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佛教之学习与修行▪P2

  ..续本文上一页蚌寺学制记载:因明两年、般若六年、中观两年、俱舍两年、律学两年以上,总计十四年以上的学习,属较长时间的学制。

  

  但祥木漾(1728-1791)制定塔尔寺的学制内记载:因明两年、般若四年、中观两年、俱舍两年、律学两年,计为十二年。

  

  因明的学习过去都依印度学者的著作,现今除《释量论》依藏地外,余仍如以往。般若为《现观庄严论》,中观为《入中观论》和《中观根本论》、《中观理聚五论》,俱舍为《俱舍论》,戒律为《律经根本律》。

  

  每日共修的功课为齐诵《现观庄严论》和《入中观论》,讲或辩经前一定念诵一至三遍《般若心经》、《大白伞盖佛母》、《度母赞》三至二十一遍、《宗喀巴大师赞》、《释迦牟尼佛赞》、《二庄严六圣士赞》、狮面空行母咒语、长寿佛咒语、弥勒净土祈愿文、教法兴盛祈愿文等各一遍,再进行辩论。虽然不是每次都需念诵所有的这些,但《般若心经》必然念诵。

  

  辩论时间通常为早上和下午,三月十八日、八月十九和二十九日、十一月十八日、十二月十八日这五天整晚都需辩论。

  

  萨迦派

  

  萨迦派的学习与格鲁派大底相同,唯辩论时间较少。

  

  宁玛巴

  

  宁玛巴(红派)为九年制,以现今贝诺法王南印度南卓林的学制记载:第一年《三律论》、《入菩萨行论》,第二年《中观论》、《入智论》,第三年《入中观论》、《中观四百颂》,第四年《俱舍论》、部份《释量论》,第五年《宝性论》、《经庄严论》、部份《释量论》,第六年《现观庄严论》、部份《释量论》,如此六年阶段性的经部学习圆满。

  

  第七年部份《律经根本律》、《大意集经》、《大幻化网经》、《功德宝藏论》,第八年部份《律经根本律》、《口诀宝鬘论》、《如意宝藏论》、《大幻化网》,第九年《心性休息论》、《八大如来续》、《生起次第》、《大圆满三解脱论》,此三年为显密双学,以上课程学习完毕即佛学院毕业。

  

  噶举巴

  

  噶举巴(白教)以前无佛学院,只有修院,达赖喇嘛五世曾说:「噶举派有很好的修院制度却没有学院,而自竹钦贝玛噶波开始学习世俗的文学,过去殊胜的禅修法快成为泡沫。」但现今的噶举有与红派学习相似的九年学制。

  

  四、略述修院

  

  修院的创始如前提到,始自布达拉宫的松赞甘布王。后来噶当教授派的祖师们各自建立闭关修院,宏扬噶当教法直至宗喀巴大师开始的新噶当派(即格鲁派),几乎在西藏每座圣山和村落都有禅修院,新噶当派成立以来,没有较具规模的禅修院,但有专修施身法和终生持守八关斋戒的寺院,此两种也可说是不同性质的修院。

  

  各派比较具代表性的修行方法,在此简略而说如下。

  

  宁玛派

  

  莲师大传第九十三章提到:「心依上师持教法,三年时间行闭关。」依据此段教言,宁玛派非常重视三年三个月的闭关,从古至今一直流传,其中最普遍的修持方法:

  

  第一年先观人生难得、诸法无常、轮回诸苦、业力因果,此四反感法,每部分思维时间短至七天,长至一个月不等;皈依十万,发心四十二天,金刚萨埵、供曼达拉、上师瑜伽各十万遍。

  

  第二年修本尊,配合生起次第的观修。

  

  第三年修空行母法门及圆满次第。

  

  最后三个月观修大圆满,剩下三天修荟供回向。

  

  远传金刚桥传承则是:无常观修六个月、发心六个月,其余无定数直到相应为止,其它如多札派的供曼达拉二十万遍等等…。

  

