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行持语录▪P7

  ..续本文上一页一切。”

  “菩萨度众生、感应众生,都是以无形相的方式,在不知不觉、自自然然中度的,并不一定用语言或行动有相地度众,像佛殿中的观世音菩萨,在那里端坐无为,却度了许多众生来拜佛。”

  “修行成佛,行菩萨行,乃至广度众生,都是靠我们内心的愿力,如果内心的愿力坚强,必能度过重重难关而心不退转。如果确实是脚踏实地,有行持到那个程度,自然佛菩萨及天龙八部都会感应拥护,而达成愿望。”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九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上午,信徒郑某某来请示佛法。

  老和尚说:“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适,在世俗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以为人生只是为了享福作乐而已,殊不知道这番作为乃是造业,造了一些贪业,带旧的业来,再造新的业去,而人身也就再难得了。而佛法中的作为,是福慧双修,是把自己的身心付出,全为了利益他人,不著形相,而不是贪一己的私利,虽不为己,但在为人之时,同时利益了自己,是自利利他。虽然我们每天做种种的事务,穿衣、吃饭、睡觉等等,但这些都是有形相的生死因,必须还要了解,我们尚有一个不可见、不可闻的一面,那一面并没有在看、在听,在吃,或在做什么,是一条真正解脱的路途。我们带恶业来到这个娑婆世界,要晓得入佛门,由佛法中找到一条解脱的好路回去。一个人在生之时,若不能得到解脱,则死后不可能得到解脱。”

  老和尚又说:“世间的父母子女,乃是相互债主,今世做你的父母,抚养还债,他世则做你的子女,受你的养育,如此,一世一世,怨亲相继,彼此互养,无有终止。而出家乃是要断绝这条生死债缘,将世俗爱别离苦的亲情,转为度这些亲人来皈依三宝,同来念佛、拜佛,度他们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轮回苦,这样才叫做大孝报恩,否则,父母未度,这点恩情,还会使我们再入娑婆度他们。实则无始以来,世世相生,六道中都是我们过去的怨亲眷属,因隔世相远而忘失,今生为父母兄弟,来世可能为怨家债主,有的甚或堕入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三恶道中,所以,我们度众生,必须怨亲平等,慈悲一切,现世父母、兄弟固为亲眷,一切众生亦为过去生的亲眷,故要发大悲心,誓度一切众生,像大愿地藏王菩萨一般,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像这样怨亲平等地度众,把现世父母兄弟亲眷,也视作一般众生,平等度化,在这种基本的态度上,为度亲人而与俗家亲属往来,亦不属攀缘。”午后,天雨风寒,无游客信众上山,大殿寂然,某某师正抄写八大人觉经,老和尚唤某某师过去,对他说:“我们出家受戒,乃是要除去我们在世俗社会中所熏染的习气,革除贪念,修忍辱行,不可再以人非我是或我非人是的观念来处事待人,那是一种社会习气,必须改掉。如果人家说的有道理,我们可听一听,拿来作参考,如果说的没道理,那就把它放一边,不起烦恼,这就是一种忍辱智慧。否则,若起我是人非,就是胜负我执的心,凡事必欲占上风,无明烦恼便生,这就是一种愚痴。”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午后,有信众徐某两姊妹来皈依,顶礼师父后,老和尚在客堂即对两人开示:

  “我们来这世界是带业而来,若不知皈依佛门,找一条解脱的路走,仍是迷迷糊糊地为衣食住等种种贪念,而造无量恶业,如此带旧业来,又带新业去,这番下去,四生中便有我们的一份,而人身也就难得了。”

  “今天,两位既然晓得来皈依三宝,便也知道要戒杀茹素,不造杀业,有所约束,不造四生轮回的生死因。否则,若不知皈依佛门,在世俗社会中无所约束,随著习俗恣意宰杀啖食,你杀他一命,来日必还一命,因果不失,不知又要造多少生死业。你们既来皈依,师父开示几句,得知道皈依佛门的意义,否则,皈依毕,拜拜佛便回去,也不晓得皈依三宝是要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徒具形式,便一点作用也没有。”

  “你们以后可常上山来,拜拜佛,看看师父,多亲近佛法,社会的意识观念要尽量淡些,烦恼时,要一句佛号提起不断,这样念头才有个归处,烦恼才能对治,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则烦恼自然渐息,智慧清明,便能走出一条解脱路,免再堕入生死轮回,而我们这趟人生走一遭,才有个目的。”

  “要知道,我们这个人身,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得这个人身,便要过人身劫,利用这个人身,来度我们种种的贪念,来度我们的生老病死苦。要知道,佛菩萨是由人身修行而成就的,三恶道也是由人身造业而去的,我们这个人身包含了十法界,为善为恶,超升下堕,全由这个人身,这是个转捩点,是个劫数,不可忽视。”

  徐某某指著对面坐的妹妹,对老和尚说:“我这妹妹是台大哲学系毕业,留美四年,专研哲学,尤其对佛学颇有涉猎,现已取得硕士学位,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以佛学为基础,来教东方哲学,在美国弘扬佛法,师父认为这方式行得通吗?”

