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放光般若经▪P55

  ..续本文上一页缘,至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四等、佛十八法,为萨云若慧具足道事,一时一意,以智慧一时合,应便逮萨云若。尔时所作诸习之绪悉灭已,无所从生故。持佛眼观三千大千刹土,尚不见无所有,何况所有?须菩提!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于诸法不见所有亦不见无所有,是为菩萨摩诃萨沤和拘舍罗。尚不见无所有,何况所有?又复菩萨行檀波罗蜜,布施无所有亦不知,受者无所有亦不知,道意无所有亦不知,乃至萨云若无所有亦不知,逮觉者、当逮觉者、已逮觉者无所有亦不知。何以故?一切诸法无所有,非佛所作,非弟子、辟支佛所作;诸法无所作,离诸所作故。”

  须菩提言:“世尊!将无法离法?”

  佛言:“虽言法,为离法。”

  须菩提言:“世尊!若法法相离,云何知法离法?诸法所有无所有,无所有法不知无所有,有法亦不知有法,有法不知无所有法,无所有法不知有法。菩萨于无所知法,云何当知所有无所有法?”

  佛言:“菩萨以世事习故,现有所有、现无所有,非第一最要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世事及最要义,为有异耶?”

  佛言:“无有异。世事如、最要义如,众生不知是如,以是故现世事有所有、无所有。又,须菩提!众生于五阴有相不知无所有,以是故作是分别说法,欲使众生知无所有。菩萨欲行般若波罗蜜者,当作是学。”

  摩诃般若波罗蜜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菩萨行、菩萨行者为何事?”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者,道行也,是故名为菩萨行。”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行者为在何处行?”

  佛言:“于五阴行,空于内外法,于六波罗蜜行,于内外空及有无空作四禅行,于四无形禅行,于四等行,于三十七品行,于三三昧行,于佛十力行,于四无所畏行,于四无碍行,于十八法行,净佛国土行,教化众生行,入于文字行,不入文字行,于陀邻尼行,于有为无为性行;作行不令道有二,是则为道行,是则为菩萨摩诃萨空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为佛?”

  佛言:“以道觉故言佛。又,须菩提!逮审谛法,法觉故言佛。超越审谛法故,故名为佛。又,须菩提!真觉诸法故名为佛。”

  须菩提言:“世尊!觉者为何谓?”

  佛言:“以空法觉,以如觉,以法觉,但以字为名。须菩提!觉之义是不可断义,如及尔一,住无有变易,是故名为觉。又,须菩提!但以名相故名为佛。诸佛如来之道故,是故名觉。诸佛世尊皆共觉故,故名为觉。”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行道为行六波罗蜜不?为行萨云若不?为成何等善?增益何功德?有生有灭、有著有断耶?”

  佛言:“菩萨行道行六波罗蜜至萨云若者,于诸法亦无所成亦无所败、亦无所增亦无所减、亦无所著亦无所断。”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道者,不于诸法有所堕,于诸法亦不有所成败、有增有减,亦不生亦不灭,亦不着亦不断。”

  须菩提言:“世尊!若菩萨于诸法无所堕、无所观,云何受持六波罗蜜而自于相行空?云何行四禅?云何行四等、四空定?云何行三十七品及三脱门?云何行十种力、佛十八法?云何行大慈大悲?云何行菩萨十住?云何过二地?云何过于菩萨位?”

  佛告须菩提:“菩萨不以二事行六波罗蜜,亦不以二事行萨云若。”

  须菩提言:“世尊!若菩萨不以二事行六波罗蜜、行萨云若者,云何从初发意至后发意?云何得增益功德?”

  佛言:“诸有以二行者,是辈无所增益。何以故?二事行者,于凡愚人有所增益。菩萨从初发意至后发意,不以二事增益功德。以是故,诸天及人不能坏菩萨令堕二地,其余众恶不能制菩萨令不行六波罗蜜及萨云若。”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为功德故行般若波罗蜜耶?”

  佛言:“亦不以功德故行,亦不以无功德故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要当供养诸佛,要当具足诸善功德,要当与真知识相得,尔乃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世尊!云何菩萨供养诸佛,具足功德,得真知识,乃逮萨云若?”

  佛言:“菩萨从初发菩萨意常供养诸佛,诸佛所说十二部经常当受持,坚持守念,便得陀邻尼起诸无碍。起无碍已,在所生处至萨云若,终不忘失所知所持、所可供养诸佛功德,终不生恶趣、八不闲之处,便受净意。已得净意已,净佛土、教化众生。以是功德,终不离真知识,终不离诸佛、诸菩萨、诸真人及赞叹佛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当供养诸佛,当具足诸法受诸功德,当与真知识相随。”

  摩诃般若波罗蜜当得真知识品第七十三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摩诃萨,不供养诸佛,不具足诸功德,不遇真知识,将无不能逮萨云若?”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无不供养诸如来者,无不具足诸功德者,无不得真知识者。何以故?虽供养诸佛,虽作功德,虽得真知识,尚未逮萨云若;何况不供养佛,不作功德,不得真知识,而欲逮得萨云若?是事不然。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学般若波罗蜜者,当供养佛,当作功德,当得真知识。”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何以故当供养佛,作诸功德,得真知识,乃逮萨云若?”

