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无追悔。」但业力不是一切世间现象运作的全部原因,它是二十四缘之一。若把一切现象的运作都说成是业力的控制,那就无望去修行,去断恶修善了。
犯戒有故意作业,也有不故意或无心的。故意造作的罪业较重,属于重业或定业。因此罪业的轻重取决于最初的动机,若无意踩死一只蚂蚁,它是不定业,业报较轻。可以通过忏悔,使这不定业变得很轻。此外通过日日皈依守戒,修定修慧,我们天天在增加善业,恶业就会被淡化。
八关斋戒传授方法∶
南传八关斋戒法
求授三皈八戒∶
尊者大德,我(们)向您求授三皈八戒。(三次)
跟比丘诵敬佛文,皈依及戒文: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三遍)
我以佛为皈依处,我以法为皈依处,我以僧伽为皈依处。
第二次我以佛为皈依处,第二次我以法为皈依处,第二次我以僧伽为皈依处。
第三次我以佛为皈依处,第三次我以法为皈依处,第三次我以僧伽为皈依处。
我愿学习受持不杀生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偷盗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淫戒(梵行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妄语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饮酒戒(任何能致使神志迷乱之物皆属酒类之范围)。
我愿学习受持不非时(日中后至黎明)进食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唱歌、不跳舞 、不奏乐、不观看娱乐、不以鲜花、香水、及化妆品装饰美化身体戒。
我愿学习受持不坐睡高贵奢侈大床戒。
比丘祝福受戒者∶
因持戒将给你带来安乐,
因持戒将给你带来财富,
因持戒将使你达证涅槃,
故此,你(们)应该严持此净戒。
受戒者俯首回答:
善哉。
受完戒后,受戒者顶礼佛三拜,及顶礼法师三拜。
北传八关斋戒法
根据[增壹阿含经]经文(卷第十六(六))所示如下∶
「四部(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之众,当教与说八关斋法,先教作是语∶
「善男子,当自称名字,彼已称名字,便当与说八关斋法。」
忏悔
教授者当教前人作是语∶「我今奉持如来斋法,至明日清旦,修清净戒,除去恶法,若身恶行,口吐恶语,意生恶念,身三,口四,意三,诸有恶行,已作,当作,或能以贪欲故所造,或能以瞋恚所造,或能以愚痴所造,或能以豪族故造, 或能因恶知识所造,或能今身,后身,无数身,或能不识佛,不识法,或能斗比丘僧,或能杀害父母诸尊师长,我今自忏悔,不自覆藏,依戒,依法成其戒行,受八关如来斋法。」
受八关斋戒
(1)持心如真人,尽形寿不杀,无有害心,于众生有慈心之念。我今字某,持斋至明日清旦,不杀,无有害心,有慈心于一切众生,如阿罗汉,无有邪念。
(2)尽形寿不盗,好喜布施。我今字某,尽形寿不盗,自今至明日持心,如是真人。
(3)我今尽形寿,不淫泆,无有邪念,恒修梵行。身体香洁,今日持不淫之戒,亦不念己妻,复不念他女人想,至明日清旦,无所触犯,如阿罗汉。
(4)尽形寿不妄语,恒知至诚,不欺他人,自今至明日不妄语,我自今以后,不复妄语,如阿罗汉。
(5)不饮酒,心意不乱,持佛禁戒,无所触犯,我今亦当如是,自今日至明旦,不复饮酒,持佛禁戒,无所触犯,如阿罗汉。
(6)尽形寿不坏斋法,恒以时食,少食知足,不着于味,我今亦如是,尽形寿不坏斋法,恒以时食,少食知足,不着于味, 从今日至明旦,如阿罗汉。
(8)恒不在高广之床上坐,所谓高广之床,金,银,象牙之床,或角床,佛座,辟支佛座,阿罗汉座,诸尊师座。是时,阿罗汉不在此八种座,我亦上坐不犯此坐,如阿罗汉。(此戒与下戒掉换位置)
(7)(不歌舞倡乐)不着香华,脂粉之饰,我今亦当如是,尽形寿(不歌舞倡乐)不着香华,脂粉之好。我今字某,离此八事,奉持八关斋法。」(此戒与上戒掉换位置,还缺了不唱歌、不跳舞 、不奏乐、不观看娱乐的戒文)
回向
受完戒后,诵回向,受戒者顶礼佛三拜,及顶礼法师三拜。
持戒的功德
佛陀说:「诸居士!受持戒、成就戒者有五项功德:是哪五项呢?
