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P19

  ..续本文上一页双白鹤驯至庐旁。(梁书)

  ★明朝有个姓彭的孝子,名叫有源,别号信宇,湖南省益阳县人,幼年时即虔诵大士经咒,以祈祷双亲长寿,父亲常生重病,割臂肉疗治,过了十年,父逝世。侍奉母亲吴氏,家境贫穷,仍勉力供奉甘旨。崇祯丙子年秋天,母也卧重病不起,又疽穿手掌,痛不能忍。源日夕忧愁思虑,夜间梦见大士面谕,以母寿将尽,若得人肝服之,还可以痊愈。第二天一早起来探视其母,其母正思

  羊肝,源自默颂,这是菩萨启示我的。于是涕泣跪祷,愿意剖肝救母,到了深夜又梦见大士暨诸圣众幢幡现在其前,源即惊醒,汗如雨下,乃洗身顶礼,举手扪心,约得肺肝所在之处,拿著刀子自刺,痛得几乎气断命绝,待他稍停苏生,即呼妻前来,令其速煮肝进母,母不知,欣喜为羊肝,病即霍然而愈。事闻于远近,无不同声赞叹。但疮口未合,大众为他祈祷于大士,大士复示梦说,此是孝子肝,收之并不难,惟末世很少仁孝之人,欲出现之于百日,令世人遍观其孝子至诚所感,孝廉(前已解释不赘)王文南为之传其事实。(贤祯野乘及观世音持验记)

  ★明朝江苏省吴江县有位姓吴,单名叫璋的人,当年十一岁时,就丧失了父亲,其母陆氏,在永乐癸卯年间,以寡妇被选送内廷。后在宣德丙午年间,随亲王分封广东。璋即前往寻母,在船舱中设置观世音像供奉,日夜哀祷,发愿必往见母,继而患痢疾,昏愦之中还呼唤母亲不停。遇到蕴空法师,为他调理得以苏生,及其抵达广州,亲王已被改封红右锐州。宾士沙碛,两只脚都已破裂,卧荒野破庙走廊之间,遇见焦道人施药一敷而愈。一日又越山过岭,被蛇啮其脚,晕倒地上,复遇见前次道人以药涂之而愈。又投宿一孤村,极力拒绝投奔的妇人,逃出门外,雪深数尺,匍匐前进,得入一古庙休息。再遇前次道人安慰他说:“你为母而忘躯,真是一个铁汉啊!天不辜负你的苦心,能够见到你的母亲就在眼前。”拿饼给他充饥。到第二天一天亮,他寻著路而前行,行至拂晓,抵达亲王府,访问母亲,母亲果在,璋屡次请求他的母亲归家奉养;未蒙允许,于是就府东租赁一室,中间书写“思亲”两个大字,两旁又贴一对联云:“万里寻亲,历百艰而无悔;一朝见母,誓九死以何辞。”亲王听到这种诚恳的态度,称赞其贤慧孝顺,乃允其所请。于是彼母子终能得以相聚,人皆为此乃孝思所感动,然大士变化护持之力,尤彰彰可见。(鞭心录)

  ★明朝有个朱德贞女居士,盱江地方人,是益藩辅国常茫第三个女儿,幼年禀承家庭的教训,性情至为孝训,当年八岁,由父母之命,与仪卫王廷卿之子名叫重贤的订婚,至十岁时,重贤殇亡,她听到讣闻,即缟衣素食。自绣大士像供奉,早暮焚香默有所祷。及年到二十岁,有来求婚事的,她始跪告父母说:“女乃王氏妇,自重贤死后我志就决定,不再改嫁。”其父母非常生气责备,她的意志更为坚定,并且发誓的说,若不得为未亡人,只有死而后已,于是绝食自尽。父母惊惶恐怖,不复再为她议婚了。在天启辛酉年秋天,时届重贤的忌日,先叩别双亲,再辞别祖庙,于八月二十九日归居王家,素衣执杖,举哀设奠,于是扫除净室,并皈依三宝,每晨诵普门品大悲咒;晚间则念弥陀经、往生咒。自此以后一切诗文誓不复读。凡遇到翁姑父母诞辰和重贤的忌日,必设供礼忏;从早到晚,仪轨不稍松懈。因此他的公姑也为此感动,倾心茹素,一切衣食奉养,均由其亲自操作,视疾问安尤为勤谨。甲子年间,其父病势沉重,割腹进药。父夜梦大士对他说,你以女的孝心,得以延年。病果然痊愈。盱江的人,无不称颂其孝节。(贤祯野乘及观世音持验记)

