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P8

  ..续本文上一页这样“南无阿弥陀佛”的赞美,说“哎呀,十方诸佛啊!阿弥陀佛啊!”因为什么?他们只要成佛了,这种广大的心就会发出这样美妙的赞叹,真实不虚,这是成佛的一个标志一样的。那我们佛佛相念。那我们作为一个凡夫众生念佛,就等于站在佛的位置上了,因为佛成佛的时候都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了。我们是凡夫,没有成佛之前,我们就南无阿弥陀佛了,那不跟佛一样了吗?不要害怕。她这个愿望呢特别强烈地推荐我们念佛,所以凡夫念佛跟十方诸佛念佛,同念阿弥陀佛!这太厉害了,对不对?太有意思了!很感动。

  第十七愿特别重要,就是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直接称我名者不取正觉,因为十方诸佛一定会称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那我们作为一个凡夫众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就与十方诸佛相应,与十方诸佛成就的佛相应,那这一句名号的功德到底有多么不可思议呢?实际这十七愿在这个四十八愿中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愿望,就是鼓励众生念佛,与佛同念。(04:05:24)

  

  (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个愿呢古来以久就是最具争议、最具争议的一个愿望。所谓争议的焦点就在“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个词上了,要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阿弥陀佛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欲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就有个了解,“顺性功德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就有个了解,他的特定——他观察了二百一十亿佛土思维思维思维,思维出来了一个什么东西呢?也就在这一愿上了,那很多愿跟其他佛的愿不见得有差别,但唯有这十八愿可能有点差别的。干什么呢?

  阿弥陀佛在因地观察了二百一十亿个诸佛刹土的庄严、清净、诸佛度生的善巧,五劫的思维他能思维出一个最好的方法——名号度众生。“设我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正觉。”他发这个愿干什么呢?最主要的来阐述一个我们平时用普通的方法不能消除、不能超越、不能逾越的障碍——五逆谤法。你看我们一般的人念到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这十方国里面有没有这个五逆谤法的有情呢?(众答:有)啊,可能是我们推导出来的啊,就是逻辑推导,挺能满足自己的心愿,对不对?对,阿弥陀佛的照无量无穷世界,这世界一定也有五逆谤法的众生所堕落、所沉溺的世间,可能这才是无碍光、无对光、焰王光、智慧光、不思议光。

  因为他五劫的思维、二百一十亿佛土的参照所摄的众生就是一切众生。OK!那么一切众生往往我们有所许、有所不许,好比说凡夫认为善人、同类人可以成佛的,恶人、罪恶人不能成佛的;声闻感觉持戒人、精进人能成佛的,能成就的,那犯戒人、过失人不能成佛的;菩萨认为种种有情都可以成就菩提的,但有一点——你谤法、舍法是绝对不饶你的,因为谤法无缘哪!(旁边人说:没有缘?)对啊,你怎么度脱呢?但是呢终教来说、圆教来说,无所不摄,本然如是,性德如是,无一散坏,极恶之有情不可散坏于性德,极善之有情不可以增长性德,要不然不能称为性了,所以以性德普耀十方,是弥陀誓愿啊!

  平等回施!所以这个愿的前提呢就是这个东西,就是哎呀,这些大菩萨都不许了,佛敢不敢许呢?所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这一般的这一段文字呢,大家都把这个文字当成遮蔽,就是虽然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但是有一类有情还是不能往生,结果人呢总是感觉:“哎呀,我还有谤法罪,我以前还有过什么恶事,可能跟这个挂钩,完了。”他就放弃了,这一放弃,旷劫沉沦没有出离机会了,你说我们是让他往生呢?还是不让他往生呢?所以依佛性德、依佛修德、圆满报德来看,来审视弥陀的无尽大悲,以彻底的大悲心来利益一切众生,那么这个愿我们就可以来方便看看了。

  过去的祖师也害怕碰撞这些人,他就设立了一个委婉的方法,我们看看怎么委婉的。因为大家都说五逆谤法不能往生,但是这些菩萨感觉到这个说法呢就会遮蔽一些人,那跟这个“无尽大悲”不相吻合,跟“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设了个缺口,他们就做了个委婉的说法,这委婉的说法呢,尤其是善导大师就比较委婉。

  说到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实际他的关键的内容是什么呢?“愿生我国,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那“乃至十念”是个假设,这里面一个最突出的一个说法呢,是“至心信乐”这四个字,至心好要,至心信乐,因信而生的乐,因至心而达到的究竟安乐、安稳、抉择,这是最重要的。至心信乐是十八愿的一个点——一个要命的地方。若有至心信乐,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有至心信乐,愿生彼国,五逆谤法,亦不违愿。因至心信乐故,因至心信乐性德故,因至心相信阿弥陀佛圆满无碍故,五逆谤法过去之业一时散坏,这是我们加减法的推导啊。

