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法语
一、弥陀本愿力(本愿)
1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 :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2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玄 义 分—
3若有众生,得生西方无量寿佛国者,
皆乘弥陀佛大愿等业力为增上缘。
—观念法门—
4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
—定 善 义—
5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观念法门—
6初不逢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
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
7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8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玄 义 分—
9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法 事 赞—
10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往生礼赞—
11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
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12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玄 义 分—
13直为弥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14三界火宅难居止 乘佛愿力往西方
15四十八愿殷懃唤 乘佛愿力往西方
—法 事 赞—
16佛与圣众身金色 光光相照心相知
相好庄严无殊异 皆是弥陀愿力成
17得免娑婆长劫难 特蒙知识释迦恩
种种思量巧方便 选得弥陀弘誓门
18不蒙弥陀弘誓力 何时何劫出娑婆
19一座华台未曾动 彻穷后际度众生
—般 舟 赞—
二、信弥陀本愿(信心)
1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
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散 善 义—
2深心即是真实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
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往生礼赞—
3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4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玄 义 分—
5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般 舟 赞—
6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往生礼赞—
7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
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
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
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总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8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
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
舍命以后,得生西方,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9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
—散 善 义—
10莫论弥陀摄不摄 意在专心回不回
但使回心决定向 临终华盖自来迎
11普劝有缘同行者 专心直入不须疑
12忽尔思量彼快乐 人人有分不须疑
─般 舟 赞─
13无问罪福时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法 事 赞—
三、称弥陀名号(称名)
1《观经》〈流通分〉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2善导大师《观经疏》释云: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3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散 善 义—
4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5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
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6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7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玄 义 分—
8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观念法门—
9若我成佛 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 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 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 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 必得往生
10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往生礼赞—
11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散 善 义—
12若佛在世,若佛灭后;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观念法门—
13云何名护念?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证诚此事,故名护念经。
—往生礼赞—
14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15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
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善。
—散 善 义—
16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17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定 善 义─
18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19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往生礼赞—
20如来出现于五浊 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 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 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 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21弘誓多门四十八 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 专心想佛佛知人
22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23无问罪福时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24世尊说法时终了 殷懃付嘱弥陀名
—法 事 赞—
25一切善业回生利 不如专念弥陀号
念念称名常忏悔 人能念佛佛还忆
26毕命为期专念佛 须臾命断佛迎将
27一切时中常续作 至死为期专复专
28万行具回皆得往 念佛一行最为尊
29普劝众生护三业 行住坐卧念弥陀
30普劝有缘常念佛 观音大势为同学
31若能念佛人中上 愿得同生诸佛家
32利剑即是弥陀号 一声称念罪皆除
33谤法阐提行十恶 回心念佛罪皆除
34念佛即是涅槃门
—般 舟 赞—
四、光摄念佛人(光摄)
1《小经》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2《观经》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3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往生礼赞—
4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观念法门—
5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定 善 义—
6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往生礼赞—
7相好弥多八万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 唯觅念佛往生人
8一一光明相续照 照觅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诸佛国 极乐安身实是精
—般 舟 赞—
9果得涅槃常住世 寿命延长难可量
千劫万劫恒沙劫 兆载永劫亦无央
一坐无移亦不动 彻穷后际放身光
灵仪相好真金色 巍巍独坐度众生
十方凡圣专心向 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
《善导大师法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