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无益的恶友、玩友的往来,从而免除一切临终可能发生的违缘。
4.平时除了修持净业,应少说那些世俗的言语,不做与生计无关的琐事。说那些世俗的言语和看电视电影一样,只会使我们的自心散乱、烦恼丛生,对净业无有丝毫益处。
三 临终之要
对于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来说,临终之时至关重要,是圣凡转换之关键。
没有得大自在的修行人临终时确实非常关键,如果失去正念,则会铸成过大错。彻悟禅师云:“生死关头,惟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亦能转业。故业力惟强,心力惟重,乃能牵生。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惟西方是趣,则他时报命终,必经西方,不生余处矣。”但如果以殷重心,造极重十恶力,则临终心重业强,一定牵往三恶趣中。如一堵墙或一颗树,要知它最终倒向何方,就要看它平时倾向于哪一方,则最后一定倒向某一方。我们执持名号以及忏罪积资都是为了临终之时能够顺利往生,如俗语所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一样。所以我们应精勤修持净业,使得临终时净业胜过业力,才能够确保顺利往生。否则抱侥幸心理平日不修习,等到临终时种种违缘现前,不能提起正念来念佛,只怕为时已晚后悔莫及啊。我们应该这样想:只需要精勤修持一生,便能永离苦海永享安乐,这是一劳永逸、一本万利的事,何乐而不为呢,为何不舍弃世间一切无意义的琐事,下大决心抓紧时间精勤修持呢?否则仍将在轮回的苦海中饱受无量诸苦,无有出期,何必呢?
临终的障碍虽有多种,但最根本的就是忘失正念,退失信心,尤其是贪恋父母妻子儿女、兄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房屋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等等。如果有一丝一毫的贪恋耽著,则成违缘障碍,不得往生。
杨次公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因此作为求解脱往生的行人,对娑婆世界的贪爱应力求淡薄减轻,务使解脱心、往生净土心越来越深切强烈。则临终之时不会因为亲人的哭泣哀号而生贪爱,也不会因为丰富的家产财物而恋恋难舍,平时能看破,临终自然会放下。凡人临命终时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应贪生怕死。时常思维:现在我这个身体,由诸种不净物所构成,种种痛苦日夜不停地折磨,现在若能舍弃这个臭皮囊,往生净土,莲花化身,受无量快乐,见佛闻法,远离痛苦得到解脱。如脱去臭秽破烂的衣服,换上华丽舒适的新衣,高兴还来不及,为什么却忧愁害怕呢?故应放下身心,莫生贪著。如果有疾病,不管轻重,都应思维死亡无常,死期不定,以念佛心、求生净土心安然等待迎接死亡的到来。
如果临终产生三种疑惑心也会成为往生的障碍,所以也应该遣除。所谓“三疑”慈照宗主在《净土法门》中说:“念佛人临命终时,如果有三种疑虑,便不能往生净土。第一,疑我生前所造业非常重,修行时间太短,恐怕不能往生。第二,疑我虽念弥陀,但现在有心愿还未了,以及尚有贪嗔痴爱没有息灭,恐怕不能往生。第三,疑我虽然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担心佛不来接引。有这三种疑虑就会构成障碍,失掉正念,致使不得往生。所以念佛的人切切要真实谛信佛经,不要生起疑惑。经中说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上至一心不乱,下至十念都会成功往生,蒙佛接引往生九品莲台之中,辞别五浊恶世。如果能心心不昧,念念无差,则永断疑情,决定往生无疑。”临终善恶心念的力量都很强,因此千万要遣除邪见恶念,再再增上善心正念,强化自己的厌欣心。如果一堵墙行将要从它原本所倾向的方向倒塌7之时,但此时从其所欲倾的方向来了一阵大风,这堵墙反而会向其所倾向的反方向而倒下。所以说就算犯了五无间重罪之人,如果在临终之时,得闻善知识的引导,以极其猛烈的希求心念佛求生净土亦能如愿往生。
印光大师归纳了临终三条要点,大家都应遵守奉行。三要即:“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三要详细事项请参阅印光大师《示临终切要》一文。关于临终助念的详细方法应认真阅读《临终须知》一书。
根据《净土圣贤录》以及《现代往生见闻录》等书所记载,往生者的瑞相大约有以下十几种:一、预知时至。二、净念不失。三、心不颠倒,自能念佛。四、身无病苦,合掌趺坐。五、异香满室。六、光明照身。七、天乐鸣空。八、说偈励众,含笑而终。九、亲见佛菩萨来迎。十、顶门后冷,其他部位都已冷透而头顶仍能温暖数小时。十一、四肢柔软,面色如生。十二、火化后得舍利等等。
以上十二条瑞相,全部具足,往生品位自高。不过只要符合二、三条,亦可往生。
作为净业行人应当认真看一看《净土圣贤录》与《现代往生见闻录》。第一,可以坚固我们往生净土的信愿。第二,我们应当学习那些往生者是如何行持净业往生的,这些往生者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后记
笔者编写此书的目的,不仅是向对佛法不甚了解的人介绍佛法的基础知识,并且根据高僧大德的论述把修习佛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要点编写出来以供修持佛法者参考。由于篇幅有限,许多方面不能详细解说,所以笔者将编辑本书所参考的书目罗列如下,供有志于学习佛法的人参考。
本书所参考的主要书目有:多, 识·洛桑图丹琼排仁波切著的《佛理精华缘起理赞》与《爱心中爆发的智慧》,索达吉堪布著的《妙法宝库》文集中的《信源宝藏》与《入菩萨行广释》,华智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益西彭措堪布著的《甘露妙法》文集第一、第七、第九集,明旸法师著的《佛法概论》,陈兵著的《佛教轮回说》,魏磊著的《净土宗教程》与《净宗法语大观》。能编辑成此书,皆仰仗以上高僧大德之功德,笔者实无丝毫功德可言,在此向以上所有作者表示感谢。若读者能认真阅读本书,能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则是对笔者最大的慰藉,也是最能令笔者欢喜的事。
《佛法要义浅释——向现代人介绍佛教》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