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县令卒于任所。(徐岳闻见录)
★北周时代益州地方招提寺有个和尚法号慧恭,和同学僧法号惠远的很相契,后来遍游荆州扬州,访道而归,阔别了三十年,夜间话旧远语如流,慧恭对远说:何不诵念一本经呢?当为你诵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卷,但请至心听听。于是结坛升座,才开始发声唱经题时即觉有香气。不久,又听到天乐振空雨花零乱,经方诵完歇息远即敬礼拜谢。(高僧传二集)
★隋朝开皇初年,扬州有个和尚,忘记他本来的名字,诵涅槃经自己颇为骄傲。陕西岐州东山下村中有沙弥诵观世音经。后来都暴死了同到冥府,冥王给沙弥以金座敬礼备至,给涅槃僧以银座礼稍次,僧不平因此问得沙弥住处。既而苏醒,从南方来到岐州访得沙弥,问其缘由,沙弥答以每次诵念观音经时必定穿净衣,焚名香咒愿完毕后于是开始诵念,久而久之不敢稍为怠慢。僧乃谢道:我真是罪过,所诵念涅槃经威仪不整,身口也不清净,现在证验了。(法苑珠林)
★唐朝有位姓王名叫弘之,在贞观年中为山西沁州和川县令,有个女儿嫁给博陵崔执。执生病死于和川,经过了数十天后,王家里人忽然于某夜听见执说话:我是女婿,不合于在妻家立灵位,然而苦无所依据,能够为我立为栖吾神,我当大为感谢。妻当从其所请,朝夕都供置鱼肉等荤物,执告诉妻子他只吃素食,并常劝以礼佛,并且述说地狱中的故事,又说:人一生不免杀生和不孝
两大罪。其余的罪可以次第减轻,我虽无罪然能大资福助,为我数设斋供并能够写法华金刚观音等经,各两三部以后即不再来。王家都一一为其所言,写经设供,执忽然又来拜谢说:自今以后我即长别了,王家举家哭而送之。执有遗腹子临去的时候子已五、六岁了,执告以这孩子将来必有名位,但愿善为养育,自此以后果然不再来了。(法苑珠林)
★京兆(即北京)有位姓刘名叫子贡的人,于五月廿二日因热病而死,到了明日又苏醒过来,告以被录到冥府去,遇到以前邻居季暐对他说:烦你带一口信给我的儿子,我生前坐罪被捕,速即为我造观世音菩萨像一尊,写妙法莲华经一部,我就可以升天了。又遇见他的父亲对他说:我以同光五生得假在外,不然,受罪苦不可言。因为我在生时弹杀鸟兽,所以每天牛头狱卒烧铁弹数十个,红的像火一样,烧破我的身体皮肤数百道,纳热弹入我的腹中惨痛难忍。又看见身边的人多数成了鬼。子贡廿三日复苏至廿九日又死去,仅回生数日宣传冥间的事,藉以广为警惕世人。(太平广记)
★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他是人人都知道的,他的母亲亡故了三七日(廿一天),梦见哭泣的告诉他说:我以在阳世造业,我在阴间受罪不堪,我儿平素孝顺请为我诵金刚般若经一藏,救拔你母亲的罪吧。公惊哭而醒即起沐浴斋戒,躬亲到元墓山禅林延请僧众,诵念金刚般若经七日,至第六夜礼忏将要届满的时候,又梦见母亲对他说:因为儿至诚礼忏诵经,感动白衣大士降凡,持经半卷不但清罪,更可以升天了,明日早晨儿到经堂一问便知,应当厚礼叩谢大士。公等待法事圆满后拜谢众僧,因此询问诵经半卷的是那一位,众僧皆失色答曰:所礼经典一字不漏,岂有只持半卷的道理。旁边有一僧从容表白著说:昨日大众念经,山僧倚立默看至第十六分,倏忽之间使君来拈香,便到厨房去做杂务,今承询问敢以直对。公即叩头下拜,僧言莫莫忽然腾空不见了。这是大众都亲眼所看见的,无一不瞻仰。公因是创建莫莫禅堂,以志大士灵异,至今犹存。(灵山胜迹)
★徽州地方有位姓方名岩秀的人,宿世培植德本娶妻黄氏,因生产而死。不久,岩秀梦见妻来对他说:生前做了许多罪愆之事,目前在阴曹受罚,乞求为她诵念观音经千卷,印刷布施千卷,即可离苦超生。岩秀醒后一一照办,后来他的继室怀孕了,恍忽见到前妻进房来,果生一子取多元亨,后来成了进士。(南海慈航)
★明朝有个和尚法号如幻,有位朋友姓夏名叫治时,通达内典,一天对如幻说:你的唇掀齿露非长寿之相,宜当祈祷观音大士,诵念名号以求寿。如幻即照他所说的去做,持念名号三年之后,容貌都已改变了。(高僧传四集)
★清朝长洲地方有位姓朱名兆庚娶妻程氏,在道光十二年间,肝病发作并说鬼话,恳求兆庚为她诵念大悲咒以资超度。因此问和病人有无夙怨?答无。又问病无妨吗?答至心念佛即可痊愈。第二年八月旧病复发,廿几天不进食念佛不停,后来昏迷不醒人事神游冥界,看见冥王审问众囚,善恶悉皆很为清楚,以程氏持斋念佛,因念金刚经大悲咒,于是放回还阳详说所见,兆庚因此记以劝戒世人。(冥游确记)
★太谷地方有位姓程名嘉猷的人,刻观音经金刚经和感应篇等,尚未施印,忽然患病水米不能进口,梦见大士谕曰:你四十一当寿尽,因刻了很多经典所以放你回阳,宜当即刻印刷流传,程苏醒后遵谕奉行,病就马上好了。(劝诫类钞)
第四篇 度生死
