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气,以是空大气,是水大气,是地大气,是火大气,是风大气。其他各种子字,随字不同。)随其所属何种大气,均能令之化智慧气。若观对生本尊之加持灌顶等,都是以气为基础。以九接佛风为例,如对生观得好,才有佛风可接也。自生本尊身,从顶观想至踵,以气随心到,成本尊身故。以我的经验,修“妥噶”时,金刚练光现本尊身。但须生起次第修得好,然后能得,否则不能,以金刚练是气之组合故。若持咒,方法亦有多种,都与气有关。如大声可使昏沉气减少,默念能使散乱气减少,金刚诵能使气安住本位,观咒轮能使气趋入中脉,化智慧气。以每一字均是脉的构成,而咒轮之光明,则为气之表现,轮转则气转,其转也能使业劫气化智慧气。由自生本尊身,上供下施,是以气接收佛气,而救济众生气。其下施也,光随气出,是大悲光与智慧气相应,如能修得生起,则甚有基础矣。若收摄次第,则能使外气、内气趋入中脉。收摄而后,鱼跃水面,起本尊身,是使最细风心,成本尊身也。如能修得生起,则最细风心,必能有相当成就矣。盖生起次第云者,是生起“圆满次第”之准备基础也。圆满次第云者,是圆满“生起次第”所修之功夫也。要圆满次第修得好,非先在生起次第做好基础功夫不可也。
生起次第的坛场观、外五轮观,是由业劫气化成智慧气,如修得好,则能为将来清净刹土之准备立下基础矣。如能多修坛城观,则对於身体内二十四坛城脉气,充满智慧气矣。皆修生起次第坛城观之关系也。
生起次第的证量,有三条件,分述如下:
(1)佛慢:如能修得好,必须气入中脉,多持报身佛慢,化智慧气。心有佛慢,则气转佛气。
(2)明显:智气充盈。
(3)坚固:智气坚定。
又如以生起次第之三种三摩地配合比较:
(1)入空真如定:能使智气入中脉。
(2)大悲如幻定:能使气至五轮及全身细脉。
(3)方便本因定:能使气趋入心轮。
又如以生起次第,而与五种作道相配:
(1)胜解作道,(4)体性作道,(5)果作道,皆是明体性,化成智慧气。
(2)加持作道,(3)相作道,皆是加持本尊身,使气入中脉。
有些生起次第,极重各种收放瑜伽,兹亦分述其与气之关系。
(1)放瑜伽:能使气化光,有了基础。
(2)收瑜伽:能使气调柔,收摄安住。
(3)粗显瑜伽:能使气力加强,贯通诸脉。
(4)细点瑜伽:能使气安住三摩地萨埵内。
从心修气,需气到量,才是心到量。如大手印、大圆满等解脱道,都是从心修气,故必须气到量,才能算是心到量。七日成佛法,则要气化光明,才是心到量。从气修心,如修贪道等方便道,必须心到量,即证大圆满,才能算是气到量。如修双身法,则要证四空、四喜、俱生喜,空乐不二;胜义光明未现前时,则脉、气、明点未算修得好,更不能算是气到量也。论明点
□疏远前行
明点与无常心的关系
明点分四:曰物质明点,曰咒明点,曰风明点,曰智慧明点。而真正的明点,当然是指智慧明点。本章所论,亦为智慧明点。明点与无常心的关系,当以无常为言,除脉、气外,明点本身亦是无常的。
明点分为净分、浊分两种,均是一出世时便有,与之俱来,且皆无常者。先说浊分:最浊者为一切排泄物,一方面生长,一方面退缩。如小孩之消化。血液循环,脉经心房,新陈代谢,就是无常。再说净分:小孩生下来开始有之。其容光焕发,就是明点净分的表现。到长大了,知好色则慕少艾,已有精液。虽未开始行为,已先冲动,因此到了十六岁,明点始漏,漏即无常。若不下精,仍然是漏,以停留在内,小便即出,或从大便、毛孔、耳及口出了。故口水、鼻涕,都是明点也。
肉瘤是明点分配不均所引起的病痛。而脏腑肠胃的病,均明点所显也。若具无常心的人,则对于起居、饮食、寒暑,均留意调摄,可控制之,使不常病。以七情六欲之冲动,五脏六腑的毛病,均与明点有密切关系也。
持命明点是不能增长的。若物质明点,可以增长,但不能稳住;只一行动,便漏失了。明点漏失,就是无常。如具无常心的人,时常加以警惕,对漏失明点的因缘,设法将之减少。如过分痛苦,超额饮食,过度房事,均应避免,少欲知足。尤其日常饮食,除知量外,并应极其注意,如下气物品若萝卜、茄子,果结地下者,均能漏失明点,而辛辣发汗之品亦属也。
明点与出离心的关系
出家的主要,就是不结婚,免明点之漏失也。但仍须饮食,略如前目下段所述,仍有漏点之虑,故西藏喇嘛,常备水壶,漏时即配带,漏下即食之。比丘戒也有此条规定也。若具出离心的人,则贪境隔离,明点漏失之机会可以减少。淫邪书报、电影院、妓馆更无法接近,以与外境隔离也。若不具出离心的人,明点漏失因缘较多,甚至染得杨梅,则血液有毒,修脉、气、明点,不易成功,且易出毛病,以其邪火生也。
