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从因缘趣果非谓无去无来既是有为则虽三世非谓三世平等出过三世佛又云皆是真谛遣又云过分叹今谓佛及论主不许也今明衍非是有故胜出世间与虚空等能容受一切名无来非三世摄言胜出二义一者叹乘能摧破三界六道故胜以胜出三界二者三乘内出三界为出而大乘是中之胜以无过不难无德不修二乘如不尔断惑不尽集德不备故劣也。
就文为二第一举出等五义叹摩诃衍第二举出生三世诸佛摩诃衍就初又二第一善吉为大众得解欢喜正作五种叹摩诃衍(云云)佛告下第二如来述善吉五叹就文又二略述故云如是如是亦是标得叹乘体故还牒前问乘品广乘品六度为乘体于中初出其义所谓百八三昧禅定义十八空四等般若义道品等双广上叹(云云)。
如须菩提于言下第二广述亦有正述即为五章今尽品述第一胜出叹就五述中例牧及正述并结怛不就第一正述胜出叹中又三第一正述胜出第二胜出之意第三明利益此三段文中闻持品就正述胜出又三第一明胜出无为第二明胜出因果所以然者布云良由摩诃衍非俗谛有为故胜出俗谛有为非无为故胜出真谛无为非因果故胜出大小乘因果今明若有为若无为若因若果皆是佛教并非实皆虚妄皆实异皆非谛皆颠倒非常非断坏相皆无法而人即修谓是实非虚妄不实异是谛非颠倒是常不坏非无法菩萨学大乘知之非实皆实异皆非谛皆颠倒皆无常坏断无法故能胜出人天修罗之上此是持正作此开文于义皆大文误者今经妙末皆云胜出六道何曾云胜出空有因果耶义者若言空有因果非是大乘故乘胜出者何得此中佛重取上因果空有为乘体耶今释不尔明若此有因果等法有一豪可得则乘不出六道何者若有一豪可得则是有得还是六道何能胜出六道耶今知一切法无一毫可得即是无所得故大乘此大乘则胜出六道故文中若未有为法无所有次举无为法无所有故乘胜出六道第三举因果无所有故胜出六道也今是第一胜出有为云一句一句例有八一者有二者不虚妄三不实四谛五颠倒六有常七不坏八非无法云。
须菩提若法性是有法下第二胜出无为(云云)。
须菩提若檀波罗蜜下第三明胜出大乘因果云由来只用此因行作大乘序大乘经胜出之耶彼云所胜者自是执相未破导者若被导妄相者不论被胜及㸦胜之乘今闻佛及论主不。
须菩提如金刚慧下第二明胜出之意正言摩诃衍故能胜出人天修罗之上至论文自见也。
须菩提诸佛为众生转*轮下第三明利益何者众生实是谁能断有性何可令入涅槃则诸佛于众生无利益设入涅槃则得改众生罪良由非有而颠倒成有故诸佛为众生约*轮故化令悟本自非有名入涅槃故大利益得无量福如云平等真实法界一一切众生入真实无所入乘令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而实无众生得得灭度者也。
等空品第二十三
等空品常云乘是万行万行是有不可与空等若真谛遣故无万行无可与空等今明品万行宛然而毕竟空故与空等可谓空万行空万行空如三事宛然无三事论下释言菩萨从无生忍不复分别知施无所施若未得无生忍则谓万行异空空有二故未是真实乘也问若得无生故万行空者若尔非是乘本来与空等答乘本与空等于未得无生人自谓不等等此品初述其第二等空叹故用目品问何故虚空等解云与世间虚空等世间虚空已破经论所破谁论此耶故摩诃衍与般若虚空等般若空亦令与般若大乘等。
就文又四第一叹如是如是下第二正述云须菩提如虚空无东方下第三叹述叹凡举二十二种叹类能由来乘是万善有为有法并不得举此二十二为类(云云)彼解云皆是假设狂称叹若作如此言及佛重热但汝解佛菩萨不解大乘实不尔无气味也须菩提以是因缘故下第四结叹(云云)。
次述其第三含受叹由来摩诃衍是万善乃可令受行众生云何能含受一切众生及一切法彼解云是少分为言实录唯含受有着之人不含受一切众生及一切法此则反佛语及龙树意今明摩诃衍非凡非圣而凡圣皆含非人非法皆含受又中法空喻者非世所解三无为中为虚空世人所以虚空与万法君含受万法今云虚空者如经云亦名佛性亦名如来法身亦名涅槃虚空故般若虚空摩诃衍虚空及能含受一切法摩诃衍虚空既能含受一切摩诃衍亦尔故摩诃衍与虚空不二不别今作异若说然善吉二叹一云乘与空等次云乘如空含受佛述则异述等空明乘与空等含述含受则云无有虚空所以然者正言空非有有无四句内外如此空方能含受亦如此空乘与空等故此义不异但小既明等空则恐有空可等有空能受故今明不见空方是空受方是等空也问既不见空不空四句内外皆不可得有能含受耶答一切法皆不出此法皆四句内答一切法不出不出此法者汝问云既不见空不空四句内外皆不可得云何能含受今云一切皆非空非有非四句内外无有一法不如此者故云不出此法也既问一切同如此非空有非四句内外无碍何意不容不受耶是故一切法含受故空也问一切法皆毕竟净衍与空亦毕竟净既云空能含衍能含一切法何故不云一切法含衍含空耶答亦得此是一切衍衍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但今为叹衍故云衍含也问一切法皆毕竟空则无异不异含不含何故云含耶答今毕竟空为衍以一切法亦空故入衍中故云含也然衍与一切法皆毕竟空不可得何有含不含耶。
