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色法,以及如何辨识缘起,即是解说这种观智。
培育前面这两种观智之后,你必须依照每一种法个别的特征、作用、现状与近因[1],再度辨识所有名法、所有色法与缘起法的每一支,借着如此辨识而完成对它们的修行。这些无法以简短的方式来解释,所以,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细节,最好的方法是:在实际修行的时候学习它们。
现在,我要简要地解说其余的观智。
思惟智
第三种观智是思惟智(sammasana-bana),即以分组的方式觉照行法的智能。要培育这种观智,需要将行法分组──分成两组:名与色;或五组:五蕴;或十二组:十二处及十二缘起支;或十八组:十八界。然后需要觉照每一组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例如,佛陀在《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Sutta》中教导以正思惟来辨识五蕴:辨识一切色、受、想、行、识为「不是我」(anicca无常)、「不是我的」(dukkha苦)、「不是我自己」(anatta无我)。佛陀解释所谓的「一切」乃是包括:「过去、现在与未来;内与外;粗与细;劣与胜;远与近」。
首先你再次将定力提升到第四禅。如果你是纯观行者,只修行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那么你应提升定力,直到定力之光强盛明亮。然后从辨识六门中每一门的究竟色法开始。
将色法归类为一组,观察它的生起与消灭,接着知见它为无常。你必须一再重复、交替地照见内外色法的无常相。辨识外在的色法时,你必须由近而远,将觉照的范围逐渐扩大,直到遍及无边的宇宙。
接着依照相同的方法,观察众生因为色法的生灭而必须不断承受的痛苦,然后知见它为苦。
最后观察色法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体,然后知见它为无我。
你必须以同样的方法照见名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辨识六门的所有名法:这包括存在每一门心路过程(vithi)里每一心识剎那中的心与心所,以及发生于心路过程之间的有分心。你必须一再重复、交替地照见内外名法的三相。
观察六门的名色法之后,现在你必须先照见今世这一期生命中的色法及名法的三相,从最初的结生心到最后的死亡心。在此,同样地,你必须逐一地照见三相,不断重复修行。
照见今世的名色法之后,你必须也照见你曾经辨识的过去世及未来世。你必须逐一地照见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当中内在与外在所有名色法的三相,不断重复修行。
如此修行时,你将快速地培育起更高的观智,阶阶相续,直到证悟阿拉汉果。不然的话,你可以借着几种练习来提升你的观智。
四十种思惟法(Cattarisakara-anupassana)
第一种练习是知见过去、现在、未来的内外名色法无常、苦、无我的四十种思惟法。它们的巴利文名称都以「to」作为字尾,所以称它们为四十个「to」。
无常组有十种思惟法:
1.无常aniccato
2.毁palokato
3.动calato
4.坏pabhavguto
5.不恒addhuvato
6.变易法viparinamadhammato
7.不实asarakato
8.无有vibhavato
9.死法maranadhammato
10.有为savkhatato
苦组有二十五种思惟法:
1.苦dukkhato
2.病rogato
3.恶aghato
4.疮gandato
5.箭sallato
6.疾abadhato
7.祸upaddavato
8.怖畏bhayato
9.难itito
10.灾upasaggato
11.非保护所atanato
12.非避难所alenato
13.非归依处asaranato
14.杀戮者vadhakato
15.恶之根aghamulato
16.患adinavato
17.有漏sasavato
18.魔饵maramisato
19.生法jatidhammato
20.老法jaradhammato
21.病法byadhidhammato
22.愁法sokadhammato
23.悲法paridevadhammato
24.恼法upayasadhammato
25.杂染法samkilesikadhammato
无我组有五种思惟法:
1.无我anattato
2.空subbato
3.敌parato
4.无rittato
5.虚tucchato
运用这四十种思惟法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内外名色法时,有些人的观智提升到证悟阿拉汉果。
