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故呼阿难,而告之曰:此等因情想所感升坠之报,皆是彼诸众生,自业之所感招,设无自业,虽本有地狱,谁能驱之入哉?此属蹑前,下乃标后,造十习之业因,受六交之果报。此虽因果各言,义实互具,以有因必有果,而果不离因也。初蹑前标后竟。
壬二 征释十因 分十 癸初 泾习 二 贪习 三 慢习 四 嗔习 五 诈习 六 诳习 七 怨习 八 见习 九 枉习 十 讼习 今初
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
首句总征,寄居于此。阿难!一者淫习下,则别释十因,以明感招十习;谓淫、贪、慢、嗔、诈、诳、怨、见、枉、讼。既云为习,即是业因。下之六报,即属苦果。而贪慢等,仍带惑名,应是兼惑业,故云习也。习有种习、现习,种习为种子属惑,现习为现行属业,由种子发生现行,故作诸业。 阿难!一者,淫习交接者:淫为万恶之首,生死之根;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故首列焉。宿世淫欲炽盛,犹有余习,发为现行,必须内根外境,男女交接,方得成业。发于相磨者:谓染心会合,彼此互相研磨,深求欲乐;研磨不休,则精血由是耗散。积淫成火,故有大猛火光,于自心中发动,预现地狱相也。则死后,招引业火,自可想而知矣。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者:此以例验知,如有人以两手掌,无故自相摩触,由是故有暖相现前者,是也。
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
二习,谓种习现习之二,犹干柴遇火,种习犹存,现习重增,互相炽然。由此命终,故感铁床铜柱诸事。盖前之大猛火光发动,心中之狱相初萌,此之铁床铜柱,心中之业果成就矣。据观佛三昧经云:铜柱地狱者,有一铜柱,状如火山,高六百由旬,下有猛火,火上铁床,上有刀轮,间有铁嘴虫鸟。有灭伦伤化,非时非处,犯不净行者,命终则生铜柱之顶,猛火焰炽,焚烧其身,惊怖下视,见铁床上,有端正女,若是女人,见端正男;心生爱著,从铜柱下,至铁床上,男女二根,俱时火起,有铁嘴虫,从男女根入,自男女根出,一日一夜,九百亿生,九百亿死者是也。观此则知,淫报之苦,悉由心现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是淫习为害之故,十方一切如来;向人形容谓之色,自己观察谓之目,异口同音,同名欲火。淫欲火害,甚于猛火,遭之者必至丧身失命。菩萨见此淫欲之境,远离回避,犹如火坑相似。《宝镜疏》云:以故,诸佛同诃,审宜刻骨;菩萨共避,宁不惊心!呜乎!欲之为火,其毒若此,惟愿有智士女,幸勿自效扑灯蛾也。初淫习竟。
癸二 贪习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
贪,乃六种根本烦恼之一,本属于惑,今云习者,以前生多贪,犹有种习,发为现行,重加现习,互相交计,彼此筹算方得成业。发于相吸者:谓互相吸取,以济己私。吸揽不止者:由于贪得无厌,追求不息,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冽。贪心属水,吸取属风,水若遇风,必至积寒,结为坚冰,于自心中,预现冻冽之相矣。如人以口,吸缩风气,有冷触生者:此以例验知,如人以口空张,吸缩风气,尚有冷触发生者是也。
二习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
二习,谓种习犹存,现习重增,贪吸更甚,故曰相陵。由此命终,神识故感吒吒、波波、罗罗、青、赤、白莲、寒冰等事。此吒吒、波波、罗罗、皆狱中寒逼罪人之苦声;青、赤、白莲,皆狱中冻冽罪人之形色;此乃八寒地狱之前六。准余经,更有阿浮他,谓冻冽成疮;泥罗浮他,谓肢节脱落,是八寒后二;以寒冰等事该之。前积坚冰,于中冻冽,心中之狱相初萌;此则寒逼之声色现前,是业果成就矣。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是贪习为害之故,十方一切如来,向人形容谓之色,自己观察谓之目,异口同音,此贪吸多求,同名贪水。谓贪之为害,胜于毒水,饮之者,必至腐肠烂胄。菩萨见此贪爱之境,莫不远离,如避瘴海。瘴者疠气也,凡山海热处即有之,人若不知,误吸其气,便成疟疾,遂至殒命也。二贪习竟。
癸三 慢习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逸奔波。积波为水,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
慢,亦六种根本烦恼之一,本属于惑,今云习者,以前世多慢,犹有种习,发为现行,重加现习,互相交陵;彼此交相陵越,方得成业。发于相恃者:谓自恃豪姓大贵,有势多财等,尊己卑他,其性高举,驰心上流,不知止息。然我慢属山,驰流属水。山峙水驰,必致奔腾。如是故有,腾跃纵逸,奔驰之波,于自心中,预现积波为水之相矣!如人口舌,自相绵味,因而水发者:此以例验知,如人以口中之舌,舐于上齶,绵绞其舌上之味,因而遂有口水发生是也。
二习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热砂、毒海、融铜、灌吞诸事。
