具足三个条件∶前者;对象(歌舞戏乐及往观听),看法(知道是),行动(观听)。后者;对象(纹饰花鬘及香熏),看法(知道是),行动(使用饰物)

  坐卧高广大床须具足三个条件∶对象(高广华贵大床),看法(知道是),行动(坐卧其上)

  若犯了一条戒的全部的条件,即破了那条戒,若破了其中一条或多条戒,那么行者应该重新受戒,这总比以破戒的身份来舍戒要好。不论我们造什么业,善的或是恶的,我们都必将要承担。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里记载∶「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在[涅槃经]中佛…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