★六朝时代东晋有位法师名叫慧虔,少年就出了家,守戒修行颇为精进确实,在义熙年中,为山阴地方嘉祥寺住持,以身作则很勤苦的亲自统率大众念佛,后来生病,卧床不起,专心一意的倾向极乐莲邦,虔诚祈祷观音大士,在寺庙之北面,有个尼姑居住,名叫净严的,也很笃实修行,平素颇负盛名,一夜梦见观音大士从西边门而入,辉光照映,幢幡华盖,七宝庄严,尼姑惊异,当即顶礼,问菩萨往那里去?大士答覆说:“将往嘉祥寺去迎接慧虔和尚。”那一天,正是慧虔法师圆寂的日子。但是他的神色和平常一样,招呼他的人都闻到一种异香扑鼻,洵然而物化了。(高僧传初集及往生果)
★六朝斋国有位法师名叫法琳,是山西临印地方人,也是少年时出了家,平素祈祷静心安养,每次诵念无量寿经和观音经的时候,时常看见有一个和尚,形状很特别的高大,经常站在法琳的前面,在建武二年间,他生了病,更注意怀念西方极乐世界,礼佛拜忏不停,并见到诸贤圣众都聚集在目前,于是他向他的弟子们讲述所见到的情形后,合著手掌而长逝了。(高僧传初集)
★唐朝有位法师名叫僧炫,是并州地方的人,当他九十六岁那年,遇著道绰法师述安乐集、讲演观音经,颇为感动,方始回心念佛。惟恐寿命将终,于日夜礼佛一千拜,并念阿弥陀佛圣号八万遍,于五年之间,一心一意毫无懈怠,在大渐年时告诉他的弟子们说:“阿弥陀佛来授给我香衣,观音势至也行列在前面,化佛都站遍满了虚空,从此往西方而去,纯是净土。”话将说完,盍然而寿终了。(高僧传三集)
★唐朝有位岸禅师,也是并县的人,一心归命净土,他修行礼佛拜忏,精勤势,无一时欠缺,一日稍有微疾禅观不亏,见到观音势至二位菩萨出现于室中,持久不没灭。待他召来画工,述说情境,无有能够画得出的。忽然有两个人来说:他们是从西京来的,将要到五台去,自甘情愿乐输工程绘画菩萨形相,绘事方毕,二人忽然隐迹无踪。岸知道西方缘份成熟,告诉弟子们说:“我今当将往生,谁愿随我一同去?”有一个小孩跪下说:“我愿随师父去。”于是命令他回家拜别父母,以为他说笑话,复令他沐浴穿著清净衣服,进入道场念佛,不久而命终,岸责备的说,岂可在我而先行。岸拿笔亲写一偈赞二位菩萨:“观音助远接,势至辅遥迎,宝瓶冠上显,化佛顶慈明。俱游十方刹,持华候九生,愿以慈悲手,提奖共西行。”述写赞毕辞别众弟子,也进入道场念佛,并命门徒们亦帮助他念佛,端坐而终了。(高僧传三集)
★唐朝有位怀玉禅师,俗家姓高,是丹丘地方的人,他执持律法很为严谨,每天只吃一餐饭,整天长行打坐,修行忏悔的方法,曾经诵念过弥陀经三十万卷,每日念弥陀佛圣号五万声,天宝元年六月九日,看见了西方的圣像,其数若有沙数之多,时有一人拿著白银台从窗口而入,怀玉说我会得金台,而银台却出现。他于是加倍虔诚其意志。当时佛光充满于室内,到了十三日丑时,再有毫光发现,圣众满室,怀玉又说:假若闻到异香,那么我的数命的要尽了。方说偈已,而香气满室。处处都是菩萨,更见到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身皆是紫金色,共御著金刚台来接引,于是他含笑而终了。(高僧传三集)
★唐朝有位慧日法师,乘海船达到天竺国,去参拜访问善知识,咨询捷径法要,找遍了三藏学者,所说的都是赞叹净土法门,后来又到了犍驮罗国,东北大山上建有观音圣像,他志心诚意的祈祷请求,多得现身,师于是乃以七日,叩头断食毕命为期,到了第七日夜间,忽然看见观音出现紫金色之身,坐在宝莲花之上,手垂下来摩著他的头说:“汝想传法,自利利他,惟有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回向发愿往生,到达彼国土已,即可见到佛与我,得大利益,你应当知道,净土法门,胜过一切。”方说完话,忽然不见了,师后来回到长安(当时京都)。因此普遍劝导人人念佛,往生净土。(高僧传三集)
★唐朝有位自觉法师,住在真州地方,时常发愿,愿因观音得以见到阿弥陀佛,于是铸造观音圣像,高到四十九尺,既而铸造成功,至诚一心祝祷发愿,有一夜在三更的时候,忽然发现有金光二道,看见阿弥陀佛从金光中而下,观音势至分在左右随从,佛垂下手来摩著自己的头顶而说:“你应守愿切勿更易,以制物为先,七宝池内所生之处,那个不如愿以偿。”后来在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夜里,又见到一人,形相有如天王,现身在天上云间,对自觉法师说:“你的安养之期到了!于是他就在观音像前面跌坐而化了。(高僧传三集及往生集)
★宋朝有了然法师,有一次梦见乘船渡海,看见观音菩萨坐在竹林之间,他于是以公偈赞叹之,从此辩才振发,又一夜梦见两条龙在空中游戏,一条化作神人,自空中而下,出一简册示以生期,他于是预知时至,即同大众诵念弥陀经,升到西方极乐世界而物化了。(净土堂贤集)
★宋朝有一位学士姓张单名叫抗,…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