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顾众生的业相,就是直奔过去了,根本就没有回头回脑的时候。因为啥呢?因为他的心智是站在究竟觉上安住的。究竟觉的前提是无始际的,就是没有头没有尾的。
他因为是个究竟觉的人才能真是不顾于这些,也就是不再眷恋这些东西了。那么回头回脑的人对于这个究竟觉就还是没有认知的,没有法认知。他只能说我渐次地体验一下这是不是究竟觉?
出家师父:更多的人肯定是没有认知呀。
慈法法师:是啊!所以大部分人都向往功夫,一大部分人一听说修行功夫大家都会蜂拥而至。但是一说于究竟觉随顺安住的人,大家认为可能是比较苍白和无力的。因为啥呢?这个地方没有回头回脑,甚至在见闻觉知处都不能残存起来。
就是直奔王家这个词就比较得当,没有造作分。就是其他什么村长也好、县长也好,他顾不得了。他就看到王家那一点了,他就往那里走。他看到的与证到的没有差别,他就信顺这一种东西了!
其它就根本不顾,花花绿绿这种种境界跟他都没有关系了。所以净土法门讲一生即压群臣,他不是高尚说,就是说他在这个究竟觉的根本觉上真正地抉择了。在这个地方因为没有自己的造作分,就是自己所有的增减分都没有了。
没有!他不顾这个就是直奔。黑白道喻也是这讲的,你要是退下去了,所有都是水火就会把你烧死了。实际上就是我们眷恋这个所有的这种收获或者不收获都会烧死人的。
出家师父:像这种无边无际的究竟觉,从经典上是不是也可以……。
慈法法师:可以的,完全可以的。好比说佛这样说善男子、善女人若闻此经典,闻诸佛名者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成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皆得成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究竟觉的给予,你能不能信顺它的呢?
你说我要研究他是什么,也行。你说我不研究它,我就直奔着这个去了。那我就这样念,我就知道那就是我的前境。只管耕耘不管收获了,那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就是怕你在这个地方回头回脑的。
我们一般回头回脑快,过去的人信顺的根性就很猛利、朴实。现在的人的疑根、惑根就重,凡事总是这样,第一个首先就是要考虑自己的得失。这个人对我怎么样?我有什么得失?这个事对我怎么样?我有什么得失?这个说法对我有什么样的得失?
第一个考虑就是这个没有什么其它的。而那些智者就不是这样的!每一个考虑的就是一切有情有什么方便?一切世间苦难众生有什么安乐?他考虑的的确跟我们不一样。那你第一个考虑的就是自己,你再修证也为了自己。没有说的,我相未出事相根本所立。
这是很苦的!还以为是自己的道业已经立了,你立得越神圣你的包袱就越大。你跟本就与解脱这事就没有丝毫的关系,道气十足的最后还是受苦。就是积攒一个东西,最后还是达到一个自我、我所的目的,那你说苦不苦?
攒了很大的劲最后还是自我、我执,这就跟法老是一样的处心积虑地我就要搞这个东西,那肯定最后就是那个结果。家破人亡没有说的,因为等待,我必然死亡,没有说的!无等待无我,你不能说死亡也不能说是现在。所以说在无我的因缘上,你运用智就是智,运用悲就是悲,运用方便就是方便。
这一念实在是很好透视的,没有什么。就是你把底盘给清理干净,不要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坛坛罐罐,就放上一个东西就能看得见。有的时候我们会故意把这个杂货铺的东西全部拿来,那你就认不清了。
所以先纯净知见,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要知见不纯了那就出问题了。我感觉到现在的学佛之人就是这个我相。失心,从头到尾除了失心之外无有他物,没有办法。好了,那你就自己去做吧!
就是为了自己考虑之外没有其他的什么东西,没有!那你这个修证是为了什么呢?那就是我!所以佛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出家师父:师父,你最初的那个下手的方便是怎么破这个……?
慈法法师:我认为我现在就是这样的,当我听到XX法师讲说念佛人没有病,不老、不死。我大概第三天就重病了一场,我心里特别不痛快,我不知道咋回事?我感到这跟佛教的教义有冲突了。
佛说无常、苦、无我、说生老病死,他说他没有。那么他说的这个我是什么呢?是阿弥陀佛的我?阿弥陀佛的我应世间众生、安慰世间众生,在这个所谓的顺应报德中也显现这个应化。也有观音菩萨要接法位什么的,为什么呢?就是顺应众生,不是大地众生。
那如果在这个地方要是把握不好就会有一种慢心,我感到是个慢心,那就病倒了。当时就有出家人问我说,你从来就不在意这个的东西,现在怎么会病倒了的呢?我说可能是生老病死跟我还是要更亲近一点。
这个不老、不病、不死可能跟我还是有点距离。可能还是说我知、我见生老病死是必然的。就是无我,这个说我不老、不病、不死这是有意义的,但是说我不老、不病、不死,世尊都不敢说。
不是,在这个地方我感到出了一个问题。是色身我、是名字我、是意向我、还是佛性的我?但这个我要是这样笼统一说,众生平凡地就去参照去了。有病了那就是你没有念佛,你老了你没有念佛。那死了,那就更不念佛了!
这个东西就让人有困惑了,这就违背了佛的次第说法。违背了佛的这种所说的这个八苦,这个世间最基本的法则了。你违背了这个法则你又不说明他的教义的内涵,或者说所指所向,人就会迷惑了。
当时我真是这样就病了,我以前要是有病什么的,没有感觉你知道吗?一抖擞就出去了,该干啥干啥。但说了这个过后我感到是个打击,这样要嘛就培养出来一个神,无病什么、什么一个的神。也可能我感觉也没有什么,世间必然有生命差别的,但这样究竟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我当时是明白了。
所以说我后面遇到很多念佛人不念佛了,我说你怎么不念佛了呢?你不是念了十多年的佛了吗?他说我这又病又老的,家里又怎么的、怎么的……。
有很多就是对于某个人的根性的合机,有的也不见得会合机,这就会给人造成误导。这个阿弥陀佛肯定是没有老、没有病,没有死的。但是你如果说我,或者说这个东西就很泛,会形成一些很多抽象的感知。
所以对有的善知识的教言、教义的讲法,有时候你在不认同的时候,你不就不会产生逆反。从那以后我就经常有病,反而踏实了。我说就怕把自己树造成神了,那真是以后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结果的?
我不知道是破我执?也不知道是业在破?也不知道是因缘在破还是心在破?我感觉到这样能放下自己的一些东西。因为以前不顾也很舒服、也很方便、也很利顺。但是再回头看看大部分人做不到,那净土教言在这个地方对大部分人会失去作用。
这就会造成是一个神所修的法,是一个成就者所修的法,老百姓就没有用了。所以现在念佛的人越来越多地迷失了,不再学念佛了!为什么呢?他没有得到利益,不知道凡夫心念佛即得见佛,能闻法如香熏染,如香光庄严。
他这表达的是圣心呀!不病、不老、不死是不是一个圣心呢?最少是一个无染的心,凡夫能够达到吗?要你能达到,直接就这样做了,你还念佛吗?这出现了一个让念佛人没有一个基本依止的一个感知……
三宝弟子:释德立根据录音整理
《平等缘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