二习,谓种习犹存,现习重增,慢流益甚,故曰相鼓,谓鼓荡陵越也;由此命终,故感血河等报。 《灌顶疏》云:狱有两山,罪人走入,两山忽合,如磨盖压,血肉遍流,如大河海,血水涌沸,男女万数,出没其中。灰河者:经律异相云:灰河地狱,纵广深浅,五百由旬,灰汤涌沸,罪人入河,铁刺刺身,脓血流出,痛苦万状。热砂者:灌顶云:即黑砂地狱,热风暴起,吹热黑砂,来著罪人,烧皮彻骨。愚谓但言热砂,不合水义,或热砂连毒海为句;盖以海沸热砂,没溺罪人,苦毒无量故也。融铜灌吞者:《地藏经》云:烊铜灌口,热铁浇身,万死万生,动经亿劫;此皆以类相感,更有多事,故以诸字该之。前腾逸奔波,积波为水,心中之狱相初萌;此则血河灰河,融铜灌吞诸事,是业果成就矣。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名饮痴水。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是慢习为害之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我慢一事,名饮痴水。西域有水,饮之则痴迷颠倒,犹岭海之贪泉,滇黔之哑泉相类。而菩萨见此自心之慢,非见他慢也,后皆仿此。如避巨溺:巨海洪涛,沉溺难出,有智之者,莫不严避也。三慢习竟。
癸四 嗔习
四者,嗔习交冲,发于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钺、枪、锯。如人衔冤,杀气飞动。
嗔,亦六种根本烦恼之一,本属于惑,今云习者,以宿生多嗔,犹余种习,发为现行,重加现习,互相交冲,彼此冲突,方得成业。发于相忤者:谓忤逆侵犯。忤犯结恨,而不休息,不得报复,遂起嗔心;嗔是心中火,故曰心热发火。铸肺气以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橛等事。刀山者:聚刀为山;铁橛者:《正脉》云:橛即棍也;剑树者:竖剑为树;剑轮者:团剑为轮;斧,劈属,黄金饰斧为钺;枪,刺属;锯,解属。于自心中,预现杀气之相矣。如人衔冤,杀气飞动者:此以例验知,如世人衔冤,有欲报复,观其形色,便有杀气飞动者,是也。
二习相击,故有宫割、斩斫、剉、刺、槌、击诸事。
二习,谓种习犹存,现习重增,嗔忤愈盛,益相攻击,念念在杀。由是命终,神识故感宫割、斩斫、剉、刺、槌、击诸事。《指掌疏》云:宫谓割其势,名为宫割;斩谓斫其首,名为斩斫;剉谓折其体;刺谓穿其身;槌谓笞其背;击谓杖其臀;此皆世刑引用耳。前之心热发火,铸气为金,故有刀山铁橛等,心中之狱相初萌;此则种种诸刑现前,是业果成就矣。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嗔恚,名利刀剑。菩萨见嗔,如避诛戮。
是嗔习为害之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此嗔恚一事,名利刀剑,触之即死。菩萨见此自心嗔恚之境,速宜远之,如逃避天诛大戮,不敢有犯也。四嗔习竟。
癸五 诈习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绳木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长。
诈,乃小随烦恼之谄。今云习者,宿世惯行谄诈,犹有种习,发为现行,重加现习,交相哄诱,以成其业。发于相调者:谓谄诈不实,彼此欺瞒,发于相调,互为愚弄;由是引心令起,不肯止住,造业无休,则谄诈之术,愈出愈奇,能令人不觉不知,入其圈套。如是故有,绳木绞校:绞以绳引,谓绞而结之,令不得解;校以木局,谓校而匣之,令不得脱。此亦于自心,预现地狱之相矣。如水浸田,草木生长者:此以例验知,如世间以水浸田中,能令草木,不觉不知,而自生长是也。
二习相延,故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诸事。
二习,谓种习犹存,现习重增,谄诈愈甚,更相延引,由此命终,神识故感在手之杻,在足之械,在项曰枷,在颈曰锁,械枷即校。易曰:屦校灭趾,荷校灭耳,即此物也。在身则受鞭杖檛棒诸事。鞭策属,杖条属,檛棰属,棒棍属。前绳木绞校,心中之狱相初萌;此则杻械枷锁等,是业果成就矣。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奸伪,同名谗贼。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是诈习为害之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此奸诈虚伪,名为谗贼,以谗言哄诱,犹胜于贼,遇之者,莫不倾家荡产。菩萨见自心之诈,回避不及,如畏豺狼。豺狼恶兽,故当避之。且能卜事,出必有获。此如谄诈之徒,以术诱人,百发百中,亦犹是也。五诈习竟。
癸六 诳习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诬罔不止,飞心造奸。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如尘随风,各无所见。
诳,乃小随烦恼之一,亦属于惑。今云习者:以宿世多诳,尚有种习,发为现行,重加现习,交相欺瞒,方得成业。发于相罔者:谓矫诳虚伪,发于诬罔。所以无者诬罔以为有,虚者诬罔以为实;诬罔不止,以为得计,遂飞动其心,造设奸谋,神出鬼没,令人不觉,堕其计中。由其用心如是,故有尘土屎尿,秽污不净,心中预现地狱之相矣。…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二十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