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八關齋戒的受持與功德▪P3

  ..續本文上一頁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叁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無追悔。」但業力不是一切世間現象運作的全部原因,它是二十四緣之一。若把一切現象的運作都說成是業力的控製,那就無望去修行,去斷惡修善了。

  犯戒有故意作業,也有不故意或無心的。故意造作的罪業較重,屬于重業或定業。因此罪業的輕重取決于最初的動機,若無意踩死一只螞蟻,它是不定業,業報較輕。可以通過忏悔,使這不定業變得很輕。此外通過日日皈依守戒,修定修慧,我們天天在增加善業,惡業就會被淡化。

  八關齋戒傳授方法∶

  南傳八關齋戒法

  求授叁皈八戒∶

  尊者大德,我(們)向您求授叁皈八戒。(叁次)

  跟比丘誦敬佛文,皈依及戒文: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叁遍)

  我以佛爲皈依處,我以法爲皈依處,我以僧伽爲皈依處。

  第二次我以佛爲皈依處,第二次我以法爲皈依處,第二次我以僧伽爲皈依處。

  第叁次我以佛爲皈依處,第叁次我以法爲皈依處,第叁次我以僧伽爲皈依處。

  我願學習受持不殺生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偷盜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淫戒(梵行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妄語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飲酒戒(任何能致使神志迷亂之物皆屬酒類之範圍)。

  我願學習受持不非時(日中後至黎明)進食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唱歌、不跳舞 、不奏樂、不觀看娛樂、不以鮮花、香水、及化妝品裝飾美化身體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坐睡高貴奢侈大床戒。

  比丘祝福受戒者∶

  因持戒將給你帶來安樂,

  因持戒將給你帶來財富,

  因持戒將使你達證涅槃,

  故此,你(們)應該嚴持此淨戒。

  受戒者俯首回答:

  善哉。

  受完戒後,受戒者頂禮佛叁拜,及頂禮法師叁拜。

  北傳八關齋戒法

  根據[增壹阿含經]經文(卷第十六(六))所示如下∶

  「四部(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之衆,當教與說八關齋法,先教作是語∶

  「善男子,當自稱名字,彼已稱名字,便當與說八關齋法。」

  忏悔

  教授者當教前人作是語∶「我今奉持如來齋法,至明日清旦,修清淨戒,除去惡法,若身惡行,口吐惡語,意生惡念,身叁,口四,意叁,諸有惡行,已作,當作,或能以貪欲故所造,或能以瞋恚所造,或能以愚癡所造,或能以豪族故造, 或能因惡知識所造,或能今身,後身,無數身,或能不識佛,不識法,或能鬥比丘僧,或能殺害父母諸尊師長,我今自忏悔,不自覆藏,依戒,依法成其戒行,受八關如來齋法。」

  受八關齋戒

  (1)持心如真人,盡形壽不殺,無有害心,于衆生有慈心之念。我今字某,持齋至明日清旦,不殺,無有害心,有慈心于一切衆生,如阿羅漢,無有邪念。

  (2)盡形壽不盜,好喜布施。我今字某,盡形壽不盜,自今至明日持心,如是真人。

  (3)我今盡形壽,不淫泆,無有邪念,恒修梵行。身體香潔,今日持不淫之戒,亦不念己妻,複不念他女人想,至明日清旦,無所觸犯,如阿羅漢。

  (4)盡形壽不妄語,恒知至誠,不欺他人,自今至明日不妄語,我自今以後,不複妄語,如阿羅漢。

  (5)不飲酒,心意不亂,持佛禁戒,無所觸犯,我今亦當如是,自今日至明旦,不複飲酒,持佛禁戒,無所觸犯,如阿羅漢。

  (6)盡形壽不壞齋法,恒以時食,少食知足,不著于味,我今亦如是,盡形壽不壞齋法,恒以時食,少食知足,不著于味, 從今日至明旦,如阿羅漢。

  (8)恒不在高廣之床上坐,所謂高廣之床,金,銀,象牙之床,或角床,佛座,辟支佛座,阿羅漢座,諸尊師座。是時,阿羅漢不在此八種座,我亦上坐不犯此坐,如阿羅漢。(此戒與下戒掉換位置)

  (7)(不歌舞倡樂)不著香華,脂粉之飾,我今亦當如是,盡形壽(不歌舞倡樂)不著香華,脂粉之好。我今字某,離此八事,奉持八關齋法。」(此戒與上戒掉換位置,還缺了不唱歌、不跳舞 、不奏樂、不觀看娛樂的戒文)

  回向

  受完戒後,誦回向,受戒者頂禮佛叁拜,及頂禮法師叁拜。

  持戒的功德

  佛陀說:「諸居士!受持戒、成就戒者有五項功德:是哪五項呢?

