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是我的新生
德廉居士根据录音整理供养大众 …… 皈依就是要让我们来反观内照,了知自己。所以皈依者回归之意,如实知自心,知自心的方法。那知自心,心是什么呀?他说:哦,心是很圆满的,说圆满是个什么呀?所以说开始就有了佛! (慈师语调轻缓,温和而亲切地打开一本《佛教念诵集》的首页,将一张坐在莲花上的佛像向这位求授三皈依的居士缓缓地展开)说这是一个很圆满的形象,这个很圆满!说:哎,怎么来照见自己呢?说找个最圆满的来照见自己,什么最圆满的照见自己呢?这个心就是佛,这个镜子呀就表达了自己的心智。 我们要早上一起床呀,说:哎呀,这个休息好了?没有休息好呀?什么皮肤的变化,感知的变化,它就会在这个镜子里面反应出来。那么三皈依就会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会对自身、自心有一个了解,就是三皈依实际是一面镜子,最平面的一个镜子。 所以说要知道这个含意,它的作用是这样子的。说放在是没有什么放大可放大的,也没有什么可缩小的。大者是从来都是无从所大的。 只是说我们有时间感觉到人有差别,意识有差别,善恶有差别,这是一种感觉。意识的变化,实际它不是照见,它是外感的一种所谓被境所牵扯的一种心理,就是失心了!我们称为你失去了这种回光返照的心,人就会开始痛苦、无奈、颠倒、被逼迫。 但你如果要是能回光返照,能皈依了,人就不会有这些了,这周边世界千变万化不离其中,就是说不离自心罢了,都是自心所照见。所以心境本是一如,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会找自在力,这个自在力就是法则!我们要用个法则来祛除这种世俗对我们的动摇,就是外面的境相对我们的动摇。 那么,这样就是要皈依法则,皈依一个法,令心智安乐。僧者,的确是应该利益有情的!一般我们人跟人之间有意无意就会给人带来这个好呀、坏呀,相应不相应的东西。那么在这个皈依僧的这个法性中,最主要是要利益世间的! 这个可不是高明话,要是佛教徒不知道利益世间你就会很苦呀!世间人苦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自利,自以为是、自许的东西。说僧者众中尊,这个“尊”就尊在一个利益世间的心智上了。那你说世间人莫不为己呀!天下所属莫不自以为是的,所以这个世俗心与学佛人的心就有这么一点差异! 所以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消归到利益世间有情的这个抉择上来了!不是嘴上说,也不是事情的变化。就是自己要知道这是一个佛的心,也就是自心最根本的消归。所以佛教有两句说“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为绕益诸有情”,这个话看着是很浅薄,都会说都能感知得到,就是做不到呀! 求授皈依的居士:就是那种得失的心让人太苦了! 慈法法师:对,这样太苦了!凡夫有情没有不得失的,对吧?没有不善恶的,没有不是非的,因为啥呢?因为外境所牵制呀,这个外境牵制了我们的心!外缘所逼迫,引发内在的种子失控不能自依(指三皈依),所以丢失了这个圆满的心。 你看他坐在莲台上,(慈师指着桌子上的一个金刚像说)这个金刚坐在莲台上,这是干什么?就是坐于不动之位,清净之心广利世间、光耀世间,实际这个佛像就是一个教导来表达这个法益。 那么,这个皈依就是要知道,其实说就是我们心智的一面镜子,皈依就是为了要反观内照,远离周边这个依报环境的逼迫,来常来转境,不被境转。因为一切境相不离我们的心智,这个地方要是明白了,学佛的目的和皈依目的就有意义了。要不然我们皈依还是像一样的苦,要不然我们皈了依还是像世俗人一样的苦,那就没有意义! 为什么要讲这个三皈依呢?我感到这个是十分重要的!听得懂了这个三皈依的福德是无量无边的,就是对娑婆世界的这个堪忍之苦你就能走出来,要不然你就走不出来。所以说这是个镜子,皈依也就是为了这一个目的,你大概能够听得懂的? 求授皈依居士:能听懂! 慈法法师:你表述一下好不好?就是你用你自己的话,不管合不合适你表述一下。 求授皈依的居士:皈依就是我自己要从那种得失的心里走出来,用佛的智慧来开启自己的心灵。 慈法法师:OK,已经很有意义了! 对,对!就是再从一个角度来谈一谈。好比说我们看见这个花草呀,(慈师指着旁边花篮里芬芳的鲜花说继续着道)看到一个比较憎恶的东西、厌恶的东西。按佛教来说,好比说看到一个很美好的东西与很丑陋的东西,在修行者、学佛人的心灵中它是一如的!它用有差别,心智无别。就是你要知道它是来自心智的感受。感受,能知道这个是花,这是个好的东西,但它不会产生取舍的这个过程中称为的动念。 这一个动念,我们称为觉悟! 要一称这个花是好的东西,这个的不好的肮脏东西是不好的东西,产生这种分别的时间就会产生痛苦了。因为下面就会有取舍,我们称为能、所,就是心与境产生了对待。这个对待就会有取舍了,因为啥呢?对,就是排斥了,待,就想取过来了,这个心里就产生了一种痛苦了。 那么这就称为能、所之相!要是我们这个第一念知道这个是花,这个好或者是不好的东西,这个一念动起来了,这个觉性一动,就是佛陀,没有什么的! 求授三皈依居士:就是我的那种得失心真是把我害苦了! 慈法法师:对,对!不光是害你,得失心、对待心、是非心、认为外面的境界是真实的这些心,都使我们丧失了不动的金刚心,清净的莲花心,光耀世间的智慧心。那就远离这没有必要的苦的! 先放放松,心里先感知一下!对,很好,能这个以一个心愿来求授皈依是很好、很好的,很难得。皈依是我们人生新的轨迹,真正地认识到有一次感动就好,真正地感动!就是你于反复,再反复、再变化它都不会再退失了。 我们这个没有皈依之前,就会认为心外有实。皈依之后就会认为心外无境,境皆因心而现,人就方便了,人就有主动的权力了!实际就说它通过这个自觉就是知道一切万事万物莫不是由自心照见,那我们就明亮了,就有主动的东西了! 就不会消极地、被迫地被牵制在这个周边的业缘中,就像傀儡一样,绳子一牵就手舞足蹈,那不是我们这个真正的觉悟者,具足智慧方便者了。那么你就会知道这万事、万物莫不过是因心境折现,因心而生,因心而用罢了。那我们就会主动地运用这种无染着的心,不取舍的心。 大概地把这个思维的想法改换、改换,改变、改变就是皈依了。其它这个形式就是把皈依作为一个形式,把它成型一样处理一下罢了。 … 《三皈依是我的新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