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因明的“过”在法律推理中的应用(冯晶)▪P2

  ..续本文上一页的终极,有和合已知与未知的作用,也即助因立宗,故唐代疏家称为“助能立”。国内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如果把“喻”的作用仅仅理解为“助因立宗”,似有弱化喻的作用之嫌,不应对因与喻的作用做主辅之分。可见,喻在因明,特别是新因明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因明大师陈那所著《因明正理门论》中,曾经出现过“说因宗所随,宗无因不有”两句话,被称为喻的颂言,我们认为它实质上是喻的一种规则,任何三支论式在构造过程中都必须满足这一规定,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整个论辩的失败。因明学者经过研究总结出了可能出现在喻中的十种“过”,来帮助人们在论辩中取胜。“倒合”、“倒离”两种过错,在法律推理中就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喻的颂言“说因宗所随,宗无因不有”,又被称为“合离规则”,就其形式来看类似于普通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中“说因宗所随”是用来构造同喻体的方法,称为“合作法”,意思就是说因法存在的地方宗法必然存在,用形式逻辑的语言来理解就是“如果P,那么Q”。“倒合”即不按先因同后宗同的次序组织同喻体,而是颠倒按先宗同后因同,实质上就是充分条件肯定后件式,用符号来表示就是((A→B)

B )→A。因明中如本应说“凡人工所做皆非永恒”,却倒过来说成“凡非永恒的皆人工所作”。在法律推理中,这样的错误很容易发生,举例来看,如果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那么其婚姻无效;现在已知某甲与某乙的婚姻无效;所以,某甲与某乙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这个推理显然就犯了先与宗同后与因同的“倒合”错误。分析来看,在这个推理中,某甲与某乙的婚姻无效并不能必然推出甲乙之间具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重婚、未达到法定婚龄等因素也会导致婚姻无效。它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属于无效的推理。“宗无因不有”是构造异喻体的方法,被称为“离作法”,意思说宗法不存在的地方因法就一定不存在,用形式逻辑的语言来表示即为“如果非Q,那么非P”。“倒离”就是不按先宗离后因离的次序组织异喻体,而是倒过来先因离后宗离,用符号表示即为:((~B→~A)
B)→A。这种过错与传统逻辑学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在本质上所犯的错误是一致的。在因明中如本应说为“凡永恒的皆非人工所作”,却颠倒说为“凡非人工所作的皆非非永恒”。在法律推理中这样的错误也时有发生,举例而言,如果施工方拖延工期,那么就应承担违约责任;现在施工方没有拖延工期;所以,现在施工方不应承担违约责任。这个推理就犯了“倒离”的错误,因为施工方“没有拖延工期”不一定“不应当承担违约责”,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施工质量不合格等其他原因,施工方仍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个推理形式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推理规则,亦属无效式。“倒合”与“倒离”两种过,属于形式谬误中的两种常见类型,通过对两种“过”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防止在法律推理中出现不必要的推理形式错误。

  因明对“过”的研究,从本质上来看与西方逻辑对“谬误”的研究相同,它详尽的总结出了三十三种过错,在三大逻辑渊源中算是相当具体的。虽然它并没有达到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那样的高度抽象,但它较多的使用了便于理解的自然语言形式来表达,更为人性化,能表达出一些形式化背后蕴涵的、形式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内容。这种用自然语言表达的“过”,对司法工作人员而言容易掌握,可以灵活运用于具体的法律推理之中,对于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因明是一门古老的关于人类思维规律的学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认识事物时,都应该满足它的要求,否则就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导致思维过程的混乱和思维结论的错误。“过”是因明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它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我们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正确思维的方法。在法律推理的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的时候也能够自发的使用“过”的一些规则,但这种自发运用的过程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他们能够学习这些因明“过”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并结合大量案例的训练,就可变自发使用到自觉运用进行推理的阶段。这样,将因明的“过”与法律推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即可以使因明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以应用促进它的进一步发展;又可以使法律推理活动得到有效的保障,省时、省力、准确的认定案件事实、定罪量刑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参考文献:

  [1] 雍琦著,《法律适用中的逻辑》[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忠义著,《中国逻辑史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 何家弘著,《刑事审判认证指南》[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 雍琦著,《法律逻辑学》[M],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 张保生著,《法律推理的理论和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侯玉娟,《试论因明的“过”》[D],燕山大学2004年硕士毕业论文

  

  

  

《因明的“过”在法律推理中的应用(冯晶)》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