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放光般若经▪P30

  ..续本文上一页聋喑哑下贱乞丐所更如是,则为后世作大明。已闻是教者,则不敢复断法诽谤。”

  舍利弗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各当自念:“我闻是语,其心恐怖。我终不敢有是辈事,尽我形寿终不敢断法诽谤如彼。我若诽谤,或堕恶处勤苦如是。””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常当摄身口意行,意当念言:“我等不当受是坏法之罪,不见如来而不见法、不见众僧,或生无佛处,或堕贫家,或生𢪔突不闻法处。””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以口行故便受坏法深重之罪耶?”

  佛言:“如是!以口过故!便受坏法深重之罪。须菩提!当来之世或有愚人,于善法教为我作沙门,反诽谤远离深般若波罗蜜。诽谤远离深般若波罗蜜者,为已诽谤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道。已诽谤如来道者,则为诽谤远离过去当来现在诸佛萨云若。已诽谤萨云若者,则为远离法。已远离法者,则为远离僧。已远离僧者,则为远离世间正见,已远离正见者,则为远离三十七品、萨云若、已离萨云若者、则为受不可计阿僧祇劫之罪身。受是罪身者,则为受不可计阿僧祇劫愁悲苦恼。”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愚痴之人远离深般若波罗蜜为有几事?”

  佛言:“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为魔所使;二者、不信不解深法,不爱不乐;三者、与恶知识相得,不应顺行入于五阴——以是三事远离深法;四者、是愚痴人多行瞋恚,喜自贡高訾蔑他人。以是四事故,愚痴之人远离深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深般若波罗蜜难了。何以故?解不随顺,不应善本,恶友相得。”

  佛言:“如是,须菩提!如汝所言。”

  须菩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深般若波罗蜜难了难知?”

  佛报言:“须菩提!五阴不缚不解。何以故?色色自有性,痛痛自有性,想想自有性,行行自有性,识识自有性。六波罗蜜亦不缚亦不解。何以故?六波罗蜜所有无所有故。内空、外空及有无空亦不缚亦不解。何以故?内外空亦无所有故。须菩提!三十七品至佛十八法,乃至萨云若萨云若事亦不缚亦不解。何以故?所有者皆无所有故。五阴过去亦不缚亦不解。何以故?诸阴过去空过去空故。须菩提!乃至萨云若过去亦不缚亦不解。何以故?萨云若过去空故。须菩提?当来五阴亦不缚亦不解。何以故?当来五阴空故;乃至萨云若亦复如是。现在五阴亦不缚亦不解。何以故?现在五阴空故;乃至萨云若亦复如是。”

  须菩提言:“世尊!解不随顺,无有善本,恶友相得,懈怠之人、无慧进者、喜乱志者、是辈之人不能解深般若波罗蜜。”

  佛言:“如汝所言,是辈之人不能解说深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五阴净者则道亦净,以道净故所得果净。须菩提!以五阴净则般若波罗蜜净,般若波罗蜜净则五阴净。以五阴净则萨云若净,以萨云若净则五阴净。五阴与萨云若则一无有二,亦不破亦不坏。须菩提!五阴无有二净,萨云若亦无二净,一法无二。众生,知见,寿命亦净。众生亦净,萨云若净,一净无有二。须菩提!吾我净,萨云若净,知见、寿命净。五阴。萨云若,一净无二,亦不断亦不破。须菩提!淫怒痴、五阴、萨云若净,一净无二。须菩提!痴净,已痴净则行净;已行净则识净;已识净则名色净;已名色净则六入净;已六入净则栽净;已栽净则觉净;已觉净则爱净;已爱净则受净;已受净则有净;已有净则生净;已生净则死净;已死净则六波罗蜜净;已六波罗蜜净则内外空及有无空净;已有无空净则三十七品净;已三十七品净则萨云若净;萨云若净是为一净无有二,亦无破亦无断。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净、五阴净、萨云若净,一净无二净。五波罗蜜净,萨云若净;内外空及有无空净,萨云若净;三十七品净,萨云若净;十八法净,萨云若净。须菩提!萨云若净乃至般若波罗蜜净,等无有异。须菩提!有为净、无为净,一净无有二。须菩提!过去净、当来净、现在净,过去当来今现在净,一净无二,亦不坏亦不断,以是故为净。”

  摩诃般若波罗蜜明净品第四十三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净为甚深。”

  佛言:“常净。”

  舍利弗言:“世尊!何以故常净。”

  佛言:“五阴净故常净。舍利弗!三十七品、十种力及十八法,道净、佛净,萨云若萨云若事净,故净甚深。”

  舍利弗言:“明净。世尊!”

  佛言:“常净故。”

  舍利弗言:“何以故明净。”

  佛言:“六波罗蜜净、萨云若净,是故明净。”

  舍利弗言:“世尊!泥洹净耶?”

  佛言:“常净。”

  “世尊!何以故泥洹净?”

  佛言:“以五阴无边,福亦无来无去;萨云若无边,福亦无来亦无去故。”

  舍利弗言:“世尊!净无所著。”

  佛言:“常净。”

  “世尊!何谁无所著净?”

