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这四句话是教我们随时随地度化众生。究竟我们救度众生的工作,怎样去实行?是否尽到最大的努力?
(三)“空花水月道场,处处时时建好,望尔广结佛缘,自度度他宜早。”这四句话,是教我们建道场,结佛缘,及早自度度人。我们究竟曾建几处道场?度化若干人?不可不彻底检讨。
二、要怎样做一个今后中国佛教的僧青年
这篇遗著,是慈师圆寂不久以前抱病而作的,登在《佛青》的创刊号,今日重读,想见老人悲心流露,可泣可歌,提要检讨,惭愧无地。
(一)先要立志;是教我们效法历代祖师和一切大善知识,各发大愿,如何弘法利生,如何成佛作祖,语重心长,何啻耳提面命。究竟我们曾否以至诚接受遗训,恳切发过何等大愿?
(二)以行填愿:是教我们潜修密证“行持、苦行、慈悲”,三大要素,不可偏重文字和语言。在练习“口头和文字”之余,应研究如何修戒、修定、修慧的三无漏学,这才是担当佛教大事业者。这段话真是僧青年金科玉律。我们平日究竟如何修行,可以与慈训对照一下,就可恍然明白了。
(三)自利利人:这一段话是老人以旁边观察青年人,偏重于两点:一是偏重于文艺,忽略了佛学;二是偏重于学问,忽略了行持。都是佛教不好的现象。历举许多以才学自命的僧人,终归堕落还俗。我常觉得出家人若专以文学问世,真是舍其所长而用其所短了。
(四)福慧双修:这一段话是老人教我们双修福慧。怎样修福呢?每日礼佛,念佛菩萨圣号,持咒,受持一种经每日诵念。怎样修慧呢?阅藏经,或专门研究那一种经论注疏,看到欢喜的,写成短篇散文,投登佛教各刊,结结法缘。再加之事事自己多吃一点苦,多给人家一点快乐,最要紧的就是:“心地要慈悲,思想要真正,志愿要坚固。”这真是老人家苦口婆心,为我们立下了铁的教条。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上来教训,何啻释尊双树下的《遗教经》。我们究竟实行了几分,个人须得以至诚去检讨和忏悔。
三、慈师身后事业筹办的经过和进度
慈老人示寂后,由生前好友及皈依弟子,发起组织“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本会中心工作,为修建塔墓、纪念堂、编印遗著、维护学僧等,但塔墓已于奉安前建妥,纪念堂因款巨难筹,公议暂行缓办。内院现有学僧,遵照遗嘱照常安住,由静修院及护法会维持。惟编印遗著工作,关系慈老一生弘法利生上甚为重要。且搜集遗稿,编辑审查,以及筹集资金,订购纸张,在在均须慎重办理。兹将进度情形,分述如左:
(一)苏屯圃居士志报师恩,牺牲一切,独力苦干。现已编辑《慈航法师全集》,共五编,十四册。计如下:第一编《相宗十讲》,全装一册;第二编《大乘起信论讲话》一册;第三编《十二门论讲话》一册;第四编《成唯识论讲话》分装五册;第五编《菩提心影》分装六册。以上各编,复经白圣、道源、南亭、道安诸大法师,赵夷午、钟槐村诸大居士,分别审查完竣,随时可以付印。
(二)筹集款项,由本会财务组负责,除由纪念堂项下接收壹万余元外,大部份皆由南洋信徒分批捐汇,及台湾信徒会费零星汇集,统由自立法师掣给收据,分别登记。上列各款,历由财务组按期列表,详报在案。本年一月,经常会决议,定购印书纸一百五十令,共用台币二万六千余元。又经赵夷午老居士斡旋,复蒙台湾纸业公司捐赠八令,共计印书纸一百五十八令,均存该公司仓库,本会收执提货单,随时可以提用。惟现款仅存台币四千余元,须待香港优昙法师经手所印《菩提心影释疑编》寄到,作流通资本,方可辗转付印其他各编。
四、结论
呜呼!绿莪废读,同感孝思之深;岘山堕泪,方知慈悲之大。况慈老恩师,奖掖我出家,玉成我闭关,讲授诸大乘经典,尤其鼓励我一心专门念佛,此恩此德,过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万倍。纵粉身碎骨,曷能报答于万一,区区上述各节,又何足云乎哉!
——本文曾刊于《佛教青年》第五期——
赠台湾佛学院同学毕业序
呜呼!今日之世界,已非相爱互助之人类世界,乃互相吞噬之罗刹世界也。人与人争,则社会乱矣;党与党争,则国家乱源;国与国争,则世界乱矣。若推究其致乱之源,则皆由于人心也贪嗔痴;而对治之方,莫若佛教之戒定慧。是故欲挽回世界之劫运,须以复兴佛教为前提。
佛教流传东土已千余年,古人云:“法久则弊生”。佛教本身亦须审慎抉择,故复兴佛教之工作,大别为两部:一曰破坏,一曰建设。凡违背世界进化及人民生活者,必须加以破坏;而顺应世界进化及人民生活者,必顺努力建设。建设工作固甚艰钜,而破坏工作,尤多障碍。此今日抱革新佛教之僧伽大德,所以踌躇莫泱扼腕兴叹者也!
