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拔濟群苦。所謂地獄、餓鬼、畜生、盲、聾、喑、啞、冤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大小諸橫,同時解脫。賊難、兵難、王難、獄難、風、火、水難,饑渴、貧窮,應念銷散。
此明拔苦濟難用。十方如來,依此秘密咒心,能于十方,拔濟群苦。或教自持,或代咒願。仗神咒威力,得離苦難。所謂,指釋之辭,謂一地獄、二餓鬼、叁畜生、四北洲、五盲聾喑啞、六佛前佛後、七世智辯聰、八長壽天。以此八種,不堪受教,難入佛法,故名爲難。冤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並生、老、病、死四苦,合八苦。此中以難言之,則舉前以攝後;以苦言之,則舉後以該前;此苦難之所從分也。大小諸橫者:據《藥師經》言,大有九種,小無數量,難可具說。且九橫者,一病不服藥,橫殺衆生,信邪祀鬼,本不當死,由不服藥,傷生致死名爲橫;二橫被王法之所誅戮;叁非人奪其精氣;四橫爲火焚;五橫爲水溺;六橫爲惡獸所啖;七橫墮山崖;八橫爲毒藥,與夫厭禱咒詛,鬼害所中;九橫被饑渴所困,不得飲食。同時而得解脫。賊難,有劫財奪命等事;兵難,有沖鋒冒刃等事;王難,有委身致命等事;獄難,有枷鎖禁系等事;風難,有凜寒飛沙等事;火難有焚燒炙熱等事;水難,有沖陷漂沈等事;饑難,有絕糧枵腹等事;渴難,有喉幹口燥等事;貧窮難,有困苦逼迫等事。如上諸難,應其所念,秘密咒心,而得銷散也。
十方如來,隨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識。四威儀中,供養如意。恒沙如來,會中推爲,大法王子。
此明事師紹法用。十方如來,隨此秘密咒心威力,能于十方世界,事善知識。以彼具正知正見,能爲學者,抽釘拔楔故。若非咒力,豈能十方遠到耶?四威儀中,供養如意者:行、住、坐、臥,一切時中,各有應供之物,各令隨心,故曰供養如意。若非咒力,豈能如意出生耶?恒沙如來,法會之中,助佛轉輪,弘揚法化,推爲大法王子,承紹法王家業,若非咒力,豈能遍事諸佛耶?
十方如來,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攝授親因,令諸小乘,聞秘密藏,不生驚怖。
此明攝授親因用。十方如來,與曆劫親緣,互相因依。自雖成佛,念彼散在十方,亦常行此秘密咒心。行即持也,攝授護念,縱使墮在小乘,亦乘咒力加被,成就大志,堪受大法,如聞說秘密如來藏心,不生驚疑與怖畏也。
十方如來,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
此明智斷二果用。十方如來,誦此秘密咒心,以爲成佛之本,轉煩惱而成智果,故曰成無上覺。坐菩提樹,一期弘化,轉生死而成斷果,故曰入大涅槃。足知此咒,爲成始成終之大用也。
十方如來,傳此咒心,于滅度後,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淨戒律,悉得清淨。
此明付法護戒用。十方如來,傳此秘密咒心,化緣既畢,將欲歸真,于滅度時,最後遺言,付囑佛法,紹繼之事,令得究竟住持。至于護戒一事,佛雖臨涅槃,猶複叮咛告誡,以戒爲師,故曰嚴淨戒律,悉得清淨。嚴以治身,淨以治心,身心皎潔,有若冰霜,如是能正法長存,毗尼久住也。二備彰諸用竟。
醜叁 更明無盡
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啰咒,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恒沙劫,終不能盡。
此更明無盡。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啰咒者,此略牒全名。雖從清旦,以至薄暮,音聲相聯,熾然說,無間歇,于其中間,字句亦不重疊。如是縱經恒河沙劫,極顯其字句之廣,說日之長,終不能演說得盡,此咒之功用也。如《華嚴》所謂,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者也。《正脈》雲:此無盡乃約諸佛要用,並非衆生用也。初諸佛要用竟。
子二 衆生利賴 分二 醜初 別指勝名 二 備彰威力 今初
亦說此咒,名如來頂。
不唯此咒,但名如來藏心,亦說此咒,名如來頂。表其至尊至妙,故能爲衆生利賴也。
醜二 備彰威力 分叁 寅初 首示行人必賴以勸持 二 詳伸護生助道以出由 叁 承明行人必證以結勸 寅初分二 卯初 正示誦方遠魔 二 開許書帶獲益 今初
汝等有學,未盡輪回,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汝等有學,未盡輪回者:叁果以前,皆名有學。以未能盡分段生死,所以猶屬輪回。若發至誠心,至極誠懇,取阿羅漢者,設若不持此佛頂神咒,而坐修道之場,欲令身心清淨,遠離諸魔事業者,斷然無有此理也。不持下乃反顯,然持方遠魔耳。
卯二 開許書帶獲益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衆生,隨國所生,桦皮貝葉,紙素白毯,書寫此咒。貯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有國土,所有衆生,隨屬何國,所生桦皮:桦樹皮,治令薄軟,可以作書。貝葉,貝多羅樹葉,廣長可書;紙素,紙之素者,如此方抹竹爲漿,而製成之;白毯,白毯華所織成,可作書寫之用。《正脈》雲:白毯天竺物,紙類也,有價值無量者,此土無之。
