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十七道品讲义:五根篇▪P4

  ..续本文上一页。。。。不断扩大。佛教中有一句话说“一人吐虚,万人传实”,就是形容只要有一个人打妄语、说谎话,就会人人口耳相传,弄假成真。

  

  这就是“怪诞之说”,无中生有,这种“怪”会使人沉迷,虽然刚刚这位妇女的传说不一定真实,但是现在的“大家乐”真的使人沉沦堕落,而且许多家庭都发生凄惨的悲剧。最近,新闻报导又有一家五口死亡,原因不明。据说,这家主人平时迷于“大家乐”,沉迷到不愿照顾事业生意,而且全部钱财都耗费殆尽,到处告贷,债务累累。所以有人猜测,他因为无法偿清债务,而下毒把全家人都毒死,此案仍在调查之中。

  

  像这种情形,就是因为财迷心窍,导致“怪、力、乱、神”扰乱社会,不得平安宁静,这是社会上“怪”的现象。

  

  

  怪力乱神入邪道

  

  还有一种是“暴力”问题。现在的社会,动不动就比刀动武。人与人彼此相处,别人对他的恩惠感情不论有多大,只一下子的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万一那一天稍稍使他不如意,就会以暴力来报复。现在的人真是为了一点芝麻小事就要打人、杀人,连无怨无仇的陌生人,他觉得看不顺眼,或是不如意,就动手动脚,使出暴力,横行霸道,这就是“力”。

  

  不只是民间社会常有暴力现象,连国家官员、政治团体,都发生这种暴力情形。在电视新闻报导里,可看见他们在会议中,若有几句话不投机,就动手打人,或跳到会议桌上抢夺麦克风,这不是动武的现象吗?不是“力”的问题吗?当然,这也是“乱”的现象。

  

  现在的社会,人心乱成一团;而宗教大部份都谈神论鬼,虽然拜佛却不能接受正确的思想及宗教的教育。一般人入佛门便想求神通感应,心存这种念头则容易走入邪道,使精神散乱;所以,心有所求的感应,不但不能修成正道,还会扰乱心神。这些都称为“怪力乱神”。

  

  孔子是一位教育社会世人的圣人,他也禁止学者及人们谈论“怪力乱神”,以免人心惶徨,社会不安。今天一大早我看了一篇文章,不只是台湾有这种情形,连先进国家都有怪异的现象:美国有位女学者,担任某大学的教授,她为了探讨灵魂的问题,也跟着人家去研究催眠术,相信催眠术能够引出人的灵魂,得知过去生的种种情形。这种方法有点像台湾民间的乩童法术一样,当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时,其面容形貌都完全变形走样,全身扭动,坐立不佳,摇摇摆摆地说:“我的前生是一个农夫,因为国家发生战争,被征调出征,结果死在战场,堕入地狱。”

  

  当她清醒的时候,还不断地强调其前世是一个农夫,使旁观的学者信以为真,认为催眠术确实可以使灵魂出窍,得知过去世的种种。此举还掀起美国学术界的一阵风波,许多学者及民众就一窝蜂地沉迷于催眠术。其实说好听一点是催眠术,若以台湾的世俗话来解释,就是“牵亡”、“问乩童”这一类的道术,都是所谓的“怪力乱神”。

  

  

  行住坐卧皆是禅

  

  学佛并不是要学这些(怪力乱神),而是要修养本身的灵性,希望我们学得“戒、定、慧”──“戒”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规矩,“定”可以使人专心一意,如此自然能产生智“慧”。所以,我常说要“念兹在兹”、“行兹在兹”,做事情的时候,若能够专心做事,就是所谓的禅功。例如有一天大家在赶工作,五六个人挤在工作房里,而屋外也有许多人继续在工作,这种连贯式的作业,第一步骤若做不好,后面的人就得再多花一番功夫。

  

  我走上前教他们怎么做,怎么拉直、抚平,一下子就完成工作,而且产量比五六个人做得多。为什么已经进行了两三天的工作,还没有想到这个方法,让工作做得又快又完美呢?那就是心不在焉啊!所以常常有人说,每次师父来指导过的工作,都会更加快速、更加完美,那就是因为我做事都是“念兹在兹”,手在工作时,心思就在手上;双脚走路时,心念就在脚上;开口说话,精神就放在嘴上。总而言之,就是我们的精神要统一,心念要一致,绝对不可分神,心神不分散就称为禅。所以过去的禅师曾说:“挑柴运水无非道,行住坐卧皆是禅。”吃饭、喝茶无不是禅。诸位,一切举动若能将心念常常统一专注起来,就称为禅定。我们学佛就是要学这些,若能如此,“定根”才能发挥作用,稳固定力。如果在安静无人打扰之处打坐,心思稳定不散乱,但是一离座位,与人交往谈话,就开始起烦恼,或是一工作就不能定心,那么,这种短暂的“定”是没有用,即使打坐的功夫非常高深,也是没有用的。