  以一座修持的顺序而言,依据莲师大传壹百零三章:上座时观无常、皈依、发心、上师祈请、正行、祈愿、回向,座与座间须做上供下施等利生之事。

  

  日修功课,依才旺诺布的《常修瑜伽入解脱道》和《金刚鬘》两种教言,提到简略四座修持和六时实修:

  

  凌晨起觉醒瑜伽后,皈依发心、上师瑜伽、诵三律戒条一遍,金刚萨埵108遍为忏悔;早上修本尊并静坐;中午共通十种法行任选几种而行,下午修上师瑜伽自受灌顶并修幻身;傍晚修护法、烟供布施、修金刚颂而静坐;晚上修空行法门、施身法、练气脉明点;睡前修光明瑜伽而入定。每座前修上师瑜伽和简略颂戒,座后祈愿回向。

  

  觉囊派

  

  三年三个月闭关,入关首日,金刚上师给予教言及前行仪轨口传、关房上师宣布规矩。

  

  次日起,念诵皈依文、小礼拜十万拜,次发菩提心二十一天,接修嘿

  嘎金刚萨埵十万遍、曼达拉十万遍、入密而作时轮金刚特殊灌顶(灌顶阶段依寺院有异),上师瑜伽二十一天(此依觉囊色寺院传规,唱诵多罗纳塔及多伯 巴上师瑜伽。)

  

  俱生时轮金刚根本咒百万遍(依色寺院传规,于此时行时轮金刚灌顶。)身口意三静虑修练四十九天(色寺院传规为七十天),修持时轮金刚六支加行,上幻轮练习一百零八天(于所缘境上进行收摄、禅定、运气、持风),大部份寺院于此后休息两个月入世考验自己的修持,(而依色寺院传规不休息而修持施身法一百零八天)。

  

  再次,上师概要的为闭关者作六支加行上课,短时间内对以上已修练过的再行复习,其后开始修练下幻轮(随念和三摩地)一百零八天、颇瓦法七天,行九尊时轮金刚荟供一或三天,上师给予教言,修持护法酬谢,色寺院传规此时会作多伯巴大师的上师瑜伽法千供。

  

  日修主要的功课如前面已述,早课结束,供一百零八遍朵玛、黑财神水供;晨座结束,念诵上师瑜伽法供养文;昏座结束,修持护法、金刚力、红棒玛哈嘎拉等;夜座结束,修持眠寐瑜伽中入睡,色寺院传规于此时修持施身法、眠寐瑜伽中入睡。

  

  噶举派

  

  除了主修的那洛六法和尼古六法修持六月至一年外,其余与宁玛派大同小异。

  

  萨迦派

  

  噶阿旺勒巴(1864─1941)的传记记载:大礼拜一百万、观无常十三个月、皈依两百五十万、发心直至世俗菩提心生起为止!曼达拉长轨十万、金刚萨埵一百八十万、供油灯十万五千盏、水供八十万、喜金刚持颂七个月、圆满火供多次,总共花了十五年六个月!但如此漫长时间修持在萨迦派是非常稀少的。

  

  一般萨迦派的修持,观无常没有一定时间外其余皆是十万遍,喜金刚七个月,算是初级的闭关圆满。虽然闭关时间不如噶举、宁玛长,然每日功课却是诸派中最多的,每天必须修喜金刚道位或道时四座和诸多本尊。

  

  格鲁派

  

  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同时,修无常发菩提心等前行法而数目不定,皈依、供曼达、大礼拜各十万,再修三至六个月的本尊直到咒数圆满。

  

