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生为无生智乎!
18.冰上燃火,冰解火灭( 《安乐集》第五七页)
亦如冰上燃火,火猛则冰液,冰液则火灭。彼下品往生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既至无生界时,见生之火,自然而灭也。
19.劣夫从王,游四天下( 《安乐集》第六三页)
如有劣夫,以己身力,掷驴不上。若从轮王,即便乘空,游四天下。即轮王威力,故名他力。
20.栴檀一出,臭林皆香( 《安乐集》第一○页)
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状云何?
佛告父王:如伊兰林,方四十由旬;有一科牛头栴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噉其花果,发狂而死;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纔欲成树,香气昌盛,遂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
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
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三障,无边重罪。言「栴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纔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积念不断,业道成办也。
21.狮弦一奏,余弦悉断( 《安乐集》第一二页)
譬如有人,用师子筋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
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烦恼,一切诸障,悉皆断灭。
22.狮乳一滴,余乳成水( 《安乐集》第一二页)
亦如有人,构取牛羊驴马一切诸乳,置一器中;若持师子乳一渧投之,直过无难,一切诸乳,悉皆破坏,变为清水。
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
23.持翳身药,余人不见( 《安乐集》第一二页)
譬如有人,持翳身药,处处游行,一切余人不见是人。
若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神,一切诸障,不见是人;随所诣处,无能遮障也。
何故能尔?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故也。
24.寄花五净,附水灵河( 《安乐集》第二五页)
譬如寄华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无竭。
25.婴儿成长,全凭父母( 《安乐集》第三六页)
《智度论》(卷二九、六七意)云:「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何意然者?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养,或堕坑、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能绍继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济运。为斯益故,多愿生也。」
26.鸟幼羽弱,依林传树( 《安乐集》第三七页)
又彼《论》(卷六一、六六意)云:「譬如鸟子,翅翮未成,不可逼令高翔。先须依林传树,羽成有力,方可舍林游空。新发意菩萨亦尔,先须乘愿求生佛前,法身成长,随感赴益。」
27.逼鸡入水,岂能不湿( 《安乐集》第三八页)
问曰:或有人言,愿生秽国教化众生,不愿往生净土,是事云何?
答曰:此人亦有一徒,何者?若身居不退已去,为化杂恶众生故,能处染不染,逢恶不变;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如此人等,堪能处秽拔苦。
若是实凡夫者,唯恐自行未立,逢苦即变,欲济彼者,相与俱没;如似逼鸡入水,岂能不湿。
28.热汤投冰,不灭反增( 《安乐集》第三八页)
是故《智度论》(卷二九意)云:「若凡夫发心,即愿在秽土拔济众生者,圣意不许。」何意然者?龙树菩萨《释》(卷二九意)云:「譬如四十里冰,如有一人,以一升热汤投之,当时似如少减,若经夜至明,乃高于余者。凡夫在此发心救苦,亦复如是,以贪瞋境界,违顺多故,自起烦恼,返堕恶道故也。」
29.多灯虽明,不及日光( 《安乐集》第九一页)
譬如一大闇室,若燃一灯二灯,其明虽遍,犹为闇也。渐至多灯,虽名大明,岂及日光?菩萨所证智,虽地地相望,自有阶降,岂得比佛如日明也?
30.乘船救亲,眷属出离( 《安乐集》第一一五页)
譬如二人,俱见父母眷属没在深渊。一人直往,尽力救之,力所不及,相与俱没。一人遥走,趣一舟船,乘来济接,并得出难。菩萨亦尔,若未发心时,生死流转,与众生无别。但已发菩提心时,先愿往生净土,取大悲船,乘无碍辩才,入生死海,济运众生。」
三、《往生要集》他力十喻
出自《往生要集》下卷之末。以十种譬喻,显示本愿他力之不思议,令信念佛功德之大利无上。大别为前四灭罪,次四生善,后二总喻。与他力七喻,同一旨趣;而前二喻,即引自《 安乐集》第一大门。
1.栴檀一出,臭林皆香--栴檀树出成时,能变四十里由旬伊兰林,普皆香美。
2.狮弦一奏,余弦悉断--用狮子筋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
3.一斤石汁,千铜变金--一斤石汁,能变千斤铜为金。
4.羊角扣之,金刚冰解--金刚虽坚固,以羚羊角扣之,则涣然冰泮。
5.食忍辱草,牛出醍醐--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
6.见念诃药,得无量寿--于沙诃药,但有见者,得寿无量;乃至念者,得宿命智。
7.孔雀闻雷,即得有身--孔雀闻雷声.即得有身。
8.一见昂星,尸利生 果--尸利沙见昂星,则出生果实。
9.住水璎珞,入水不溺--以住水宝,璎珞其身,入深水中,而不没溺。
10.磬石虽大,寄船能浮--沙砾虽小,尚不能浮;磬石虽大,寄船能浮。
诸法力用,难思如是;念佛功力,准之莫疑。
《譬喻》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