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十七道品讲义:四念处篇▪P5

  ..续本文上一页能而缺乏空气也不能拉坯。总之,一切物质若将四大分离,则什么东西都不能完成了。

  人也是一样,必须四大调和,人若四大调和则少病少恼身体健康;宇宙若四大调和则风平浪静,四季调和则人在天地之间,能过着安和乐利的生活。若四大不调和,就会造成不测的灾难,因此四大调和是非常重要的。

  善恶唯一心所造

  四大的调和与否,是受无形的法则所主宰的,这是什么法呢?是“心法”--人的心理。

  佛陀、孔子……等圣贤都有相同的说法。孔子说:“择不处仁,焉得智?”一个人若不懂得选择仁德淳厚的环境住居,必定是个没有智慧的人,因为唯有居处在仁德淳厚的环境,才能安居乐业,平和快乐。

  有人跟我说:“师父,我非常向往静思精舍的生活,能在精舍理生活是我一生最大的期望!我看见大家虽然工作得非常辛苦,但是心中却都很欢喜。”这就是心法,在精舍里的人,不论是义务性或职务所在,甚至是修行的人,都是抱持相同的心态与目标,都是以欢喜心而来的,所以能欢欢喜喜地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心中却很快乐。大家若能欢喜快乐,团体就会非常和睦。

  从一个小团体推广到一个大团体也是一样。佛陀说,世间会发生灾害、变动及破坏现象,都是众生的心业所造,也就是众生的共业。众生若有较多的善念,就称为“善业共聚”;众生心中的善念若减弱,就会增加恶念,恶念一增加,社会作恶就多,“恶业共聚”,感引天灾祸乱,并且灾害丛生,这就是佛陀所谓的“众生共业”。

  佛陀出现于世,就是为了要救济世间,而救世必须先救心,也就是所谓的端正人心,使人心存善念。人心至善,则世界和祥。若能亲近仁人善士,就会了解“善”之所以为美的感人之处。

  回去以后,赶快回来

  例如有一次,我实在深受王老师的感动。王老师随着他的老师吴教授来这里教导我们学手拉坯,我相信他当初要来此地时,一定不了解我们这个团体的情形,只是因为师生之情而应吴教授的邀约而来。他每天尽心尽力,辛勤地教导我们,在他要回去之前,来慈院向我辞行。当时,我与杜院长、王副院长正好在慈济部,他前来跟我辞行说:“师父,我今天晚上要暂时回家一趟,我在这里拜别师父。”我就对他说:“回去以后,你要赶快再回来!”他听了这句话之后就掉下眼泪、哭出声音,在我面前顶礼三拜。

  当时,我被这一幕景象所感动,因为他的内心已经感受良深,很可能是几天以来大家相处在一起,他已体会到精舍为什么要工作?如何生活?以及种种救资善业的推动情形。他要回去时,我叫他有空就赶快回来,他人概因为这句话触动了心弦,悲心溢于肺腑而声泪俱下,所以我看到他如此诚恳、如此感动的情景,心中有无比深刻的印象。

  人就是要互相多接触了解,他来到我们这里,由于我们大家这份挚诚,使他深入了解并深受感动。

  怫陀来大间也是要教导众生,使众生能了解何者是“有色”的法,何者是“无色”的法。若能透彻“有色”及“无色”诸法,则心性自然会不由自主地超向善法,人人都善的话,这个世界不是非常美好吗?昨天的那个景象,在场者都被王老师所感动了!虽然他不了解佛法,但是却能体会到宗教家那份恳切的心态。

  真我大我,充盈法界

  杜院长曾跟我提起,他在日本见过一位基督徒医生,每日为三百名患者看病,休息日还下乡到各地去布道,将此生心力全部奉献,为大众服务。杜院长说,这就是宗教的力量啊!

  贤人、圣者、佛陀……出现在人间,无非就是要使我们了解世间法及体会众生的心理需要。佛陀教我们要“观法无我”,除了让我们了解有色的物质是四大元素所组成之外,还要我们透彻“四大假合”。“我”并没有什么,世间一切物质,即使是我最爱的东西,在我生命终了时,难道能带走吗?而我最爱的人,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能将我留住吗?

  人的至亲就是父母、夫妻、子女,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不但这个身体没有人能为你留住,连原有的这份感情也消逝得今人惊惧。究竟什么是其正的“我”呢?若能看透人生无“我”,只有“大我”,那么,就要将“小我”的生命与时间多付出,奉献给“大地”的众生。

  事实上,什么都不必留,只要你肯多付出,自然而然,你的精神就会万古长存,永远受到后世子孙的怀念。大家都会常常记起,某个时候,有某个人,为我们做了某些善事,造福众生,利益世人……,那么,这就是人生真正的“我”——真我、大我。古今中外,有许多先贤圣哲到今天仍让后人传颂,就是如此。

  例如释迦牟尼佛,两千多年以来,他的精神还是永远留存于世间,还有孔子、孟子、老子……这都是曾经出现在世间的人,他们都值得人们的敬仰与学习。这就是留在世间的不朽精神——真我、大我。人最后究竟带走些什么呢?“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唯有“业”由不得自己,每个人都会受自己的业所牵引。

  

  

《三十七道品讲义:四念处篇》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