  老和尚摇头说:“不可能,一个大学毕业出来的知识份子,或是一位思想很丰富的学者,想以居士的身份,用自己的思想形式来弘扬佛法,那是不可能的事。”

  徐某某对老和尚说:“我现在想再出国继续深造,取博士学位,师父认为如何?”

  老和尚说:“不必出国了,到佛国来留学才有了脱的一天。”

  “到佛国留学?”徐某某问。

  “是的,出家。”老和尚说。

  “出家!哦!”

  “你到美国去,再怎么念、怎么钻,都是尘劳,只是徒然为自己多造点业,到头来也是一场空幻,你不可能由那里得到安乐解脱,只有烦恼、妄念越多,那些形式上的社会意识观念,会缠缚得你动弹不得。”老和尚继续开示说。

  “对!对!对!这个我有同感,在美国四年,真吃尽苦头,哲学方面的书实在是太多了,那些思想观念,真的把我的头脑塞得都要爆炸,而且使我无所适从,觉得从这条也不对,走那条也不对,想自己走出一条路子,又不知从何走起,也走不出来,在那里钻来钻去,钻不出个所以然来,每天头都很痛,生活又紧张,实在痛苦之极。”

  “所以说叫你出家,社会上的学问,不论是科学、哲学、医药学,都是形相上的学问,是治标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老和尚说。

  “既然如此,那我改从职业上去求发展,自力更生,自己独立生活,不必仰赖父母,师父认为如何?”“你要致力于事业上固然是好,但是你必须考虑到,你把你的时间、精神耗在职业这条路,到最后,是不是能得到一个好结果?能得到解脱?否则,迷迷糊糊地投下去,也不过是另演一场戏而已,这样子,这条路便也不是个好路头了。出家学佛,才能从娑婆世界中,走出一条解脱、安乐的路,才会有个好结果。”

  “我也是想到要出家,可是总觉得自己肚子空空的,所以不敢来出家。”徐某某答。

  “要出家,没有东西才好,如果你还有什么东西,那就不好,出家学佛是没有文字相,也没有形色相的,这是一条解脱的路,心无挂碍。你在外国求学,是不是也要帮人扫地、洗碗、作种种杂务来过生活?”老和尚说。

  “是的。”徐某某答。

  “来出家也是一样,不论你是大学生、是博士,还是不识字,也是要从扫地、劈柴、种菜、煮饭等杂务苦行开始,慢慢消除你的业障,渐渐地智慧清明,而得到解脱。过去的佛菩萨,他们是这样做、这样修而得到解脱成就,我们现在循著过去诸佛菩萨,所修习的路径而修,自然也会得到和佛菩萨相同的结果。否则,怎么称为学佛?学佛便是随过去诸佛的作为,修习而学,而不是把学佛挂在嘴边,写在文字上,放在学术思想研究上,便能成就的,那是断不可能的事,修行是修心,是脚踏实地,实际的身心修持。”老和尚说。

  “要出家才能得到真正解脱,没有世俗烦恼,可是,总觉得父母太辛苦了,这样对父母实在无以为报。”徐某某道。

  “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那是不可能的事,父母亲眷都是希望我们和他们一样,走那条生死的路,既然我们也知道要图报亲恩,就应该出家走了脱生死的路,把父母引度过来,免其生死轮回苦,令他们得到解脱安乐,这才是真正地尽到孝道,如果要以世俗的方式来还尽孝道,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这娑婆世界,一代一代所走的路,都不离其辙,而结果也不出生死轮回。假设你现在不出家,顺父母的意思结婚,物件若不理想,父母也为你难过操心,物件若是适你的意,是否也同时合父母的意?若不能,岂不又徒增父母的难过和失望,这样,你将再以何方式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出家修行,能度脱父母,度历代祖先,也能报师长恩,所谓能上报四重恩,这样,我们人生走这一趟,才有个目的,有个价值,也才有一条解脱的路,否则,懵懵懂懂地乱闯乱走,再堕入四生轮回中,也就枉费我们这个难得的人身了。”两姊妹听了老和尚开示,非常地欢喜、感动,顶礼而去。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一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有美国留学生施姓皈依弟子,来函请示师父,有关科学家和一些宗教家,对于宇宙的起源与未来发展的看法。施函中表示,目前科学家对于宇宙执有两派论点,其一,谓宇宙里有无量的银河,每一银河里,有无量的星球和太阳系,而这些银河不断地向外膨胀,旧的银河膨胀,又消失了,新的银河又产生出来。另一说,谓宇宙的银河向外膨胀,是会有一止境的,到一时期,所有向外膨胀的银河将会收缩,这样,一膨胀一收缩,循环不息。这两派的论点,以佛法观之,不知何者为是?

  老和尚嘱弟子覆函谓:“以佛法的智慧来观这宇宙,并无所谓的大小、限量、膨胀或收缩,这宇宙的一切,都是吾人自心幻化出来的虚幻色相,是有生有灭的,是变化不定的,不是恒常如此。”

  午后,狮头山某某寺的某…

《行持语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广公开示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