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冤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火、水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
此明拔苦济难用。十方如来,依此秘密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或教自持,或代咒愿。仗神咒威力,得离苦难。所谓,指释之辞,谓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洲、五盲聋喑哑、六佛前佛后、七世智辩聪、八长寿天。以此八种,不堪受教,难入佛法,故名为难。冤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并生、老、病、死四苦,合八苦。此中以难言之,则举前以摄后;以苦言之,则举后以该前;此苦难之所从分也。大小诸横者:据《药师经》言,大有九种,小无数量,难可具说。且九横者,一病不服药,横杀众生,信邪祀鬼,本不当死,由不服药,伤生致死名为横;二横被王法之所诛戮;三非人夺其精气;四横为火焚;五横为水溺;六横为恶兽所啖;七横堕山崖;八横为毒药,与夫厌祷咒诅,鬼害所中;九横被饥渴所困,不得饮食。同时而得解脱。贼难,有劫财夺命等事;兵难,有冲锋冒刃等事;王难,有委身致命等事;狱难,有枷锁禁系等事;风难,有凛寒飞沙等事;火难有焚烧炙热等事;水难,有冲陷漂沉等事;饥难,有绝粮枵腹等事;渴难,有喉干口燥等事;贫穷难,有困苦逼迫等事。如上诸难,应其所念,秘密咒心,而得销散也。
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
此明事师绍法用。十方如来,随此秘密咒心威力,能于十方世界,事善知识。以彼具正知正见,能为学者,抽钉拔楔故。若非咒力,岂能十方远到耶?四威仪中,供养如意者: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各有应供之物,各令随心,故曰供养如意。若非咒力,岂能如意出生耶?恒沙如来,法会之中,助佛转轮,弘扬法化,推为大法王子,承绍法王家业,若非咒力,岂能遍事诸佛耶?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授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
此明摄授亲因用。十方如来,与历劫亲缘,互相因依。自虽成佛,念彼散在十方,亦常行此秘密咒心。行即持也,摄授护念,纵使堕在小乘,亦乘咒力加被,成就大志,堪受大法,如闻说秘密如来藏心,不生惊疑与怖畏也。
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
此明智断二果用。十方如来,诵此秘密咒心,以为成佛之本,转烦恼而成智果,故曰成无上觉。坐菩提树,一期弘化,转生死而成断果,故曰入大涅槃。足知此咒,为成始成终之大用也。
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此明付法护戒用。十方如来,传此秘密咒心,化缘既毕,将欲归真,于灭度时,最后遗言,付嘱佛法,绍继之事,令得究竟住持。至于护戒一事,佛虽临涅槃,犹复叮咛告诫,以戒为师,故曰严净戒律,悉得清净。严以治身,净以治心,身心皎洁,有若冰霜,如是能正法长存,毗尼久住也。二备彰诸用竟。
丑三 更明无尽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
此更明无尽。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者,此略牒全名。虽从清旦,以至薄暮,音声相联,炽然说,无间歇,于其中间,字句亦不重叠。如是纵经恒河沙劫,极显其字句之广,说日之长,终不能演说得尽,此咒之功用也。如《华严》所谓,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者也。《正脉》云:此无尽乃约诸佛要用,并非众生用也。初诸佛要用竟。
子二 众生利赖 分二 丑初 别指胜名 二 备彰威力 今初
亦说此咒,名如来顶。
不唯此咒,但名如来藏心,亦说此咒,名如来顶。表其至尊至妙,故能为众生利赖也。
丑二 备彰威力 分三 寅初 首示行人必赖以劝持 二 详伸护生助道以出由 三 承明行人必证以结劝 寅初分二 卯初 正示诵方远魔 二 开许书带获益 今初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者:三果以前,皆名有学。以未能尽分段生死,所以犹属轮回。若发至诚心,至极诚恳,取阿罗汉者,设若不持此佛顶神咒,而坐修道之场,欲令身心清净,远离诸魔事业者,断然无有此理也。不持下乃反显,然持方远魔耳。
卯二 开许书带获益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毯,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有国土,所有众生,随属何国,所生桦皮:桦树皮,治令薄软,可以作书。贝叶,贝多罗树叶,广长可书;纸素,纸之素者,如此方抹竹为浆,而制成之;白毯,白毯华所织成,可作书写之用。《正脉》云:白毯天竺物,纸类也,有价值无量者,此土无之。
