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行持语录▪P3

  ..续本文上一页预知时至。”

  ※日期:一九八零年二月七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某某法师对老和尚说:“出家以来,我一直深受种种人事上的刺激打击,与精神上的种种挫折磨难,不知是我没有修行,还是业障特别重?”

  老和尚说:“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无始来的罪业越是会现形,幻成种种境界来折磨你,使你受苦,像身体的疾病或精神上的打击磨难,这些磨难会刺激你,使你体悟到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离,你必须跳越过这些障碍,越过人身的种种劫难,才能得到清净安乐,成就净业。”

  接著老和尚对那些信徒开示说:“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若没有无常的磨难,种种的挫折来刺激,便会沉迷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再以福布施,种来世人天的因,等福消寿尽,便会堕落,反而是福中藏祸。钱是无生命的东西,人则是万物之灵。所以,我们要会利用钱,不要被钱所利用。有钱要会布施,脑中才会清爽息念,才会消业障。否则,整天为钱烦恼,一直绞业障,这就是被钱利用了。”

  ※日期:一九八零年二月八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黄昏时,老和尚在大殿外坐,信徒请问老和尚金刚经中“一合相”的意思。老和尚说:“一合相的意思包含很多,例如与人同事共处,和合无碍,也是一合相的一种,常诵金刚经,虽然未行到那儿,也可以开悟出来。”

  ※日期:一九八零年二月九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越是当大法师的人,越是处处要谨慎,在任何时候对人都要尊重、慈悲。”

  ※日期:一九八零年二月廿五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女信徒林某某一心一意要上山落发,以了却娑婆苦,老和尚明白地对他说:“不要因为对世俗种种的挫折磨难,产生怖畏厌离,以为出家便可以避开这些痛苦,过清净舒适的生活,事实上,出家更是有各种的挫折与苦难来折磨你,只是所不同的是,世俗社会的苦,是生死轮回的业,再如何奋斗、吃苦,仍逃不出六道轮回的路;而出家的种种刺激挫折,却能敲醒我们的觉知性,由其中历炼出解脱的智慧来,终而了脱生死。

  ※日期:一九八零年三月一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对某某师的训诫:“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要顺别人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

  “事事逞能干,样样要占上风的,最后都会失败。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样样比人行,不接受他人的话,那么这一生是不可能再有进步的。知识份子总是在思想上转不出来,被自己的思想所缚,而起我慢心。”

  “那些越是能干,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要卑下谦虚,要以大慈悲来待人处事,才不会失败。”

  ※日期:一九八零年三月十一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对信徒开示:“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

  ※日期:一九八零年三月十九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对出家弟子开示:“念佛、为常住贡献心力、利益众人,这便是修福慧,可直了生死。若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为众人,以后会堕下去。我也是在为众人,修众人福。”

  ※日期:一九八零年三月廿三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信徒开示:

  问:“如何可得解脱?”

  老和尚说:“念佛。念佛收摄妄念,能开智慧,便能解脱;不念佛,则妄念纷飞,想东想西,绞业障,如何能解脱?”

  ※日期:一九八零年三月廿五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由于某某师的出家,一直未能取得其家人的谅解,始终郁闷在心,请示于老和尚当如何排解。老和尚说:“既已离俗出家,如果父母眷属越是关心我们,那么那层情爱别苦会越缠越深,终至哀哀怨怨,永不得解脱,甚而随之生死轮回。出家了,不要再有人我憎爱之心,这是轮回之因,我们应当发愿:对那些有怨仇的债主,要起慈心,有能力的话,尚且要度他们,何况是父母这些对我们有恩的人。虽然,因世俗的观念,父母不谅解我们出家,产生怨隙,我们更要提起修行人的志气,发愿一定要成道了生死,然后去度他们,如此才是大孝,而不违出家之志。”

  ※日期:一九八零年四月三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日前,一比丘自彰化来,请教老和尚找道场的事。

  老和尚说:“我们出家人,寄形天地间,这天地便是我们栖身办道处,还要找什么地方?出家人游山历水,到哪里便算哪里,并不是要去找什么道场,而是看自己有没有愿力,有愿力,林下竹子三两根编纂一下,也可以栖身,也是道场,有愿力克服每一环境的障碍,心便能安定下来,这样,在每一个道场,皆能安心办道。”

  ※日期:一九八零年四月八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傍晚,在大殿外,某某师对老和尚提及“大弥陀经”中的种种,老和尚说:“大弥陀经中所说的西方胜境,不过是佛以此诱导众生,使其念佛,令精神上有寄托与目标,主要藉由一心念佛,令三障消除,心无妄念,而达自性西方,皈入极乐。”