  佛言:“以五阴性猛、无所著、常净故,至萨云若性猛、无所著、常净故。”

  “世尊!无所逮、无所得净耶?”

  佛言:“常净。”

  “世尊!何以故无所逮、无所得净耶?”

  佛言:“五阴无所逮、无所得净,至萨云若无所逮、无所得净。”

  “世尊!无所生净。”

  佛言:“常净。”

  “世尊!何以故无所生、无所生净?”

  佛言:“无所生者是无所生净,至萨云若无所生无所生净。”

  舍利弗言:“世尊!不生三界净耶?”

  佛言:“常净。”

  “世尊!何以故不生三界净耶?”

  佛言:“不有三界所有故,不生为净。”

  “世尊!无所知净。”

  佛言:“常净。”

  “世尊!何以故无所知净?”

  佛言:“诸法聋故,无所知净。”

  “世尊!知净。”

  佛言:“常净。”

  “世尊!云何五阴无所知净?”

  佛言:“五阴相空故,无所知净。”

  “世尊!诸法皆净耶?”

  佛言:“常净。”

  “世尊!云何诸法净故净?”

  佛言:“诸法无所得故诸法净。”

  舍利弗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于萨云若,亦不作增事、亦不作损事净。”

  佛言:“常净。”

  “世尊!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于萨云若不作增损事净?”

  佛言:“法常住故。”

  “世尊!般若波罗蜜净,诸法无所取。”

  佛言:“常净。”

  “世尊!云何般若波罗蜜净诸法无所取耶?”

  佛言:“法性不动转故。”

  须菩提白佛言:“吾我五阴净耶?”

  佛言:“常净。”

  须菩提言:“世尊!何以故吾我净五阴净?何以故常净?”

  佛言:“吾我无所有,五阴无所有,故常净。”

  须菩提言:“世尊!吾我净,六波罗蜜净,三十七品净。吾我净,十力净,十八法净。”

  佛言:“常净。”

  须菩提言:“何以故吾我净乃至十八法净?”

  佛言:“吾我无所有,乃至佛十八法亦无所有,故净。”

  “世尊!吾我净,须陀洹净,乃至罗汉、辟支佛净。吾我净,道亦净。”

  佛言:“常净。”

  “世尊!何以故吾我净,声闻、辟支佛净,乃至道、佛道亦净耶?”

  佛言:“诸法相空净。”

  “世尊!吾我净,萨云若净。”

  佛言:“常净。”

  “世尊!云何吾我净,萨云若净常净耶?”

  佛言:“无有相不变故。”

  须菩提言:“世尊!二净无所得、无所逮。”

  佛言:“常净。”

  “世尊!云何二净无所逮、无所得常净?”

  佛言:“不着不断故。”

  “世尊!吾我净无所陷溺。”

  佛言:“无所生净。”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吾我五阴净,无所生常净耶?”

  佛言:“空无边际故。”

  须菩提白佛言:“若菩萨摩诃萨作是知者,是为行般若波罗蜜。”

  佛言:“常净。”

  “世尊!云何作是知为行般若波罗蜜?”

  佛言:“知道事故。”

  须菩提白佛言:“假令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者,作是念:“色亦不知色,痛想行识亦不知识,过去法亦不知过去法,未来法亦不知未来法,现在法亦不知现在法。””

  佛语须菩提:“得般若波罗蜜,行沤和拘舍罗菩萨,不作是念:“行六波罗蜜。”言:“我布施,持是施为是施。”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亦不言:“我作功德,我有功德。”亦不言:“我当得菩萨道。”亦不言:“我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亦不言:“我逮萨云若。”诸行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者,亦不有是念:“内空、外空至有无空。”无是念故。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为无所著。”

  释提桓因问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何等为着?”

  报言:“拘翼!行菩萨道者,有意想,有施想,有六波罗蜜想,有内空、外空及有无空想,有三十七品想,有十八法想,有十力想,有诸佛如来想,有供养诸佛功德想,都卢计之合之,持是想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拘翼!善男子行菩萨道者,是为着,不能得无碍慧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五阴性不可旨,有所造设,乃至萨云若性亦不可旨,有所造设。拘翼!菩萨摩诃萨所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诸众生劝助众生,为众生行檀波罗蜜,念众生故亦复劝助他人,使为众生行檀波罗蜜。不当作想行六波罗蜜,亦不当想行内空、外空及有无空,亦不当想行三十七品,亦不当想行道。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行,复劝助他人令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作是劝助者为不自堕落,亦不令他人离诸佛之劝助。如是善男、子善女人离诸际着。”

  佛告须菩提:“善哉,善哉!令诸菩萨解诸际着。须菩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更为汝说微妙着。”

  须菩提叉手言:“唯,世尊!愿乐欲闻。”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想念如来。须菩提!适有想念便著于诸如来。从发意至于法尽、于其中间所作功德、皆作想念。作是想念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随其想念则为着诸…

《放光般若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道行般若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