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故苦行供养于他,欲令欢喜,从求所愿
若苦行求他,当知不自在。
如果自在天能够自由自在地造作世界万物为什么还要作艰难困苦的苦行,供养于他——另有大威力自在者请求帮助。论主多识,善通外经,如前引《自在经》文,此义亦然,如《自在经》说:大自在天欲造万物,作诸“苦行,供养于他,欲令欢喜,从求所愿”。如果自在天创造万物,作诸“苦行”,求他帮助,要知道这不得名为自在者,也不可能创造世界万物。大自在也是万能的意思,既是万能有大自在,何以苦行求他
”如果苦行求他就不自在了。
子九 就不定门破
复次,若自在作万物,初作便定,不应有变,马则常马,人则常人,而今随业有变,当知非自在所作。
从此以下有六条重破自在的作用,与前不同处,前直破自在的作用,此下六条就众生自作业行招感苦乐,以破自在的造作。释义:如果自在天造作万物,从一开始就应当固定,既然是天赋的就不应有变化,应当马常是马,人常是人。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人死后可以变为马,马死后可以转生为人,有的人死后生天堂,有的人下地狱,有神通的人都是可以看见的。应当知道,这种转生是人们随着自己所作的善恶而起变化,而不是自在天所造作的。
子十 无罪福因果破
复次,若自在所作者,即无罪福,善恶好丑皆从自在作故,而实有罪福,是故非自在所作。
如果世间万物都是自在天所造作,这就否定了世间善恶罪福因果报应,一切归之于天,人们对自己的善恶好坏行为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杀人放火也无罪愆,行善利人也无福乐,这在世间上能说得通吗
实际人们在国家社会中对自己的好坏行为要负责任,作恶犯罪应受惩罚,行善利他应得到赞扬,所以不能说一切都是自在天所造定。
子十一 就爱憎门破
复次,若众生从自在生者,皆应敬爱如子爱父,而实不尔,有憎有爱,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
假若世间有生命的众生,是从自在天生的,那么,这些众生都应该对自在天尊重敬爱,如儿子敬爱父亲那样,而实际不然,有的人爱敬,有的人憎恶,由此当知众生不是自天所作。
子十二 就苦乐门破
复次,若自在作者,何故不尽作乐人,尽作苦人
而有苦者乐者,当知从憎爱生,故不自在,不自在故,非自在所作。
如果一切众生都是自在所造作,为何不都作成富乐人,或都作成受苦人,而今世间的人有的受苦、有的富乐,当知这是从憎爱心生,如果自在天有憎爱心便不得自在,不得自在,所以就不能造作众生。
子十三 众生有作破
复次,若自在作者,众生皆不应有所作,而众生方便各有所作,当知非自在所在。
如果世界万物都是自在造作,那么,世上的人们就不应再有所作为或造作,一切吃的、穿的、住的和诸用品,都应该现成,因为一切都是上天所制造的。但事实不是这样,人们的一切生活所需,都是靠自己劳动创造所得,农民靠劳动生产粮食,工人靠劳动生产工业用品,建筑队建造房屋楼舍,知识界发明科学技术,所有的一切都靠人们自己创造,怎能说都是自在天上帝所造呢!
子十四 坏世间法破
复次,若自在作者,善恶苦乐事不作而自来,如是坏世间法,持戒修梵行皆无所益,而实不尔,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
如果世间万物都是自在所造作,那么,一切善恶苦乐的事情,人们不作便应从天而来,如《涅槃经》所说:“自在天喜众生安乐,自在天嗔众生苦恼,一切众生若罪若福皆是自在天之作为。”假若是这样,便破坏了世间法的法律法则,世间的法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切善恶苦乐都决定于个人的所作所为,个人要对自己的好坏行为负完全责任,假若这些善恶苦乐都是上天决定的话,那么,人们学习道德,持戒守法,修净善行,就全都没有意义了。但是事实并不如此,从此可知众生一切善恶苦乐并不是自在所作所为。
子十五 有因无因破
复次,若福业因缘故于众生中大,余众生行福业者亦复应大,何以贵自在
若无因缘而自在者,一切众生亦应自在,而实不尔,当知非自在所作。若自在从他而得,则他复从他,如是则无穷,无穷则无因。
这最后一条重破自在天本体,是说根本不存在这样造作万物的大自在天。释文,如果说自在天的福德因缘在众生中最大,所以威力最大,那么,别的众生修得同样大的福德因缘也应有同样大的威力,那又何必特殊贵重自在天呢
如果没有因缘没有理由就说我是自由自在,是有大威德了,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那么,别的有大福德因缘的众生也可以这样说:我是自由自在者,是有大威德者,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但实际并非如此,毕竟没有一个具有这样大威德能创造世界万物者,由此当知世界万物不是大自在天所能造作。假如说:自在天创造世界万物的威力功能是从他(另有大威德者)而得,试问:他那个大威德者,他的威力功能又从何而来
假若他又是从另外的他而得,如此,他他无穷,也不是个理由,没有任何理由,怎么能说世界万物是大自在天造作的呢
癸三 总结破自在天他作
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万物非自在生,亦无有自在。如是邪见问他作,故佛亦不答。
如上述种种理由,都说明世界万物不是自在天所造作,也没有能生造世界万物的大自在天,裸形外道以此邪见问佛:苦是他作吗
此问不合理,所以佛不回答。
辛三 破共作
共作亦不然,有二过故。
“共作”是合自他二者共作。上来说苦是自作,已经不能成立,说苦由他作,更不能成立,自作他作都有过失,如果自他共作,便有自他两种过失,所以说“有二过故”。就是错上加错,铸成大错,更不对了。
辛四 破无因作
众因缘和合生故,不从无因生,佛亦不答。
苦是从众因缘和合而生,不是从无因生,无因无缘不能产生事物,无因生诸法这是外道邪见,所以不予回答。佛教大小乘经论都是说诸法从众因缘生,这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小乘人只知道因缘生法是有,不知因缘生法是空,大乘人知道因缘生法是假有,又知道因缘生法本性空,所以小乘学者见解浅近,大乘菩萨智慧深远。
己三 声闻人总结争经
是故此经,但破四种邪见,不说苦为空。
品初论主破四种作,自作、他作、共作和无因作以及说明苦空,并引经证明。小乘人听了,只同意论主破四种作,说明苦没有作者,而不同意说苦是空,认为论主所引的佛经并没有说苦是空,你龙树为何说苦是空
所以重为论主解释经义,破四种作,包括破自在天创造万物,都是以小乘人口气说的,并责备论主不识经意说苦是空。至此,声闻人争经发言完毕,最后总结明苦不空。
戊三 论主释经答苦是空
答曰:佛虽如是说,从众因缘生苦,破四种邪见,即是说空。
论主释经有二义:一是破四种作者显明我空,二是明从因缘生苦无自性是法空,这里是初文。意思是:苦从众因缘生,而不是从四种作者生,如果苦无有作者岂不是空!所以说“破四种邪见即是说空”。破这四种邪见作者大小乘人是一致的,所以小乘人也破四作,但小乘人只知人空,不见法空。
说苦从众因缘生,即是说空义,何以故
若从众因缘生则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
此文正明苦空。小乘人虽然也知诸法从众因缘生,但他们说:能生所生都是实有,不知是空。众缘所生法,即是毕竟空,唯有大乘菩萨妙解此义,凡夫二乘不信,所以不知法空。这是论主为外人解释佛经,明苦是空。“若从众生因缘生则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
丙三 总结诸法皆空
如苦空,当知有为无为及众生一切皆空。
这是观作者门第三大段,总结一切法空。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十 观作者门》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