  ★清朝有一位姓黄的老头,是湖北人。为人笃孝善乐,但家清贫,为乡间塾师,年已六十花甲。膝下有一女,时年十四岁,聪慧而贤淑。幼年随著父亲读书,常绣白衣大士像供奉,礼拜很虔诚。一晚,梦见大士叫她的名字说,嗣姑,你的父亲孝义,不应绝后

  ,我想以你做他的儿子。即以红丸一枚给她吞下。女觉一股热气由胸中往下达。昏迷了七天,突然惊醒起来,已变成一个男孩子的身体了。(万玉山房笔记)

  ★清朝有位姓闵,单名叫贞,字正斋的人,籍湖北广济,天性纯厚诚挚,居住在汉口镇上,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待他稍为长大时,见到别人家里每到岁暮祀奉祖先,悬挂父母图像致祭,不禁欷嘘流泪,痛双亲的遗容不能看见。有谓画家能有追容写真之法,求生人眉目口鼻修短肥瘦,相似的可以彷佛得之。然而汉口地方没有画得好的,因此他笃志学画,描神摄色。一年后得著了长康的妙诀朝夕都虔祷于观音大士像前,谓天下人多如恒河沙数,岂没有一二人和父母相似的吗?求菩萨神力,默使其前来而图之。乡人皆笑其愚痴。有人和他开玩笑的说,昨天见到有翁媪两人,提著竹筐,扶著拐杖,和你家父母实在相似。听说他们有事前往荆州襄阳去了,计算路程可以追赶得上。于是正斋屏息疾走,一日夜间能行二百余里,双脚都生了重茧,果然见到了翁媪二人。正斋便请他们两人一同回到家里写真,方写毕,则翁媪二人突然不见了。乡中父老看见了他所画的像,都道很肖正斋的父母,莫不交相惊异叹息,皆谓此为孝思所感应,可以通之于神明,否则何常有若是之灵异呢?(梦历襟著)

  ★清朝有一个孝妇刘氏,是湖北省处县的人。丈夫外出,婆婆在家得了噎病,医药不能治疗。于是刘氏割股和粥进奉婆婆,不料吃了就好。但十天后病复发作,刘氏又以股肉丸奉进,虽复痊愈,但是病仍每十余日经常发作。刘氏乃默祷观世音大士,愿以自己身体来代替婆婆的病。医师中有谓这种病不是凡尘药石所能医治,倘若能够得到人肝一片和在药里,病就可以根除了。刘氏深信之,即暗地潜藏著利刀刺破胁下,肝见数寸垂于身外,截断后于是晕仆不能起来,恍惚之间见到观音大士抚摸著她的身体说,儿啊!受苦你了。即以丸药敷上伤口处,于是方苏醒过来。当时烹煮肝汤进奉婆婆,从此之后病不复发。后来她的婆婆知道刘氏的举动,常常以手掌护著胁下屡次询问,她都不敢答复。有一天婆婆薄开来一看,创痕仍然宛在,不胜惊骇惶恐,问其真相,乃具以实告。婆婆失声大为恸哭著说,儿媳因为我病,以至于此,我心何忍。宣传于外,远近皆知,前来观看的人接踵而至,刘氏深深的藏匿不出来。族长陈清于当地李县长,欲检验查视。刘氏不许可的说,我因婆婆病势沉重.故此不惜于我的余生,并非是希求来表扬的,不必烦劳诘问过去的真伪。县令不尽肃然起敬。事被大使(比县长大指知府而言)听到了即奏请皇上为之旌表,时乾隆己亥年六月。(异谭可信录)

