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不护雪讥谤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信重言。所谓恶声恶称恶誉不护不雪。其事若实而不避护。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事不实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谤声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谤声流布。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被人诽谤或屈辱,又该如何对待呢?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确有其事;一是无中生有。若菩萨确有不如法的行为而导致他人诋毁,就要及时避护,充分检点自己的行为,不再犯同样的过错,否则就是有染违犯。
如果所面对的是诬陷不实之辞,菩萨就应澄清事实。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从声闻戒的角度来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但不作解释而听之任之的话,对方的误解可能会越来越深,嫌恨也越来越重,虽然自己很清闲,对方却会因此产生烦恼并造作口业,所以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讲,及时澄清是有必要的,“若事不实而不清雪”,也是犯戒,是非染违犯。既要能护,也要澄清,这两点正显示了菩萨积极入世的态度。
在有些情况下,事实自然会得到澄清,辩护只是多此一举,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只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菩萨以智慧观察到这样的结果,虽然不去辩护,也不会对戒律有所违犯。所以说,我们要领会戒律的精神,辩护的作用是为了使还事实以本来面目,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不应盲目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