不料中共称兵,噩耗传来,旧日寺产,尽被瓜分矣!旧日庙宇,收归公有矣!所有僧尼,或勒充兵役,或责令还俗,听其自生自灭矣!嗟乎!“三武一宗”之厄运,不是过也,但以有形之佛教观之,则毁寺灭僧,固生无限悲伤之同情;若以无形之佛教论之,则人人心中皆有自性佛,中共虽凶焰万状,亦不能损其毫发。且破坏工作,亦假其手而彻底实行,是故欲保守旧佛教者,固抱悲观,而欲建设新的佛教,则事半而功倍矣。
诸君自入院以来,日日受院长慈老法师之薰陶,人人以建设新佛教为己任。行将毕业,分道扬镳,所谓“建法幢、震法鼓、吹法螺”,以三无主义新佛教的姿态,挽回劫运,净化人间矣。然而世书云:“言之匪艰,行之维艰”。请诸君反身自省,从今以后,能否永穿黄衣乎?能否托钵乞食乎?能否不住大庙,不当高僧职乎?能否严持手不蓄钱乎?若犹未也,则佛教乡村化、佛教平等化,以及佛教家庭化,皆徒托空言耳。孙中山先生尝说:“革命当先革心”。诸君若自誓为革命的僧青年,应先自革其心,将一往依赖寺产、经忏、香火为活命之心理,一扫而廓清之。恪遵院长三无主义的黄衣僧团制度,切实履行,散布于各乡村,提倡教育文化等事业,与人民打成一片,恢复人民敬佛重僧之信仰。然后以三皈、五戒、十善业道,教化人民,则薰习日久,化美成俗,人人心中之贪嗔痴,自然消灭于无何有之乡,而化为相亲相爱之人间净土矣。
诸君行矣,当仁不让,时不再来,今后佛教能否复兴,众生能否得度?世界能否永久和平?皆在诸君心中为菩提为小我,一转移间耳。律航晚年出家,尚愿贾其余勇,为诸君执鞭前驱,所忻慕焉。
民纪三十八年岁次巳丑六月台湾圆光寺沙弥律航作于台湾佛学院
《人生真谛》序
人生在世界上,除了吃饭穿衣,娶妻生子,求名谋利,种种享乐以外,还有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人生和宇宙大问题。假定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感觉,那和其他动物有甚么分别呢?鄙人半生戎马,就在糊里糊涂中生活。五十岁上,忽因目疾而冥心思索到人生和宇宙的问题,反覆深思数昼夜,始终不明白自己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以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宇宙万象,都是怎么一回事。可巧有一位学佛的朋友来看我,随便谈到这些问题,他说这很容易解决的。我笑他瞎吹,他遂把佛经上有关这一类的道理,大略讲一讲,我就不胜诧异!他又说释迦佛就为解决这个问题而降生的,全部经藏无非要人们解决这个问题。我因此由这位朋友的介绍,皈依三宝,研究佛法,不觉已十余年了,仍是不能彻底明白。今年二月遇见圆明法师,得读他的《人生真谛》新著,一口气读完,不禁令我五体投地,使多年不能彻底明白的人生宇宙问题,恍然大悟了。遂脱口而出:“奇哉奇哉!人生宇宙,原来如此。”亟劝他赶快付印,以供同好。但是他这本书,对于人生宇宙,解说很为详细,而特别殊胜的地方有三点:第一、他能把握著佛教的核心要义,贡献人类,使人人都可了解人生真理。第二、他既赤裸裸的把人们的病源,完全披露,又能对症下药,不落空谈。第三、他能把唯识上最深奥的道理,用深入浅出很通俗的白话,一一表达出来,使人人都能够了解。回想我十年以前,因目疾而想到人生宇宙问题,不得解决,现在想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不知有多少!我因闻简单的人生道理而信仰佛教,像这样扼要浅显的著作,人人看了,更当立地觉悟了!于是欢喜赞叹,不揣固陋,现身说法,敬告读是书者。
民国三十八年三月受菩萨戒弟子黄胪初法名律航序于台湾佛学院
《虚云老和尚十难四十八奇》序