明点与菩提心的关系
以密乘灌顶而论,红、白菩提就是明点。故发菩提心的人,外发菩提心,则内之菩提明点,自然增长,故心广体胖。具菩提心者,而修脉、气、明点,其成就与外道不同,以外道不顾菩提心者也。
五种菩提心中,滚打菩提心就是明点的作用。而胜义菩提心者,胜义就是智慧也。明是智慧义,点是精华义。明是五智的理品,点是五大的精华。故胜义菩提心,是增长菩提心内的智慧部分。而滚打菩提心,就是五大五智的等份增长。若胜义菩提心发得圆满,则能证空性智慧,而与大乐不透澈。若滚打菩提心发得圆满的人,则空乐等分。这就是修脉、气、明点的金刚乘行者所应发的心。然有年龄限制,要在未全漏失之前(有说为三十六岁,有说为四十八岁者),发菩提心,趁早修持,当能成功。若在二十岁时,则最好矣。道家之童年起修,也是趁明点未漏之故。
明点与戒之关系
1.总论
(1)摄律仪戒:此戒虽是只注重身口为多,然不着香华鬘、美衣服等,是减少邪诱,以香花刺激性神经,损明点也。如能守之,则目不邪视,神不放逸,口不绮语,都是保全明点的。
(2)摄善法戒:善行增长,则明点增长,此乃因果关系。为善最乐,与心广体胖,也是明点增长的道理。布施与精进,能使明点增长。密乘修菩提心各种仪规,均是请诸佛加被,光明到自己身上,转施众生,亦能使明点增长。献曼达,为增长明点的增上缘。古萨里(施身)能除明点过患。
(3)饶益有情戒:菩提心分两支分,惟智与悲。饶益有情戒,是大悲心,故能增长菩提心的悲的支分,是属白菩提的。若从智慧方面,通达无缘大悲,同体大悲,则能增长菩提心的智的支分,是属红菩提的。
2.别论
(1)菩提心戒:如守此戒,则心常圆直,明点安住自在。如坏的人,城府心重,明点腐败者多。
(2)密乘八粗重戒:“俗女自力取甘露”,甘露即明点也。此戒能守,不致染杨梅毒,自己明点不坏。
(3)密乘十四根本堕:“不能断失菩提心”,菩提心是指明点面言。本来菩提心已另有戒,为何十四堕仍具此条?盖所指明点也。“不毁自体”也是指明点而言。“毁谤妇女慧自性”,妇女自性有慧,风韵十足,是明点充盈之象征,故慧自性,明点自性也。“疑诸自性清净法”也是指明点。明点是清净的,但有疑为不净物。五肉五甘露,有明点在内,传第二灌时,上师放出的明点,是不能怀疑的。“未证瑜伽持佛慢”,证不证瑜伽,是明点自在不自在之差别,自在则瑜伽成就,否则不自在。
(4)五方佛三昧耶:如守得好,则明点充满五轮。
(5)五空行母戒:如守得好,则明点充满大乐。如明点防护不力,乃至失了一点,十万空行饮泣,这当然指智慧明点而言。
(6)大圆满性戒:如守得好,则惟一明点(即智慧明点)可现前也。
明点与定的关系
凡摄定也,必先调整呼吸,这与风明点有关系。如以定的姿势(七支坐)而论:舌抵上颚,则生甘露(即白菩提)。目视定量,不高不低,使目力不疲,与明点安住直接有关系。双跏趺使明点不致向下漏,而令明点安住脐、密轮中,故跏趺坐得好的人,是没有遗精的。肩张则上明点能安住,腰直则中明点能安住;昏沉是明点向下沉,掉举是明点流动,散乱是明点向上浮动。九住心之定,在定上当然说是心。而在明点上说,就是明点能安住,则心才能安住。定上起观,是支持明点化智慧。故定能修得好,则明点化智慧,容易得多。
明点与智慧的关系
四种明点,最后的名智慧明点,这才是真正明点,而为普通人所没有的。明点就是舍利,全体通亮。若普通人所出的精,就是物质明点。实在来说,既不成点,亦不透明。而风明点、咒明点,均属精类。如修脉、气、明点的人,得大圆满见者,才有此真正明点。在体内是液体的,出体外时,以空气关系,硬化而成点,这与戒及智慧均有关系。盖以物质明点,是没有加持的。风、咒两明点,则有加持。若成此明点,则非仗智慧不可也。由物质明点,经过风、咒明点锻炼,复经红菩提拙火融化,与智慧配合,才成明点,而且还要有深厚的智慧基础,先通达小乘之人无我,然后得“明”。再通达大乘之法无我,然后得“点”。明从五智来,点则从五大来也。得五智且得五大空性,加上大乐任运生起,而以四喜配四空,这就是智慧明点的成就,且是圆满次第中最重要的东西也。如智慧没有基础,则修方便道,亦须具有大圆满见始可。若修般若道,不用方便,则须三大阿僧祗劫始克成佛,因须五智五大同时证得。此智慧与明点关系,其重要有如此者。
□亲近前行——明点与生起次第的关系
生起次第,开始就是观空,是把以前所修定及…
《略论金刚乘行人与般若乘行人用心之大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