即用上桦皮等,书写此咒,贮于香囊,以便带持。是人心中昏昧,秉性暗钝,无闻持力,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粉壁俱可。当知是人:即是身带宅书之人。尽其生年者:谓从生至死。一切诸毒,所不能害者:一切诸毒,当分内外,内则贪、嗔、痴,称为三毒,由持咒治习,渐以熏化;外则蚖、蛇、蝮、蝎,所有毒类,由神咒威灵,悉以远遁,故所不能害。初首示行人必赖以劝持竟。
寅二 详伸护生助道以出由 分二 卯初 总标二意 二 别列多功 今初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此详伸此咒,有护生助道之功勋。阿难!我前说此咒,为诸佛要用,今则为汝更说此咒,为众生利赖。一、救拔护念,世间众生,于一切怖畏之中,能诵此咒,令魔鬼不扰,得大无畏。二、或遇有志修学圆通定慧者,令烦恼不侵,断惑修证,成就出世间智,如观世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初总标二意竟。
卯二 别列多功 分二 辰初 约众生以显各益 二 约国土以显普益 辰初分三 巳初 救护灾难 二 助成道业 三 称遂愿求 巳初分二 午初 恶缘不能成害 二 恶生不害加护 今初
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若我灭后,末法之世,魔强法弱,众生修行,未免多障,欲免自障,诵此秘密神咒;欲免他障,教他诵此秘密神咒。当知如是持诵众生,自行化他,均得其益。火不能烧,水不能溺者:火有内火、外火,水亦有内水、外水,内火如欲火等,外火则从缘而起,如天火等。内水如爱水等,外水如劫水等。仗此咒力,自然不致烧溺。大毒如瘟疫流行,小毒如蛇蚖等触。如此诸毒,皆以神咒之力能回,故曰所不能害。初恶缘不能成害竟。
午二 恶生不害加护
如是乃至天龙鬼神,精只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咀,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如是乃至下,恶咒不著。天龙举八部之二。无福德曰鬼,有福德曰神,得天之灵曰精,得地之灵曰只,专于障道曰魔,一于惑人曰魅;此等皆能用咒以害人,故云恶咒。如遇秘密神咒,则如以尘扬于顺风,皆不能著。心得正受者:持咒持成三昧也。持至能所双亡,不受诸受,名得正受。咒诅厌蛊毒药:厌蛊者,尸毒也,又西南夷所畜,有扎鼠虾蟆等类;毒药者,物毒也,鸩毛沥酒,沾唇即死。如上厌蛊毒药,皆能毒害于人,加以咒诅之力,则百发百中矣!此以邪受不能动,恶咒不能著,即究竟坚固之三昧也。金毒银毒者:温陵曰:金银入药,便能发毒。草木虫扎,举此四类,余以万物毒气该之。入此人口,成甘露味者:甘露为不死之神药,饮之者,得益良多。《宝镜疏》云:此如鼎有灵丹,而顽铜钝铁,入者成金也。
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频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一切灾变恶星,并诸恶鬼恶神,碜心毒人,包藏祸心,常以暗箭伤人之辈,莫不睹德容而意销,被慈风而心化,不但不能起恶,而且转暴为良也。频那、夜迦,诸恶鬼王,以诵咒饶益彼类;并其眷属,皆领深恩者:谓素蒙佛化领佛深恩,为报佛恩,故于是咒,常加守护,为护咒故,并护持咒之人也。初救护灾难竟。
巳二 助成道业 分六 午初 资发通明 二 远离杂趣 三 常生佛前 四 众行成就 五 诸罪消灭 六 速证无生 今初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
此下至无生忍,皆明助道成智。前说离难远魔,固是神王之力所及,此明助道须假菩萨。咒是诸佛心印,咒在之处,即为佛在,故常有圣眷随侍;故嘱当知:是佛顶神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那由他,此云万亿,俱胝,此云百亿。言菩萨之数,百亿不足以尽之,复以恒河沙计之;恒河沙百亿不足以尽之,复以万亿计之。万亿恒河沙百亿,不足以尽之,复以八万四千计之;极言数目有如许之多。现威勇之形,具降魔之力,故名金刚。蕴秘密之德,摄金刚之众,故称藏王。种族者:谓此唯一类相聚,故曰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听其驱策,如火头金刚,青面金刚等。此诸圣众,为护持咒故,并护卫持咒之人,昼夜恭随侍卫,如慈母之护婴儿,时刻不离也。
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
设若有众生,于散心乱心之时,非有正定,常住三摩地,但能散心思忆神咒,乱心口持神咒。虽非定心忆持,而金刚王亦常随从于彼,为报佛恩,格…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十八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