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葛荣居士简介▪P2

  ..续本文上一页教丛书编译组译

  

  我认识葛荣差不多四十年。当时他是一位很害羞及偏向于低调的年青人。他以前经常到访我们的家,并向我的丈夫征询意见去澄清某些佛法上的观点。他和我的两个当时还是十岁以下的孩子成为朋友。他说的故事生动有趣,同时有能吸引小孩们喜欢的态度。我的两个女儿越来越喜欢他。我看着葛荣在岁月中遂渐成熟及在修行上的发展直至他最终成为〝超凡人物〞。能见证这个过程令我感到既谦卑也荣幸。

  

  在三十七岁那年我成为一个寡妇。在那段危难及混乱的日子里,葛荣总在我身旁给予援助。面对任何事情他的表现永远是正如一位绅士般谦恭、和蔼及彬彬有礼。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刻,他永远在我身边。他从没有辜负我对他的信赖,这令我对他深感钦敬。

  

  在很多同事们的诧异之下,葛荣辞去图书馆管理员的职务而迁到Nilambe的禅修中心居住。他的朋友们对这轻率的决定感到失望,因为这意味着他会失去得到一笔退休金的机会。虽然没有任何财政上的保障,葛荣踏出了那勇敢的一步。他便是那种在每一刻也活在当下,对物质的保障不感兴趣的人。

  

  在移居Nilambe之前,葛荣在图书馆给同事设了一个告别会。当时我表示愿意将雪糕放在我的冰箱及在到时送去。后来我发觉在那段时间我不能用我的汽车,所以须要早些送去。不能遵守诺言令我颇难过。后来我见到他的时候,我问他的客人如何处理那些雪糕时,他笑着说:“一切很顺利。客人们用匙羹去喝光了雪糕。”他有令人惊叹的幽默感,他懂得适度地运用这质素去抵消别人的负面感受。

  

  几年前,在德国乘火车的时侯,葛荣遗失了他的护照及全部旅行证件。他被困在一个陌生国家的火车站内。我问他当时他有甚么感想。在惯常稍长的停顿及沉思后,他说:“我在想,人能够偷去你所有的物质财产,但他们不能够偷去你的心。”这个答复引起我万分兴趣,所以我问他当时他有甚么感受。他说他当时觉得平静及安详。

  

  源自于我个人经验的判断,我问葛荣他会不会有时希望可以独自留在家里。我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他无论何时总是在马不停蹄地去迎合别人的要求。我感到他是在被烦扰。他的回答是:任何时候他所身处的地方,那地方便是家。他给我解释无界限这个见解。他说当人有〝家内〞及〝家外〞这样的想法时,他们在家及甚么不是家之间制造了一个界限。同样地他们在我的种族及其他的种族,我的宗教及其他的宗教,我的国家及其他的国家等等之间建立界限。当心没有界限的时候那便没有问题。

  

  再伸展无界限这个见解,葛荣谈及无界限的爱,崇高的德行,慈爱心。我们在四周所见的通常是有界限的爱,即是对子女,配偶,朋友,国家等等的爱。慈爱心是一视同仁地爱所有众生,没有界限。

  

  有一次我问葛荣,为甚么慈爱心的修习是由对自己开始的,但佛陀所教导的核心却是无我。他的解释令我惊讶但说服了我。他说:“只当你有某些东西时你才能给别人这些东西。如果你心内有爱,你便能给别人爱;如果你憎恨自己,你便只能憎恨别人。学习培育内在的爱,如实地接受自己,原谅自己,不要对自己太苛刻,要善待自己。如果你能这样对待自己,你便能也这样地对待别人。因此,慈爱心的修习须由对自己开始。”

  

  有一次我生了病而且痛得很厉害。很多朋友到来慰问我。出自于对我的关心,他们善意地提议各种各样的方法去令我的病复元。有些说是因为我的星运很差,有些说是因为邪眼,有些说我着了魔所以我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另外一些说是因为我的恶业所以我需要做些功德。我的基督教朋友说上帝在考验我,或因为我以往的罪恶在惩罚我,所以我应该祈祷及请求宽恕。当葛荣探访我的时候,他说:“与痛楚同在,和它交个朋友,给它空间,不要让心卷入身体上的痛楚。让它是〝那痛楚〞而不是〝我的痛楚〞,那样你会觉得它是可以忍受的。”我听从他的意见,这方法有效而那痛楚确是可忍受的。

  

  有段时期,我们有一位在社会上备受崇高尊敬的亲密朋友,但他没公开的不道德行为令我无比震惊。这令我难于接受。当我和葛荣讨论这个问题时,他告诉我这不是他(那位朋友)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是因为在我的心里为别人建立了一个形象,认为别人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这令我觉得别人的行为表现应按照我的预期。当我的预期没有被实现时,我便会失望及不开心。“这便是问题的所在处,是你给自己制造了问题。想象他也是受人类弱点的支配,就正如你自己一样。原谅他及忘了这事。”这便是葛荣对这件事的劝告。他也常常告诉我:“不要对自己那么认真,学习去取笑自己。”

  

  葛荣从不谈及自己也不谈论别人。他总是关心别人。譬喻来说,当任何人有需要的时候,他总是在那里让你可伏在他的肩膊哭一场。他聆听过很多人的告悔及私隐,但他从未有使人失望。他解决冲突的方法总令我深感兴趣。他说得很少但他的身体言语解决了大多数问题。他从没戴老花眼镜,身边从不带纸或笔,也从没有一张记下要做的事的清单;然而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他的脑子记下所有的事情。

  

  在参与集体讨论时葛荣从不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会听、观察及偶然会微笑。令我惊讶的是他能够保持沉默,而不去表露他自己的意见;不像我,觉得必须要把我的想法说出来才可以。

  

  我很高兴及感恩有机会认识葛荣,一个法的化身。他依法而活,教导的便是他所行持的;行持的便是他所教导的。他的生活方式是没有内在及外在之分。他正是如别人所理解他一样,他是透明的。

  

  我们对葛荣表示敬意的最好方式,就是铭记他的优秀质素,并仿效他的榜样,另再树立一个榜样给别人。

  

  

《葛荣居士简介》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