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二妄,故曰:宛成非相;非相即妄也。以妄心起妄见,如《圆觉》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如云驶月运,舟行岸移矣。二迷本难复竟。
子三 成业感果
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此明无明属生相,业识属住相,见分属心相,相分属法相,一一非真,故曰非生非住,非心非法,皆是虚妄。然妄上加妄,故曰展转发生。此句双贯上下,上则无明生三细,下则境界长六粗,由法相引起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生力发明者:发明即显著义,以展转发生之力,渐渐显著,生起七转识之粗相,则诸惑备矣! 熏以成业者:诸惑熏习,能成诸业,即起业相。同业相感,即业系苦相。因彼业同,乃得相感润生之惑;于父母有缘处,正当交遘之时,见有明相发现,此即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父母感子女,以受生应之;子女感父母,以生身应之。因有相感之业、会合则中阴之相灭,胎中后阴之相生,由是在胎十月,出胎成人,故有众生颠倒之相。初明众生颠倒竟。
癸二 明世界颠倒 分三 子初 释世界之名 二 示熏变之相 三 辩轮回之状 今初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此别明世界颠倒,属有情之世界,亦从真起妄。初句征问,下释颠倒之因。应同上科,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下接是有所有。此略而不叙者,因此世界,即众生身中之世界,故以前妄因,双贯此文,可不重叙,以是有所有,接成究竟下自明。是有:指能有之无明;所有:指众生之根身,由无明妄力,揽尘结根,所以分段之妄身生焉。因此虚妄,前后左右之界相成立,究其所以,积妄相成故也。
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者:无明本空,非是真因,而为世界所因;世界亦空,本来无住,而有所住之相,皆由众生,妄执四大为身,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所以过、现、未来,迁流不住,因此虚妄,而三世成矣。 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者:以三世涉入四方,四方各有三世,则四三成十二;以四方涉入三世,三世各有四方,则三四亦成十二;方世和合,即前云:身中贸迁,世界相涉。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故变化众生,亦应其数,成十二类。是知十二类生,皆由一念无明,妄心之所熏变也。初释世界之名竟。
子二 示熏变之相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
此正示熏变之相,是由无明妄力之故,则有世界妄生。推原其故,因无明风动,动则有声,故曰因动有声。因此动念习气熏变,故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无而忽有,故曰因声有色。因此色境,返熏妄心,故曰因色有香。以香有能熏之义。因此返熏气分,令心触境,故曰因香有触;触即对也。因此心境相触,而生爱著,故曰因触有味;以味即爱著之义。因此绵爱味著,揽为法尘,故曰因味知法。观知字属意根,以后例前,必有闻声见色等义。此总显一念妄想,由习气内熏,发为六尘,尘必对根,根尘相对,识生其中。六乱妄想,熏成业性:业性,即十二颠倒,以为十二类生,受生之因。业因既成,业果必随,故感十二区分,受生之果。所谓熏以成业,业必感果。由此轮转诸趣,生死不休,岂不可畏哉!
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此明循尘旋复,是依因感果之故。世间声、香、味、触,略举四尘,仍具六尘。穷十二变,为一旋复,当作二释:一如一声尘,类之不同,对类变化,卵生声,胎生声,乃至非无想声,色等诸尘,亦复如是,穷十二变为一周,旋复即轮回义,亦十二类生,类类具十二颠倒,依最重者先感报,如想重,先感卵生果报。如是一一颠倒,依业种,先后成熟,先后感报,穷十二变,为一次旋复,再起第二旋复。然必约六尘变化者,以六尘为造业之缘,业性为轮回之因。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轮回不息,故类生所以常有也。二示熏变之相竟。
子三 辨轮回之状 分二 丑初 列类生之名 二 示类生之果 今初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此显染缘起,而遍成轮回。如能返迷归悟,则可成净缘起,而上历圣位。兹约迷位。乘此轮转:乃有世界颠倒亦成十二类之故,此不独惑现并由业招。若无十二颠倒,则惑不起业不作,十二轮转,何自而来? 是有世界:即十二类有情世界。下列其名,每以四生为一聚、三四十二,不出情想合离,更相变易。卵因想生,想性轻举,故多能飞。胎因情有,情性沉重,故不离地。湿以合感,乃以业力,合湿成形。化以离应,但以业力,离异脱蜕。此四生以具缘多少,而为次第。卵生具四缘,父缘、母缘、自己业缘、与父母合,再加暖缘,而得受生。胎生具三缘与上同,不必暖缘。湿生二缘,怛以业缘合湿,而得阳光暖相之缘,即便得生。化生只要业缘,厌故喜新,便得脱蜕。
