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方能消宿业▪P2

  ..续本文上一页是梦中的蜈蚣吧!

  一个多钟头之后,马桶内又出现另一只更大(约十五公分)的蜈蚣,真是不可思议!

  就在我恭请西方三圣像的当天,竟真的出现两只大蜈蚣!

  之后,我每天早晚功课不断,到十月十七,刚好四十九天,功德圆满,我的体力也完全恢复了。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这个故事是当事人亲笔写下来的。《心经》有句经文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物质。物质是我们眼睛看得到,手摸得到,甚至耳朵听得到的东西。空是无形的,是一种能量。物质跟能量,有形跟无形,其实是同时存在,是一体的,没办法分割。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物质科学上也有一句话说「质能互换」,「质」就是物质,就是看得到,有形体、大小,甚至有颜色;「能」就是能量,物质一定包含它的能量,有能量也会显现为有形的物质,所以说「质」「能」互换。

  而且这个物质是各种因缘所和合的,但是因缘不可能永远不变,永远存在,他时时刻刻在变化中,所以到最后也会消失。虽然消失,并不是完全断灭,是有形转为无形,由物质转为能量,因缘一到,又从无形的能量转为有行的物质。

  这就证明经典中所说的色跟空,空跟色,物质界跟精神界其实是一体的,虽然随着时间变化,但是并没有消失。

  就像这位莲友梦到蜈蚣,梦醒时梦中的一切都没有了,不管你梦见什么,是苦还是乐,醒来的时候都不见了。不过很奇特,她梦中所见,竟能够在生活中显现为有形的物质,这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因为她念佛,所以化解了蜈蚣跟她的业。

  对治业障病 唯有功德药

  这个蜈蚣应该就是她过去世的冤家债主,她曾经伤害过牠或亏欠牠,因缘到了就要来报复,若没有功德化解或超度,牠是不可能离开的。

  再说这位莲友,她如果没念佛,不知最后会有什么悲惨的下场。她得的是业障病,唯有功德的药才能对治,否则不管花多少钱,换多少高明医生,也不会有效果,因为没有对症。

  论我们生生世世以来,所造杀蜈蚣、毒蛇、种种猛兽的业,冤家债主的业,非常之多,因为我们愚痴,不懂得吃素、护生,从小到大,不知害死多少蚂蚁、蚊虫,甚至害死老鼠、蛇,不论是小昆虫还是大动物,一世所结的冤就很多,何况累世所造的杀业,就更不能计数了。

  专念弥陀 具足万善

  如果靠我们行善积德,想要来化解、偿还这种业,是绝对不可能的;靠自己修持佛法的功德来化解偿还,也不可能。那要怎么办?就是靠「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具足所有的善行功德,而且多到不可思议、无量无边。我们只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生生世世的业障都能够偿还,转重报为轻报,转未来报为现世报,甚至完全化解。

  佛号有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大愿力、大功德在里面,所以这句佛号不只是一个声音,或几个白纸黑字而已。这句佛号是活灵灵、活跳跳,有佛的眼睛、耳朵、心肝,所以我们念这句佛号,阿弥陀佛实时就会听到,应声而现,保护我们,增加我们的功德,消除我们的业障。

  念佛要像善导大师所说的「念念不舍」,不管什么时间、地点,或正在做什么事,都要念佛,念一句有一句的功德,决不会白费。念佛不但不必费精神,也不需要花特别的时间。如果起心动念都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妄想杂念会减少,烦恼也会减轻,身心自然就会轻安,身心轻安,身体就比较没有病苦或忧愁。所以念佛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为鼠说法 皈依念佛

  论念佛跟动物的关系,以下我再举一个实例。

  我的故乡在台南,父母在那里留有一栋三层楼的房子,屋龄三十多年,很久都没有人住,直到去年才租给人开眼镜行。店老板心肠很好,我的眼镜都是他免费配给我的。有次我回南部,特别过去看一下,店老板就跟我说,房子里有老鼠,已经抓到两只,不过不敢害牠,都放到水沟让牠逃生去了。

