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放光般若经▪P43

  ..续本文上一页量、不可数、不可限不?”

  佛言:“有是。”

  须菩提言:“世尊!何因五阴不可量、不可数、不可限?”

  佛言:“五阴空,不可数、不可量。”

  “云何,世尊!但五阴空,诸法为不空耶?”

  佛言:“我初不说诸法空耶?”

  “世尊亦说诸法空耳。世尊!空者为是不可尽,为是不可数,为是不可量。空者不可数、不可量亦不可平相。世尊!是法义解亦不可得若干。”

  佛言:“如须菩提所说无异。以诸法不可得故,佛说若干不可得。是法空、无相、无愿、无所有、无所生,是为灭、是为泥洹,是为如来无尽至于泥洹。”

  须菩提白佛言:“未曾有,世尊!甚奇甚特!如世尊所说无所得法,我听世尊所说诸法亦不可得,以诸法不可得,空亦不可得。不可得义为有增减不?”

  佛言:“无有增减。”

  须菩提言:“六波罗蜜亦无增减,三十七品亦不增减,八惟无禅、四无碍慧、四等、佛十八法及十种力、四无所畏,亦无增亦无减。”

  须菩提言:“世尊!若是法从六波罗蜜至四无所畏,若有增有减者,便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如是,如是!不可得之法,亦无增亦无减。若行般若波罗蜜,若念般若波罗蜜,若习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亦不念言:“我增六波罗蜜。”亦不念:“我减六波罗蜜。”当作是念:“但有名故有六波罗蜜。”持是所念、持是发意、持是善本,施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如、诸法如。”

  须菩提白佛言:“云何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如、诸法如?世尊!何等为诸法之如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五阴之如、泥洹之如,是故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亦不增亦不减。是故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倍复精进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诸法有增有减者,是故不可得法亦无增减。须菩提!是故六波罗蜜亦不增减,至四无碍亦不增减。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不增不减之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用初时意得成,为用后头意得成,前意后意各各不俱,云何善本得聚,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世尊!是不俱不同之意,云何有所成功德?不成不聚,不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告须菩提:“我当为汝说譬喻,诸有智之士以譬喻得解。于意云何,譬如灯炷,始然之时,为用初明得然?为用后明得然?炷燋之时,为用初时明燋?为用后时明燋?”

  须菩提言:“世尊!亦不用初头焰得然,亦不离初焰因缘得然;亦不用后焰得然,亦不离后焰因缘。”

  “须菩提!菩萨亦不用初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初意因缘;亦不用后意得,亦不离后意因缘得。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从初发意至十住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世尊!云何从十住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先从智地观地具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从八辈观地、薄地、离淫地、已办地、辟支佛地、菩萨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地、佛地,具足佛地已,便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于是十地学,亦不从初发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初发意得;亦不以后意得,亦不离后意得。”

  须菩提言:“世尊!十二因缘起甚深。不以初发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初发意因缘;亦不用后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后意而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于意云何,意已灭,可复使更生不?”

  “世尊!已灭不复生。”

  “须菩提!意已生,为是灭法不?”

  “世尊!是实灭法。”

  佛言:“已灭法者是为灭不?”

  “世尊!不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为正尔住不?”

  “世尊”

  “住如如住。”

  佛告须菩提:“若如住者,真际住当住如如耶?”

  “不也。世尊!”

  佛言:“于须菩提意云何,如者为甚深不?”

  “世尊!甚深,甚深。”

  “须菩提!如者为是意耶?”

  “不也。世尊!如非意。”

  “须菩提!意为离如耶?”

  “不也。世尊!”

  “须菩提!如以如为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如不相见。”

  “须菩提!如是行者,为行深般若波罗蜜不?”

  须菩提言:“世尊!如是行者,为行深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言:“作如是行,为行何法?世尊!”

  佛言:“作是行者,为无所行。何以故?行般若波罗蜜者无若干行。”

  “世尊!夫如者,亦无若干,亦无作若干行。”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为行何等?”

  对曰:“为行毕竟无有二处。”

  佛言:“行毕竟者,为有若干行?为有相行耶?”

  “无有。世尊!”

  佛言:“无相为有相念耶?”

  “无有。世尊!”

  佛言:“云何有相念?”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作是念有相无相。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具佛十种力及十八法,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沤和拘舍罗于诸法无所念亦不不念。何以故?菩萨知一切诸法相皆空故。住空法,为众生故,行三三昧,持是三昧教化众生。世尊!菩萨摩诃萨何等三三昧?”

  佛言:“住是三昧者,与空、无相、无愿相应。一切众生皆著于空,著于相、愿。菩萨摩诃萨安处众生,以空、无相、无愿之法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以是三事教化众生。”◎

  ◎摩诃般若波罗蜜梦中行品第五十九

  尔时舍利弗语须菩提:“菩萨于梦中行三事三昧——空、无相、无愿——于梦中行是,宁有益于般若波罗蜜不?”