  佛言:“以无有沤和拘舍罗故,不从诸佛闻沤和拘舍罗事,功德未具足,未逮真知识故。”

  “世尊!菩萨当具足何等沤和拘舍罗,乃当逮得萨云若?”

  佛言:“菩萨从初发意已来,持萨云若意行檀波罗蜜,施于三乘,亦施人及非人,皆具足萨云若念,亦无施想、亦无受者想、亦无行檀波罗蜜想。何以故?诸想法者,亦无所有、亦无所生亦无所灭。观见诸法亦无转还者,皆度诸法之相,不见诸法有所作,以具足沤和拘舍罗者,便增益诸功德。已增益功德者,便行檀波罗蜜,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亦不自受其报,但欲益于众生;所作不受其报,行檀波罗蜜但欲度脱一切众生。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六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08 册 No. 0221 放光般若经

  放光般若经卷第十七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 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萨云然念,从初发意不离萨云若念行尸波罗蜜,意初不堕淫怒痴,亦不念淫怒痴,亦不为所缠裹。诸不入道捡事,嫉妒恶戒恚意、懈怠乱意、愚痴项佷,自用著于吾我,及二地意悉无。何以故?皆知诸法相空,皆知诸法无所有、无所成,观见诸法皆无转还,皆解诸法相,度诸世事,处于无为,具足沤和拘舍罗增益功德,为行尸波罗蜜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亦不于世受尸波罗蜜之报。至般若波罗蜜,但欲益于一切,教化众生。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四禅、四等、四无形禅。虽行诸禅,不受禅福。何以故?以沤和拘舍罗,知诸禅相皆空,亦知动还者。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从初发意行沤和拘舍罗,行观行净,亦不趣须陀洹、不取须陀洹果,至阿罗汉亦不取其果。何以故?知诸法相空,及知不转还法,亦行三十七品过于二地。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无所从生法忍。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行八惟无禅及九次第,亦不取须陀洹道。何以故?悉知诸法相空,知不动还。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佛十力业及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大慈大悲,净佛国土、教化众生,然后乃逮萨云若。菩萨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其智甚广大,乃行是深法,然不受其报。”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所以者何?菩萨于所有处不动不转。”

  “世尊!何等为于所有处不动不转?”

  佛言:“于无所有而不动转,于五阴所有不转,于六波罗蜜所有不动,于诸禅、四等所有不转,于三十七品所有不转,于三脱门所有不转,于大慈大悲所有不转,于十力、十八法所有不转。所以者何?是诸法所有皆无所有故。须菩提!不可以无所有逮觉所有。”

  须菩提言:“世尊!宁可持所有逮觉所有不?”

  佛言:“不也。”

  须菩提言:“世尊!宁可持无所有逮觉无所有不?”

  佛言:“不也。”

  “如是,世尊!将无所逮无所觉耶?”

  佛言:“有逮觉,不以是四句。”

  “世尊!是逮觉当云何?”

  佛言:“诸逮觉者,亦非所有、亦非无所有。逮觉者,亦非戏言、亦非不戏言。”

  须菩提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戏言?”

  佛言:“言:“五阴有常无常”,是菩萨戏言。“五阴苦乐”者,是菩萨戏言。“五阴是我所非我所”,是菩萨戏言。“五阴净不净”者,是菩萨戏言。“分别知五阴”者,是菩萨戏言。“知四谛”者,是菩萨戏言。念“四禅、四等及四无形禅、三十七品、总三脱门、八惟无、九次第禅”,是菩萨戏言。“我得须陀洹道至阿罗汉、辟支佛道”,是菩萨戏言。“我具足菩萨十住”,是菩萨戏言。“我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是菩萨戏言。“我具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是菩萨戏言。“我逮萨云若”,是菩萨戏言。“我尽诸习绪”,是菩萨戏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五阴有常无常,亦不戏亦不不戏,乃至萨云若有常无常,亦不戏亦不不戏。所以者何?于所有亦不戏所有,于无所有亦不戏无所有,于所有无所有中亦不戏无不戏。是故,须菩提!五阴及萨云若为非戏也。菩萨于般若波罗蜜,行亦不以戏。”

  须菩提言:“云何五阴不戏乃至萨云若不戏?”

  佛告须菩提:“五阴无所有乃至萨云若亦无所有,诸可无所有者皆非戏。以是故,五阴及萨云若皆无有戏。须菩提!菩萨作是学般若波罗蜜者,得上菩萨位。”

  须菩提言:“世尊!诸法所有尚不可得,云何得菩萨位?为用二地?为用佛道乎?持何等得位?”

  佛言:“菩萨亦不以二道,亦不以佛道也。遍学诸道,乃上菩萨位。如第八贤圣遍学诸…

《放光般若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道行般若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