  我就跟他说,你把牠从水沟放走,牠还是会跑到别家,一样会被人害死。所以最好把牠带到郊外放生,为牠念佛消除业障,就算没往生极乐世界,也希望牠能够脱离三恶道。

  听到我这样说,店老板表示此后要照着做,不过他说,厨房的小铁笼还关了一只老鼠。我立刻到厨房,为这只老鼠做开示、皈依、念佛。老鼠听到脚步声,一开始很惊慌,在笼子里跑来跑去,等到我靠近,老鼠就趴在笼子另一边,听我为牠开示、做皈依,然后念佛。念完佛要离开的时候,这只老鼠变得很安静,不惊慌了,而且转过脸向着我,显现出一种温和跟感谢的神情。

  隔天下午,店老板特别打电话给我说:「师父啊!你昨晚到底跟那只老鼠讲什么话,为什么牠被我放出笼子的时候,不像一般老鼠那样慌张地逃窜离开,而是平静地走到笼子外面看一下,再静静的离开。」我说只不过跟牠讲几句佛法,然后为牠皈依、念佛而已。

  你们以后如果抓到老鼠,也可以这样做,而且多多为牠念佛。老鼠一样有灵性,牠会感受到你的诚心、爱心,体会你讲的话。

  一切众生 悉有佛性

  所以,我们如果了解这些道理,听到这些故事之后,就会有一种启发,知道众生都有灵性,跟我们都一样,只因为业报使牠必须投胎为野兽,我们人类的福报用尽时,也会再去投胎做野兽。

  论我们今生的业,是生生世世所带来的,一旦失去人身,就会堕入三恶道,不是地狱,就是饿鬼或畜生。

  所以善导大师为我们开示说: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我们都有这个业在,所以要互相体贴、照顾,彼此包容,就是藉缘来消除这个业,「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宇宙万物其实是一体的,所谓一体,就是说没有物我的相对,万物的灵性跟我们没有差别,其本性也是佛性,跟我们佛性的本性一体,没有两样。

  学佛人应有的观念

  一切众生生生世世以来,都互相做过父母,做过子女,甚至做过夫妻、六亲眷属。所以,不要把对方认为只是活物、动物,跟我们没有关系。要把他当作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兄弟、子女、六亲眷属。我们学佛就要有这样的体会,而且要抱着这样的佛心来看待对方。

  学佛的人如果有这种观念,就是真正的学佛。这样人跟人相处,就不会有不平、不满、比较、计较、嫉妒、瞋恨。如果不学佛,不了解这个道理,分别心就会非常重,认为这是「我」,这是「我的亲人」,这是「我的东西」;你是「你」,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因此有种种比较、计较、不平、不满、嫉妒、瞋恨的心产生,这样就会造无量无边的业。

  学我们这个法门的人,更加要有这种体悟,就是说我们的爱心有多少,就表示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爱心有多少;我们对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慈悲爱心体会愈深,自然对其他的人的爱心就会愈深,这是一种很正常、很自然的逻辑现象。

  「信机」与「信法」

  我们这个法门,就是一方面体会自己业障深重,没有能力修行,没有能力了脱三界六道轮回,必须领受阿弥陀佛爱心的救度,就是──「信机」跟「信法」。

  信机,「机」就是自己,体悟、相信自己是罪业深重、恶性强盛的人。如此他的心就会柔软、谦卑下来,凡事不会贡高我慢,不会去计较、批评、争夺。真正学佛的人,很容易体悟这个道理。因为学佛的人,若以法镜来照自己,就会原形毕露,显现自己的本来面目,那时候,我们连看都不敢看,会非常的惭愧,感觉非常的丢脸,这就是对机的深信。

  对法的深信,就是对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的救度的深信。阿弥陀佛对我们是绝对的包容、彻底的原谅,把我们当成他的独子,没有任何条件、差别,彻彻底底,毫无的保留的来爱我们、护我们、救我们。

  体佛爱心 忏自业障

  若是体会到阿弥陀佛这种爱心的时候,自然我们对待他人就会不同,就会有那种氛围。甚么样的气氛呢?就会包容、体谅、爱护对方;不计较,乃至瞋恨、嫉妒对方。因为阿弥陀佛的爱心如果真正触动我们的心,自然会使我们显现出那种言语跟行为。