  依据贡唐丹贝仲美(1762-1823)的《终生修持书》的日修功课来说:须配合皈依发心、思维四反感法等…思维整部《菩提道次第广论》、颂三律戒条各一遍、颂三十五佛经并大礼拜作忏、再供水、供曼达拉、自授菩萨密乘戒、颂上师瑜珈并禅座观空、做水食子;下午修大威德金刚等本尊、颂经回向、做三至七个擦擦、转经轮及绕塔;晚上再颂三律戒条一遍,如有违犯须特别做忏悔、睡前修梦瑜伽或发将来行善之善愿。

  

  五、修、学二院今昔相较

  

  学院部份: 1. 过去为政府支持,现今自立自足。

  

  2. 过去犯规即罚,现今不能重罚。

  

  3. 过去七岁入寺,现今(藏区)年满十八岁才能进入。

  

  4. 过去师资充裕,现今各寺普遍不足。

  

  5. 过去专研佛法,现今印度地区参杂世间文学(社会、历史、语言、外文等。)

  

  贡唐丹贝仲美说:「若欲专研共通声韵学、医学、历算等,是为成佛的障碍,这是本末倒置。」因此过去佛学院未毕业就不能学习这些项目,现今却成学院必修之课。

  

  6. 过去学院毕业是光荣不易的,于今社会无特别推崇。

  

  7. 过去学院毕业具一定的地位,现今学历不被承认。

  

  修院部份: 1. 过去无人深山都是修行之地,现今却为政府管制或成为热门的观光地区,想找到合适的修行场所也难。

  

  2. 过去沿门托钵无碍,现今大陆政府管制严谨。

  

  3. 过去可任意寻师参学,现有国籍限制、需要旅行证件。

  

  4. 过去不蓄明日粮,现今无物资条件长时间的修行即难。

  

  5. 过去师徒时间充裕,现今各个忙碌匆促。

  

  6. 过去依师九年,现今数月都难。

  

  7. 过去未得师允不出关,现今时间一到即出关。

  

  六、修、学二院的利益

  

  学习佛法的人,对佛教的历史背景和显密的教理,如果没有大概的了解,以对佛经内提到的功德生起贪念或好奇心而学习佛法,在不见功德或得不到自己贪求的,很容易退转信心,如此学习经论是维持佛法的主因、也不会变成迷信。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找到一些解决的方法;迷惑不知所措的时候,会出现明灯;面临痛苦的时候,仍有温馨的一面;绝望无助的时候,总还有能依靠的怙主;造了重罪,畏惧恐怖的时候,还有原谅自己、净业的方法;亲友远离、家破人亡、倾家荡产等无常出现时,还能为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人生中,必然会遇到痛苦或快乐,此时需要的是佛学知识,精神的指挥依靠长期依止善知识和学习经论、深入经藏而得,要成为自他精神的导师,入佛学院研习为妙道。

  

  但只有学习经论是不够的,一定要经过实修验证佛法的殊胜处,可见一些经过学院洗礼,知道佛法的名词法相、没有经过修持实际体验功德的人,学院毕业后,反而不信佛法,知佛谤佛、成为佛教的油子。

  

  莲花生大士说:「众生虽本具佛性,唯经修行乃成佛。金矿虽饱含金质,经冶炼乃成真金。」

  

  前噶当派的祖师说:「有食非足,食受方饱。有法非足,修即解脱。」佛经的殊胜处定需经由修行乃得真显,因此长时间深入闻思修练,否则烦恼的猛火现前,外相庄严善良的苗芽、知识的花朵剎那间枯萎焚烧无存。

  

  各种境界的考验,逆境的折磨、顺缘的虚捧,八风的魔军包围时,定力的城堡无力抵挡,消灭魔军的智慧剑卡在藏经阁,也徒然无助了。

  

  佛法是殊胜的,用说的很容易,没有亲自真实体验佛法的殊胜,就如噶当派祖师说的:「就如鹦鹉学人说话般,有口无心、不得法意而无法解脱。」

  