诸居士!此处受持戒、成就戒者因不放逸而得积聚大财富,此乃受持戒、成就戒的第一功德。
诸居士!其次受持戒、成就戒者会得到美好的名声,此乃受持戒、成就戒的第二功德。
诸居士!其次受持戒、成就戒者不论到哪一个集会的场所,剎帝利眾会、婆罗门眾会、居士眾会、或是到沙门眾会,都能无所畏惧无有羞惭,此乃受持戒、成就戒的第三功德。
诸居士!其次受持戒、成就戒者不会迷乱而死,此乃受持戒、成就戒的第四功德。诸居士!其次受持戒、成就戒者在身坏命终之后,转生於善趣、天界,此乃受持戒、成就戒的第五功德。」(巴利[律藏.大品.药犍度]和[长部.16经],[长阿含.游行经])
因此持戒的直接功德有以下五点∶
(1)得大财富,
(2)有好名声,
(3)处眾无畏,
(4)死不迷乱,
(5)命终生天。
受持八关斋戒可得无量的殊胜功德,根据南北传各经文所载,可以归纳为以下十项:
(1)不堕恶道∶[优陂夷堕舍迦(Visākhā)经]里佛说:「佛告堕舍迦:佛正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复堕三恶处,所生常有福佑,亦从八戒本因缘致成佛。」[十善戒经]指出∶「持此(八戒)受斋功德,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轮。」
(2)名闻有信∶[长阿含.游行经]指出∶「好名善誉,周闻天下。」[十善业道经]指出∶「若离妄语,得八天所赞法∶一口常清净,优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3)相貌端正∶[佛说长者施报经]∶「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不起忿恨嗔恚之心,不生过失,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相貌端正。净意当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一者,不瞋;二者,施衣;三者,爱敬父母;四者,尊重贤圣;五者,涂饰佛塔;六者,扫洒堂宇;七者,扫洒僧地;八者,扫洒佛塔;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以是十业,得端正报。」
(4)无願不获∶[长阿含.游行经]∶「凡人持戒,….诸有所求,辄得如愿。」[增一阿含经]24.6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願。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願不获。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当作是学。」[优陂夷堕舍迦(Visākhā)经]里佛说:「天下人多忧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月六斋持八戒。若有贤善人,欲急得阿罗汉道者,若欲疾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斋亦善,二十日斋亦善。」
(5)命终生天∶[长阿含.游行经]指出∶「身坏命终,必生天上。」[长部.16经]∶「成就戒者在身坏命终之后,转生於善趣、天界。」
(6)财物增益∶[长阿含.游行经]指出∶「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佛在[中阿含.善生经]里说道:「居士子!若人饮酒放逸者,当知有六灾患:一者现财物失,二者多有疾患,三者增诸斗诤,四者隐藏发露(把秘密说出来),五者不称不护(人不称赞不爱护),六者灭慧生痴。居士子!人饮酒放逸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这是饮酒的过患,它实无利益。[优陂夷堕舍迦(Visākhā)经]里佛说:「佛告优陂夷堕舍迦:持八戒斋一日一夜不失者,胜持金银珠玑施与比丘僧也。」
(7)众人敬爱∶[长阿含.游行经]指出∶「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十善业道经]指出∶「若离偷盗,得十可保信法∶一资财盈集,王贼水火及忌妒人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身)、力(体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
(8)身健长寿∶[十善业道经]指出∶「若离杀生,成就十离恼法∶一于众生普施无畏,二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瞋恚,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六非人常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
(9)诸根调顺∶[十善业道经]指出∶「若离邪淫,得四智(者)所赞法∶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吵) 掉(悔) ,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海龙王经•卷三]「人不犯邪淫,得四明智所叹之德,何等四?摄护诸根,离诸调戏;一切世间,悉共称叹;已离邪淫,无敢轻眄其妻室者;以是德本,志愿无上,正真之道,得大人相,马阴之藏。」
(10)得福无量∶[优陂夷堕舍迦(Visākhā)经]∶「与一月六斋。六日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计。」[优婆塞戒经]指出∶「凡是斋日,悉断诸恶罚戮之事。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斋者,是人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乐。」
法增比丘,澳洲悉尼云居兰若,15.11.2007
愿众生安乐!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