  “虽然说极乐世界亦是妄,但佛究竟无虚言,临终时只一佛念而无他念,心达一心,照样随佛号往生。”

  ※日期:一九八零年四月十四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开示:

  “若人一心系念佛,则念佛可扫妄念、垢尘。一心念去,至业障消尽,则智慧眼开,心无挂碍,自心则比西方境,以此无垢心境,命终后即感莲花化生,佛菩萨众会一处,经中的西方境,昭然在前,一点都不虚假,佛绝无妄语。”

  “但若众生不信念佛有个西方境可去,却偏执于眼前的妄念、业感、种种事相,以为实有,如此不务实修,嘴里虽说要往西方,也只是个妄念而已。”“生西的另一要件是,必须了尽业尘,没有一切俗缘的牵缠,则生西有望。”

  “佛说净土三经,示西方实境,畅演往生的捷径,亦不过是普摄群机,教化众生,令生欣慕坚固的心,一心持佛名而生西,达到度众生的方便法门。”

  ※日期:一九八零年四月十六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佛光山佛学院比丘一行三、四人,上山请老和尚开示。老和尚在客堂对比丘们说:“看经书仅是寻一入道门户,而念佛才是切实了生死之行。”

  “念佛要具信、愿、行三力,要能引声念佛,大地一音,即各种声音入耳,即转成念佛音,而无分别,不被转去,方名一心不乱。”“我们妄念种子深重,念佛时不是头昏,就是被妄念种子牵去,所以念佛时必须小心。”

  ※日期:一九八零年四月廿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开示:“什么事都要学习放下,不要执著,不要样样记挂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紧的事,不必去理会别人在演什么戏。否则,自己跟著起烦恼,一起堕到三恶道去。”

  ※日期:一九八零年六月六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开示:“一个人若是生活越享受,吃好、穿好,就会助长他贡高我慢的个性。个人条件越优越,则我相越是显著。”

  “修苦行就是对一切粗贱的工作,都要无分别地去做,主要在磨我们的傲气、消业障。有苦才有行好修,没苦就没道行可言。”

  ※日期:一九八零年六月八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美国度轮老法师弟子恒某师、恒某师,来承天寺参拜老和尚,是日傍晚,老和尚与两位客僧在佛殿旁纳凉,老和尚问:“令师神通超人,平时是否教你们神通?”

  “神通不是教来的,那是修持到某一程度而自然有的现象,所以,师父常鼓励我们多坐禅。而且,神通并不能了生脱死,不是学佛的根本目的。”恒某师答。

  再问:“既然如此,令师教你们修持哪一法门?”

  答:“师父除了鼓励我们多坐禅外,也传千手千眼大悲陀罗尼。”

  老和尚说:“学佛主要是要打破无明烦恼、舍悭贪而成佛,我们出家,要学粗衣淡饭,吃,随便吃,不挑精粗美味,只要东西能过咽喉,能下肚果腹便可,并不是不要吃,只要不过分,吃得刚刚饱就好,不要贪食而吃得过饱;穿也是一样,衣但能蔽体御寒即可,不择美丑,这样,才能消我们的贪嗔痴,要舍贪欲,佛制三衣一钵的意思,也无非是不要贪。”

  恒某师说:“当初佛陀与弟子行托钵,而一群弟子出去托钵,并不是每一位弟子都能托到东西,有些弟子化不到缘,空钵而回,欢喜地告诉佛陀说:“世尊,我今天没有托到东西。”佛陀说:“这样好,托不到东西,你与众生无缘,将来就不必再还人家,而且,你也没有因为别人托到东西,自己没有托到东西而心起分别,生起烦恼,这样更好。”

  老和尚接著说:“中国这儿是东土,达摩祖师将佛法东传至此地,此地幸能素斋,持不杀生戒,而西藏是游牧地区,百姓均食肉类,当地的出家僧出去托钵,也是化缘到一些肉类、荤类的东西,他们这样做,并不是表示他们吃了这些肉类,就能化度这些生灵,而是以这些肉类,维持色身的生存来修行,百姓吃什么,他们也随缘吃什么,如果不明白这点,以为出家僧可以吃荤,就恣意地去杀食,这样,不但自己造下杀业、冤业,修行不成,而且将来还会堕到地狱中去。”“若说出家僧食肉不犯戒的,那必须自己修持到一个相当的程度,吃了肉,有能力超度那些生灵的,才有资格。他们看到一些生灵、禽畜道的众生受苦的情况,必起悲悯,故意将其弄死,超度它们,免去它们的受苦。”

  老和尚又说:“我们人道的众生,有我们人道众生…

《行持语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广公开示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