  长期修练佛法,自心安定,定中生慧,面对种种世间法的处理、学习游刃有余,面对种种险境无惧安然,佛法的共与不共通一切成就依定乃得,除了佛法的一些知识和利生行为外,其余的佛法功德必须依靠定力,因此进入修院,心法相融,可贵难得,直如世亲菩萨所提到释迦牟尼佛的教、证二法,缺一不可。

  

  肆、修、学如何取得平衡

  

  过去的圣者闻思修合一,就读学院就是修、进修院也是学,不需特别再去平衡。西藏的学院,在每日的早晚课和特别的节日都会修行,也会在具有经验的导师座下学习有关修心的法门。

  

  修院里有固定的上课,座与座间有相对、必然参考的经论,若依照传统学院和修院的方法,不会堕落于任一方。

  

  但后续如格鲁派学院学习的时间和课目很多,实修的时间不足。以噶举派而言,自称为修持的传承,确实修行的时间很长,平均而言,佛学的知识较为不足。

  

  在僧众的学院和修院,维持过去传统的修学方法,能达到平衡。就在家居士来说,长期依次第闻习经论,并且每天与每年安排固定的时间修行,会达到平衡。

  

  以现今的佛学会,短时间内要学习很多,只能粗浅的认识而无法深入的了解佛法、安然的感受修行的利益,如此要就修行的部份特别加强,否则会如佛学院毕业生不信佛法、成为佛教油子的可能。

  

  末法时期,以各种压力而引生的种种精神的病如忧郁症、躁郁症、自杀等,佛法及实修是治愈的良药,但若不知如何使用此良药,也无法药到病除,因此遇到具修持传法的上师是非常重要,就像欧洲部份学佛的人,因为难解的痛苦参访五十多个道场和导师,无法摆脱痛苦,最后经由具经验导师一、二句的指点迷津,离开痛苦。现在忙碌的社会内需要如莲师、密勒日巴和前噶当派教师简单易修直击要处的法门,最为合适。

  

  伍、未来的趋向

  

  不论是显乘或密乘在僧团的教育、佛法的推广,都不是那么乐观,虽然佛法是现今末法时期的众生最需要的,但也很难落实在人们的心中,原因如:

  

  一、 以藏传佛教而言,传教的转世活佛们,忙碌的为了兴建寺院和维持开销而募款,无法长时间的学习。

  

  二、 现今大部份寺院已都位于城市边缘,与闲杂人等接触频繁。

  

  三、 浪费很多时间在为了方便而发明的电话、电脑、电视等,这些都成为不方便和束缚的铁链,严重的影响了闻思修的时间。

  

  四、 特别是现今贯穿藏区的青藏铁路,佛教的中心逐渐变质成为商业中心,与外地人士的接触日益增加,生活物资越来越发达,心灵的修行就越堕落,佛教传统的法规每况愈下。

  

  五、 藏区的青年种族意识高张,反向的拥护原来的宗教苯教,人数逐渐增多。

  

  六、 学习佛法的年龄越来越老年化,后无来者,将面临断绝法脉的危机。

  

  七、 僧团虽有规矩,若不能处罚,僧人即无视于规矩;戒律于生活中无任何利益的时候,僧众放弃寺庙、舍弃戒律的机会也是大增,各寺僧众的数目,五、六年来明显下降,但欧美在家居士的人数却日益增加,佛教的未来是否维系于在家居士间,都很难料。

  

  但是不用怕,未来百年之内,传统的佛法或多或少仍存在。以现今情况看来,另外一个改造的藏传佛教会流传于中国、欧、美和世界各地,而失去佛法见地、只存慈善行为的另一种佛教形态也将留存于未来。

  

  于此整个佛教界面临危机之际,不是将佛教分为北传、南传、藏传的时候,以三宝为皈依处、四印为原则的所有佛教徒,互相尊重和团结推广释迦教法,创造一个具有慈悲和智慧的福田,维持整个法教是大家的责任。谨祈佛法常驻、*轮常转。

  

  

《藏传佛教之学习与修行》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莫说欺诳之是非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