  那么善导大师怎么讲的呢?善导大师讲到这一愿说:“若有众生十念、一念,存念彼国,必得往生。五逆谤法未犯者——遮护其人,不令诽谤;已谤者——慈悲摄受,还令其归。”这说得很委婉,对吧?什么叫委婉呢?就是你没有五逆谤法的人遮护你说:“你可不要谤法,你不要做五逆的罪,你要做五逆的罪可危险啰!啥危险呢?不能往生!”但有的人说:“哎呀,我已经五逆谤法了。”——设令、还令往生,干什么呢?以令彻底的悲心成为事实,依无碍光成为事实,依阿弥陀佛的圆满报德成为事实。要不然呢就是我们的凡夫心就乱测佛智,就遮护佛光了,我们把佛光遮了一块。所以善导大师呢,后人称他为阿弥陀佛应化世间嘛,就他说到这个关键口上了,他就说:“此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有二法所用啊,一者未犯此罪者,那就是未五逆谤法者遮护令其不犯,已犯者慈悲摄护令其还归。”“还归”就是令其往生、不设障碍。

  所以称为“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个“唯”呢就一分为二了。要我从心念上理解,从感情上理解,我认为呢阿弥陀佛说这个——因为阿弥陀佛圆满顺性究竟平等的回施,一切是无碍的,能令一切众生生起至心喜悦,乃至五逆谤法之人亦令其至心喜悦,往生无碍。这要是依我的心呢,我就这么感觉才痛快,过去的人说离经一字即为谤佛,我不敢谤佛,但我感觉到挺安慰我这样的人。就是依佛顺性功德、修德圆满功德、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功德,摄化十方,咸令至心信乐,愿生彼国,乃至五逆谤法者。——我认为这样才好,就是,因为到任何教法中一说五逆谤法全部遮拦了,那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以彻底的悲心悲悯十方有情,不舍一切众生是阿弥陀佛的重誓啊!全部在这一个,在这个地方表达出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他的重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什么呢?是十方国土众生。

  一说到包括五逆谤法(都能往生),就有人说你不是怂恿别人五逆谤法吗?所以善导大师就善于摄化人就说:“未谤法者、未五逆者遮护不令其诽谤;犯五逆过失,若已谤者设令还归。”可以归的,这是诚实言。已谤者已经是过去时了,阿弥陀佛以现在光明现下摄化,令其度脱,这有什么呢?已做之业于阿弥陀佛的大光普照,何黑暗不能消除呢?这是真实愿望。他遮护众生不要犯五逆重罪,这对现世不是个保护吗?这呢人能接受的,就是你现在不要犯。

  (居士:过去已经过去。)过去你咋办?像爹妈我们没法择取一样,你咋办?对不对?那已经成为事实,但我已经遇到这样无碍法则了,现在我就无碍了,因为究竟无碍故,号为阿弥陀佛。所以我感到这一愿呢,善导大师的解释呢最为善巧圆满,我的解法是感觉有点······我感到痛快舒心,因为我感觉到解我心怀,也可能我是个坏人,我也怕我自己逃跑了的。我感觉阿弥陀佛说:“我成佛时,十方众生皆以至心信乐而生我国。”何以故呢?你所有需求我都能满足,乃至过去做重大过失者。我感觉这样比较舒心。

  因为看到很多人经常做很多不可思议的过失,反正我真是要是冷静地看很多人,五逆重罪是经常犯的,谤佛谤法、诽谤父母、诽谤师长、诽谤教言,太随便了,随随便便就出来一大串了,他根本不知不觉。要是这一类众生不允许他往生,我都心痛了,太多了!你看现在五逆不孝的人简直是太多了。我感觉到在五浊恶世,恶世之针对啊!恶世恶人多啊!恶世你说大家都是善人,我感觉到说,这个时代都善?你念佛的才是善人呢!你不念佛只能说恶世恶人,我们不念佛我们不是······?我们不顺性观察自己的本性是善,我们真能善吗?我看不到。就算我们这一生的帐,我们要算一算,很难说!

  我们要心无对待,哪个生哪个不生呢?顺性观察,哪个生哪个不生呢?本来无生,哪个生哪个不生啊?所以五逆谤法不过是众生乃至说贤圣所忌讳,但是呢现在忌讳而不可以抑制,大家都在做了,你知道吗?现在不孝敬父母的多不多?诽谤师长的多不多?诋毁教言的多不多?不多吗?(旁边人说:不知不觉中就犯了。)太多了!你要抓一把一把地抓。但是我们从心底里安慰,佛以无碍光普照十方咸令往生。

  

  问:师父,诽谤师长怎么算诽谤?

  答:他一般的人不能,你这个师啊······过去的古人把这个师呢讲得很简单,“恶者,善之资;善者,恶之师。”就是他令你向善了,他给你有增上利益了,那怕一字一句这都是师长,你知道吗?实际我们人类之间你说你不尊重哪一个你可能都犯过失,你知道吗?我说的是实话,对不对?我们之间交流你没有增我的善吗

  我没有增你的善吗?这是胡扯的,根本不可能的,你知道不知道?“恶者善之资,善者恶之师”,过去对“师资”的一个评价。就是哪个人不是我的师长?说吧!(旁边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不…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当善思维善观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