不然的话,你应该以「色七法」与「名七法」来照见名色法的三相。
色七法(Rupa-Sattaka)
色七法是:
一、照见这一期生命中,从投生到死亡之间的内外色法的三相。
二、照见这一期生命中不同时期的内外色法的三相。你应将这一期生命当作一百年,接着将它分成三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三十三年。然后借着观察每一时期的色法一生起即坏灭,而不会去到下个时期,如此来照见每一个时期的色法之三相。
接着,将这一期生命逐渐地分成更短的时期,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来照见。于是,你把这一百年的生命分成:十年为一期,总共十期;五年为一期,总共二十期;四年为一期,总共二十五期;三年为一期,总共三十三期;两年为一期,总共五十期;一年为一期,总共一百期;四个月为一期,总共三百期;两个月为一期,总共六百期;半个月为一期,总共两千四百期;一天分成两个时期;一天分成六个时期。在每一个情况里,观察每一时期的色法就在那一时期里消灭,不会去到下一个时期,因此是无常、苦、无我。
再进一步缩短每一时期的时间至身体每一个动作的期间,即:每一次向前走、向后退、向前看、向旁看、弯曲手足或伸直手足的时期。然后,将每一步分成六个时期:举起脚跟、提起脚尖、脚向前移、脚向下落、脚接触地、脚压于地。并且照见这一百年当中每一个时期的色法之三相。
三、照见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饥饿时与饱食时的食生色法之三相。
四、照见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热时与冷时的时节生色法之三相。
五、在眼、耳、鼻、舌、身与意六门中生起的业生色法之三相。观察每一门里的色法一生起即坏灭,而不会去到其它门。以此方法来照见色法的三相。
六、照见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快乐时与悲伤时的色法之三相。
七、照见非有情(无生命)的色法之三相。那即是没有六根任何一者的色法,如:铁、铜、不锈钢、金、银、珍珠、宝玉、螺贝、大理石、珊瑚、泥土、岩石、水泥、与植物。这类色法只存在外界。
上述即是色七法。
名七法(Arupa-Sattaka非色七法)
在修行名七法时,你应照见修行色七法的观禅心[2]的三相。这是指:在每一法里,你照见的对象是观禅心。你以随后生起的观禅心来照见它。名七法是:
一、整体地照见色七法中所有色法的三相,然后照见缘取色七法为对象的观禅心之三相。这是指你以观禅心照见色七法中所有色法为无常之后,接着也应照见该观禅心本身为无常、苦、无我。
对于照见色七法中所有色法为苦及无我的观禅心,也应以随后生起的观禅心照见它们的三相。
二、照见色七法每一法里的色法之三相,然后照见缘取每一组色法为对象的观禅心之三相。这是指你以观禅心照见色七法其中一法的色法为无常之后,接着也应照见该观禅心本身为无常、苦、无我。对于照见色七法每一法里的色法为苦及无我的观禅心,也应以随后生起的观禅心照见它们的三相。
三、再次照见色七法每一法里的色法之三相,然后连续四次以随后生起的观禅心照见之前生起的观禅心之三相。这是指当你以观禅心照见色七法中任何一法的色法为无常、苦、无我时,立刻照见那观禅心本身为无常、苦、无我。接着,以第三个观禅心照见第二个观禅心;以第四个观禅心照见第三个观禅心;以第五个观禅心照见第四个观禅心为无常、苦、无我。
四、这与第三法相似;差别在于:继续修行直到以第十一个观禅心照见第十个观禅心为无常、苦、无我。
五、特别针对去除邪见地照见名法的三相。照见缘取色七法的观禅心,同时增强无我的思惟,以便去除邪见──尤其是我见。
六、特别针对去除骄慢地照见名法的三相。照见缘取色七法的观禅心,同时增强无常的思惟,以便去除骄慢。
七、特别针对断除贪爱地照见名法的三相。照见缘取色七法的观禅心,同时增强苦的思惟,以便断除贪爱。
借着修行色七法与名七法,你将透彻地照见名色。
我已解说如何以分组的方法培育透视行法的观智;现在我要解说如何培育透视行法生灭的观智。
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
生灭随观智由两种观智构成:透视行法的因缘生灭(paccayato-udayabbaya)之观智,以及透视行法的剎那生灭(khanato-udayabbaya)之观智。行法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内在与外在的名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及十二缘起支。
照见因缘生灭应以之前我已经解释过的缘起第五法及第一法来修行。例如照见无明等过去世的五因如何造成今世五蕴生起;照见…
《止观禅修的指导与问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