  

  真正学“禅”练“定”,是在挑柴运水等一切举动之中,精神统一、心念一致、不受影响,这就是“定根”。“定”并非为了求神通,而是为了心思能统一,简单地说,心若能定,则做什么事都顺利通畅,一个人可抵过四、五个人的工作量,而且做得事事完美无疵,这不是“神通”吗?我们若能将佛法生活化,则举手投足无不是在禅定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多用心,要专心一念、精神统一,不可为求怪力乱神而学佛。

  

  

  第五、慧根

  

  “四念处之慧为定法所摄,内性自照,不从他知,是名慧根。”

  

  这里所说的慧是“四念处之慧”,“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若能细心深思这些道理,并且加以研究分析,便能得智慧了。

  

  而慧“为定法所摄”──必须要有定心,才能够产生慧根。学佛一定要专心,若能专心一致,自然可以精神统一,精神统一则无事不通。定能生慧,所以慧为定法所摄。也可以说,慧即内性,学佛者大多求明心见性,要明心见性必须反观观自性。

  

  

  智为分别知解心

  

  平时我们的心思对外界的事物,会起分别认知的作用,这就是智,“智慧”二字虽常合称并用,但是这二字的意思有所不同,“智”是分别智,社会人士及学者专家,都属于智者;而“慧”是宗教家所具有的特性。“智”是有分别心的,能将世间的色法分辨的一清二楚,例如“智”能分离组合物理,尤其是现代的科技发达,生活水准提高,人类不仅可以从地球到达月球,还可以远抵其他的星球,这些都是社会上的科学家及学者,专心致力研究宇宙的真象,积极发展科技所得到的成果;又例如牛顿,因为一颗苹果落地,而发现地球的地心引力。这都是“色法”。

  

  总而言之,许多发明家、科学家,皆以智慧来分离组合物理,能专心探讨最基本的物质元素,也能够将各种元素组合成各种物质,这就是分别智。虽然能使人类的知识扩展,但是却在人间潜藏着各种危机。

  

  例如科学的发达,对社会的知识水准有提高的作用,对物质生活的享用也有所帮助,但是它却造成许多后遗症,更潜伏着破坏自然环境的高度危机。现在的战争已经不像古代一样,人穿着战甲、骑在马上,一刀一剑互相击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发明了手枪来代替过去的刀剑,刀剑必须在短距离才能杀伤对方,而枪只要在远距离瞄准目标,就可扣板机,所以它的威力比刀剑更大。但手枪一颗子弹只能射中一个目标,于是更进一步,人类还发明炸弹,一颗炸弹就会毁灭许多生命,破坏无数的家圆。而现在更进入核子时代。人类所生存的世界,能够保持和平无战乱,是人们最大的幸福,而如今世界的生灭大权已被少数人所操纵。这世界上几个大国的少数人,若是在心理上稍不平衡,就可能控制整个核子武器,而使世界毁灭;因为现在的核子武器,只要轻轻地按个钮,就能够发挥无比猛烈的威力,足以毁灭整个世界。

  

  科学虽然能增加人类的知识,但是却给人间带来许多大危机。除了国际间的战争之外,每一个家庭中也埋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因为现在的家庭,三餐都靠瓦斯炉来作饭,不像以前,都是用柴火木炭及炉灶来烧菜煮饭。瓦斯的危险性极高,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爆炸,并且带来许多灾害。不只瓦斯容易爆炸起火,电视也会爆炸燃烧,甚至还有冰箱、冷气机等电化产品爆炸着火的。这些物品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而科学发达虽汰旧换新,却也将原本较具安全性的物品换成高危险性的产品。

  

  这都是人类的聪明智识所带来的危机,这些“智”是属于社会科学性的“分别智”。

  

  

  一个猎人与大象的故事

  

  此外,一般人大多数都自以为聪明,这也是属于智。社会上因为有太多聪明的人,才会导致一些怪、力、乱、神的充斥与氾滥。聪明是“世智辩聪”,并非单纯的智识。这种“世智”会制造许多社会问题,也会发生许多暴力现象。例如有一则新闻报导说,嘉义地区发生一件“智慧型”的偷窃案,一个窃贼利用某医生到北部旅游时,闯空门将其钱财宝物都偷光。

  

  这个医生与全家人出门之前,在诊所门前贴了一张公告,说他某日要出门,直到那一天才回家,请他的病患这几天不要来看病。有一个人看到这张告示后,得知医生家这几天都空无一人,于是费尽心思打造了一把钥匙,开门进到里面,安心地搜寻财物,连保险柜也被他打开,所有的贵重宝物都被他搬走。

  