  ★清朝又有一位姓孙名叫复儒的妻室金氏,性情孝顺,是江苏省贰进县的人。公公乐善好施,金氏将其嫁奁的田地售卖供其费用。年在二十四岁时,丈夫疡亡,金氏矢志守节。公公重病,金氏亲侍汤药,衣带不解,六十昼夜不能安眠,病仍不愈,虔诚叩祷观音大士像前,割腹肉一脔,适值公公想食米团,于是以股肉煮汤和粉做成汤团,公公吃了五个即行安睡。当其醒寤时呼唤金氏,说,我不会死了!我方才见到白衣大士来,告诉我说,你的媳妇孝诚感天,增加你一纪寿命。不久病就好了,寿终七十七岁,恰符合一纪云云。(自求集)

  ★明朝绍兴地方有一位姓韩名叫弘儒的人。当他年在四十八岁时,他的妻室金氏在除夕夜梦见死去的婆婆对她说,你的丈夫于明年重九(九月九日)大限已到。金氏恐有伤丈夫的心,不敢言说,惟虔诚祈祷白衣大士像前,以求增加丈夫的寿命。次年春天,韩赴馆舍(教书的私塾)路过他的姊姊家,看见有几个年纪较大的婢女,便很从容的劝告他的姊姊,把她们都嫁出去。一个月之内,皆得以婚配。到了寒食节日后,往访一宦家子弟,看见茶几上放著很多的银钱,韩正色的对他说,你生在富贵家庭里,应当轻视钱财,树立道德,为何贪图一点小利,做这种刻薄的事情。兄只获得微薄的利益,而他人受著很大的损失;在他人只损了一点小利,在兄即损了大德,宦家子弟很爽快的拒绝,并发誓从此以后再不接受这种贿赂,端午节归家,路过一酒馆,看见某宦的仆人手中正拿著一件锦袍,讲息人命的讼事,百端把持,一语不合,即将锦袍扯毁,欲以激怒主人,韩随即往谒宦,详细述说其始末,并指天发誓,宦平素很佩服他的刚毅正直,当责备仆人而遣散之。七夕设宴款待宾客,座中有一位乡绅,自言清正,某亲戚冒势争座,某族人冒势讲讼,一一批判揭露,给与被害人,到官府惩罚,举座中的人,无一不赞叹。惟韩微笑著说,禁止冒势,固然是好事,然而亲族情谊,也不应伤害,何不好言相劝,详询是非曲直晓谕大义,而调解云,岂不两得其平,两全其美呢?时乡绅只得敛容称善。九月初间门生五人中试前来拜谒,韩对他们说:“各位贤契(对弟子称呼)已进了一层,宜当更修福德,以求上进,切勿轻言娶妾,而伤了夫妻之情,勿疏远亲戚故旧,致贫交之憾,勿多收买仆从,启生事之潮,勿过为奢侈浪费,开妄取之端。”大家都唯唯受教。那一夜他的妻室金氏,又梦见观音大士对他说,你的丈夫寿终在九月,以他近来劝戒良言,造福广

  大,所以增寿两纪。待韩重九归家果然无恙,其妻才对他讲述两次所做的梦,自是彼更加勉励为善,后来以明经达理作了县会,高年而终。(劝戒全书)

  ★明朝有位王文肃公名锡爵,别号荆石,是江苏省太仓县人,他虽然很显贵,但终身不二色,好行善事,梵宇(指庙宇而言)不论大小,均皆欣喜书写匾额,一律护持。他到了晚年,命令工人以金银汁绘大士像,并在像上亲手书写心经一篇,布施给人供奉,不计其数。其子缑山先生单名衡,中榜眼(状元下第二名),其孙名叫时敏,别号烟客翁,也笃奉佛教,增修世德。每年到天寒

  岁暮,他首先倡导平粜官米,兼煮粥施济贫民。并敦请瓶窖(地名)闻…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