下八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为一聚;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为一聚。《灌顶》云:有色情而合,是休咎精明;无色情而离,是空散销沉;有想想而合,是鬼神精灵;无想想而离,是土木金石;非有色情离而合,是水母等;非无色情合而离,是咒诅厌生;非有想想离而合,是蒲卢等;非无想想合而离,是土枭破镜等。此且总标,下详其相。初列类生之名竟。
丑二 示类生之果 分二 寅初 别列类生 二 勒成名数
此十二类中,一一皆云,因世界者,以前文,世界颠倒文中云: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正明皆由世界颠倒,虚妄有生也。共有十二颠倒、十二乱想。下文云:一一类中,各各具足,十二颠倒。又云:具足虚妄乱想,今每一类中,乃从重者,感报受生,非只此一种颠倒乱想也。此科即分十二。
卯初 卵生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此卵生一类,由因世界颠倒,虚妄有生。卵惟想生,虚妄即是想,由虚妄想,展转不息,故成轮回性。动颠倒属惑,以想性轻举为动,与不动真心相背,是名颠倒之惑,有惑必定起业。
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此依惑起业。卵以气交,如雄鸣上风,雌鸣下风,故名和合,气即业也。八万四千:按尘劳之数。气有刚柔,刚者成飞扬之乱想,柔者成沉滞之乱想。
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此依业受报之相。如是,指上惑业为因;故有,即有因有果。卵羯逻蓝:此云凝滑,在胎初位,胎卵未分之相,即所感之果,传流展转,遍诸国土。 鱼、鸟、龟、蛇:此出本类之名;气刚飞扬者为鸟,气柔沉滞者为鱼等;其类充塞,极言其多也。
卯二 胎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此胎生一类,亦因世界颠倒,虚妄有生。胎因情有,杂染即是情,由是杂染爱情,展转不息,故成轮回性。欲颠倒属惑,以色贪恋爱为欲,与清净真心相背,是名颠倒之惑,有惑必定起业。 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此依惑起业;胎以精交,故名和合滋成。滋即精交滋润,即业也。八万四千,亦按尘劳之数。情有偏正,竖者为正,成人仙之乱想;横者为偏,成龙畜之乱想。 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此依业受报之相。如是,指上惑业为因;故有,即有因有果。胎遏蒲昙,此云疱,在胎二七,胎卵渐分之相。即所感之果,传流展转,遍诸国土。人畜龙仙:此出本类之名。情正而竖立者,为人仙;情偏而横行者,为龙畜,其类充塞。
卯三 湿生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局尸,流转国土。含蠢软动,其类充塞。
此湿生一类,由因世界颠倒,虚妄有生。湿以合感,执著即合也。由是执情贪著,展转不息,故成轮回性。趣颠倒属惑,以趋势附利为趣,与湛寂真心相背,是名颠倒之惑,有惑必定起业。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此依惑起业,湿以闻香趋附,藉阳气而生,故名和合暖成,即业也。趋势之辈,惟利是图,翻覆无定,故曰翻覆乱想。 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此依业受报之相。如是:指上惑业为因;故有:即有因有果。湿相蔽尸:此云软肉,即湿生初相。既不入胎,故无前二位。即所感之果,傅流展转,遍诸国土。 含蠢蠕动,此出本类之名,覆为含蠢,翻为蠕动,其类充塞。
卯四 化生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此化生一类,由因世界颠倒,虚妄有生。化以离应,变易、即离也。由是变故易新,展转不息,故成轮回性。假颠倒属惑,以假托因依为假,与不变真如相背,是名颠倒之惑,有惑必定起业。 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此依惑起业,触以触类而变,朝秦暮楚。爱此忘彼,故名和合触成,即业也。随情任意,厌故喜新,是为新故乱想。 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此依业受报之相。如是:指上惑业为因;故有:即有因有果。化相羯南:此云硬肉,以蜕即成质,故无蠕相。自此以下,皆曰羯南,以是诸类通称也。此即所感之果。传流展转,遍诸国土。 转蜕飞行:即脱故成新,此出本类之名,如蚕化为蛾,脱行为飞;雀化为蛤,脱飞为潜等,皆属转变,其类充塞。天、狱鬼等,亦皆化生,中阴趣果,速疾无难。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十九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