就文又二第一叹二正叹述叹述中北人以为六义(云云)今直为四第一举虚空为叹第二阿僧祇为叹第三举乘为叹第四举涅槃为叹若虚空阿僧乘及涅槃若体是有有则隔碍不能含正言虚空非是有故含受一切余三亦然皆举所信类所不信明一切无所有名为大乘故能含一切也若尔耳但含一切众生亦含受一切法无所有何但名摩诃衍含受亦得名虚空含受亦得名众生含受但今叹摩诃衍故一切无所有名为摩诃衍既一切无所有则无能含与所含但一切同入无所有故名为摩诃衍含受一切次第二举阿僧祇无所有类一切无所有我无所有下第三举我无所有类一切无所有此举声闻人所信类所不信就文九复次初复次举我类如此性等乃至第九复次举我类三乘人同无所有譬如须菩提涅槃中下第四举涅槃涅槃性为类此亦举所信类所不信也(二不论云云)。
次述其第四无来去叹前叹次正述正述中又三第一总述一切法并无去来第二别释一切法皆无来去第三结为摩诃衍无来去今是第一先正述次何以故下释明一切法皆不动故皆无来无去无住若尔一切法皆大乘何以故须菩提第一无所从下第二别释一切法无来无去无住就文凡举十科一五阴二十二入三六种四如实际五六度等门六菩萨七佛八菩提九有为法十无为法此十科法一一各有五义谓色色法色如色性色相就五义中一一各三义谓不来不去无住五义者一色谓十一十四及明无所对凡夫见为色也二色法知其色无常生灭即二乘三色如知色无生灭非常无常菩萨观也所以名如者现在色既无生灭过去未来亦如是也又云佛观色既如此菩萨观色亦如佛故云如也四色性者色性本来不生非度故无生灭性如此故云性也五色相何以故知其无生灭性不耶见其相坏败不有故知其生灭也色五义既尔四阴五义亦尔乃至无为法五义亦尔皆不来不去不住一切既尔即是大乘不来不去不住以是因缘故下一行余即第二结大乘不来不去不住由来大乘是因中万善云何不来不去不住彼云是真谛是今用遣何为即一切不来不去不住是大乘大乘相如此也。
次述第五无三世叹若有来则有未来若有去则有过去若有住则现在前既无来无去无住则出过三世无未来过去现在由来大涅槃华严自可非三世大乘与般若并是因中行为三世所摄今则不然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故一切并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亦非三世就文先叹次正述正述中又四第一就法空义述叹第二就众生空义述叹第三劝修第四结叹就初又五第一就不可得空述就中有正述及以何故释摩诃空等下第二就自相空述亦有正述及何以故释既自相空岂大乘为菩萨为二大乘空为三菩萨空为四岂有三世空为忍岂有三世空为异问此中云三世平等叹何故云等不等皆不可得答曰叹亦应不见胜出不出乃至最后不见去来不去来但今既最后收卷故云不见等不等也是菩萨摩诃衍是衍中等不等不可得下第三就性空述亦有正述及何以故释须菩提过去檀不可得下第五就平等空述诸行悉平等亦有正述及何以故释复次须菩提过去凡夫人第二就生空义述叹亦有正述及何以故释如是须菩提菩萨住般若中学等相当具足一切种智即第二何以故释但学品应云住大乘中学三等相当得一切种智云何言住般若中耶释云所谓般若摩诃衍摩诃衍般若大乘大乘般若学三世平等则能得一切种智是名菩萨下第四结叹三世初结五叹中第五三世平等叹后句结五叹中第一句胜出叹尔时须菩提白佛下两品中第二叹衍出生三世诸佛一切智由来云依涅槃圆修满字学乃可得道依此半字无常不可教学不能得道必须摄涅槃方得道就文又二第一善吉正叹能生三世十方诸佛一切种智可谓好大乘佛告下第二如来述叹(云云)若他五时义定是则得须菩提与佛不曾护不解义不及今人。
会宗品第二十四
就前为四第一善吉五问问乘二佛答五问释乘三叹叹乘四无二法不二以除新学之疑此四段为二上三正释大乘以说般若今方是释疑利根之徒知大乘与般若义虽殊体更无二或名为乘或名般若包含广大运用至佛即名般若为乘则有照远实相导成众行故乘名般若体更无异闻上大乘即得与般若相应即得正悟住大涅槃即于大乘但新学之人谓般若是空慧乘为万善言异涅槃不同故论为异也以今释也问乘与般若为有广狭为无广狭答一往无有广狭乘具万行万德般若亦尔故此品云三乘善法入般若中前云若有实悟摄一切善法者般若是既云三乘皆入般若中即是三乘同归般若亦是会三乘同入一乘与法华复何异言此经是第二时三乘通教法华是第四时耶然今此会三乘是般若三乘也若有所得二乘皆破除岂会取般若但取空慧为般若亦但取空慧为乘若有空有行皆乘亦空即得皆般若也问今言大乘则摄一切经谓法华涅槃皆大乘岂可皆般若耶答此等诸经此皆是般若论云诸善法入般若中谓法华经为余善法也故法华涅槃皆般若异名作般若名说无非般若也此即就教会若就通门不二会般若毕竟空大乘亦尔一切法皆尔毕竟净何曾有般若异乘乘异般若也问不异有异义不耶答曰亦得异大乘则具万六度般若则是一度故大乘…
《大品经义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