  须菩提报舍利弗言:“若于昼日有益于般若波罗蜜者,夜梦中亦当复有益。所以者何,昼夜梦中等无异。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若有般若波罗蜜者,于梦中便当念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语须菩提:“若菩萨于梦中有所作,宁有所成受不?如佛所言,诸法如梦,是故无所成无所受。何以故?梦中初不见有法有所成者、有所受者亦无所得。若梦觉已,宁有所得不?”

  须菩提言:“若于梦中有所害杀,言:“我杀是快耶。”觉已,念梦中所作是云何?”

  舍利弗言:“皆有因缘,无因缘终不起。”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事有因缘。有缘有念,有念有事。事从闻见,便有觉意,便有着断;不从不闻不见而有缘起。是故,舍利弗!以因缘故,有事起、有念生。”

  舍利弗言:“云何,须菩提!所念所作,佛言皆寂?云何所作,有缘有起、有所成受?”

  须菩提言:“起想便有因缘,有缘便有事,有事便有念。”

  舍利弗言:“若菩萨于梦中行六波罗蜜,持是功德念欲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为有所施作不?”

  须菩提言:“今弥勒菩萨摩诃萨,为世尊所记,在是可问。弥勒能解,当从其问。”

  舍利弗白弥勒言:“我所问者,须菩提言:“弥勒能解。”今仁者当为我等解。”

  是时弥勒语舍利弗言:“卿等欲使我,当以名、以色、以痛想行识而发遣耶?当以何事而解说乎?当以色空而发遣耶?当以痛想行识空而发遣乎?色空亦无能发遣,痛想行识空亦无所发遣。我初不见法有能发遣法者,亦无有受记莂、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亦无受莂处者,是法都无有二。”

  舍利弗言:“如仁者所说,为得证也。”

  弥勒答言:“虽作是说,我亦不得证。”

  舍利弗意念:“弥勒菩萨辩才深入于六波罗蜜中,种种发遣而无所倚。”

  佛告舍利弗:“汝颇见是法得罗汉证者不?”

  舍利弗言:“世尊!不见是法有得证者。”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念言:“是法已受莂,是法当受莂,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菩萨作是行,为行般若波罗蜜亦不有疑;我当得阿惟三佛亦不疑不得。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檀波罗蜜时,若见众生有饥渴者,衣不盖形孤贫穷厄不能自存者,当起大哀愿:“我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时,使我境界无有是辈困苦之类;使我佛土所有衣服饮食之具,如四天上、如忉利天第六天王,所有饮食衣服自然。”须菩提!菩萨作是行者,便为具足檀波罗蜜。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尸波罗蜜,若见众生有不慈意残杀众命、邪见疑网、犯十恶者,见有短命多病、少威丑无颜色、形残羸劣极下贱者,起大悲意:“使我奉行尸波罗蜜,我得佛时,使我境内无有是辈。”菩萨如是为具足戒,疾得阿惟三佛不久。须菩提!菩萨行羼波罗蜜时,若见众生有瞋恚意,捶杖刀矛瓦石相加相伤杀者,起大愿言:“我当行忍,至得佛时,令我境内无有是辈、诸恶事者。我作佛时,令我国土中一切众生,皆同慈意和志相视,如父如母若兄若弟相向无害。”菩萨作是行者,为具足忍,疾得阿惟三佛不久。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惟逮波罗蜜时,若见众生于三乘法起相懈怠无精进者,复起大愿:“我当自勉精进不懈,我得佛时,令我国中众生精进于三乘法,各得度脱。”菩萨如是为具足精进,疾得阿惟三佛不久。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禅波罗蜜时,若见众生行五盖事——一者、淫妷,二者、瞋恚,三者、睡卧,四者、调戏,五者、疑网——离于四禅、离四空定者,起大意愿:“令我常当行禅波罗蜜,教化众生、净佛国土。我得佛时,令我国土一切众生无乱志者。”菩萨如是为具足禅,疾得阿惟三佛不久。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若见众生有犯恶者,若俗若道离正见者,行无道之事者,言无报者,言便断者,言有众生者。作是见已,起大愿言:“我当勤力行六波罗蜜,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我作佛时,令我国中无有是辈邪见之事。”菩萨如是为具足般若波罗蜜,疾近萨云然。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六波罗蜜时,若见众生在于三际——一者、直见际,二者、邪见际,三者、亦不在邪亦不在正见际——“是以我当勤力行六波罗蜜,教化众生、净佛国土。我作佛时,令我国人不见邪见、不闻邪见之声。”…

《放光般若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道行般若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