即用上桦皮等,書寫此咒,貯于香囊,以便帶持。是人心中昏昧,秉性暗鈍,無聞持力,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粉壁俱可。當知是人:即是身帶宅書之人。盡其生年者:謂從生至死。一切諸毒,所不能害者:一切諸毒,當分內外,內則貪、嗔、癡,稱爲叁毒,由持咒治習,漸以熏化;外則蚖、蛇、蝮、蠍,所有毒類,由神咒威靈,悉以遠遁,故所不能害。初首示行人必賴以勸持竟。
寅二 詳伸護生助道以出由 分二 卯初 總標二意 二 別列多功 今初
阿難!我今爲汝,更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衆生,出世間智。
此詳伸此咒,有護生助道之功勳。阿難!我前說此咒,爲諸佛要用,今則爲汝更說此咒,爲衆生利賴。一、救拔護念,世間衆生,于一切怖畏之中,能誦此咒,令魔鬼不擾,得大無畏。二、或遇有志修學圓通定慧者,令煩惱不侵,斷惑修證,成就出世間智,如觀世音,救世悉安甯,出世獲常住。初總標二意竟。
卯二 別列多功 分二 辰初 約衆生以顯各益 二 約國土以顯普益 辰初分叁 巳初 救護災難 二 助成道業 叁 稱遂願求 巳初分二 午初 惡緣不能成害 二 惡生不害加護 今初
若我滅後,末世衆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誦持衆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若我滅後,末法之世,魔強法弱,衆生修行,未免多障,欲免自障,誦此秘密神咒;欲免他障,教他誦此秘密神咒。當知如是持誦衆生,自行化他,均得其益。火不能燒,水不能溺者:火有內火、外火,水亦有內水、外水,內火如欲火等,外火則從緣而起,如天火等。內水如愛水等,外水如劫水等。仗此咒力,自然不致燒溺。大毒如瘟疫流行,小毒如蛇蚖等觸。如此諸毒,皆以神咒之力能回,故曰所不能害。初惡緣不能成害竟。
午二 惡生不害加護
如是乃至天龍鬼神,精只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咀,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如是乃至下,惡咒不著。天龍舉八部之二。無福德曰鬼,有福德曰神,得天之靈曰精,得地之靈曰只,專于障道曰魔,一于惑人曰魅;此等皆能用咒以害人,故雲惡咒。如遇秘密神咒,則如以塵揚于順風,皆不能著。心得正受者:持咒持成叁昧也。持至能所雙亡,不受諸受,名得正受。咒詛厭蠱毒藥:厭蠱者,屍毒也,又西南夷所畜,有紮鼠蝦蟆等類;毒藥者,物毒也,鸩毛瀝酒,沾唇即死。如上厭蠱毒藥,皆能毒害于人,加以咒詛之力,則百發百中矣!此以邪受不能動,惡咒不能著,即究竟堅固之叁昧也。金毒銀毒者:溫陵曰:金銀入藥,便能發毒。草木蟲紮,舉此四類,余以萬物毒氣該之。入此人口,成甘露味者:甘露爲不死之神藥,飲之者,得益良多。《寶鏡疏》雲:此如鼎有靈丹,而頑銅鈍鐵,入者成金也。
一切惡星,並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惡,頻那夜迦諸惡鬼王,並其眷屬,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一切災變惡星,並諸惡鬼惡神,碜心毒人,包藏禍心,常以暗箭傷人之輩,莫不睹德容而意銷,被慈風而心化,不但不能起惡,而且轉暴爲良也。頻那、夜迦,諸惡鬼王,以誦咒饒益彼類;並其眷屬,皆領深恩者:謂素蒙佛化領佛深恩,爲報佛恩,故于是咒,常加守護,爲護咒故,並護持咒之人也。初救護災難竟。
巳二 助成道業 分六 午初 資發通明 二 遠離雜趣 叁 常生佛前 四 衆行成就 五 諸罪消滅 六 速證無生 今初
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衆,而爲眷屬,晝夜隨侍。
此下至無生忍,皆明助道成智。前說離難遠魔,固是神王之力所及,此明助道須假菩薩。咒是諸佛心印,咒在之處,即爲佛在,故常有聖眷隨侍;故囑當知:是佛頂神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那由他,此雲萬億,俱胝,此雲百億。言菩薩之數,百億不足以盡之,複以恒河沙計之;恒河沙百億不足以盡之,複以萬億計之。萬億恒河沙百億,不足以盡之,複以八萬四千計之;極言數目有如許之多。現威勇之形,具降魔之力,故名金剛。蘊秘密之德,攝金剛之衆,故稱藏王。種族者:謂此唯一類相聚,故曰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衆,而爲眷屬,聽其驅策,如火頭金剛,青面金剛等。此諸聖衆,爲護持咒故,並護衛持咒之人,晝夜恭隨侍衛,如慈母之護嬰兒,時刻不離也。
設有衆生,于散亂心,非叁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
設若有衆生,于散心亂心之時,非有正定,常住叁摩地,但能散心思憶神咒,亂心口持神咒。雖非定心憶持,而金剛王亦常隨從于彼,爲報佛恩,格…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十八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