  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我们能够体会多少,自然就会做出多少。当然阿弥陀佛是佛,祂的爱心是清净的,祂的真心是彻底的,悲心是无穷尽的;而我们凡夫,有烦恼、贪瞋痴、差别心,有种种执着,既不可能彻底体会领悟阿弥陀佛的爱心,也不可能有那种清净真诚的心,来显现阿弥陀佛的慈悲。

  不过,阿弥陀佛的爱心深广如同大海,我们虽不可能将大海一饮而尽,但总是尽量领纳。就是说只怕我们没有机缘见识这个大海,一旦遇到阿弥陀佛爱心的大海,喝到阿弥陀佛爱心的大海水,自然就有那个氛围流露出来。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能够让我们好好来体会阿弥陀佛的爱心,忏悔自己的业障。我们的心性、气质、容貌将因而改变,跟人的相处互动会有很好的改变,命运也会跟着改变。

  说到这里,诸位莲友有什么疑问吗?

  莲友:阿弥陀佛!我妈妈大约在二十年前往生,家里有请西方三圣像来拜拜,但是那时不晓得念南无阿弥陀佛。我母亲往生前是突然接受脑筋手术,住在亚东医院第四天就移到加护病房,往生那天凌晨我梦到全家在客厅吃喜饼,大家都很高兴。九点多的时候,弟媳打电话告诉我妈妈往生了。那时我不了解阿弥陀佛,但心想她应该往生善道。请问我妈妈有没有去极乐世界?我只知道很欢喜,不然我爸爸在她往生前一直烦她,妈妈当时很痛苦,两个弟弟又不去工作,爸爸好像疯了一样,说身上有蜘蛛,有师父要我们去八卦山放生,说那是他前世欠人的,后来我爸爸好了。现在听经之后才知道我妈妈算是欠人的,这世还了,但不知到底有没有去极乐世界?当时师父没有叫我们念佛,所以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念佛?

  答:有没有往生,我们是凡夫,没有神通,也不知道。

  有往生没往生通常要依两种现象:

  一是如果活着的时候愿生极乐世界,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种心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样不管他是怎么死,都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如是因如是果。

  还有一种就是,我们不知道他平生有没有念佛,有没有真的愿生极乐世界,但临终有人为他开示、助念,有看到莲花及阿弥陀佛出现,也看到他坐上莲花,这样就证明他往生极乐世界。

  也就是说,或者平生之时他有愿生、念佛的真心;或者是临终时有瑞相,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他有跟阿弥陀佛去,这样就肯定他往生极乐世界。

  当然如果经过助念,他的面貌变得温和,甚至面相庄严圆满,身体也很柔软,还闻到香味,这都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他已往生(当然,也不能肯定他没往生)。所以,确定往生与否,要看阿弥陀佛是否出现?他有没有跟随阿弥陀佛去。

  不过若经过助念,就算当下没有往生,也能保证不堕落三恶道,而且经过几世之后,也会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说,既然跟阿弥陀佛结了缘,阿弥陀佛不可能舍弃他,一世、二世、几世之后,阿弥陀佛也会引导他,使他念佛,使他愿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这个愿是在第几愿呢?在第二十愿。所以说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三个愿,就是「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

  第十八愿、十九愿,叫做「当机愿」。当机就是对机,就是今生今世能够解脱的。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往生愿」,完全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法尔自然往生极乐;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愿」,也叫「来迎引接愿」,得靠自己的力量修诸功德,发愿回向,蒙佛接引往生。这两愿都是当生往生。

  第二十愿名为「三生果遂愿」,也叫「系念定生愿」、「植诸德本愿」,就是听过这一句佛号的功德,听过极乐世界的庄严,也念佛想要往生,但是心不真切、不彻底,所以那一世并没有往生。虽然没往生,但已经结了缘,所以再经过几世,也能够往生。

  就好像一条鱼,已经吞了鱼钩,或已在鱼网里面,这只鱼在水里面就不会待久了,终将被人拉上来。我们既然跟阿弥陀佛结这个缘,那么我们在娑婆世界、六道轮回也不会久,几世之后,就会让阿弥陀佛的誓愿力量拉到极乐世界。所以学佛,尤其是跟阿弥陀佛结这个缘,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以后这种场合,是以比较轻松、活泼的方式进行,而且也不只是我讲,希望在座各位也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心境、体会,大家一起分享心得。

  今天就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讲于2006年10月21日 )

  

《念佛方能消宿业》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