夫金不炼则其质不精,刀不磨则其刃不利,而人不经患难艰险,则其功德不能圆满;此古今中外之天经地义,任何时间空间莫能外也。故孟子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但孟子所谓大任者,不过世间法之功业勋名而已耳。若为一代高僧,续佛慧命,普度众生,挽回劫运,则其人之遭遇艰险环境,成就神通道力,又岂一般人所能窥测万一哉?虚云老和尚,为近代佛教中唯一大德,其夙因之深厚,修持之卓绝,功德之伟大;一一载在年谱,无庸赘述矣。惟此次云门事变,九死一生,在他人决不能生存,而虚老以一百一十二岁之高龄,居然体力恢复,飞锡北上,此亦古今中外所绝无而仅有者也。吾尝与尚君厚安谈及此事,渠谓“虚老此去,可续佛法一线于不灭。”诚为谠论。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倘无神僧佛图渣斡旋于其间,则杀人如麻之石勒石虎者流,更不知戕害若干生灵;茶毒若干地域,造成劫偌大浩也。现中共匪党,集古今中外恶业之大成,造开天辟地未有之奇变,凭借大陆地大,人众,物博之优势,甘为苏俄鹰犬,赤化世界之祸首;吾人闭目一思,此时此境,若无出类拔萃伟大圣僧,奔走摄持,潜移默化,泯息凶暴于无形,维系慈心于绝续,则人类或几乎消灭,诚所谓三劫降临,世界末日,呜呼惨矣!幸而共业之中尚有别业,人类不致灭绝,虚老和尚,以世界仅有之耆德,作挽回狂澜之砥柱,此中因果消息,洵属不可思议。近有苏芬居士早岁毕业北大,中年皈依三宝,宗教兼通,家师 慈航老法师全集负责一手编纂,同门无不称赞。吾因其新遭跌伤脊骨,婉劝安心受报,赠阅虚云老和尚年谱,作病中消遣,不料一阅之下,竟发大心,以年谱卷帙浩繁,人难遍阅,乃分编十难四十八奇,俾便分别演讲,则虚云老和尚之平生遭遇修持,以及道力神通,种种奇迹,不难家喻户晓。噫!佛法重光,绝非小缘。行将付印流通,问序于老拙,深感赤祸为今日世界人类一大浩劫,非饱经十难之高僧,不能普渡;共匪为千奇百怪之妖魔,非显现四十八奇之圣僧,不能降伏,欣然而为之序,若推究其故,抑亦炼金磨刀之至理,因果法尔如是云。
中华民国四十七年戊戌腊月沙门律航序于汐止弥勒内院
阿弥陀佛诞辰的掌故
诸佛菩萨的诞辰,除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在经典上确实可考外,其余都是应化身的生日。后来佛徒因尊崇追念的共同心理,遂以他的应化身的生日作为诞辰,大家礼拜供养。但是这应化身,确有考据,不是随意捏造的。在佛菩萨的分上,所谓“隐本显迹”。本者,是最初因地上的事;迹者,即是应化身的事。虽然如昙花一现,而应化身的功德智慧,亦必卓绝永存。
大家都知道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阿弥陀佛的诞辰。而推究其故,这一天实系杭州永明智觉延寿祖师的生日。为什么把这一天当作阿弥陀佛的诞辰呢?话说宋时代,吴越王钱镠以杭州为首都,当时有一位高僧住持杭州永明寺,就是延寿禅师。他本是宗门巨擘,晚年专门弘扬净土,江浙一带莲风大煽,诸方云从。吴越王保境安民,亦极尊崇佛法。有一天在永明寺,设一个千僧大斋,供养十方僧众。在千僧云集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位僧人,衣衫褴缕,相貌不扬,惟两耳特别长大。大家正在互让首座位的时候,这位大耳和尚毫不客气,昂然为坐。大家很为诧异,且有愤愤不悦者。吴王暗示听之。斋罢。王问寿公大师;今日千僧云集,可称胜会,不知有无高僧降临?大师答:锭光佛今天降临。王惊问什么模样?大师答:即大耳和尚是也。王立即驾往某寺,此寺原北在杭州西湖边,王宽震居士系此寺檀越,礼拜住持大耳和尚,并道忏悔慢待尊佛的至诚,此时和尚正在禅定,开目说“弥陀饶舌”四字,遂即圆寂。王在这刹那间莫知所措,惟心念锭光佛入灭,尚有阿弥陀佛在。立即驾返永明寺,那知才到山门,讣告永明大师涅槃的侍者,与王撞个满怀,王一闻之下,真叫是哀恋交集,自愧缘悭了!后世佛教徒公定永明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阿弥陀佛的诞辰。
上来这段掌故,出在憨山大师的《梦游集》,有一篇很好的文章,记载甚详,笔者不过演为通俗的白话而已。惟就这段故事,可以看出诸佛菩萨的示现人间,决非偶然的。第一要有艰苦卓绝的奇迹异行,如永明大师的三刀不死(先充库吏为放生挪用公款,判处死刑执行时连斩三刀不入,特赦免后为僧),称为三刀法师。第二要有为人天眼目的教化行仪,如永明大师的圆融禅净,著述等身(如《宗镜录》,《万善同归》等)。第三要不露真相,一露即灭的生死自如,如锭光、弥陀两位活佛的“隐本显迹”游戏人间。所以凡有佛教的地方,皆以这一天——十一月十七日为阿弥陀佛的诞辰。
《律航法师叙说》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