  另外一个个案是发生在银行的职员身上,这个职员利用他值班时保管钥匙,监守自盗,偷运出银行里五百多万元的现金,然后逃逸无踪。这些做案者都是非常聪明的,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种世智辩聪,不仅误了自己,也毁了他人,而且小则毁灭自我,大则毁灭整个地球。

  

  因此科学家、社会学者、世智辩聪者,这一类皆属于“智”,而“慧”是属于宗教的特色,因为宗教是提倡道德、爱心的。不论是什么宗教都如此,例如基督教、天主教所提倡的是博爱──针对人类的“博爱”。只要有爱,当然都是好的人生,至于其教义的深浅还在其次。而佛教所谓的爱,还要更深入一层,即“平等的爱”。

  

  “博爱”与“平等的爱”并不完全一样,“博爱”是对“人类”的爱心,佛法的“平等爱”是“爱众生”的心,众生与人类不同的地方是──人类只是众生之中的一种生命体而已,佛法中对众生的爱是“蠢动含灵皆有佛性”的爱;不但是爱,而且尊重所有的众生。所谓的“尊重”,在佛教中除了尊重人之外,也尊重其他的生灵,六道众生皆有佛性,堕落地狱的人将来也可以成佛,甚至在饿鬼道的人,也是可以当菩萨的。

  

  佛的本生经中说:佛陀在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之时,偶而会现身于畜牲道中感化同类;佛不只示现人身在世间化导众生,他有时候也会到地狱去教导地狱的众生,并且代替他们受苦。例如他到地狱中替人拖“火”车,这种“火”车不同于人间的“火车”,这是整辆被烧红烤热的火铁车,必须由犯罪的人拖着走,这是地狱中的刑罚之一。

  

  有一位老人在人间造罪业而堕落地狱,受“拖火车”的酷刑,一位青年在地狱中看见这个老人已年老体衰,还拖着这辆又红又热、又重又烫的火车,非常不忍心,就过去帮忙老人拖火车,请他在旁边休息。结果被狱卒发现了就告诉他:“各人的罪由个人受,为何你替他拖车呢?”狱卒起了嗔心,举起手上的棍子就打这位青年。青年就是过去生中修菩萨行的佛陀。

  

  佛陀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去地狱度化众生,那谁要去呢?他替罪人受刑罚,又被狱卒责打,仍然心甘情愿地要为众生入地狱。

  

  佛陀也曾经现身畜生道中。在佛教的鹿母经里就记载佛陀现身为鹿的故事;他也曾经现身为象王,并且长有六只象牙。象牙是非常有价值的珍贵宝物,一位猎师见此象比普通象多了四根牙,于是起了贪婪之心,将毒药抹在箭上,朝着此象射去。象王中箭之后,周围的象群全部都围拢过来,象王马上用象鼻子绕住猎师保护他──有如一个人用双手环抱他人一样,使他不受象群的伤害,象王对周围的象群说:“我发心行菩萨道,既然是菩萨心,就绝对不能对人起嗔恚,即使人来伤我,也不能发嗔怒恨意,一定要以宽大的心量来包容,要有平等的心,有透彻的大爱。”

  

  说完之后,便问猎师:“你为什么要用毒箭来射我呢?”猎师答说:“因为我需要你的象牙啊!”象王一听,就以牙撞石壁,让象牙断落下来,送给这个猎师。

  

  象王一点也不起嗔恚之心,还宽容大量地对待猎师,结果感化了猎师。从此以后,他彻底悔悟,并且现身说法,感化所有从事狩猎的猎人,保护了山林中全部的象群。

  

  

  慧光遍彻天与地

  

  菩萨的爱心就是如此,他的爱心普及众生,所以“慧”除了能分别透彻了解一切道理之外,还能发挥人性平等的智慧,所以此处说的“慧根”,是四念处之慧,因为他透彻了“观身不净”之法,不会为了保护自己的身躯而起嗔恨的怨心,如此自然就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所以,四念处是我们产生智慧的根源,欲透彻四念处观,一定要专心、有定力,不使心散乱,若能做到这样,就可以从“内性自照”而知:身乃不净物、受是痛苦、心为无常、万法无我。能透彻这些事理,自然慧性自照──反观观自性。我们的性与众生的性都源自平等,而智慧必须自己去体会,并非求佛就能赐给我们智慧,或开启我们的智慧,天底下绝对没有这种事。

  

  佛的责任只是教导我们,智慧还是必须靠自身去修取,我们接受佛陀的教法,并非我们少了佛陀所拥有的东西,而请他送给我们;人人皆与佛平等。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自我要求,若能做到“内性自照,不从他知”,就称为“慧根”。“五根”产生之后,“五力”就自然能够坚固,若“根”不生则善萌易被破坏,所以我们要坚固各种“根”,使“五根”具足。

  

  

《三十七道品讲义:五根篇》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