  諸居士!此處受持戒、成就戒者因不放逸而得積聚大財富,此乃受持戒、成就戒的第一功德。

  諸居士!其次受持戒、成就戒者會得到美好的名聲,此乃受持戒、成就戒的第二功德。

  諸居士!其次受持戒、成就戒者不論到哪一個集會的場所,剎帝利眾會、婆羅門眾會、居士眾會、或是到沙門眾會,都能無所畏懼無有羞慚,此乃受持戒、成就戒的第叁功德。

  諸居士!其次受持戒、成就戒者不會迷亂而死,此乃受持戒、成就戒的第四功德。諸居士!其次受持戒、成就戒者在身壞命終之後,轉生於善趣、天界,此乃受持戒、成就戒的第五功德。」(巴利[律藏.大品.藥犍度]和[長部.16經],[長阿含.遊行經])

  因此持戒的直接功德有以下五點∶

  (1)得大財富,

  (2)有好名聲,

  (3)處眾無畏,

  (4)死不迷亂,

  (5)命終生天。

  受持八關齋戒可得無量的殊勝功德,根據南北傳各經文所載,可以歸納爲以下十項:

  (1)不墮惡道∶[優陂夷墮舍迦(Visākhā)經]裏佛說:「佛告墮舍迦:佛正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複墮叁惡處,所生常有福佑,亦從八戒本因緣致成佛。」[十善戒經]指出∶「持此(八戒)受齋功德,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請轉*輪。」

  (2)名聞有信∶[長阿含.遊行經]指出∶「好名善譽,周聞天下。」[十善業道經]指出∶「若離妄語,得八天所贊法∶一口常清淨,優砵華香,二爲諸世間之所信伏,叁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衆生,五得勝意樂,叁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製伏。」

  (3)相貌端正∶[佛說長者施報經]∶「複次淨意,世間一類男子女人,不起忿恨嗔恚之心,不生過失,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報盡,來生人間,在在所生,相貌端正。淨意當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複有十業,能令衆生得端正報:一者,不瞋;二者,施衣;叁者,愛敬父母;四者,尊重賢聖;五者,塗飾佛塔;六者,掃灑堂宇;七者,掃灑僧地;八者,掃灑佛塔;九者,見醜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十者,見端正者,曉悟宿因:以是十業,得端正報。」

  (4)無願不獲∶[長阿含.遊行經]∶「凡人持戒,….諸有所求,辄得如願。」[增一阿含經]24.6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無願不獲。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當作是學。」[優陂夷墮舍迦(Visākhā)經]裏佛說:「天下人多憂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月六齋持八戒。若有賢善人,欲急得阿羅漢道者,若欲疾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齋亦善,二十日齋亦善。」

  (5)命終生天∶[長阿含.遊行經]指出∶「身壞命終,必生天上。」[長部.16經]∶「成就戒者在身壞命終之後,轉生於善趣、天界。」

  (6)財物增益∶[長阿含.遊行經]指出∶「所有財産,增益無損。」佛在[中阿含.善生經]裏說道:「居士子!若人飲酒放逸者,當知有六災患:一者現財物失,二者多有疾患,叁者增諸鬥诤,四者隱藏發露(把秘密說出來),五者不稱不護(人不稱贊不愛護),六者滅慧生癡。居士子!人飲酒放逸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這是飲酒的過患,它實無利益。[優陂夷墮舍迦(Visākhā)經]裏佛說:「佛告優陂夷墮舍迦:持八戒齋一日一夜不失者,勝持金銀珠玑施與比丘僧也。」

  (7)衆人敬愛∶[長阿含.遊行經]指出∶「所往之處,衆人敬愛。」[十善業道經]指出∶「若離偷盜,得十可保信法∶一資財盈集,王賊水火及忌妒人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叁人不欺負,四十方贊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衆無畏,八財、命、色(身)、力(體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

  (8)身健長壽∶[十善業道經]指出∶「若離殺生,成就十離惱法∶一于衆生普施無畏,二于衆生起大慈心,叁永斷瞋恚,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六非人常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9)諸根調順∶[十善業道經]指出∶「若離邪淫,得四智(者)所贊法∶一諸根調順,二永離喧(吵) 掉(悔) ,叁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海龍王經•卷叁]「人不犯邪淫,得四明智所歎之德,何等四?攝護諸根,離諸調戲;一切世間,悉共稱歎;已離邪淫,無敢輕眄其妻室者;以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得大人相,馬陰之藏。」

  (10)得福無量∶[優陂夷墮舍迦(Visākhā)經]∶「與一月六齋。六日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計。」[優婆塞戒經]指出∶「凡是齋日,悉斷諸惡罰戮之事。若能如是清淨受持八戒齋者,是人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

  法增比丘,澳洲悉尼雲居蘭若,15.11.2007

  願衆生安樂!

  

《八關齋戒的受持與功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